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寫於颱風訊號懸掛時



一、三、八、九和十,五個數目字,本應代表一個颱風對香港的影響程度,以簡單的數字說出級別及我們應該要作和注意的事情,但慢慢地,這些數目字已經演變成別的東西。

我不會站於道德高地去批評別人打風的心態,因為坦白說,今日每逢颱風逼近我亦會不自覺地聯繫到不用返工的機會有多大,尤其是當學生快快樂樂放暑假的日子,我們作打工仔的在最熱的七、八月其實是沒有一天公眾假期可以讓我們喘一喘氣的。於是,當有些颱風形成後而直吹日本或越南,我們基本上不會理會太多,但一年總有六、七個颱風,先會經過台灣或菲律賓,甚至先後踏足兩地,然後開始進入香港圓周八百公里的範圍內,我們便會多加留意一下颱風走向,究竟會吹向福建還是廣西;若果會在廣東省登陸,即是多會掛上三號風球,那距離我們不用上班的訊號就只欠區區一個級別了。但這一級,就好似由三到八的遙遠,過往大多數的颱風,力度也去不到八號,我們便會聯想起香港獨有的「李氏力場」,把再強的颱風也抵擋出香港二百公里以外的範圍,我們的「放假夢」,便化為烏有。若果「僥倖」難得地超越三號風球,那八、九、十號風球在我們眼中的分別其實也不大,因為它們同樣代表了放假、放假和放假。當然,若更罕有地去到十號,眼尾也會多瞄一下這個颱風的名字,畢竟我們竟然會經歷一個威力去到頂級的颱風,五年才一遇,人生也不會經歷很多次吧。

五個數目字給我們的意義便是這樣,那管分別代表了戒備、強風、暴風和烈風程度的甚麼甚麼,又有一連串的客觀風速數字;但那又如何,以現代人的語言水平,當我們甚麼也以超級和勁作形容,我們已分不清暴風還是烈風更厲害了,同樣,沒親身體驗過風速,我們亦未必知道時速達六十公里的風速會否把人次倒。

所以,見到有家長在颱風訊號高掛下帶小孩到戶外體驗風的威力,我並非完全覺得是錯誤,即使在一方面我們必須有責任顧及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也需考慮若遇事帶給拯救人員的危險,但另一方面,我們不也是常批評下一代是溫室內成長、處處受盡保護的小花嗎?若我們認識一個天然現象只建基於數目字、形容詞和手機畫面,那不就是令下一代以為香蕉是白色的原因同出一轍嗎?

究竟在颱風下應該做甚麼而應該不做甚麼,從來是說不完的題目。還記得年幼時,在颱風來臨前不少家庭主婦總會多買一些糧食作「儲備」,但這些年日,不單颱風的威力遠遠不足以令每家每戶斷水斷糧,甚至連連鎖快餐店還能夠如常營業。但香港某天會否如澳門一樣出現大規模停水停電?雖然香港的基礎建設看來比澳門好,但又有誰會料到港鐵不久前出現長達八小時的故障而遲遲未能把故障修好呢?

人往往要經歷教訓才會學懂一些經驗,以往棚架倒塌引致傷亡,所以政府便有宣傳片提醒建築商要在風季時把棚架紮好;但現在輪到吊船變「流星鎚」,其驚心動魄、充滿動感的畫面,相信比政府拍再多的宣傳片更有效!不過,打風前把置於建築物外的東西紮得穩妥,理應是工業常識和應有的程序;不過,在颱風遇上天文大潮時,不應把車輛停泊在地庫,倒是一樣叫我們學習的新事情,這次風暴,慶幸在香港只發生廿部名車報銷的新聞,但我們鄰近的澳門,卻有幾人因嘗試在地庫把私家車救回而被困浸死的慘況。我們當然可以事後孔明批評有人沒常識,只不過事發前誰又會想起颱風、水浸、車房和生命原來可以連在一起的。

這個能夠讓我們放假一天、威力大卻有個和平名字的颱風,實在叫人百感交集。

 278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