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也不應沒想望


看一位昔日知名節目主持人寫的書,主題是提及他參加馬拉松達到減肥的經驗,不過書中亦記錄了十多位香港人跑馬拉松的故事,他們有的是香港知名精英跑手,但更多是寂寂無名,有的有跑步天份,亦有的只為減肥,不過他們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皆經過努力而有進步。

未看這本書之前,認為自己將不會再為馬拉松的成績而操心,無論是以四小時或五小時完成也好,既然完成了就值得開心,何況以我的年紀有這樣的成績已算不錯,自己還要小心身體負荷,因為人生裡仍有其他比跑步更重要的東西要兼顧;儘管曾有幾刻有個念頭,自己已跑出四小時零一分鐘的時間,多幾分肉緊而達到四小時以內的成績,如三小時五十九分鐘,即做到所謂Sub 4,不是更好聽嗎?

但看了那本書,似乎我真的不應該認為自己太「老」及太「大份」而失卻跑步的鬥心。固然,這樣沒有壓力下去跑是快樂、是舒服、也輕鬆,但自己四十歲未到便認為自己不用突破,似乎又太懦弱。

事實上,不用專家告訴我,我也知自己的進步空間還挺大,別說參加長跑會跟高手練習或接受正規訓練,便可有顯著的進步,只要我略為瘦身,又或根據書本介紹一般跑馬拉松前的訓練建議,幾可足夠我突破四小時的成績。

嚴格來說,我每次跑馬拉松比賽前的準備是不足,人家一般都建議比賽前跑上幾次三十公里以上的距離,我卻最多也只跑一次二十六公里的長度,;在一定程度上,我應為自己如此缺乏練習仍沒難度地跑畢四十二公里而自滿,但今日看到本來二百磅的跑到三小時,四、五十歲才開始跑馬拉松的也可以跑到三小時,其實我有運動底子的又有何困難呢?

儘管投入於宗教事奉及邊旅行邊跑馬拉松會攔阻我投入練習及做出佳績,只是找藉口之時倒不如看看人家還要兼顧子女及走到老遠才練習,我既沒有子女要照顧,居所下面便有理想跑道,我亦算擁有一些別人沒有的優勢,怎麼只看人家有而我沒有的呢?

跑步帶給我快樂,我當然不想因為有壓力做好成績而失去快樂,不過在去到不快樂的壓力前,應該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容我去進步。想起有人說過真正的成功感源自曾經付出過血汗,其實自從人生第一次跑完一場馬拉松後,那份成功感便逐漸減退,雖然我仍在每次完成後感到興奮,不過亦得承認那種滿足及成功感已沒有第一次的大,因為到底我知自己就算輕輕鬆鬆地去跑,也必完成,何用大驚小怪。

既是如此,為何我不付出更多去備戰?可做的是由現在起用四個月時間減去十磅,然後在下次馬拉松比賽前跑上三次二十六公里加一次三十公里,並且先以四小時內完成為第一個目標;然後再去計劃另一個突破。

這本書,的確提升我的雄心壯志,我還四十歲不到,怎可滿足於現狀?這刻我還想起要達標參加殿堂級的波士頓馬拉松賽事,怎可不把目光放遠一點!

22•5•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