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人生大衝擊

維持了超過十年每週刊登兩篇網誌的習慣一下子崩潰了,這次並非事忙遲了幾小時發出,也非因為忘記按下最後的一個鍵而把文章誤存於儲存筐裏,而是這兩個星期的的確確沒有能力寫下一篇滿意、完整又有意思的網誌。除此之外,早前建立了到屋苑平台看聖經及禱告,又或連續幾星期每日最少唱一首詩歌及默想內容的習慣,這個多星期也已經有多天停頓了。這個階段所面對的衝擊真是近年最大。

我不會說這是困難的階段,畢竟我是自己主動辭工,而且算是光榮離開做了十年的機構,另外我銀行的存款也足夠我維持同樣的生活質素最少十年,我身體及心靈狀況基本上比兩年前好,而辭工後我亦已經有了計劃及目標,所以我絶不能以困難來形容這階段。不過我卻覺得這是在人生這階段中一個衝擊,處在一個人生大轉變中令我有一點吃不消,這次衝擊恐怕比當年父親病逝及或身邊同事突然離世更大。


正如熟識我及我工作的同事所說,一份已經做了超過十年的工作不會把我難倒,再大的挑戰我總找到方法應對,反而要跳出這個「舒服圈」卻是最困難。不錯,這真是困難,因為連續十年準時八點半返到辦公室,返工前看看有沒有帶著職員證,中午時用私人電飯煲把午餐盒蒸熱,即使週末或假期不用返工,仍習慣每早七點前起床,日復日地維持這樣的生活模式,一下子改變真的不容易。


事實上,在最後一兩星期忙於把工作交給合作了多年的好同事,亦要開始清理舊文件及執拾,其中仍在櫃桶底內看到有七、八年前的「戰績」,對一切人事物不捨之情不其然溢於言表,到底這次離開沒帶著恨,只是知道人生或許是時候作出一個轉變了。


離開熟悉的生活習慣及人事物固然是對自己一個衝擊,但再次踏上短宣之路則是一個不少的挑戰。還記得十四年前,也曾辭工往東南亞某國傳福音,但當時的一份工作只做了兩年半,而短宣也不過兩星期而已,雖然和太太要分開兩星期,但需要交代及處理的事情十分少。但這次預計離開半年,因為會和太太同行,亦即代表居所一切水電稅務和信用卡要繳付的事,手機及家居寛頻續約,居所空置了要找人定時打理,雪櫃內及廚櫃裡食物的處理問題⋯⋯,真的數不完。另外執行李也是一個挑戰,如何選擇最適合的衣物及用品,要知道那可是半年要用的東西,要帶最多但又不超過航空公司規定的行李,肯定不是一件容易事。


與此同時,同事要為我離職給我歡送,身邊的弟兄姊妹又要為我們離開半年去短宣而送行,短時間內一次又一次密集的飯聚及聯誼,不單用上時間,更實在是需要用心去投入在與每個人的交往中,因為這段時間內每個相約的人也是我最重視,也是十分重視我和太太的人,我們有千言萬語,卻又不易一一述說個中感受及心情。


這個階段真不容易,時間有限之餘要做的事多,卻同時又要面對內心複雜的情緒。儘管如此,仍然為能夠踏上人生另一程而感恩及高興,短暫的衝擊又算得上甚麼呢?

29·05·22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但願他們留住這態度

本來只是打算把九月份到醫院做物理治療的診治推遲,誰知道醫院的職員卻告訴我可以把診症時間提早足足四個月,原來醫院正有班實習學生正在實習中,職員問我是否介意,既然我的身體狀況不算太差,本來去醫院做物理治療也是可做可不做,那麼我也珍惜這個機會並答應醫院的安排。

那天首次到醫院接受物理治療,當其他病人都是由中央廣播叫喚前往診症室,卻有位年輕但穿著制服的小子走出來呼喊我的名字及把我帶入治療室內,他首先十分清楚地自我介紹,告訴我他來自某某大學並且已是四年級的學生,他感激我樂意給他作治療。往後大約二十分鐘,他十分有耐性的問我有關我出現痛楚的位置及情況,以及出現問題的前因後果,然後他拿出問卷讓我進一步補充痛楚如何影響我的日常生活。在了解我的病徵及情況後,正當他準備給我一個治療建議的時候,他的老師便走過來,並再一次向我介紹這位同學及其他學生正在做最後的畢業實習,老師當然十分政治正確的告訴我任何治療都有機會把情況變好或變壞,但若有變壞的情況,他們便會作進一步跟進。在他解釋過後,學生本想接續再說他的治療建議,我卻把他們的話打斷,我告訴他們我曾經也是大學生,曾經也做過畢業前的實習,雖然我並非醫科學生,但我也十分明白實習對於學生日後踏進社會並真正實踐工作很重要,所以我告訴他我絕不會介意學生的水平,甚至我還感激他們讓我的治療提早了多個月。


我其實在去年年底,已經密集地光顧私人營運的物理治療診所,第一間的營運模式很不專業,只知要更多更多顧客,那管令治療師及客人也不好受,所以我光顧了兩次便放棄,後來另一間是連鎖經營,卻又想不到幾個物理治療師也不會以流水作業形式作治療,反而尚算用心診治。在約莫十次的療程中我的狀態真的好轉了,只是礙於醫療保險的上限,見到身體情況明顯好轉便停止治療了,然後便等候公立醫院的排期,沒料到卻要排上大半年。


原本對公立醫院的診症也不寄予厚望,不是因為醫生不夠好,而是病人實在太多,誰想到今次卻遇着這樣的安排。事實上,看着那位準物理治療師充滿耐性的講解每個治療步驟、過程及背後原因,然後十分細心的詢問我有沒有什麼不好的反應,並且告訴我無論反應是好是壞也必須告訴他,看着他們這樣的真誠表現及專業態度真的令人感動。


我也想起我當年在大學臨結束前作實習,如何從紙上談兵放諸於真實的工作上,內心既充滿戰兢,又期待能夠把所學的大派用場,於是便按着步驟逐點逐點去做,並且也嘗試按着書本理論做到最好。那對能夠實踐於工作充滿期待,心中只恐怕做得不足或做得不好,所以總會用盡百分百全力去做,就好像今日我遇上的實習物理治療師一樣。


只是當終於踏足社會,發現現實往往跟理想充滿分別,尤其是在現實工作中既要向老闆交代,又要屈服於這個重視實際利益多於一切的世界,正如我曾光顧的第一間物理治療診所,即使有再好的治療師,卻有只管賺錢的老闆,其實再有耐性、再細心、再有熱誠的治療師也只會變成只懂流水作業的凡人一樣。


看到眼前尚需累積臨床經驗的年輕人,我不敢保證我的情況一定會比之前光顧私家診所的好,但我心中只期盼他們日後踏足社會,只要仍保留着這份工作的態度及熱誠,繼續滿有耐心及細心的向病人講解,並用心了解每個人的需要然後才對症下藥,我相信當我再需要找他診療時,將有更好的表現。只願他們長大後仍保留這種態度,不要太早被成年人的陋習沾污。

17·05·22

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斷䌫

 

連續跑了三十八日之後,終於也要斷纜了。

還記得自從三月下旬,當時仍要在家工作,由於知道疫情已逐漸緩和,返回辦公室工作的日子指日可待,於是便告訴自己要珍惜最後的機會,嘗試在午飯時間有多少次就跑多少次,連同有時週末在晚間跑步,前前後後去到五月初連續跑了三十八天,每日最少跑上六公里。這個記錄對於職業運動員或長跑愛好者來說,當然不算是什麼,但對於一個在今年之前還未試過連續跑步超過七天的人來說,我覺得今年去到年尾要回顧這一年,這個記錄必然記錄在案。

說真的,我也覺得三十八天也不是一個很好的記錄,只不過要在這個時候斷纜也實在無可奈何。

我沒有忘記上一個沒有跑步的日子,就是因著天雨,我仍記得當晚由於下着滂沱大雨,最後我是選擇了在平台跳繩及做伸展運動,想不到要結束這一次人生「創舉」也一樣是天雨問題。還記得那天整日都下着滂沱大雨,我早已估計我的記錄可能在這天告終,當日先在雨中行山,之後在媽媽家中吃飯時仍見雨下得頻密,但回家後後我還是先換上跑步裝備,然後走到樓下看看天氣狀況,只可惜仍是下着滂沱大雨,等了接近十分鐘,期間一邊等待一邊做健身運動,但十分鐘過後雨勢絲毫沒有減弱,終於還是決定放棄。

十分鐘的時間其實內心也有不少掙扎,例如思考應否堅持繼續在雨中跑下去,畢竟我不是未試過,而一般跑步的時候我身體都會濕透,只不過是汗水多一點還是雨水多一點而已,但同時我也想到那樣大雨下跑步其實對身體也未必太好,一方面是比較容易著涼,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傷。只不過最終決定的關鍵卻因為我始終沒有忘記「千萬不要自製不必要的壓力而失去享受跑步的樂趣」,若最終得不償失,實在很不值得。

坦白說,連續跑步三十多天之後都總希望這個紀錄能夠延續下去,說沒有壓力實在是自欺欺人,當然能夠把這個壓力變成動力也是驅使我持續下去的原因,尤其中間也曾因輕微傷患、太夜或太忙而想放棄繼續去破自己的記錄,沒料到一次次卻又克服了。所以我還是欣賞自己的能耐,而我也告訴自己,若果說這次我是敗於天氣,那麼我總應該高興因為我不是敗於自己。

長遠來說,這次斷纜也許是對我更好的,首先我已經不用再思考延續記錄的問題,我反而能夠跑得更輕鬆,另外除了那個下雨天之外,踏入五月之後,香港的雨季已經來到,自五月初去到五月中,最少已有兩天都是整日下大雨,所以斷䌫也是遲早的事,而另外在斷纜以後,我還有一天要練習跑超過十五公里的長課,練習前後其實也實在比不宜做太多練習。

既是這樣,我反而落得慶幸現在不再需要數天數,另外我又可以以一個更歡愉的心情回到跑道上,畢竟最重要是自己能夠定時跑步或定時運動,有些人也許要用一些創記錄或甚麼噱頭之類的東西來鼓勵他們,但對我這個具紀律性又會堅持到底的人而言,跑得暢快更加重要。

12·05·22

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鐵路與我

 

東鐵綫過海段即將開通,卻逼使全線的十二卡列車全部退役,改為使用九卡列車,為此引來超級鐵路迷專誠在十二卡車服役的最後一日要乘座最後一班車作歷史見證。或許是男孩子的基因,我都喜歡鐵路和列車,前往世界各地旅遊只要目的地的附近有懷舊火車或博物館,我也會盡量前往及和那些古董或新式火車拍照留念。不過僅限於此而已,叫我如那些超級鐵路迷般特地請假去搭甚麼頭班車或尾班車,或買來一屋火車模型,則不是我的喜好了。儘管如此,在這次十二卡列車退役前尾二的一天,竟然給我在返工時搭上,在平均十班車也沒有一班的比例下,在落車前和落車後還是忍不住各拍一張,就像當日第一次乘搭南港島線在車上也要和那有海洋動物設計車廂拍張照片一樣。

東鐵綫開通過海段及增設兩個車站,也算是這條我自小乘搭得最頻密的路線一個最大的改變。

儘管我喜歡鐵路,但若果可給我選擇我還是會乘搭巴士,只因巴士通常走在地面,可以看到更多風景,但我亦承認,香港的鐵路系統的確越來越完善及方便,令我搭鐵路返工放工的機會越來越多。

這十年以來,我工作地點附近的鐵路線都總有改動,令我的上落班模式也有改變。先是起初在南區返工,頭四年這區是唯一仍未有鐵路線的社區,我每日返工一共乘搭三種交通工具,每種十多分鐘,即是所謂「未坐暖自己個位便轉要車」,而且交通費也不輕,不過逐漸也習慣了。去到二○一六年尾南港島線開通,雖然在鐵路系統內還是要轉車三次,最後還要再轉乘接駁小巴才返抵工作大樓,但車費已經便宜不少了。

短時間享受過乘搭這全新鐵路支線後,部門被遷到東九龍地區。這區距離我家沒那麼遠之餘還交通方便,共有兩條巴士路線,連同只需轉車一次的港鐵,三條返工及放工路線也很快㨗,一般大概約半小時便可以返抵辦公室或家門。想不到在那區返工的最後時光,另一鐵路支線的屯馬線又局部開通,於是來回辦公室及住所的時間快得不用二十分鐘,若果我連同一些早鳥優惠,車費還可以低至五元以內,跟以往十多元的車費簡直節省了一半。

不過想不到享受這便利又是短時間,不久後我又被調到北區,儘管車程長了又貴了少許,不過最少不用受轉車之苦,而且我每日早晚搭乘的方向跟大部分通勤客的方向剛好相反,所以可以舒舒服服返工,然後舒舒服服放工。只是沒料到在這地區返工的尾聲,又遇上這次東鐵線延伸,令我放工往港島區快㨗了很多,我都希望在離開前可以試試搭乘這新延線,但真的想不到我在這十年的工作,三個工作位置也遇上鐵路線優化,而我也曾受惠。

06·05·22

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最好的別離—工作篇

 

若果要在二○二二年年中來一次人生重大轉變,我相信神已經為我準備就緒,叫我放心地踏出第一步,尤其是祂真的了解認識我,知道我十分重感情,不想留下遺憾。

當去年年尾已經有了離職的打算,令我有些少遺憾是未曾正式「掛名」代表工作的機構參加任何運動比賽,特別是我工作的機構在這幾年十分績極推廣職員參與運動,而我其實又確實很喜歡做運動。二○一九年春天本來有個機會,因為一位本應報名參加了一個跑山比賽的同事臨時被逼要參加會議,我獲邀臨時頂上,本來我是可以正式向主辦單位更改姓名,但由於不想麻煩,便沿用同事的名字作賽便算,誰知道我們卻獲得名次,這倒令我們尷尬,因為參賽名單有不同,為免白費隊友心機令獎項得而復失,我主動叫我工作機構的負責同事低調處理,所以那次獲奬在同事間不了了之。終於在去年年尾,先是在工作機構附近舉辦的長跑賽中參賽,儘管我不是以代表的名義出賽,卻與其他同事一齊穿著隊服、一起乘坐旅遊巴出發,到目的地還拍了合照,這次終於似代表機構出賽了。

沒料到一個月後又有另一個機會,這次又是由同事邀請我一齊組隊參加,本來他們打算以私人名義報名,但我吸收了之前的尷尬經驗,提議以機構名義出賽,問准最高負責人後,這次真的是代表工作機構了。還好我有先見之明,我們的隊伍真的獲得奬項,這次我們名正言順上報工作機構,而我終於也替工作機構在運動比賽中留名。巧合的是一個多月後香港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反彈,一切大小型活動也取消,我知道那已經是絕嚮,我感恩我可趁最後機會在工作以外做到一件以自己天份回饋工作機構的事。那其實不比我在工作中順利完成一個大型項目和活動遜色。

事實上,近年其實我已鮮有為工作統籌活動或項目,反而多花時間在行政、制度及流程工作上,所以透過完成活動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少之又少,儘管如此,上一個由我部門主責的活動我還是獲邀當上司儀,之後疫情來了直到今天仍沒有新活動。此外,去年在工作最忙碌的時期經歷人手大變動,當時也曾想過一走了之,但最後因放不低對這工作機構及部門多年的感情,決定與合作多年的同事戰友頂下去,誰想到最終業績不跌反升,這也算是一個很圓滿的結局。

來到在這機構最後的日子,已有四個月沒有相同或相近職級的同事離職,人事算是相對穩定,此外,距離部門工作最忙碌的時間尚有兩個月,足夠上司及人力資源部另覓賢能,再加上半年前替這部門面試下一個職級的支緩同事,並已經訓練好他們能夠獨當一面的工作,我相信我已為這個建立了感情的機構及部門留下不錯的瑰寶,最少也把一個資深同事離職的傷害性感低,對我而言也令我心中更好過,可以安心的離開這已經十年的崗位。

這些條件碰在一起真的可遇不可求,特別是代表機構參加那些變得罕有的比賽又奪得奬項,近日看到獎盃櫃內多了那我有份參加而獲勝獎盃,原來上一次機構得奬已經是三年前,我相信這已經是我留給這服務十年的機構一份禮物,同樣在我的人生履歷中我也不會忘記在讀書時得獎無數,也終於得到自工作以來的首次運動奬項。

03·05·22

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快活在邊疆


在上水這區的工作已經臨近尾聲,恐怕不久後我闊別這份工作會不捨這個地區和那個辦公室多於工作本身。

在這個機構十年以來,先在南區工作,環境雖好但交通轉折,後來整個部門被遷到東九龍,交通雖然方便但環境卻擠擁得多,而與此同時我已經獲指間中示到上水的辦公室「駐守」,有時一整個暑假,有時一週三天,直至兩年多前,正式可以長駐上水工作,逐漸地我也找到在這邊陲地區及在這個辦公室的好處及樂趣,甚至到今日恐怕已經建立了感情,未必捨得離開這裡。

起初對於在這香港最北端的地區工作的感覺真是麻麻,當初只會想到遠離上司的視線就是好,那管這區是有名的「冬涼夏暖」,即是冬天比香港的平均氣溫低,夏天又比平均氣溫高一載,但最令我厭惡是當年這裡的水貨客十分猖狂,返工放工路上被拖喼輾過雙腳和吸入二手煙是十分平常的事,此外早期由於只是間中才來這邊工作,沒認真逛過附近地方,所以感覺四週除了藥房及化妝品店舖外,這區便沒有甚麼其他類型的商舖了,更遑論會找到好東西吃,所以在這裡工作除了可以準時放工及壓力較少外,不覺得好處會特別多。

不過隨著往後名正言順被調到這𥚃,同時因為社會運動及疫情令水貨客的數目大大減少,對這區的觀感亦改變不少。先是上班下班的道路比以往清潔舒暢,不單不再有濃烈煙味夾雜於空氣中,還不時聽到雀鳥聲,另外在同事介紹下還發現辦公室附近原來有不少地道特色餐廳,包括有名的醉雞麵、舊式冰室、傳統扒房、新興咖啡店自製的漢堡包等,那跟在東九龍工作時附近只有大型商場及連鎖食肆大為不同,這些食物具質素及特色之餘又比在市區便宜不少。

另外,在辦公室附近不遠處其實已是風景優美的雙魚河及塱原濕地地區,因為辦公大樓設有更衣及沐浴設施,所以我可以趁午膳時間跑步,我由當初搬到這𥚃間中才跑一轉,到去年成功一週最少跑一次,到今年發展到幾乎每日一跑,乃因為這𥚃的風景實在吸引,運動後洗過澡比上午更精神。

當然,還由於這區地大物博,自己的座位比在東九龍時期的寛闊很多,甚至可以在一個共用辦公室中自成一角,擁有自己的私隱及放大量東西的地方,不要少看這樣的優勢,不太擠擁的環境令地方較寧靜,寧靜再加上文件垂手可及容易提升工作效率。

的確,縱然工作的地點不在市區或權力中心的位置,令喜歡趕潮流或爭權力的人感覺老土及落後,但對一個素來喜歡大自然,不喜歡跟人群逼車返工放工,當每日早上傍晚也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找到座位,然後望著吐露港及粉嶺大埔的翠綠群山和田園,正好平衡每日忙碌的生活。

不能否認,這樣的工作環境及地區不是人人喜歡,有不只一位在同一楝大樓工作的同事自嘲被上司下放到邊疆等退休,亦有本身居住此區的同事放棄地利而寧願在市區另覓工作,但對我而言,遠離權力核心、生活簡單一些、為自己身心靈找到好處便好。即將告別,會否還有機會返來或找到更好的呢?

2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