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報讀了兩個課程學習一些基本的中醫技術和概念,先是推拿和按摩,然後是針灸,不用多解釋也知道花費花時間報讀這些課程的動力源自對中醫學的興趣。誰知道參加了兩個初級課程後,身邊的朋友便把我和太太捧為半個中醫師,尤以對我的太太為甚,因為她緊接著初班還參加了中班和高班,並且她的記性比我好,常常念念有詞把那些穴位念出來,間中有朋友頭暈身熱,便問我們按那個位置好。
不過說實話,我們又如何說得上是專業呢?雖然有些理論和技術也略知皮毛,但要很專業性地幫到朋友,還真不敢自認懂得太多。
儘管我對中醫仍感相當興趣,甚至還曾主動尋找這知識的書本閱讀,只是我同時也開始反思如此源遠流長的醫學技術,為何會被西醫取代。尤其我一位親戚,昔日花上數年時間學習中醫,並已開始向人家診症,今日她開口埋口也說中醫如何好,又說有幾多人已不再相信西醫,反叫我走回天秤的另一邊,不要輕易地人云亦云。
的而且確,中醫較注重保健和運用天然療法,避免破壞人體以至自然的平衡,這些理念固然人人喜歡,個個受落,只是這些理念背後需要的卻是時間和耐性,正如近日詢問一位醫學界別的朋友,有沒有中醫方法治療心臟的病情,即使朋友對使用成效即見的西藥亞士匹靈也有保留,但亦不諱言即使服用最獲推薦的中藥,還是難以肯定成效,更弊的是有無成效不能很快便得到。那確是一個問題,有些疾病需要服藥,西醫藥雖然有副作用,但最少很快便知曉成效,大大避免了因延誤而造成的情況;但運用中醫的方法,例如服用副作用甚少的中藥,很多時需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才知見效與否,但要知道一些病情等不來,過了三數星期或月份才知沒見效,隨時已經變成無可救藥。
同樣因為中醫比較慢熱及難以捉摸的特性,亦令習醫比較抽象,在專業資格的評審上比較困難,或許是這個原因,做成公眾對中醫師的專業資格沒有西醫的客觀。所以我們去看西醫,大多相信他們的專業性和資歷,並知道看過西醫後很快便藥到病除;但除非是我們認識的一位中醫師,並且曾經光顧而有過好經驗,否則我們隨便看一位所謂的註冊中醫師,大概都會抱有一點懷疑態度,再加上醫師說需要服用兩三濟中藥三兩日後才會見效,我們便更加懷疑是身體機能叫自己自然復原,還是那些中藥果真見效。
話說回頭,我不過讀過兩三個短期課程便對中醫說三道四,實在大逆不道;只是換轉角度想,一個既對中醫博大精深的學術有興趣,亦曾花時間去了解一下的人,也姑且感到中醫的不足,更何況其他人的觀感呢?無意為此挑起爭端或踐踏中醫的功用,但即使中醫再好也有本身的限制,正如西醫及其他醫學技術一樣。我們實在需要中肯和客觀,知道各樣東西的利弊和好壞,取其優點,對症下藥,才最大的保護到自己。
(30•4•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