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也是旅途的見識


 
這趟俄羅斯之旅兼莫斯科馬拉松旅程,雖然因爸爸在旅程前不久離世而令心情大打折扣,加上旅行社因前往這地方的經驗不足而有很多瑕疵,但始終不能否定這次的收獲及見識。

首先,令我最深刻應該是眾跑友參加全程馬拉松時,大家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皆不約而同地在紅場附近失靈;起初大家當然以為是自己的手錶或手機出現問題,但返抵終點後大家談起來,才知原來大家的定位及計算系統也出現問題。有跑友因為十分在乎成績而需倚賴該系統,卻因此影響成績;我則不太在乎,聽到其他人這樣說我才拿出來看,竟發現記錄了我四個多小時跑了五十九公里,比正常多了十七公里。這樣的見聞真的惟有在如此神秘的莫斯科跑過才得到。紅場—果然是軍事及政治敏感地!

其次,這趟又認識更多喜歡到外地跑步的跑友,除了早已認識那位已完成人生一百九十三個馬拉松的跑步界名人志哥外,今趟又認識更多跑步愛好者。尤其欣賞一對父女,女兒跑得比我快已令我印象深刻,想不到原來她的父親這程也有同行並一同參加馬拉松,他已經六十八歲,並且以四個多小時便完成。同樣以四個多小時完成的我比他年輕一大截,到我去到他的年紀的時候,別說以四個多小時跑完,能夠完成一場馬拉松我已萬分感恩。不過,也許對這對父女的羨慕還有另一個原因—我爸爸這年剛好也是六十八歲,可惜再不能如他們般一齊跑步以至旅遊了。

在我的圈子中,不少人也羨慕我能跑馬拉松;但在這旅程的眾團友中,我卻不敢自跨,當中雖然有人首次參加馬拉松,但更多卻已跑了廿次以上,我的第十三次,隨時是平均數以下。他們在這方面的成就,自必是長年累月堅持跑步及運動的成果。這次旅程中,我們跑過莫斯科馬拉松後,翌日便前往聖彼得堡,還未到馬拉松後的四十八小時,跑友便相約在聖彼得堡來一個晨早舒緩跑,想不到晨早六時起跑仍有十五人響應,而我們足足跑了近十公里!太太聽到後,只感恩沒跟我同行,因為她四十八小時前才剛剛凝重地跑了一個對她毫不簡單的十公里,但這班瘋狂的跑友不過一個區區的舒緩跑也十公里。我其實亦慨嘆我在跑友中真的不過是幼稚園學生一名。

近年雖很少參加旅行團,但從來甚少聽聞旅行社會在旅程後額外為團友辦一個慶功聚餐。真正令旅行社破費的原因恐怕只有隨團的老闆自己知道,不過當地接洽旅行社的失職、行程多次的阻滯、安排上的一些瑕疵等,應該也是老闆樂意解囊的原因。好像比賽日前到會場領取選手包,司機竟把我們送錯了地方;在簡介會中明明提到酒店走廊有熱水供應卻非這樣一回事;同團兩部旅遊車一同前往不遠處的酒店,其中一部竟遲了近一小時才到達;需要一早搭機到聖彼得堡當日,酒店竟沒有給我們預備早餐……,總之怪事一大堆。不過最決定性的也許是這個馬拉松旅行團,總會在跑步日後的第一頓晚餐慣性地宴請所有團友飲啤酒,誰知當地旅行社卻不知就裡安排我們去了一間一支啤酒價錢近百港元的中餐館,也許是老闆不憤任人魚肉,所以便決定把慣常的慶功宴改在香港進行。就此竟然還有多一餐吃,並和團友聚多一次。

如一位團友所說,有心去跑步的人少埋怨,否則怎會「攞苦嚟辛」?面對無早餐、無熱水,也沒怎樣聽到投訴,甚至去到聖彼得堡行程更加漸入佳境,所以老闆看來是多此一舉;不過,這次之後,原本打算自由行的下個目的地,也開始想想是否還是參加旅行團好呢。

41016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給爸爸的懷念 -- 沒完的看顧



 
為悼念爸爸而設的安息聚會終於順利完成,感覺不單是如釋重負,並且百感交集,整個籌備過程比我們原來所想的來得複雜,但這也不打緊,因為最重要卻是再次感到他的看顧,知道他確仍記掛我們,即使已回到主懷卻仍要庇佑我們。

原本以為藉工作累積多年的統籌活動經驗,這兩場分別在週五晚和週六早上的聚會及安排應該不會把我難倒,只是逐漸發現因為這次的對象是跟自己血脈相連和有深厚感情的親父親而添加了難度,我亦低估了爸爸在其人生散發的「威力」。

這次給我和妹妹預備的時間其實挺足夠,由爸爸跟我們分別到舉行安息聚會也有一個月多的時間,儘管爸爸跟他那邊的弟妹關係不緊密,但我最少我仍有一位成熟的好妹妹及默默支持我的賢妻跟我一同分擔及處理後事,再加上愛護我倆的親戚朋友及各自教會弟兄姊妹眾多,我們還不用事事孤身作戰。

只是情況卻比我們預期的複雜,先是我跟爸爸和妹妹分別來自三個教會,雖然大家也是活在基督教同一把傘子內,但原來跨教會合辦這樣的事情還真的不多,爸爸後期所返的教會既想作出表達,而他當日決志歸信主,即我現在返的教會也想給予我家支持,最終我們便決定每邊統籌一天的項目;慶幸效果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

當籌備工作相繼開始,即是我爸離世的消息也從不同途徑陸續傳開,便開始收到更多來自我不認識的人對他的致意,包括有專欄作者在報紙有半版的介紹,亦有網台製作了一段長達五十一分鐘的特輯,內容都是單單介紹我父親及他所創辦的雜誌。不過最令我感受良多卻是工作機構人力資源部的同事,因著機構需要致送花牌而詢問我父親的名字,誰知同事一看到名字便立即打電話過來,二話不說便向我父致意,並表示家父的雜誌是陪伴他成長的一部分。這一刻我知道爸爸原來為香港的一代人留下了瑰寶和集體回憶,也許他的名字不算響噹噹,但連同他出版的雜誌,卻還有一定的江湖地位。那刻我意識到兩日聚會我絕不能草草了事,還必須為聚會安排得妥當得體,不想有失家父的面子和名聲。

事實上,我累積了的統籌活動經驗及遺傳家父寫作本色,就好像那齣奧斯卡得獎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的主角一樣,能夠運用經驗和恩賜回應家父昔日的養育之恩,為聚會的一切安排幫一把;我用了三小時便寫出他的生平簡介及我對他的懷念,而距離還有一星期的時間我們便已把各項目預備妥當,相信一切已盡在掌握中。不過,這時有誰會想到十月下旬香港還會遇上颱風,並且更要直撲香港來?更甚最早的預計是,這個惡風不遲不早偏要在星期五晚到達,即是好像要把兩日的儀式徹底打跨;心中也不禁疑問蒼天為何偏偏要在這時候熬煉我家?

我跟我妹自這個惡風形成便一直留意其動向,當聽到不少國家地區的氣象局也預計這個颱風會掠過香港時,心中更加不是味兒,因為我們竟要遇上這往年罕見的情況。我們沒有祈求颱風吹到別的地方,只求神給我們最好的安排及時間表;但不得不承認,我們信心實在有限。

想不到往後發展最終「超乎預期」,颱風的威力不單減弱了,而且走快了及偏歪了,最後颱風竟在星期五中午前登陸並開始減弱,在安息聚會開始前兩小時,已除下強風和烈風訊號,一切交通可陸續恢復正常。而事實上,還沒多少人知道我在安息聚會當日上午其實有一場十分重要的講座,本來這項任務因同事放假等原因而推卻不了,不得不硬著頭皮堅持去做,而這講座給我的壓力也不能少看;但最後卻因為這個颱風,令這場講座延期,這不單大大抒緩了我的壓力,甚至乎讓我有空間可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好預備傍晚給爸爸的聚會。上午的工作取消、強風訊號又在聚會前除下,我實在想不到有甚麼樣的安排會比這個更完美了。天父確知道我們所需,並且使萬事為我們效力,使我們得最大的益處。

兩日的聚會及儀式基本上沒受天氣影響下進行,同樣是坐無虛席;起初還擔心我們所租用的禮堂太大,會因人少而冷清,卻原來剛剛好;而最重要和感恩是全個過程十分流暢,妹妹跟我能夠以此作為一個段落的終結,盼可盡快重新上路;而父親生前的友好,亦有機會獻上最後的致意和懷念,釋放彼此的心情。

從家父的離開到為他獻上最後的表示,一直也有巧妙的時間安排,除了想到有神的看顧外,也想起家父給我們沒完的庇蔭,他雖然離開了,卻還像昔日般給我兩兄妹默默的照顧,即使是多麼低調、多麼的不著痕跡,但卻是千真萬確,令我們人生一樣不缺,順利步向每一階段。

爸爸,愛您,感謝您。
241016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給爸爸的懷念 -- 原來是甚有「江湖地位」的父親



陸續收到爸爸生前香島校友、稿匠同僚、工作伙伴及教會迦南團契的慰問及留言,讓我更立體的認識這位地上的爸爸。

與中國上一代的傳統男人一樣,這個爸爸未必太懂得向家人表達愛,他很少稱讚而對我多是責備;只是供書教學溫飽一樣不缺,還記得仍在小學時他說只要我默書能得到一百分,他便會獎勵我一件小文具;另外也記起他曾與我打羽毛球和籃球、看我的羽毛球及游水比賽,又藉港澳記者足球賽而帶我們一起到澳門旅遊。此外,他比當時很多爸爸更有先見之明,讓我和妹妹年紀小小便參加很多課外活動,又常帶我們去看電影,令我們的童年充滿繽紛色彩。

不得不承認,我和妹妹也遺傳了爸爸很多獨特基因,我們也熱愛運動,並且在大學時期也主修新聞及傳理的科目;若果不是近年香港的傳媒生態大為改變,或許我們承繼他的工作也說不定。

從爸爸的行家得知他創辦的足球雜誌是香港一個時代的代表產物,原來那不單是他養妻活兒及「令我受惠」的一份工作,更是他的理想、他的奮鬥、他的心血結晶及留給一代香港人的重要瑰寶。難怪他晚年對有人擅取《足球世界》的名稱出版雜誌而耿耿於懷,甚至不為人理解亦要復版。可惜我卻未能承繼他的抱負和理想。

一如每一個人,爸爸並非完美,但在一班同輩及同行中,他卻得到高度尊敬、評價和擁戴;從其他人口中,得知他差不多憑一己之力創辦多本雜誌,另外又樂於扶掖後輩,怪不得年幼時常常隱約聽到有人呼我爸為「校長」或「社長」,只可惜當年我少不更事,未能知道替我拍了不少童年照的那位仁兄原來有如此「江湖地位」,我爸在香港的傳媒歷史中其實也應佔有一席位!另外,即使他近年健康已大不如前,仍聽到他有不少雄心壯志;感恩他也把此精神留存給我,令我要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但爸爸,始終還是離開了。

這一年多,爸爸的情況每況愈下,進出醫院已變成常態,我和妹妹其實已開始有心理準備,爸爸未必會完全康復之餘,甚至有機會在短時間內跟我們分離,想不到這天還是比預期來得快了一點。

那一晚站在爸爸身旁,他再沒打開眼睛,也再沒說話,他的手也漸變冷,知道他在地上會永遠離我們而去,我們亦從此再聽不到他的聲音。雖然我跟妹妹各早已獨立及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上已不再倚賴父親,但他的地位及稱號卻從沒被取替,即使我教會近年已多把天上的父稱呼為「爸爸」,但我卻沒有這樣做,因為我總覺得爸爸這名字只屬於一位。

爸爸於兩年半前也曾與死亡擦身而過,當日也是收到醫院電話著我們前往見最後一面;也許那一次我們應該感恩,因為神沒有把爸爸帶走。還記得那一次令我心中充滿悔疚,因為爸爸入院多天我還沒抽空探望過,連他希望購買生果給他的要

求我也幾乎推卻,那時才醒覺愛也不能單靠一把口,還必須有行動,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我們下一刻還有沒有機會作表達。生命確不在我們控制,亦非我們所能夠估計到。

那年春天,他最終轉危為安,我對他的心態和行動也有所改變,先在同年12 月,帶他前往他渴望能一到的新加坡旅行,而在今年新年,也專誠買了《星球大戰》的戲票和他一起看;這些事情也許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超過二十年沒一起作過的事情,而對上一次,還是他帶年幼的我去旅行,還是他帶我入戲院。

這兩年間,因為他的行動越來越不便,很多食物也不適宜進食,所以我能做到的也只有探望他及帶他外出吃簡單東西;年初相約了一班舊同學及表弟一起探望他和嫲嫲,年中碰巧在他住所附近返工,也帶他去見識我的工作,那已經是最後能給他作的特別節目;原本這個中秋也相約了與他吃飯過節,雖然最終因他在醫院而吃不到,但相信他還是領悟到一份加上行動的愛。

人必須經歷生老病死,有人早落車、有人較遲落車,但也是遲早的事,要步入死亡,不一定可悲,因為能釋去地上勞苦和病痛纏擾,但最可悲卻是彼此仍身處同一車廂的時候,沒有適時的珍惜及重視。爸爸離去始終令人傷感,但能作的我也作過,已沒太多遺憾,最少已沒有兩年多前的後悔和內疚。

感恩爸爸更於 2008 年歸信主耶穌,甚至他還在2015 年作過見證,表示卅年前有幸以香港體育記者身份到北京採訪五一九戰役並見證香港足球隊擊敗中國隊的歷史,而卅年後的同一日,他表示他最大的個人大事便是信了主耶穌!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教會內聚會,但從他團契的弟兄口中得知,他熱心聚會,也熱切尋求認識神,並勇於作見證。我知道終有一天我們還會重聚,然後重溫很多難忘片段及今日才知的事情!

而他,不過暫時離開我們返回天家,也許神會使用爸爸在天家上有很不一樣的發揮、作另一番不一樣的見證。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給爸爸的懷念 -- 「天黑了,安息吧! 」(轉載自「信報體育」C9版)


 

近日香港足球進入黑夜前的黃昏,令球千仞真正悲痛的是剛知悉《英國足球畫冊》和《足球世界》出版人黃幹上月離世。這位足球雜誌出版界的老黃牛、本地足球的活字典,影響幾代足球迷投身足球記者行列,而且至今樂在其中……

 
球千仞小時候就儲零用錢買雜誌,還買郵票寄去換世界隊徽畫冊,黃幹這大名儼如世外高人。後來去內地足球報紙工作,當地人也對黃先生尊敬萬分,提到當年訂他的雜誌搜集資料,更有雜誌社請他當顧問。回港後在生果報寫專欄提到「老前輩」,他不服老經同事轉告:「我好老咩?」

 
街頭一瞥成永訣

 
於是,球千仞當年約他在屯門見面,只見一頭銀髮、戴着眼鏡,還帶點靦腆的神情,我連呼他前輩讚他辦的雜誌,他說:「前什麼輩?學無前後,達者為先!」那天他大談出電子雜誌的大計時,那種衝勁和憧憬至今難忘。一轉眼已是今年初,球千仞在牛頭角街頭跟一位老翁擦肩而過,彼此回頭看了一眼,就各自趕自己的路。
 

球千仞回公司抓破腦袋,才想起那豈不是黃幹先生?於是又Whatsapp向他問候,並打聽到他復刊《足球世界》的事情,再匆匆聊了幾句約他吃飯,「過幾天吧。我電話約你。」大概在忙出版的事吧?一直沒下文;後來買了雜誌Whatsapp封面過去,他已沒有回應,大概是辦雜誌遇到困難吧?

 
昨天從何鑑江的FB知悉黃先生上月去世,馬上打開Whatsapp發現早上1125分還在線,於是發個「你好!」過去,灰色剔沒變兩個藍剔,當然也不可能收到回覆。黃先生除了為香港讀者打開歐洲球壇的天窗,也致力記載香港足球的珍貴歷史,希望這些舊相片有天出現在展覽場。
 

飛馬球員周三傳出打假波,翌日就傳來黃先生離世的消息,實教人失望透頂。幾代體育記者為本地波化妝、set頭,卻換來一次次的打假波,過去可批評內地球員勾結內地莊家,但據傳這次被捕的包括土生土長的前足球先生和大學生球員,他們的待遇和前途一片光明,卻為私利毀本地波的容!

 
再爆假波傷人心

 
球迷和班主從不等待美斯出現,只望看到用心踢波的球員,偶爾出現半個李健和、山度士,大家就會集體「自high」,傳媒改花名、班主安排見傳媒,營造美麗的球壇童話,誰想到「王子」會打假波!

 
黃先生埋首出版數十載,風光過、失落過,對雜誌那團火卻未減弱。我們的球員四肢發達,卻只懂哭閙沒資源。說真的,不想踢就轉行,踢就別怨,怨也別打假波,知道後面有多少年輕人看着你們?別玷汙球員這份職業,也別糟踏他人的努力。


撰文 :球千仞
(轉載自<<信報體育>>C9版)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給爸爸的懷念 -- 循幹兄一路好走

 
197510月入行,開始認識了黄幹(全名黄循幹),那陣子已知道他是體育圈,也是足球界的「字典」,更是「足球世界」的創辦人,當時銷量乃香港足球雜誌之冠,締球國之先驅!
 
人稱「社長」的黄幹,在不到1年的時間,這位體育记者翹楚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雖是前輩,却没半點架子,為人十分隨和,對後輩循循善誘,有問必答,有關足球的资訊和咨詢,永不「托手踭」。
 
也從76年開始,好榮幸喜獲社長的垂青,邀請我為《足球世界》執筆做本地足球的球星專訪,適逢球壇最興旺之年代,不少五星上將如張子岱、黄文偉、胡國雄,以至77年世界盃外圍賽最當時得令的香港代表隊名將,以及85年的一眾精英不下百人,均是《足球世界》雜誌的風雲人物,間接提携本人在圈中提高知名度。
 
猶記得當年我們組織稿匠足球隊,幾十位来自四方八面不同報館及傳媒機構的行家,為公為私同心協力一起做,一起玩,一同南征北戰;每當憶及往事,至今仍津津樂道,回味無窮。這些年來也不時相約聚會,情誼絲毫不減。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相交逾40載,回想過去在工作上、球場内外的點滴,迄今仍歷歷在目。
 
今聞循幹兄遽然離逝,體育圈和足球界痛失瑰寶,不禁潸然淚下,冀兄台一路好走!
                                                                                       
 
撰文
王子實    稿匠之友 
2016101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給爸爸的懷念 -- 我們都係睇《足球世界》大



 

     當稿匠之友群組傳出黃幹兄離世的噩耗,各友好以不同方式表達哀傷,前體記潘永強在臉書貼上幹兄創辦的《足球世界》(以下簡稱《足》)復刊第1期封面,表示永遠懷念;其後潘鉅楷跟帖:「我都係睇《足》大。」正好道出了不少行家及球迷的心聲。

   「我們都係睇《足》大」這句話,早在年前已見諸《蘋果日報》體育版一篇專欄文章,估計作者年紀比屬於60後的永強及鉅楷更年輕,應該是70後。而且70後體記在專欄中提及《足》也不止一次,更早是20081012日《蘋果日報》體育版「石奧戰場」,作者藍鑽石在「足球雜誌仍有生存空間?」表示,入行逾十年,其一未了心願是未認識到當年籌辦《足》、《英國足球畫冊》(以下簡稱《英》)的老前輩,作者在文中仍能拼湊出兒時廢寢忘食追睇、以郵票代貨幣補購雜誌的細節。

        以郵票代貨幣訂購《足》的豈只是本港的球迷,幹兄曾透露,當年中國國家隊教練蘇永舜、中國足協等也是這一類訂戶,在數年前幹兄接受廣東體育電視訪問時,主持人也談到《足》開拓了國內球迷的眼界。

   較近期追憶《足》的有2015213now.com體育「波牛手記」;作者偉強在「緬懷昔年香港足球雜誌」一文中,提及小學年代(1970-80年代) 沉迷足球,父親給予的零用錢大多用於購買體育報刊及足球雜誌,眾多書刊中較喜歡黃幹前輩出版的《足》、《 英》。他還附上《足》1979年出版的紐約宇宙隊訪港特刊,及與尊稱「校長」的黃幹前輩的合照,可見《足》與幹兄在行家心目中的地位。

   《足》影響了不少當今的體記或足球撰稿人,2013718日《信報》體育版「場內場外」,作者球千仞在「一直跑......夢想就近了」文中寫道,自己小時夢想當足球員,每天放學都與球為伴,後來發現天份有限,但每周仍去報攤買《足》、《 英》,當時想何時能看到自己的文章?球媽媽曾嘮叨過:買那麼多雜誌幹什麼?又不能當飯吃。多年後,這些雜誌真的能當飯吃。球千仞當時給大陸足球網站撰稿,互聯網還不太流行,雜誌就成了寶貴資料。他告訴阿媽:你看,這些雜誌現在多有用?足球夢助他圓了當體育編輯的夢, 最後變成現在以寫足球評論為職業。

   我在1970年代入行,比球千仞,偉強等更早從事足球新聞工作,在還沒有互聯網的年代,報館雖有外國足球雜誌及電訊可供參考,但主要來源只是英國,不似《足》從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地訂購當地足球雜誌,資訊更齊全。故此每有外援球員及外隊來港的消息,我都向黃幹兄詢問,他也有求必應,供給所需資料,樂意提攜後輩,令我40多年來得益不淺,我亦向黃幹兄笑稱,他啟發了不少撰寫外國足球的香港體記。

 事實上,那年代不要說互聯網,就是電腦也不普及,蒐集及整理資料全是人手操作;將有用資料分類編目,甚至剪貼在書簿上存放,都是煩瑣而艱鉅的工作,幹兄數十年來卻樂此不疲,把他的雜誌社(也是他家)變成一個資料寶庫,這也是他出版的雜誌資料豐富,領導同儕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不僅讓後輩學習到蒐集資料的方法,還有他敬業樂業的精神,「校長」之稱當之無愧。

   但就像8年前「足球雜誌仍有生存空間?」文中所言,隨著互聯網普及,報章雜誌化,小本經營的雜誌難擋時代巨輪。上世紀70年代初創刊的《 英》、《足》,在千禧年間先後停刊。事隔多年後,已退休的黃幹兄對足球熱誠不減,在他的努力下,《足》早前復刊出版了1期,如今幹兄離世,似是壯志未酬。但信主的您常說主的意旨,您出版的第一本足球書是《世界五大球王》,復刊的是《史上十大港產球星》,由世界到本港,已完成了主給您的使命,足以釋懷回到天國,主懷安息!

  撰文        吳漢傑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踏足俄羅斯—看這地方

這趟踏足俄羅斯前後約有七日七夜,起初還以為比較有名的莫斯科是主打的遊覽城市,畢竟這個名字在我印象中充滿氣派,是昔日能跟華盛頓比拼的另一陣營的政治中心,誰知在這個世界最大國家首都的正式觀光時間只有區區兩個半小時,其餘時間大多貢獻在馬拉松賽事及前後的事情,反而在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之聖彼得堡卻玩足三日三夜,分別也可不少。究竟因為聖彼得堡比莫斯科有更多東西看?還是莫斯科屬政治軍事敏感地區而要讓旅客匆匆走過?抑或是聖彼得堡因物價較低而方便旅行社獲得利潤?我這樣的過客實在不得而知,但這次兩個城市的旅遊比重分野卻就是這樣巨大。
若要簡單說明莫斯科有甚麼名勝古蹟,必會數得出紅場、克里姆林官及那如七彩洋蔥頭的大教堂,而由於三個地標位置也十分接近,我們遊覽莫斯科的兩個半小時便貢獻了給這三個地方了。好一個莫斯科當然不盡是這樣,可幸還有馬拉松補足缺欠,我便是用了那跑馬拉松的四小時多在莫斯科走了一個圈,經過主要河道、住宅區及市中心位置;而晚上則再和幾位團友離團自行去了乘搭莫斯科的地下鐵。這樣的非正式遊覽時間比正式有導遊帶領的更多,這樣才對莫斯科比較公平。
至於在莫斯科以北約一個小時機程的聖彼得堡,雖然花上的時間看似更多,但公平一點說,由於這裡的部分景點位處郊區,所花的交通時間也較多,另外聖彼得堡比莫斯科歷史較長,並涉及俄國上三個世紀以來的皇室及朝代更迭,因而有較多正式的皇宮及博物館讓我們遊覽。只是,要數歐洲的皇宮及博物館,俄羅斯又如何能跟意大利及法國的相比呢?不能否認,沙俄朝代一些建築金碧輝煌,的確給人一時目不暇給的感覺,但去了三個宮殿暨博物館後,卻有些混沌及似曾相識的感覺。儘管如此,再次聽到昔日西史科提到的俄羅斯歷史人物,這次俄羅斯之旅,其歷史故事也是伴隨著我們同行,這跟我自由行時總無閒兼顧歷史實在有些分別。
除了參觀過幾個地標、搭過幾個站的地下鐵及用雙腳跑過外,在這程還吃了俄羅斯午餐和晚餐各一餐,第一次見識到真正的羅宋湯是怎樣,這裡的唐餐又是怎樣一回事,然後又說得出跟前年踏足鄰近的東歐時見過和嚐過的分別如何。
由於是參加旅行團遊覽之故,所以這次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及跟當地人接觸的機會十分有限,但也沒有辦法,初嘗踏足俄羅斯,看到這裡不多使用英語,自行來遊覽似乎也不容易,不知這樣的說法是否公平,但也是俄羅斯留給我的一個印象。

3•10•16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給爸爸的懷念 -- 也許是爸爸最後的心意


 

爸爸雖然離開了,但一些疑問一時揮不去。

爸爸這段時期身體固然不太好,身體一些器官衰竭,但既然還能夠自己求救進醫院,估計他的情況還不至於最壞,誰知道他進醫院三日便離開了;雖然當日早上醫生才來電表達過爸爸情況不太樂觀,但跟他兩年半前情況突然危怠一樣,也是在醫院內令病情惡化;那究竟要否推翻自己以為醫院總是較可靠及有較良好治療條件的想法呢?

事實上,因為這次爸爸離去還讓我們上了死因庭。首先是醫院一時還沒說明爸爸真正離去的原因,後來去見法醫,我們也表達醫生明知爸爸情況不樂觀卻也沒有被送往深切治療部的疑惑;到最後才把我們召到法庭,法官再詢問我們是否希望作解剖,這時才輾轉從法官口中知道死因。縱然我們的疑問還沒有完全被除去,但知道爸爸的身體到底十分虛弱,離開只恐怕是遲早的事,若要再行解剖以了解死因甚至是否涉及醫療事故,也是對其他人的折騰;所以經商量後,我們決定到此為止。不過事情其實是否真的沒有懸念,我都不敢百分之百的肯定,否則爸爸的個案也不會跌入這機制中。

就算延續爸爸多一刻生命,會否為他帶來多一刻的痛苦?但我知爸爸這次離開時所受的痛苦還不多,若果他可面對少一刻的痛苦,我也寧願讓他早一點離開。

究竟爸爸是否真的比預期日子早離開呢?我們恐怕永遠沒有答案,亦只怕這些疑問在大家在天家重聚前也不會有答案。不過有些令我們不解的卻是在我們最後一次探望仍有氣息的爸爸時,我們隱約聽到他竟主動叫我們離開,並說可能會早了。由於他當時說話及思緒已略帶含糊,所以我們起初也不為意他的意思,甚至不太肯定他在說甚麼,怎知他在我和妹妹兩家人離開醫院短短兩小時後便離我們而去。事後跟家人提起,原來也有人聽到他說類似的話,回想起來,再根據我們認識的爸爸,這位素常大多想我們多留片刻的爸爸,會否知道他的時日無多,而仍想在子女面前保有父親尊嚴的他,不想我們看到他被急救或垂死掙扎,而讓我們先行離開呢?我也不敢說,因為換轉是我,為不令我的至愛因看到我的痛苦而傷心,我恐怕也一樣會這樣做。

究竟這兩小時的情況如何,我們只能從其他人口中找到零碎答案,雖然我們因沒目睹過程而失去跟他最後道別的機會,但我們卻沒有把傷心及不易磨滅的畫面印存在我餘下的人生中,那是他刻意的安排還是神的安排,我們也不知;但也許這是爸爸給我們最後的表示。

時間表在神手裡,我們不知道由中秋節當晚入院到三日長假期完結前離開的整件事情的時間有否特別意思,再加上幾天後我和妹妹又會和與他分開了的媽媽往俄羅斯旅行,在如此複雜的情況下,爸爸會否為他所愛的每個作出最後的表示呢?我還是相信是這樣。

中國上一代的傳統男人很多也不懂表達愛,爸爸也是這樣,所以他很少稱讚而多責罵;但來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是不想我們難過及留下不能磨滅的陰影,縱然他常常在乎一家團聚,他放棄了,自己離開,為我們作了一份最後愛的心意。
22916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意想不到的成績


 
在莫斯科馬拉松竟然做出了四小時十一分鐘的成績,雖然這個成績平平無奇,卻可是我十三次馬拉松中的第三快時間,也是我這兩年多以來八次馬拉松中成績最好的一次。

獲得這樣的成績其實是意想不到,因為與我們一同參加這項賽事的旅行團團友兼跑友,也不約而同表示對這個在九月舉辦的賽事沒有期望,因為香港才經過炎炎的夏日,我們最需要為馬拉松練習的「長課」不易在夏季做到,正如我在八月初也試過計劃跑一次二十六公里的練習,但因為實在是炎熱難耐,最後竟然連十公里也完成不到;後來我也只能夠分拆為三、四次十多公里而跑,不過這樣的短途練習在科學上實在不能跟正式的「長課」相比。

我想,大部分從香港去跑的跑友也要面對這樣的挑戰,不過,總有厲害的跑友仍能每週跑到百多公里;而我則以一個半程鐵人賽作最後練習,但成效如何,我在這次賽事前其實也不太樂觀。

要在海外做出佳績其實絕不容易,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莫斯科跟香港也有五小時時差,我們在賽前能夠好好安睡已屬不錯;賽事在九月份舉行,在香港還挺熱的時候,莫斯科晚間已可接近零度;而我們未曾往莫斯科作客的,亦不知地勢和賽道,很難按情況訂立策略;更別說人生路不熟,我們可能水土不服,可能賽會給外國人的指示不清,又有可能因溝通不足而少獲支援……,這些皆是容易影響成績的因素。

事實上,這次賽事很多因素也是不利我們發揮,例如賽事前一天我們需要領取選手包,當地旅行社竟把我們送到錯誤會場而要我們自行走到正確的地方,去到後又要花很多時間排隊;有跑友以步行程式計算了我們賽前一天領取選手包及遊覽所走了的距離,竟然多達十一公里,這確實消耗了我們極多體力。

在眾人皆不抱太大期望之時,偏偏聽聞不少跑友卻做出自己滿意的時間,雖然我還是離自己的終極目標四小時以內(Sub 4)有些距離,但卻欣喜我這次的成績止跌回升,尤其事前的準備其實頗不足的情況下。

跟部分跑友分析,大伙兒也相信賽道夠直、夠寬闊和夠平坦是主因,而原本大家皆沒有期望的補給站及賽事氣氛,卻又令人喜出望外,也許皆是幫助跑友們創造佳績的一些額外條件。

參加了這次莫斯科馬拉松後,令我要做出四小時以內成績的希望再度燃起,首先是自己準備不足的情況下仍能一氣呵成的跑完,也許一路累積的體能及經驗已能夠幫到成績;另外這次馬拉松中三次慢下來在紅場附近拍照,不單浪費了數分鐘時間,也令氣勢減弱,而且去到三十五公里的時候,還因為把手機拿出來而掉失能量條,自己竟然跑回百多米去尋找,卻又找不到,在這樣損兵折將的情況下我的成績還是令自己滿意,難怪我十分相信下次只要能如常練習、避免在賽道上浪費無謂的時間,離我的目標似乎不會再遠了。

無論如何,這是近期令我跑完會感到興奮和滿意的馬拉松,但願這份滿足會一直的延續直至達成目標。當然,我始終仍記得能夠有健康的身心及餘錢去跑就已經是一件感恩事。

260916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踏足俄羅斯—看人們


 
終於踏足這個地球上疆土最僚闊的國家,這個在我年幼時還稱為蘇聯的鐵幕政權,這十多二十年來已逐漸開放;雖然這裡從不是我頭幾個最想去旅遊的國家,但心目中覺得有機會的話應該也要去一次。

這個國家東和西的距離跨越十一個時區,長達萬多公里,即是我若要每日跑一次馬拉松,也要跑近九個月才可跨越這地方,導遊說若是坐火車從東部接壤中國邊境經西伯利亞到西邊的波羅的海,也需要兩星期的時間。雖然從這個旅程只踏足西邊兩大城市之莫斯科及聖彼得堡,應該看不出俄羅斯有多大,但踏足這地方還是覺得這國家的風土人情跟其他地方還是有明顯的分別。

認識俄羅斯首先是從搭乘其國家航班開始,這個在近日頻見其宣傳廣告在電視播放的航空公司,給人的感覺認真一般,起初還以為俄航為打開香港市場而會有更貼近香港人的服務,但飛機沒有中英文報紙派發、電影沒有中文或英文字幕、而空中服務員表現也頗冷漠,連素來對飛機餐也沒甚麼要求的我,竟會把四餐飛機餐中的三餐評為難食,對要求不低的香港人來說實在凶多吉少。

第二個會留下印象的地方便是去到俄羅斯國際機場準備過關入境,一如在大部分國家,我們這樣的訪客也要先化成長長的排隊人龍始能正式踏足俄羅斯土地,這本來也不是甚麼新鮮事,在美國要排隊、澳洲要排隊、去台灣也要排隊,但俄羅斯的入境部門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給當地人的櫃位已空無一人之時,負責維持秩序的職員還不會把人數達三、四百的外國旅客分流一些去本地人的櫃位,令他們一些同事閒來無事,另一些則忙得不可開交,旅客當然就只得無奈地繼續等候;但更令人觸目卻是另一航班到臨,其中一個領隊見大堂混亂不知如何是好而找入境部門的職員幫忙,職員竟隨意指示該領隊帶著團友在人龍中間插隊,還好我們一群香港團友團結地起哄,當地入境處職員才知自己可能做成麻煩,跟著不久便疏導人流到本地人的櫃位;到終於懂得分流,但分流卻又充滿隨意性,有時是人龍起首計的第四個,有時第七或第八個。這樣混亂及沒譜的入境方式在稍為文明的國家可謂前所未見,這次卻竟在超級大國俄羅斯一嚐這滋味

俄羅斯在軍事及太空技術等領域在全球數一數二,但有些詫異是從這次接觸中所見,這個國家的人的水平認真麻麻,效率既欠奉,對人又冷酷,跟當地人接觸絕對不是好的經驗,只慶幸這次旅程中差不多所有環節都有旅行社接洽,已避過很多麻煩事,因為從安排所見,有很多事情確是令旅行社失了預算,例如其中一朝早酒店忘卻了預備可帶走的早餐,多段車程又比告訴我們的長了一倍有多等。

有團友說俄羅斯雖聲稱不再行共產主義,但當地人仍抱有共產主義的工作態度,所以較被動和散漫,跟中國人有如沙煲兄弟般;但因為人家金頭髮藍眼睛,才叫我們不習慣。

讓我覺得俄羅斯跟歐洲其他國家居民比較相似的唯有他們整體的運動水平真的高,跑完全程馬拉松,沿路甚少見跑手步行,他們或快跑或慢跑,總之少有的步行或停下來,而且還跑得輕鬆自在,絕不似我們香港跑手一樣個個面上掛上「破自己記錄」的嚴肅面貌,這跟近兩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及意大利佛羅倫斯所見很相似;而俄羅斯人亦少有人抱著極大肚腩或身形肥胖,跟歐洲人相似而與中美人民不同。

各處自有各處的風土人情,我不會嘗試解釋俄羅斯人言行舉止為何這樣,也許只不過我巧合遇上而已;不過就當是自己的一些體會和經歷吧,看看是否跟書本及別人所見的吻合,這就是旅行的價值了。

3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