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因為無事可做而跑得太多,又或是其他原因做成右腳腳痛持續,最後決定光顧教會弟兄介紹的腳科專家,順便處理一下左腳持續已有一年半的足底筋膜炎。
要叫他為專家而非醫生因為他是在美國取得這樣的資歷,而由於香港醫學界未有一科只集中在腳部,所以他未能在香港正式註冊為醫生。
足底筋膜炎已經持續一年半,曾經休息了一整個月完全沒跑步,也去過光顧中醫及鐵打師傅,只是幫助不大,但有趣的是縱然腳跟間中有痛楚,尤其是久坐或早上起床之時,但這年半期間仍能輕鬆跑畢五、六個全程馬拉松,既然已能和這痛楚共存,本來也不打算治理,但卻由於右腳也出現問題,不得不迫我去正視。
從專家的口中讓我更了解這個痛症,原來成因未必是因為我運動或勞損創傷,而是我年紀漸大,身體一些機能已經開始步入退化狀況。診症當日,專家先跟我檢查是否有扁平足,結果是跟我在另一地方檢驗一樣,沒有扁平足,但也不是完全正常,他們有個學名叫寬扁足。寬扁足是指足弓降低但不是完全消失,令站立時雙腳內側足弓出現下陷。原本有正常的足弓可以令雙腳踏地時卸去部分壓力,但足弓下陷即是部分功能失卻,壓力大增,容易忍發其他腳部甚至腰部的損傷。這跟扁平足一樣,可能是先天問題,不過過去因為年輕,雙腳雙腿有力,所以雙腳踏地時仍承受得到而一直不察覺和沒問題,但年紀大了,肌肉、骨骼、韌帶及肌腱開始承受不足,便會因勞損而做成持久損傷,尤其我時常跑步,體重亦不輕,雙腳承受的壓力也就更大。所以若果甚麼也不做,情況只會更壞而不會更好。
聽那位專家客觀的解釋,我開始明白自己要面對現實了,要承認自己身體機能已慢慢衰退,以前可以一星期做足七日劇烈運動,又可以不做熱身仍沒大礙,但今日已經不行了。我開始接受要跑得更久更遠,就一定要用些輔助方法。還好,專家不是提議我做手術或食藥,而是做一個度身訂做的鞋墊而已。他不說尤自可,建議了鞋墊後上網查看資料,才知鞋墊原來是一個十分普遍去治療腳部痛症的方法,雖然度身訂造一雙不便宜,但計算能使用的年期及一個成功避免情況惡化的好處,甚至有可能根治到問題,我沒猶疑太多便決定訂造了。
已經連同鞋墊穿著近一個月,發現早上落床時腳後跟已沒有痛楚,不過穿著起來跑步,卻是一大挑戰,怎麼雙腿比以前無力?怎麼跑得辛苦了呢?而跑完後肌肉和韌帶疲倦的部位跟以往有所不同。用自己有限的身理常識,聯想到鞋墊是給雙腳矯型,由於足弓下陷而加上鞋墊,大大改變了雙腳承托重力的位置,過往受力導致傷患的地方開始得到舒緩,但習慣了不受力的位置卻開始受力,以往少用的肌肉及關節多用了,於是便容易出現疲倦,可能直至那些部位練習多了,才可減少疲倦狀況。這就如同重新學走路及練習跑步,正在訓練一些過往較少用上的肌肉及關節了。
儘管有點兒覺得過往多年累積強化到的跑步肌肉再沒用,但若果藉此能夠重新分散重力而令痛楚失去,甚至叫雙腳不因身體機能退化而更健康,令日後可以跑更遠和更久,這一切絕對值得。
誰說我過往步姿和跑姿一定正確,但藉這次稍為改變一下,也不失一件好事。
(1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