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仍然吸引我的題目


剛剛的聖誕新年黃金檔期,發現了兩套有趣的電影,一套是講及一個法國家庭,一個父親有四個女兒,頭三位千金分別嫁給了一個阿拉伯移民後裔、一個猶太移民後裔和一個中國人後裔,輪到幼女,還是打不破父親的「宿命」,因為她要嫁給一個非洲黑人。這樣的組合在現實上應該微乎其微,但未看前已預知這一定是一套有關文化民族和宗教議題的電影。同期還有一套沒幾多影院播映的動畫,這個檔期上畫的動畫不少,但特別卻在於這是一套由南美洲阿根廷製作的動畫。一看到宣傳介紹,前者是法國歷來的電影票房第六位,後者則是整個南美洲歷來票房最高的動畫,想也不想,立即買張戲票。

的而且確,單看前者的故事,後者的出品地,大可肯定兩套電影未必能進入本地大雅之堂,只可惜,看過電影,還覺得那是香港人的損失,別說題材新鮮有趣,更重要是兩套電影也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元素,前者涵蓋了回教、猶太教、天主教、中國人、非洲人、法國人等這些根本可以水火不容的元素,後者則散發出跟美國荷里活和日本不同的味道,我沒去過南美洲,所以不敢說那樣是否南美國家的風味,但這套動畫確令我眼前一亮。

二○一四年年尾,剛好是離開香港到美國留學的二十週年,仍深深記得當日初到美國,便被接踵而來的文化題目吸引,既有在大學分班試中被要求詮釋「勇氣」這個字而難倒,又有老師帶我品嚐所謂的美國菜—漢堡包加薯條,學校內遇上各式各樣來自中南美洲、非洲、以及亞洲其他地方的同學,當然還常常以中美文化作題目和作比較。

幾年前從美國返回香港,人生亦早已從求學踏入工作階段,表面上可能已少有再探討文化差異的問題,但一有機會遇上,興趣便再次油然而生,現在間中知道有些小道電影,只要故事吸引和有好名聲,便會到戲院看看,雖然主要還離不開法國、日本和台灣製作,間中才有印度和以色列的好戲,但跟荷里活方程式的分別始終顯而易見,最少也令我不會局限在同一模式的世界內,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

雖然貴為國際城市,而這個城市的人的外遊次數可算世界數一數二,但坦白說,即使我也是香港人,仍覺得香港人的視野及對其他文化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十分一般,或許在這個講求實際及外在的地方,有關內涵和複雜一點的東西便會被忽視。

怎樣也好,慶幸今日即使已過了批判、求知慾最高的時期,仍有一點去認識其他民族和文化的火熱,我們身處這地方,其實只是地球上一個極微小的角落,各個地方有不同的風土人情和獨特文化,認識更多可能對我們升職加薪沒有幫助,但擴闊了我們的視野和眼界,卻叫我們不容易自滿和自我中心,何況這世界其實還真是很有趣的。

3•2•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