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6日 星期五

抗疫儲備


豐衣足食的香港竟然有賊人去打劫廁紙,這樣的反差成為國際笑話實在不意外。只不過回看這幾天抗疫的事態發展,口罩、消毒劑、白米、廁紙等先後賣斷市,這些東西被炒高幾倍價錢,甚至據說有錢也不能買到,根據經濟學上的供求理論,賊人似乎又劫得有道理。不過這些東西既不易運送和收藏,而且獲取的利潤始終有限,甚至還要跟同黨平分,為此而付上前途和沉重的刑責代價是否值得呢?其實受過基本教育的人也心裡有數,所以究竟那邦傻賊心裡想著甚麼真的令人摸不著頭腦。

不過,也許在這波重大疫情中我絲毫不用去偷、去搶、去撲或懇求任何一樣防疫東西或糧食,都是有一點感恩。

先是農曆年前一兩星期已發現家中廁紙只餘五、六卷,按我的習慣這時便開始留意價錢並準備購買,第一晚經過超級市場找不到合心水的,但另一晚再逛便買到了,還由得我揀一輪。至於食米,農曆年前後家中紅白米加起的數量估計還有四公斤,其實份量也足夠我和太太用上些時間,不過由於剛從內地回港,需要十四天自我隔離而留在家中工作,所以估計或許需要在家多煮一些飯菜,不知是年初三還是初四,便往超級市場多購紅米及糙米各一包,儘管坊間這刻已流傳供應緊張,但我還是輕而易舉地帶多四公斤米回家,誰想到兩星期後超級市場裡的米架已經空空如也。

我時常想,香港既有《儲備商品規例》,白米受法例規定必須有一定儲備,更何況,不吃米飯還有麵、麵包、意大利粉、河粉之類的飽肚東西,而香港這兩三代人,已經不必餐餐食米飯,所以出現糧食缺乏的機會其實少之又少,稍有常識已知道不必為糧食而爭奪。

而這段時間我和太太最有機會缺乏的反而是口罩和消毒用品,畢竟這些不是生活必須品,平時又少用,未必會習慣存放太多數量在家中。誰知這次卻經歷一件好心有好報的感人事。話說兩年多前教會內有位姊妹患上癌症,身體逐漸虛弱,眾人也著她多點帶口罩保護自己,太太愛護這位姊妹,便間中向身邊人搜羅口罩並送給姊妹,要知道那時候口罩既不昂貴又不值錢,不少人會隨便棄掉全新的口罩,只可惜姊妹用了沒多少個便與世長辭,太太卻仍有三盒口罩沒有機會送給她。太太說不久前在櫃內再見到時也曾想過棄掉,只是未用過而棄掉也實在太浪費,便決定放多一陣子,誰知到這刻便大派用場,我們完全不用張羅或苦惱便起碼捱到三個月。故事又一次告訴我們好心真的有好報。

至於酒精清潔劑,我們這段時期也未曾四處張羅,因為這幾年間我已經越來越重視衛生習慣,例如進食需要用手拿起的食物如漢堡包、炸雞、或牛油方包等東西前,我九成會記得用上濕紙巾或先洗手,近來還習慣用上噴灑的酒精或搓手液,所以這幾年間每當有活動派發消毒劑或餐廳多給了濕紙巾,我也珍而重之把它們帶回家及使用。還記得三、四個月前執拾家居,才發現有五、六支不同款式的消毒劑,於是便在不同背囊各放一支,想不到今日便大派用場。

在這次抗疫中,我和太太實在是感恩,既不用為抗疫或儲糧而煩惱及頻撲,甚至還能夠支援其他人。「好人好報」一事固然值得回味,但平日的生活及衛生習慣也有功勞,就好像在我們做人處事的哲學上也會持一點積穀防饑的心態,審慎預備明天更是我們的生活大原則。

1802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