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看到有英格蘭的決賽

 

半夜零晨三時太太跟我一起爬起床看英格蘭對意大利的歐洲國家盃決賽,儘管一般香港人比較心儀的英格蘭最終在十二碼階段輸了,但事後我也在想,其實英格蘭自從一九六六年踢過世界盃決賽並拿下冠軍以後,英格蘭在這五十五年其實從未進入過重要足球賽事的決賽,而現場直播在六六年的世界盃其實仍未普及,所以有幸即場看到有英格蘭踢足球決賽的人其實應該不會很多,好像我已離世的爸爸,即使他在生時出版足球雜誌,甚至有一套是有關英國的足球,但他應該沒機會看過足球發源地之英格蘭如此風光,只要想想我們終於看到一次,其實都應該高興。

當然,這同時是很諷刺的,若連足球小國或二、三線國家如丹麥、希臘、克羅地亞和葡萄牙近代也踢過入大賽決賽,甚至拿過冠軍,一代又一代的英格蘭國家隊在球迷心目中真的是又愛又恨。

儘管英格蘭在這次決賽敗北而不能令英格蘭的擁躉笑到最後,但理智分析,我們其實對英格蘭如此高期望實在一廂情願,要知道其對手意大利一直也是足球強國,大賽經驗豐富,且算是決賽常客,今次很多評論也說到分野在意大利擁有兩位年齡加起來超過七十歲的老將,他們正正是上次意大利進入決賽時仍在陣的球員,那管當時他們見證意大利大敗四球予西班牙的慘況,在意大利深知經驗在大賽決賽時的重要的時候,相反地英格蘭卻派出三位年輕人射十二碼,我想起昔日連球星級的巴治奧、碧咸、柏天尼、美斯等也曾因壓力而射失十二碼,英格蘭領隊作出的選擇令人不解也實在無話可說。

我想,輸掉十二碼固然可惜,但其實比起踢到加時或在九十分鐘內已落敗應該更加欣慰,勝利只有一隊,英格蘭的實力實非遠遠高於意大利,可能佔主場之利會略為坪先,不過這是優勢也是壓力,其實並非所有人也可以把壓力轉化成動力,而踢到十二碼才落敗在某程度上是代表英格蘭沒有正式落敗,相反英格蘭在這幾年間在大小賽事的成績穩步上揚,反而應該期待往後在核心球員累積了足夠大賽經驗之後的日子。

至於這次得到最後勝利的意大利,我今屆賽對這球隊的喜愛比從前多,一方面其領隊為這球隊打做了不俗的形象,例如不高姿態、實實際際、團結,另一方面乃在於幾年前去過意大利,當地的美景和美食實在令我印象深刻,人往往愛屋及烏,正如當日在意大利弗羅倫斯跑馬拉松時經過當地球隊費倫天拿的主場,至今我仍尤其希望這中游球隊打出更好的成績一樣。

無論如何,欣慰歐洲國家盃能順利舉行,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至今一年半之後,終有一個大型體育項目舉行,那代表生活一步步回復正常。對我而言那隊球隊拿下冠軍也不重要,因為間中可以和太太一起看一兩場直播,以及一早扭開電視看昨晚精華片段原來不是必然,世界的轉變令人難以估計,就正如這屆比賽舉行前,有誰會想到我們真的會見到有英格蘭踢決賽的機會呢?

23721

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體恤人家,自己開心


瘟疫蔓延時,學校停課,主題公園關閉,連康文署的設施也暫停開放,還好我跑步不用到運動場。只不過獨沽一味去跑步也跑得沉悶,原來親戚工作的大專院校的體育館仍有開放,於是租訂了場地,便帶同羽毛球拍等裝備浩浩蕩蕩出發做運動,專家不是說要多做運動增強抵抗力嗎?

去到場館入口還未正式登記,便被職員告知需要全場帶著口罩打羽毛球,可能是職員也覺這規矩較特別,恐怕不是人人也接受得來,於是便早些通知我們,免得有誤會。規定雖然有點古怪,但既然來了,又未試過效果,便回應說「沒問題」,只不過心裡同時盤算著,若果稍後覺得不舒服,靜悄悄地把口罩退到下巴位置吧,畢竟,我名義上還是帶著口罩的。

其實不必怎樣試,也知道戴著口罩做運動不會舒服,除了呼吸較困難外,另外也容易令眼鏡有霧氣,所以最後打得不甚投入,只是聊勝於無。而事實上,專家也說口罩濕了已失卻功效,但打球時戴著的口罩變濕,更是由於汗水引致,恐怕效果更差。而有趣的是,這時段三個羽毛球場,只有兩個被租用,我們兩組人各處一邊,而我和親戚又每人各佔半場,別說身體接觸,連距離也常保持著兩米以上,既然做運動不適合戴著口罩,口罩的作用又隨著流汗而失卻作用,更由於跟其他人的距離常超過兩米甚至最少達四米以上,令感染的機會微乎其微,那麼規定要打球者戴著口罩是否十分反智和無謂呢?若果憑著以上論點跟場館工作人員爭論,最少一定會不落下風。

只是我也想起要換個角度,這個場館之所以開放實在是難能可貴,背後可能有不同意見,其中肯定有人提出只要關閉了便一了百了,並且理據充分,而今日之所以能夠開放可能有人力排眾議,同時承諾做好安全措施,其中便包括在場館任何地方也戴上口罩,這規矩雖然不合情理,卻是最易執行,難道要定立手握羽毛球拍可不戴口罩或進入羽毛球場界線內可豁免嗎?只恐怕到時爭拗更多。

的確,能夠在全香港大部分體育館關閉下我仍可打羽毛球,雖然並非最暢快,卻仍可接受,那麼便應該感恩及珍惜所擁有的這個機會,而非埋怨職員定下的怪規矩,更要體諒他們需要執行這規矩,說不定他們比我們更不認同這規矩,但打工的又可以怎樣呢?

這次體會也令我想起不久前在平安夜往尖沙咀看電影,散場時急急找一間餐廳吃飯,本來一頓聖誕大餐價錢既合理且味道不錯,誰知因為餐廳趕著收工令五道菜幾乎同時送上,其中還包括了雪糕,頓時令印象分大減。只是想起這晚是平安夜,作侍應的年輕人其實也想和至愛或家人朋友共聚,要他們工作到十時,還隨時遇上慢條斯理的客人而不能放工,將心比己,也不好要他們在工作中渡過節日罷,也就體諒他們,自己不用埋怨,就帶著感恩及愉快的心情進食,不是大家也開心嗎?

放人一馬,也是放自己一馬。

20220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不要被人家牽著走


同事打內線電話過來,聽到她說得有點慌張,希望我立即解決到,原來是有一個急需處理的個案,我問有多急,她說下星期尾開班,需要快些作批核,之後在電話便一輪解釋甚麼甚麼,我回答說可以先把文件利用常設的傳遞服務傳給我,兩天後我便收到文件然後查閱,再急的話,先掃描文件再電郵給我,最多五分鐘便完成。不過我回覆說今次的情況看來並非緊急得那麼厲害,還有足足一星期才開班,兩日後我收到再處理仍有時間剩。

聽落那個案是有少許複雜,儘管同事解釋亦清楚,但還是希望可以思考清楚才批核,而重要的是情況並非她所說的急趕,當然理解同事早些完成這項任務,她便可以安心放下然後處理別的工作。不過相比於有些翌日便要行動而需要急急批核的情況,這次真的完全不緊迫了,我還是覺得先細閱文件比較適合今次的情況。何況,這個個案,也真的不好立即作出判斷,尤其這天已接近放工時間,精神早已經消耗不少,既然沒十足把握,也不好急急作決定。

過去,見到有些長輩或教會大哥哥作事不夠爽快、遲遲不處理問題或把工作拖慢,也會滿腦牢騷,特別是當今社會講效率,事事也要快速,拖延作決定真的不應該。不過在這幾年,心態開始有所轉變,特別是工作多要用腦而非用手,多了作決策,我反而學會更謹慎的行事,甚至還發現要做得好就要避免被人家牽著走。

其實,世上每時每刻也總有事情在發生,吃飯的時候電話顯示收到訊息,聚會中突然收到家人來電詢問下星期幾時回家吃飯,正在撮寫工作報告突然收到投訴電話,正在解決投訴人的不滿時上司則不斷來電……,面對這些情況,我們除了要懂得權衡輕重,也要知道自己能否一心二用,會否因此顧此失彼。其實很多時往往只有一件事情較緊迫,而真正需要立即處理的情況是絕無僅有,所以我們倒不如先專心做妥手頭上的工作,再處理其他事情,好像我正在跟投訴人傾談,上司找我,我真的會快快告訴上司我正在處理投訴個案,要麼我先處理投訴,要麼我給投訴人掛線,日後投訴人找上門便大家好受,通常我還未要上司選擇,上司便識趣地自動掛線,很快地當人家知道你有這個習慣,亦會實踐承諾稍後會回電,對方便會逐漸懂得等候而不作催逼。

我常告訴年長家人一家人一起吃飯時手機發出聲響顯示收到訊息不一定要立即閱讀,那些訊息通常不就是「晚上好」連一張「長老圖」,再不便是如何提防電騙和祈福黨,其實三十分鐘後才看也不會令晚上變得不好,一小時之後再認識如何提防電騙和祈福黨也不遲,那為何要被別人或一些死的訊息牽著走,而不珍惜家人同在的珍貴時光呢?

我們不是超人,一己之身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尤其當我們以為要急速處理事情之時,往往便不夠冷靜,容易把情緒放諸在行動上,到時反而可能誤了事情。若時間許可,我們倒應該等一下,令自己在最合適的時間及狀態下行動及作決定,我們有時便發現大問題並非想像的大,困難也不一定是困難,而那些短訊問候其實則是可有可無。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位置」、這刻該作的事和事情是否有迫切性,簡單來說就是有智慧,不要被人家或外在環境牽著走而進退失卻。如電影《逆流大叔》內的金句:「無論順流,還是逆流,最重要清楚自己的節奏。」

160421

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當政治正確也入到教會的時候


教會姊妹向小孩子傳福音,預備了由兒童插畫組成的聖經故事片段作背景,由她一邊旁述,一邊把兒童插畫揭出來,誰知事後有其他弟兄姊妹提醒她應該不要在插畫內顯示耶穌的形象,原因是想避免耶穌被形象化。

事奉多年,也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做法,還好不是正式成規條,只是純粹一個建議,姊妹補充說坊間常用的插畫所描繪耶穌的樣貌未必正確,為免令小孩子對不真實的耶穌定了形象而一直藏在他們心目中,所以寧願在這些兒童插畫把耶穌這個角色抹去,甚至用辦法刻意遮蓋著。但她這個建議令我立即聯想到當今社會越來越興起的左派「政治正確」思想,即是英文把主席叫作Chairman是不正確,因為有女性成為Chairman會叫她們難受,所以我讀大學時期已常聽到應該使用Chairwoman,不過聽說在這年代有ChairwomanChairman亦已經不正確,因為在社會上已逐漸興起多元性別,把人類歸納為男女性已經不足夠,同樣會令到那些並非覺得自己是男或女的人感到很難堪,所以最穩妥一定是Chairperson。這個例子只是云云左派思想進入主流社會的鳳毛麟角,最無傷大雅的一個改變,昔日我們在學校學習的PolicemanFireman已經逐漸改為去性別化的字眼,但有趣的是美國有民選議員連Amen這宗教詞語也不放過,就是聲稱為尊重女性,在今年年初一次祈禱中創作了A-women,儘管他對Amen原意的認知和說法成為一時的笑話,但誰敢說幾年後這不會被左派、被討選票的政客議員或為凸顯自己是自由派的人而濫用,現在甚麼也講求政治正確,說貧人申請綜援、女性不夠男士大力等隨時惹禍上身,所以寧願繼續地「矯枉過正」也不要自找麻煩。

昔日讀大學時期,我對探究一些聖經事情的真偽比今天更認真,畢竟身為正在求學問和真相的大學生,更在乎真實,絕不接受以訛傳訛,記得在相熟的弟兄中間曾討論過耶穌當日的頭髮是否真的如我們讀小學時在圖畫聖經中見到是深啡色略綣的長髮,但我們考慮過耶穌升天之後不久,一班使徒建立教會,其中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的弟兄不應留長髮,我們便知道圖畫聖經中深啡色略綣長髮的耶穌未知正確,只是歷代很多古籍及插畫也顯示耶穌是長髮,難道他們沒作過研究吧?所以我們一時不敢肯定。

不過我能夠肯定的卻是在美國一些售賣耶穌紀念品的商舖中,部分耶穌及其母親馬利亞紀念品顯示他們的膚色是較偏向黑色,不知道這是否配合當地非裔市場而設。還有昔日到以色列旅遊,其中一個展館收藏世界各地馬利亞手抱嬰孩耶穌的壁畫,我們這班來自香港的遊客對來自中國的一幅當然最感興趣,我們固然對馬利亞穿著唐裝、站在中式亭園的真實性十分懷疑,但就算來自歐洲各國的也各有地方風格及特色,哪幅最接近史實真的難以稽考,不過這樣的畫作道出一段聖經歷史,確又比文字更能將訊息帶出更好的效果也是事實。

要百份百真實無誤地建構出二千年前甚至更古遠年代的史實幾近不可能,只不過,圖畫能幫人尤其小孩子更易明白聖經,若教會弟兄弟姊妹學了外面的左派思想,過份執著地達到政治正確,其實對傳福音及傳揚基督大愛只有攔阻而沒有好處。

我並非要叫人完全不用遵從史實,正如把耶穌繪成女性絕不能接受,但我們倒要知道勿忘原意,就是傳主道,所以我後來也逐漸放下探究耶穌是長髮還是短髮的事,好好地傳福音才是最重要。

起初的經歷還沒說完,姊妹後來真的嘗試用遮蓋耶穌面孔的兒童插畫去講耶穌醫癱子的故事給一位小孩子聽,事後問小孩子是誰把癱子醫好,小孩子一臉認真的說是一隻狗仔,為何是狗仔?牠不就是其中兩頁插畫內坐在耶穌旁的角色呢。

這不就是為政治正確而得不償失的例子嗎?

(10.07.21)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學人「宅渡假」


太太生日,碰上週末,選擇了和她一起「宅渡假」(Staycation)。這個「玩意」其實在世界各地已經興起一年多,現在才買個酒店套餐作為和她慶祝的禮物是落後了嗎?不過,不太明白為何這項活動會譯作「宅渡假」,以往也曾和太太購買過香港的酒店食宿套餐,過去叫「渡假」的事情不是跟現在的一樣嗎?

屈指一數,和太太過去也曾在香港租住過三次酒店,印象中這樣的玩意在香港人的生活裡也不是罕有,只是現在的選擇更多、花款更多,無他,疫情肆虐超過一年,酒店業沒有旅客可接待固然日子不易過,但習慣一年去幾趟旅行的香港人去不了旅行,而且積存了本應用來旅行的金錢,正好和酒店業一拍即合。儘管留在香港住酒店跟坐飛機去旅行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但聊勝於無,大家也要適應下這個新常態。

幾個月前和朋友討論過會否「宅渡假」,大家的結論是不抗拒,但也不一定需要,尤其大家也沒僱用工人、沒有和其他家人同住,所以私人空間挺足夠,因此我們也沒刻意要追上潮流。不過這次為了給太太慶祝生日,即管上網看看有甚麼優惠和選擇,卻發現選擇真的五花八門而且挺吸引,例如有的是酒店房間買一送一,有的可一連住二十七小時,有的包四餐,有的可以提供佈置作為慶祝甚麼週年紀念,當然酒店設施也不盡相同,有的有泳池和健身室,有的房間可望到海景或包含按摩服務等,這相比於外國的酒店有私人溫泉池或哥爾夫球場當然仍算有限,但有一晚時間給我們先望梅止渴一下,也很不錯。

千揀萬揀之下最終選擇和太太去一間不熟悉及距離居所較遠的酒店。這樣的決定不單貪其價錢吸引,並且還期望一份新鮮感,而事實上,事後我們發現選擇怎樣的酒店套餐內容也不是最重要,反而要珍貴整個過程跟以往去外地旅行前揀酒店的感覺十分相似,既想揀最稱心的,也想有最優惠的價錢,然後帶著期待心情尋找酒店,最後去到便看看選擇是否如所選的。

令我意外的是這次「宅渡假」跟去旅行住酒店的感覺原來也不是差天共地,事前也要預備一個比平日用慣大一點的背包裝較多衣服,另外一到酒店便預約晚飯和使用設施的時間,不可少是帶著期待的心情進入不知裝潢如何的房間,並且在跳上大床前先拍一張照片留念……,說真的,倒也似有去旅行的感覺。

這次我們特意揀了要有海景的房間,心想,我們在日本東京住過兩次望到富士山的房間、在加拿大住過望著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房間、在澳洲住過望向黃金海岸的房間,反而在香港未住過望到維多利亞港這最重要景觀的房間,既然要住一次,也就揀這樣的酒店及房間吧。這決定原來十分正確,因為事後翻看我們這兩日一夜所拍的照片,不是維港日落就是晚霞和夜景,我們還竟然見到彩虹,我們真的要自豪擁有這好地方。

與到外國一樣,住進好酒店,臨近離開會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這次身在香港竟然也有相同的感覺,可能我們真的困得太久了,久違了脫離日常生活而輕鬆一下的感覺,有點意外這次「宅渡假」也給我一些驚喜和體會。

060721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完成歷史任務

 

香港蘋果日報終於要出版最後一份,雖然不少香港人心底希望蘋果日報今次只因資金被凍結及一時惹上官司而暫時停止,但我們皆知道這份有二十六年歷史的報章的命運應該終結了。

相比於通識科消失、政治人物被拘禁、一年一度的六四悼念集會被禁止,蘋果日報可說是更貼近我們每日的生活,就算不看報紙的人也會經過報攤和便利店而看到這份鎖量在頭兩位的報紙的影蹤,網絡亦不時彈出蘋果的獨家新聞,更別說世界各地不少華人也下載了蘋果日報的程式及成為訂戶,每日也會從這傳媒集團認識天下事或新聞。

說實話,蘋果日報在我心目中的公信力不是太高,我亦不是當然讀者或訂戶,有時亦覺得報導新聞的手法是較偏頗及誇大,失卻我期待一份大報應該要有的客觀和中立,只不過持平來說,縱使有些偏頗,還是比那些親中報紙令人看得令人舒服,例如蘋果報導外國的新聞,最少不會如親中報紙般每每一定要扣上政治帽子和順從強國的政治氣候,令人看得煩厭。

正因為強國管治下那些傳媒的質素,才逼使香港人投向蘋果的懷抱,即使蘋果日報的質素不一定最好,看其新聞需要稍為思考是否誇大了,卻代表了言論自由和多樣性,有時它一樣抨擊西方國家的政府把民生弄得一團槽,對內地的發展亦非視而不見,但這份報章不需要事事政治正確,看大財團及政府的面色,敢於從人性角度出聲。當然有好幾次還成功發揮傳播媒界第四權的作用,監督政府、官員、大財團和名人,查找到他們的問題及為不公義發聲。

當然,在不少華人及當權者心目中,蘋果日報及其同系的壹週刊是可惡的,因為這些人心目中仍存唯我獨尊的父權封建思維在其基因內,父母官肯定為人民著想、政府一定不會出現問題,所以是批評不得,那管你提意見或作出甚麼建議及監察,就一定是以下犯上。相反西方先進國家已經懂得接受被批評、被傳媒監管,所以美國有電影《華氏911》登上大雅之堂,大力批評當時的總統布殊,各大小報章亦勇於批評上任美國總統政策,儘管沒有西方政客希望下台或被批評,政黨亦不想輸掉議席或遭替換,但成熟的政客還不會向傳媒下手,因為知道傳媒的鞭策及監察其實是令國家更開放和進步的動力。

蘋果日報生於香港後殖民政府,與香港人一起跨越另一政權的管治及意識型態,這份報章見證兩種政權的管治方式,也是言論自由及一個城市自由度的寒暑表,這天它完成歷史使命不要緊,要緊是讓香港人及全世界看到一個政權的真面目,她害怕被揭瘡疤、害怕不見得光的事曝光、害怕被監察,但又見報刊比那些資金源源不絕的親中傳媒更得香港人擁戴,其中包括不少高學歷、具知識的專業人士,便惟有使橫手令這對自己不利的東西消失。

說真的,都說這份報紙並非我最受落,不過每次令我走到街上也不是這份報紙甚麼煽動或宣傳,而是這個不堪的政府。令這地方不安及不穩而危害國家安全的,其實應該先拘捕那些高官吧。

240621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身份認同

 

荷里活近日推出歌舞片《狂舞紐約》(In the Heights),坊間給予的評分十分高卻只在香港草草上畫及落畫,原來在美國同樣叫好不叫座,莫非電影拍得過於政治正確累事?

那管這齣電影在香港的電影院只放映相對較短的時間,身邊亦沒有多少朋友看過,但這齣電影相關主題在我心中的迴響卻一直持續,不少話題值得反思,尤其令我想起身份認同這個題目。

《狂舞紐約》講述發生在紐約一個叫華盛頓高地(Washington Heights)一班街坊鄰里的事,這個社區居住的大部分都是來自中美州的移民二代或第三代,他們各有各自生活及理想,但或多或少受制於膚色及被美國主流思想影響,後藉著一次大停電事件以及社區內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離世,重新審視人生。

這齣電影的多場歌舞固然精彩,但電影主題最吸引我的不是追夢,而是身份認同的問題。我居住過美國十一年,在紐約市也有八年之久,雖然到過華盛頓高地的次數寥寥無幾,但我所居住的地方也鄰近其他少數族裔社區,更別說我有頗長時間也是居住在華裔社區內,所以對於當地少數族裔一方面要飽受離鄉別井的心情,另一方面又要置身是否保留本身根源、是否融入主流文化的矛盾中也有一定共嗚。

儘管我沒有孩子,但看到同輩朋友的孩子們,他們起初在家用中文,父母也想他們雙語並用,不忘自己的民族根源,只是一開始進入學校,孩子回到家中便只有英語,有時說美國第二普及語言的西班牙語還比中文更流利,父母知道他們的想法也只是一廂情願。也許孩子們仍知道自己帶有華裔血脈,也知道父母來自中港台,會懂得寫幾個中文字和使用筷子,不過上酒樓時不會飲熱茶而只會叫杯冰水,不會看乒乓球或英式足球大賽而只看美式足球或棒球,在父母心目中,他們已被主流文化同化,再說他們是華人根本在自欺欺人;但在移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心中,他們同樣迷失,因為雖然知道自己口裡說一口不錯英語、看美國電視臺的劇集,但與身邊一起成長的朋友不同,因為自己是黃皮膚、黑頭髮,即使自己不介意,但對方亦未必能容許你徹底融入,這就好比其中一位女主角,成功考入長春籐名校,卻因膚色而受到不同看待,那種似無還有的民族區分,不單不好受,更不易說出來。兩代人中也面對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若人生目標只是「為兩餐」,問題不大,但若好像電影中的幾位主角渴求踏上更高層次,突破固有框架,身份認同隨時會成為一個大阻礙。

這大半年身邊不少朋友移民外地,他們大多是為了孩子,希望他們在更正常的環境中成長並有更好的將來,我對這班父母的用心絕不懷疑及否定,但沒在外國生活過,沒真正體會過那邊生活及文化,不是一時三刻明白甚麼是身份認同、甚麼是透明天花板,若再加上這樣的因素,移民是否對孩子絕對有利呢?我也忍不住反問:若果早知身分認同是對下一代成長的一個重大挑戰,移民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呢?最好別要把孩子作為移民的主因,可能他們日後遇到的困境比今日更大也不知。

070721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我們的見證

 

外婆離世,按慣例誠邀外婆參與了超過五十年聚會的教會一起籌備她的身後事,特別是安息聚會的安排,起初傾得好好的,誰知為著我們家人選擇了教堂而非傳統殯儀館、選擇了週二舉行安息聚會而撞上他們平日的相聚而鬧不快,本來平日十分隨和但仍未信主的表弟氣得立即退出統籌群組,而我,雖然我昔日歸信主耶穌跟這個教會也有一定關係,但我看到外婆教會中的弟兄姊妹這樣表達,尤其他們應該都算是一群成熟的牧者,也感到不高興。自問我們從來沒勉強他們要為我們作甚麼,甚至還一直尊重他們在場地及日期上的意見,但他們卻表現得前言不對後語、固執、甚至乎不太禮貌,未信的人姑且也不會這樣,但他們打著神職人員的旗號,代表著教會,卻有那樣的言行舉止,真的令人費解及失望。

事後跟外婆教會一位比較稔熟的姊妹傾談,她也在那統籌的群組中,所以整個由原先和諧到有家屬代表不歡而散的過程也是見證人,她也不能解釋原因,只說那位弟兄本職是校長,可能其工作風格帶入了這件事情上,但我不解地說我認識的校長也不一定只有威嚴,隨和親民的亦不少。怎樣解釋也好,我的結論是這次我們作為基督徒的見證實在不好,很影響非基督徒對基督教的印象。

主耶穌給了我們傳福音的大使命,很多基督徒也聽主話,為主去作,我們努力地利用人心的空虛、對將來的憂慮、缺乏愛、世界局勢引證聖經預言等切入點去述說十字架的大愛,有些甚至自掏腰包送禮物,花錢花時間去短宣,只是效果往往不成正比,我們固然可以責怪魔鬼從中作梗以蒙蔽人心,但我們作為基督徒有沒有想過我們的言行舉止其實在「倒米」,我們的見證有時令不少本來樂意接近神的人卻步?

基督徒也是人,我們當然有自己的缺點、軟弱和性格不足的地方,否則我們應該可自稱聖人了。但我們總不能恃住自己的過犯已蒙赦免而顯得自己高高在上或站於道德高地,有時我見教會一些具名銜或帶教會職份的弟兄姊妹,喜歡「拋書包」、禱告如背誦或有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場包圍自己,少了那種「為首的就是作僕人」的平易近人和謙卑,所以難怪聖經中也記載耶穌不喜歡當時法利賽人的高姿態、形式化及重視人的尊敬。

基督徒與世人一樣,也有很多不足,我們慶幸是我們得到救恩的庇佑,但我們行事為人其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若果自恃自己與別不同而失卻包容,其實很惹別人反感。

我們的見證其實很影響別人對基督教的觀感,沒有人看得見神,卻看見祂活在地上的信徒,所以我們的一舉一動和言行舉止也會成為見證,是神的代言人,很多時我們活得是否積極、正面、盡責、安分守己等也代表這個信仰的核心價值,所以天生手腳殘缺或患上絕症的病人,他們的見證往往比我們講幾多神的真偽或聖經中的預言更有效。反之,好像我外婆教會那位弟兄的言行,亦會令我們的福音對象距離我們的神更遠。

所以,我現在每朝早的禱告,也提醒自己說話要合宜、作事要謹慎及有智慧,要努力為主作好見證,這不容易,因為我們真有自己的缺點,還有魔鬼會用詭計設局令我們做得不好,所以我們就要加倍努力及求主保守。

140521

2021年7月2日 星期五

時間過得比成長快

 

無意中看到一齣有點兒冷門卻又挺有意思的電影,電影叫《情約時、分、秒》,相信未必有太多影迷留意到,因為上映時間不長,沒有大明星,也沒有很多宣傳,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事實上,一般渠道找到這電影的評論亦不多,不過那天見到這齣電影的簡介,又見電影獲得的坊間評分有八分以上,在近日的電影檔期中也不能說不突出,再加上上映時間及地點剛好夾到我的時間表,就姑且看看是甚麼的東西。

故事其實有點玄妙,說的是男主角本來人生也過得正正常常,但不知因某次遇上一個奇人改變了他的「命運」,某日醒來發現原來已過了一年,然後數十分鐘後又過了另一年,在他還未弄清楚發生甚麼事,另一年便又來了,而他每一年所到的日子例必是他和太太的結婚週年紀念日,情況一直持續六、七個年頭,即是短短半日未夠他已成長了六、七年,期間他有了位女兒、和太太感情漸淡然後離異、好友患上癌症死亡、女兒逐漸成長等。其實故事不合理的地方十分多,若果認真地探究背後的來龍去脈,肯定不是一件有趣的事,不過電影想帶出的意思其實卻又挺有道理,例如時間不等人、要珍惜眼前人等,部分題目也許都是老生常談,甚至我們已經說到厭倦,不過在這些人生題目的背後,我們可曾想過問題源於時間過得比我們成長快?或可以說,我們心智的成長得比時間慢?

很喜歡電影裡的一些設定,例如男主角起初還在介意發生甚麼事情,怎樣一遜間一年便過去,但後來他已學會要與這樣的「命運」共存,另外男主角起初也十分在乎找他的要好友人買一份週年禮物給太太,但後來他的友人患病、她的太太打算與他分開,他知道他應該要關心朋友多於在乎友人代勞買甚麼,他也知道珍惜和太太短暫的相處多於花時間糾纏於禮物上。他既知他度日如「秒」,時間很快過和很有限,便學習珍惜所擁有的每分每秒,做最重要的事。男主角確實學得不錯,也許大前提是他以為其「命運」無可逆轉。

事實上,別說不是人人懂得從經驗中學習,就是想進步的人,學習也不一定快速,因為我們以為我們仍有時間。一直以來,我們知道患病和死亡是提醒我們時間有限,很多電影或故事也是以這樣的元素做題材,但這齣電影卻以時間不留人探討生命和成長,其實倒是一個挺新穎的方式。

這齣電影令我想起我三位近親近年先後離世,先是爸爸離世令我帶點遺憾,於是便學習更好的對待嫲嫲,只是嫲嫲一年後離世我仍覺得我學習得未夠好,於是再調整對外婆更好更好,只是待她離世,我還是帶著未夠好及一樣有遺憾,不過相比於幾年前,其實我已經進步不少。人生確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只可惜,時間不等人,我們往往亦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學會幾多、捉到幾多、遺憾幾多……,就只在乎我們的領悟和做化了。

還是老新常談的一句:珍惜時間。年幼時覺得時間過得緩慢,還有很多時間,但當人漸老,時間過得飛快,一年轉眼便過,但昨日做了些甚麼已沒印象,因為實在太平淡和沒意思,這時才抓緊時間已經太遲,因為時間已經在倒數,變得有限了。

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