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怎不應該高興


港產電影《全力扣殺》臨尾的一幕,幾位在比賽中輸掉了的主角在休息室內,由起先因輸了比賽不發一言、沒精打彩,到後來大家卻突然想通了,重新露出笑容,兼且拍掌以表對彼此付出過努力的激勵。這個舖排,實在比主角「理所當然」地鸁了冠軍來得合理和感人。到底,冠軍和考第一的只有一個,難道亞軍及其他參加者一定是失敗和不值得高興呢?

電影最後有一行字幕,是說要將電影獻給所有仍然努力不懈的失敗者,既認同又不認同。認同乃因付出過努力而沒成功的人也不少,他們最少絕對值得受到認同;而不認同只因字眼上用上「失敗者」,但其實沒有拿到第一便是失敗者嗎?最近美國有一位失明女學生,在學界的撐竿跳項目取得季軍,難道她是「失敗者」嗎?不過只可能因為電影製作人需要以簡單文字表明意向,才勉強用上這三個中文字。

成功與否的確不應該單以冠軍和第一作定義,很多成功並非單單可以以數字作量化,時常覺得冠軍以外的參加者有時更值得獲表揚和稱讚,因為他們往往連一個獎牌也沒有,但付出的努力隨時不比冠軍的少。

很多年前,我那富有的舅父,問我對設立奬學金有何提議,我當時妙想天開的告訴他我希望為運動表現或學業成績只得二、三、四名的學生設立獎學金,因為社會上為考第一或比賽奪冠而設的奬勵多的是,但努力了卻欠了一點而輸了的人也很多,他們也同樣值得表揚,只是舅父的眼光也一如俗世,認為考第一或冠軍才值得表揚,也許生意人都是如此罷。

沒否定冠軍人所作的努力,可能取第一的的確比得第二的付出更多,但誰可說明和計算呢?正如美國女學生在撐竿跳的項目只得第三,不過一個失明人士除了付出額外努力去掌握距離與高度外,那份勇於挑戰的勇氣相信已勝過冠亞軍選手;同樣,香港女跑手在外國的馬拉松賽事只得第三,不過在我們訓練支援不足、又要兼顧全職工作的情況下,仍能以業餘選手資格打入三甲,也十分難能可貴。

礙於種種限制,令今日的社會每每只得一個冠軍和一個第一名,忽略了其他參賽者的成就和努力。所以十分欣喜一套港產電影並非安排主角奪冠,卻是輸掉了比賽,把植根於社會的價值觀改變。的而且確,就算輸掉了,誰說一定不滿足和不高興?只要有盡過努力、有付出過,仍值得開心鼓掌;相反,沒有努力沒有付出而贏了,心中總會知道不值得歡喜快樂呢。

20•5•15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也不應沒想望


看一位昔日知名節目主持人寫的書,主題是提及他參加馬拉松達到減肥的經驗,不過書中亦記錄了十多位香港人跑馬拉松的故事,他們有的是香港知名精英跑手,但更多是寂寂無名,有的有跑步天份,亦有的只為減肥,不過他們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皆經過努力而有進步。

未看這本書之前,認為自己將不會再為馬拉松的成績而操心,無論是以四小時或五小時完成也好,既然完成了就值得開心,何況以我的年紀有這樣的成績已算不錯,自己還要小心身體負荷,因為人生裡仍有其他比跑步更重要的東西要兼顧;儘管曾有幾刻有個念頭,自己已跑出四小時零一分鐘的時間,多幾分肉緊而達到四小時以內的成績,如三小時五十九分鐘,即做到所謂Sub 4,不是更好聽嗎?

但看了那本書,似乎我真的不應該認為自己太「老」及太「大份」而失卻跑步的鬥心。固然,這樣沒有壓力下去跑是快樂、是舒服、也輕鬆,但自己四十歲未到便認為自己不用突破,似乎又太懦弱。

事實上,不用專家告訴我,我也知自己的進步空間還挺大,別說參加長跑會跟高手練習或接受正規訓練,便可有顯著的進步,只要我略為瘦身,又或根據書本介紹一般跑馬拉松前的訓練建議,幾可足夠我突破四小時的成績。

嚴格來說,我每次跑馬拉松比賽前的準備是不足,人家一般都建議比賽前跑上幾次三十公里以上的距離,我卻最多也只跑一次二十六公里的長度,;在一定程度上,我應為自己如此缺乏練習仍沒難度地跑畢四十二公里而自滿,但今日看到本來二百磅的跑到三小時,四、五十歲才開始跑馬拉松的也可以跑到三小時,其實我有運動底子的又有何困難呢?

儘管投入於宗教事奉及邊旅行邊跑馬拉松會攔阻我投入練習及做出佳績,只是找藉口之時倒不如看看人家還要兼顧子女及走到老遠才練習,我既沒有子女要照顧,居所下面便有理想跑道,我亦算擁有一些別人沒有的優勢,怎麼只看人家有而我沒有的呢?

跑步帶給我快樂,我當然不想因為有壓力做好成績而失去快樂,不過在去到不快樂的壓力前,應該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容我去進步。想起有人說過真正的成功感源自曾經付出過血汗,其實自從人生第一次跑完一場馬拉松後,那份成功感便逐漸減退,雖然我仍在每次完成後感到興奮,不過亦得承認那種滿足及成功感已沒有第一次的大,因為到底我知自己就算輕輕鬆鬆地去跑,也必完成,何用大驚小怪。

既是如此,為何我不付出更多去備戰?可做的是由現在起用四個月時間減去十磅,然後在下次馬拉松比賽前跑上三次二十六公里加一次三十公里,並且先以四小時內完成為第一個目標;然後再去計劃另一個突破。

這本書,的確提升我的雄心壯志,我還四十歲不到,怎可滿足於現狀?這刻我還想起要達標參加殿堂級的波士頓馬拉松賽事,怎可不把目光放遠一點!

22•5•15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放棄賽事


台灣新竹舉行第一屆台灣馬拉松,本來賽事在五月三日舉行,正正碰上今年勞動節長週末,而且一早順利報名,應該是參加人生第九個全程馬拉松的最好機會。誰知道花了兩星期也繳學費不成,終於決定放棄了,第九個個人全馬跑不成之餘,還「放棄」了第一場賽事。

當然,這是否真的叫放棄其實也屬見仁見智,畢竟報名費未成功繳付,機票未買、酒店也未訂,還不可完全叫做準備好參賽,所以即使發了一個電郵通知賽會也沒經過多少爭扎和作出幾多犧牲。

事實上,這大半年來參加比賽的次數實在太頻密,雖然跑了這麼多次全程和半程馬拉松,這項運動早已沒給我太大身體和精神壓力,但要知道我近年參加的每個賽事也要在海外舉行,那就可真大件事了,因為即使再輕鬆的旅程也要舟車勞頓,還要計劃在當地的衣食住行和參賽前後的安排,那份心力上的消耗從來不簡單。自去年十月尾到今年四月初,已先後前往韓國春川、新加坡、美國紐約及韓國慶州參加賽事,平均差不多每一個半月便參賽和旅行一次,二月去完美加之後,已發現自己消耗甚多,已經有過一剎那的念頭放棄那早已準備就緒的韓國慶州旅程,只不過機票已買、報名費已繳,這次放棄的成本可真大得多了;反而這段時間是繳付參加台灣馬拉松的最後機會,眼見早先因主辦單位的系統問題而多次繳款不成,心中也開始對他們的籌辦賽事的能力有保留,那倒不如順水推舟,主動放棄參加賽事好了。

起先,也曾懷疑這個決定是否正確,因為二月尾距離五月初的台灣馬拉松還有兩個多月,就算是距離即將成行的慶州旅程也有足足一個月,心理和身體其實應該已回復,何況台灣的賽事在一個長週末內舉行,可以只請一日假期,甚至不需請假便可在海外跑一次馬拉松,而看見不少人因滿額而不能報名,我則老早成功註冊,這些因素也叫我有一點兒猶豫。

不過,跟太太商量過,也覺得這段時間去旅行實在去得太多,甚至還有些跨張,反而可考慮讓自己休息下,執拾家居或探望一下親戚朋友。旅遊畢竟是奢侈品,即使每趟行程也盡量以低成本完成,亦不宜讓人感覺得太過。

最終,那個長週末過去,發現自己不單絲毫不感到後悔沒有參加台灣馬拉松,還慶幸這次決定正確,沒有再一次坐飛機遠遊兼跑步;這個勞工節長週末,跟太太回她的家鄉探望她的父母,這可是自去年十月後第一次,我們農曆年還沒有去跟他們賀年。此外,四月起忙碌的工作正式展開,去過慶州在櫻花樹下跑馬拉松後,便可疊埋心水全力投入工作,留待年尾再預備另一場大戰,暫時不必再為備戰馬拉松及安排行程而分心。畢竟,台灣馬拉松不過是人生旅程可有可無的一站,遲去早去分別不大,但人生馬拉松要跑得好,則要學識能放能收,控制自己的慾望,作戰有時、休息有時,才可有健康的身心和能力繼續去跑不同的馬拉松。

(10.05.15)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只有更反感


對於政治我真的不太知道,所以究竟一場有篩選、但又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普選是否最好和最適合香港人,我不知道,相信很多香港人也不知道,但我相信不少香港人倒是被那些親中官員、紅色商人和當今政權嚇怕,才希望我們的普選日後真的可以選出代表到我們的特首。

隨便問一個沒既得利益的上水居民,根本個個都知道「水貨客」為居民帶來不便,拖篋橫行、貨物阻街,然後做成行路搭車也不方便只不過是眼見的問題,但通街藥房、金舖、零食和化妝品店,那種在生活上帶來的不便就更加無奈和苦不堪言。毫無疑問,「水貨客」帶來的問題並非今日才發生,只是居民啞忍多年,投訴卻無門,政府甚麼也沒做到之時,才出現「反水貨客」的行動,甚至有過激行為,歸根咎底,要付上責任的,輪到這個袖手旁觀的政府跟那群助長水貨客的既得利益者,也未輪到這些「反水貨客」示威者。沒料到當遊客人數下跌,官員走出來卻只懂把責任全放在「反水貨客」行動上,從沒想過是官逼民反,甚至其他客觀因素,這讓我們懷疑這些官員的是非對錯判斷能力,亦讓我們質疑他們只知盲目護短,官員根本不是為民服務。而偏偏,這些官員多是帶濃厚親中色彩,這不幸地讓我們把不分是非黑白、盲目護短、只顧利益而不重民生等形容詞,跟他們「所親的」政權劃上等號。我們如何不擔心呢?

然後是香港現在最著名的紅色電視商人,沒有刻意上網尋找他的發跡史,只知他在國內一定賺了大錢,然後買入亞視股份,操控亞視,他最後不只把亞視變成零收視的稀有電視臺,並且對忠心耿耿的員工置諸不理,還掙大眼睛說謊話,辯稱他的電視臺有四乘收視,更加是香港的「良心電視臺」。本來生意成敗也是兵家常事,尤其是打理香港的電視業務,恐怕沒有太多人相信亞視可起死回生,但一個既輸人又輸陣,還失風度的紅色商人,只知糊言亂語,他又讓我們聯想起中國大陸有很多一樣的土豪,他們以為有幾個錢便可為所慾為,支配天下,喊幾句口號或做一些騎呢事便吸引到目光,只是市場有市場的秩序,觀眾及廣告商自有自己的眼光,甚麼是良心不是隨口發噏瘋;他的存在真的令香港人擔心日後會有更多這樣低質素、指鹿為馬的紅色商人,來到破壞市場秩序之餘,並在影響力強的傳播媒介中糊作莽為。

十分相信中國政權也有好的一面,尤其今日管理十多億人,照顧到人民基本的溫飽,可是同時卻聽到官員貪污、權鬥、司法審訊不公開、壓抑傳媒、動肆控告為民請命的人尋釁茲事罪等,就是連內地的人民也常在外地搞事、犯法、不守秩序,總之總總負面詞語如霧霾、假貨和土豪就是和中國有關,這些印象實在難令我們安心,並且不得不延伸到擔心香港日後也會變成跟內地一樣。

要改變民心取向,不是要壓抑主流傳媒然後把文匯報免費派發,也不是要花費龐大去宣傳基本法二十五週年,更不是勉強老師返回內地認識國情,我相信更重要是官員實話實說,不指鹿為馬,不糊亂討好及奉承,政府先搞好本身政權及人民質素,令香港人對中國多一些正面,才是正道。要幫到忙的不易,但最少也要大大減少「幫倒忙」,否則就算政改獲通過,然後又選出一個最合中央政府心意的人當特首,只不過一切如舊,官員名人繼續「幫倒忙」,也不會令更多香港人對中國有感情和歸屬感,那些離心思想雖「被隱藏」,但人服心始終不服,又豈是大家想呢?

21•4•15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被櫻花包圍的旅程:食—沒有遺憾


若果衣履略嫌不足是這次韓國之旅最大的敗筆,那麼這次我們單單兩人上路便能嚐到不同地道美食應該感到最沒有遺憾了。

相比於半年前跟兩位舊同學同行,四人行自然可以試到較多東西而不用吃得太飽,這次只和太太兩人行當然不能相比;但五日行程,五個大餐,分別有炒雞肉、炆排骨、燉豬手、傳統韓式燒烤和海鮮餐,每個大餐各具特色,實在慶幸能有此口福。

事後想清楚,這次能夠吃到五個不同的味美大餐其實也難能可貴,因為這五餐分別在五個不同的地方吃,既有在鎮海市,又有一個在慶州市中心、一個在慶州的普門湖、一個在釜山的迎月路、一個在斧山最出名的札嘎其魚市場內,我們既非對那五個地方暸如指掌,每次也要探路,又要研究那沒有幾多個中英文解釋的餐牌,然後和只懂韓文的店員溝通點菜,可以打趣說未到最後結帳的一刻,也還有一點緊張,因為不知道其實吃了多少錢。

不過很感恩,在原先沒有刻意安排吃甚麼的情況下,還是能夠誤打誤撞,吃到不同特色的食物,好像在慶州普門湖,已去到酒店附近的最後一間餐廳,若該餐廳的東西太昂貴,或我們溝通不來,恐怕只可轉投麥當勞,結果卻給我們碰上古法炮製燉豬手;又好像去到釜山當晚橫風橫雨,早已全身濕透,只希望快快吃罷趕快回旅店洗澡,便決定在街口吃了便是,剛好便碰上主打碳火烤肉的餐廳。這些經歷看似平平無奇,惟有親身經歷過,才知當中感恩和趣味。

有關於食還有一段小插曲,話說在慶州普門湖的酒店附近找東西吃,可能因為遊客區之故,有比較多西餐廳和咖啡室,而吃傳統韓國食物的則不多,但千里迢迢去到韓國怎會想吃麥當勞和意大利粉,於是堅決希望找一間吃韓國菜的餐廳。根據樓下的招牌上樓上打算看看這最後的一間餐廳,只見只有一枱食客盡情享受食物,但旁邊的空位,卻放滿雜物,我們也立時疑惑這餐廳是否打開門做生意,還是這個鐘數已太晚,只餘最後一枱客人。誰知這枱食客一見我和太太在門口踱步,便熱情來招呼我們進入,並以不熟練的英語向我們解釋價錢。雖然我們對這間餐廳仍有些猶疑,但眼見主打食物是旅遊書本有推薦的燉豬手,也叫我們給予這餐廳一個機會,何況,當時不選擇這餐廳,便剩下麥當勞了。後來,老闆走過來嘗試跟我們溝通,才得知這間餐廳原來當日第一日營業,那枱僅有的食客全是親戚,他老遠請了個燉豬手的大廚過來,還以為第一天便要食「白果」,沒料到待到近八時竟可迎來第一枱顧客。相信我們的出現令餐廳老闆、大廚及眾親戚也喜出望外;全程有不同人過來關心我們的需要,又給我們送上白飯和汽水,而我看豬手的份量還比菜譜的圖片明顯大得多,他們應該是開心的,而我們也高興能夠帶給他們歡樂。

在食這方面,這次真的十分感恩,除了五個大餐,還有湯飯、泡菜飯、一些地道小食等作午餐和短暫充飢,相對上這次酒店的早餐沒甚特色,不提也罷,但整體而言,這次只有兩個人,花費不高、資訊又不足的情況下,這一程在「食」上是相當滿意的。

14•4•15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心繫馬拉松


對於那些體育消息,基本上今日已再不能引起我這個昔日讀體育的人太多注目和感受,無論這一屆巴塞能否重奪西甲冠軍,曼聯能否再度成為强隊,中國乒乓球隊可否在今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包辦所有冠軍⋯⋯,對我已逐漸變成可有可無的消息,最多只會看一下兩日後的報紙報導看看結果;但要我收看最後一場賽事的直播,甚至分析甚麼形勢和數據,就萬分不會了。畢竟,人長大了,知道這些東西不過一場遊戲和名利爭逐的活動;而人生流流長,我總會遇上曼聯經歷高低,巴塞有時奪冠、有時跌出三甲的時候。

不過,發現原來在這個體育界中還是有事情可以觸動我心情。

某個晚上,晚間新聞報導罕有地報導一則有關本港馬拉松健兒的消息,一位香港女運動員在捷克布拉格的賽事中奪得佳績,成功取得明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馬拉松項目的參賽資格;然後過了兩晚,又聽到另一位香港選手在北極的馬拉松比賽中跑得季軍。雖然跟這兩個選手也素未謀面,連名字也沒聽過,但聽到這則新聞還是有點兒感動。

其實自從三年前開始有了到世界各地跑馬拉松的嗜好後,也越來越留意這個界別的動態,除了看不少這方面的書籍外,也留意這方面的消息和新聞,好像波士頓馬拉松遇襲後一年的賽事,罕有地由一位美國籍選手奪冠,打破非洲選手的壟斷局面,成為一時佳話;又有一位日本男選手,本身並沒有接受系統訓練,但憑著跑步返工放工,努力不懈,就此累創佳績,多次代表日本出賽。這些新聞,往往振奮人心;尤其這些成功馬拉松選手背後的故事,並非憑著天份,而是後天的努力,他們的成功,其實更令人感動。

認識馬拉松,也知道這是一項講求耐力和長時間的運動,世界級選手用上最少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一般參與人士則花上三至六小時,所以少一點耐力和意志也不能。

每項運動固然有其獨特之處,但近年對馬拉松情有獨鐘,乃因為這項運動雖對身心也有要求,但總算不太劇烈,又可一個人十分方便地便參與到,跑到八十歲也不是沒有可能。正因為參與馬拉松對身心也有一定要求,所以十分欣賞每一個參與馬拉松的跑手,他們的成功並非一剎那間,皆需要鍛鍊好一段長時間,就算參賽也要兩個多小時或上才完成,實在是體力和意志的大考驗,每個只要參賽及完成,也是可嘉的。

正因如此,對於兩位沒獲得太多政府支持的運動員,能夠克服先天資源不足,然後一個人在賽道上孤獨拼搏兩個以至幾個小時,歷盡身體和意志的磨練,終於獲得不少運動員夢以求,參加奧運會或完成一場極地馬拉松的機會,那種喜悅相信是不能言喻的。

由於參加了馬拉松,明白當中的苦與樂,知道每個參加的健兒也難能可貴,令今日心繫這項運動,在希望更多人參加之餘,也希望這項目的選手跑得更好,與有榮焉,讓我也可自豪自己是當中的一份子。

(10.05.15)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二十年前


沒經歷二月份在紐約中央公園馬拉松一役,便沒有機會和兩位認識多年的教會姊妹一同嘻嘻哈哈走到起點去,那便不會令我想起不久前正是出國留學的二十週年。

一九九四年的十二月十四日,離開香港的所有至親和好友,從舊啟德機場坐上達美航空的航班,經過在當時仍叫漢城的南韓首都、美國東南部的亞特蘭大,然後抵達康乃狄克州的首府機場,展開為期十一年又一個多月的旅美生涯。由起初只打算完成大學,到後來還額外在美國工作七年,直到二OO六年一月二十六日,當第二次工作簽證快將到期,同時決定放棄繼續申請綠卡,才正式決定結束這段旅居外地的生活。

二十年前,自己乳臭未乾,處事不夠成熟,英語水平尤其欠佳,手拿高考英文F級成績而去英語世界留學,經過十年多一點時間及經驗的洗禮,人生確有很大的轉變。

正當今日的年輕人以到外國參加工作假期為榮,我則已超出年齡限制,但其實我二十年前已有幸到外國體驗,不單工作,還完成了三個學位。這十一年在我人生中是重要,這是完全離開井底,去探索很不一樣的世界的時候。在這階段中,除了有跟過往不同的親人及朋友走入我的生命裡,也透過一路累積的經驗叫我轉變過來。在這階段,考了車牌,並首次買車,另外人生第一次交學費、首次租屋一個人居住、第一次帶四方帽、有第一份全職工作、第一次打求救熱線、第一次自己一個出境旅行、在教會第一次獨自講一個題目、也第一次以主人家身份接待家人朋友並帶他們四處遊覽……。這十一年間,經歷了數不到的第一次,這些事情固然帶給我很多個人生里程碑,不過要說影響最大,還必定是透過生活、求學、工作、教會事奉及與人相處中,令我的性情及人生往後的路有所轉變。

當然,我不否認即使我在香港,我仍相信我是會長大,只不過有些東西也惟有在外國超過十年,才會成形,例如,我相信我是比一般人面皮較厚,有多一些自信,尤其相信困難總可解決到,因為當日人生路不熟之時,獨自面對很多困難,還不是一一挺過,今日人力物力資源更豐厚,自然令我有更大的信念去解決問題;另外,我相信今日我某幾份工作,也是因曾在外國生活而間接得到,尤其要和少數族裔打交道的幾份,不單因為夠膽說上幾句英文,並且在與不同族群的相處上有過經驗;再引申下去,便是對探討不同文化課題感到喜好,所以從不抗拒去看完全聽不懂只看字幕的外國電影。這些都是透過在外地生活好一段時間而獲得,也可說影響我言行舉止比較大。

不能否認,隨著從海外歸回香港已接近十年,當時給我的一些影響也漸漸淡化,我相信今日我所說及寫的英文已沒十年前的好,另外也逐漸變回一個典型的香港人,例如講現實、怕蝕底、有小聰明而沒有大智慧等,始終一個人很容易被潛移物化,昔日在外國如是,今日在香港亦一樣。

儘管昔日一些瑰寶已逐漸失去,甚至當日辛苦獲得的學位已逐漸被今日的工作經驗取代而變得不太重要,但二十年前踏上旅途時的眼淚、過程中經過的高山幽谷、喜怒哀樂、大小經歷和片段,我也不容它們輕易失去。我不知道若果當日留在香港,成就會否更超卓、發展會否更佳、際遇會否更好,但我沒後悔走過這條精彩有趣的路,感恩已令今日所擁有的十分美好了。

21•4•15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又反轉過來說中醫


去年報讀了兩個課程學習一些基本的中醫技術和概念,先是推拿和按摩,然後是針灸,不用多解釋也知道花費花時間報讀這些課程的動力源自對中醫學的興趣。誰知道參加了兩個初級課程後,身邊的朋友便把我和太太捧為半個中醫師,尤以對我的太太為甚,因為她緊接著初班還參加了中班和高班,並且她的記性比我好,常常念念有詞把那些穴位念出來,間中有朋友頭暈身熱,便問我們按那個位置好。

不過說實話,我們又如何說得上是專業呢?雖然有些理論和技術也略知皮毛,但要很專業性地幫到朋友,還真不敢自認懂得太多。

儘管我對中醫仍感相當興趣,甚至還曾主動尋找這知識的書本閱讀,只是我同時也開始反思如此源遠流長的醫學技術,為何會被西醫取代。尤其我一位親戚,昔日花上數年時間學習中醫,並已開始向人家診症,今日她開口埋口也說中醫如何好,又說有幾多人已不再相信西醫,反叫我走回天秤的另一邊,不要輕易地人云亦云。

的而且確,中醫較注重保健和運用天然療法,避免破壞人體以至自然的平衡,這些理念固然人人喜歡,個個受落,只是這些理念背後需要的卻是時間和耐性,正如近日詢問一位醫學界別的朋友,有沒有中醫方法治療心臟的病情,即使朋友對使用成效即見的西藥亞士匹靈也有保留,但亦不諱言即使服用最獲推薦的中藥,還是難以肯定成效,更弊的是有無成效不能很快便得到。那確是一個問題,有些疾病需要服藥,西醫藥雖然有副作用,但最少很快便知曉成效,大大避免了因延誤而造成的情況;但運用中醫的方法,例如服用副作用甚少的中藥,很多時需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才知見效與否,但要知道一些病情等不來,過了三數星期或月份才知沒見效,隨時已經變成無可救藥。

同樣因為中醫比較慢熱及難以捉摸的特性,亦令習醫比較抽象,在專業資格的評審上比較困難,或許是這個原因,做成公眾對中醫師的專業資格沒有西醫的客觀。所以我們去看西醫,大多相信他們的專業性和資歷,並知道看過西醫後很快便藥到病除;但除非是我們認識的一位中醫師,並且曾經光顧而有過好經驗,否則我們隨便看一位所謂的註冊中醫師,大概都會抱有一點懷疑態度,再加上醫師說需要服用兩三濟中藥三兩日後才會見效,我們便更加懷疑是身體機能叫自己自然復原,還是那些中藥果真見效。

話說回頭,我不過讀過兩三個短期課程便對中醫說三道四,實在大逆不道;只是換轉角度想,一個既對中醫博大精深的學術有興趣,亦曾花時間去了解一下的人,也姑且感到中醫的不足,更何況其他人的觀感呢?無意為此挑起爭端或踐踏中醫的功用,但即使中醫再好也有本身的限制,正如西醫及其他醫學技術一樣。我們實在需要中肯和客觀,知道各樣東西的利弊和好壞,取其優點,對症下藥,才最大的保護到自己。

30•4•15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繼續做肥胖的跑手吧


和上司閒話家常,提到我跑馬拉松,她半認真半打趣的說以我的身形,實在不似跑馬拉松的選手,我也自嘲說我大概可能是全場最肥胖的跑手,不過因為只是「為完成」而非爭標,所以也不是太重要。

也許這個都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甚至我連自己也不會否認,我都算是每次跑馬拉松所見中明顯較肥胖和身形大隻的一位,即使間中我也會這樣安慰自己:「我不過是在跟我差不多時間的一群中比較大隻而已,可能跟我一樣肥胖的遠遠落後而看不到他們。」

坦白說,我並沒有太在意別人的眼光,畢竟完成到八次馬拉松已很值得自豪,何用介懷人家的眼光呢?不過,有時我反而自己會想為何人家跑馬拉松不會肥胖,我則跟未跑前差不多,除了可能遺傳了一些基因,會否有其他因素呢?畢竟我都知道瘦一點必可以跑得更快。

不過,我知道要跑步跑得瘦一點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尤其現在有了到海外參加不同馬拉松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繼續成為我的推動力。儘管如此,我的目標還只是想完成一次又一次在海外的比賽,並非渴求突破甚麼成績。人人的目光不同,有人要入圍波士頓馬拉松,有人要不斷破紀錄,所以他們會按大部份專家提議的意見,一個星期練五、六天,又練氣,又練速度,但對我而言,輕鬆完成便好,所以一個星期只練上兩、三次,而最重要還是要留下時間作其他事情。

往海外參加不同的馬拉松不過是人生云云眾目標之一,甚至還不是人生下一個夢想,我覺得人生還有其他東西需要兼顧,而這些事也要花上時間及精神去經營,好像工作,怎樣也不能因操練過勞影響工作,又好像和家人的關係,花多了時間跑步即代表減少了時間陪伴家人,另外明顯拉扯得比較緊要的還有參加聚會。

說實話,一個星期參加最少兩次聚會,甚至一星期四次也不罕見,每次也最少兩個多小時。有時也在想,若果我有心在馬拉松成績上做得更好,放棄所有聚會而跟專家的方式練習,好成績必垂手可得,而我的身形亦將可以變得更似一個專業跑手。只不過,我從來覺得人更需要重視自己的靈魂,因為人的軀殼只是短暫,我們人人都應當要顧念自己的靈魂,要知道這才是永恆。我想,除了無神論者,人人都應當顧念自己的心靈和靈魂,在馬拉松比賽中獲好成績是值得高興,但還是不及知道靈魂永恆的歸宿重要。

當然,人人揀選不同,不少人即使知道靈魂是存在,還是希望在肉身上獲得滿足;同樣,即使不少人口口聲聲說家人最重要,還是另有揀選。我知道我喜歡跑步,知道這對身心也健康,但我不希望把全副精神放在這裡而失去其他東西。雖然可惜地我不能因跑馬拉松而令自己身形更好看,但慶幸我仍可付出行動愛家人、在工作層面敬業樂業、也關顧到自己的靈魂,這些在我人生中更加重要,比我更看似一個似樣的跑手更有意思。

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