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到這齣在日本得到不少好評及電影獎項提名的電影在香港大銀幕已上畫一段時間,在香港的坊間評分同樣不錯,只是上映的戲院卻一直只有區區兩三間。這星期見到一日上映的場次開始減少,心知再不去看便會錯失機會,還好真的沒錯過。
這是一齣叫《淺田家》的日本電影。
這電影在香港沒有受到更多注目真是莫名其妙,因為電影是有關一個當代尋找夢想,卻又活於現實;有關父母情、兄弟情和愛情,亦是有關成長;但更重要是包含十年前日本三一一地震後的人文關懷及有關「家」的電影。電影雖然長達兩小時,但比近來同期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及內地大片還短,只能慨嘆大片當前,就連港產片也有套巨星傳奇大片推出,可能就要令這好電影受冷待了。
電影是改編一個年輕的得獎攝影大師的故事,他被喻為當代最會拍攝有關於家的攝影師,但似乎跟很多天生藝術家一樣,有攝影天份卻也充滿任性及令人費解的行為,上學時途學,卻在幾乎不能畢業的死角中絕境求生,往後的怪念頭又令他的人生在跌跌碰碰中出現起色,後來甚至找到他事業上的正路,還在災後憑自己的天斌重建別人的人生。故事的確相當勵志又有意思。
未入戲院又不知道整個電影的劇情前,觀眾也許不會明白這齣電影為何不是以攝影大師的全名取名,卻以他的第一部作品集命名,那是他的姓氏加一上一個「家」字,但看過後一定明白除了介紹這個有天份的主人翁,其包括爸爸、媽媽和哥哥的家庭成員對他的成功也起著不能磨滅的作用。其他成員默默忍耐他的成長固然重要,但他父母的教導帶來整個家庭的互動及氣氛亦是主角能發揮出潛能的關鍵。可能世上不少人也有攝影天份,但能夠尋覓出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天份又有幾多?但這個主角卻在作品中散發出家的元素,甚至在地震後在災區亦以這元素作基礎而令災民得到安慰。
不知道這齣電影有多少內容是完全真確,有多少是改編,但相當肯定的是家人的支持對主角走上成功路是不可或缺,他的真實成名作包含了他的家庭成員,而往後他到日本東北協助災民亦為重建他們的「家」園,沒有曾經體會到家的寶貴,斷不能容易在其工作及義務服務中注入濃厚的家庭元素。
有人成功是靠自己,甚至有人在追夢的路會遇上家人的阻力,所以能夠有家人的體恤及支持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所以這齣電影不是把一個人捧得高高,而是把核心放在一個家庭上,最先一幅家庭做型照固然令人發笑,但往後全家一齊領取大奬時他爸爸的分享也是令人感動,當然還有他媽媽的教導,既愛錫和體諒卻又不溺愛,還有他哥哥外剛內柔,默默包容及協助弟弟,讓我們知道缺少了一點整個結局就可能已經不一樣。
很高興電影不是對一個人歌功頌德,而是一整個家庭的讚賞,在今日家庭關係越來越疏離之時,很高興有電影故事用上一個好例子,在我們追求夢想或成功之時,家庭成員默默守在後方的功勞,肯定令事情可以事半功倍。
(21·11·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