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要看看到希望的電影


友人去了看不少人期待的港產片《麥路人》然後把消息放上網,問他好看與否,他說由開場到結尾都很慘情。原本還在考慮會否在週末入場看看且支持一下港產片,只是想到我入戲院也不過想輕鬆一下,就算那些天災片令我神經崩緊兩小時,只要結尾有個大團員結局,那管不太現實、套路似曾相識,但已足把我帶入戲院了。既然不打算入戲院看,就看看影評,那管人家完全把劇情透露也不要緊,誰知卻意外發現抱我一樣心態的電影觀眾也不少,可憐戲院在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緩和後重開,難得有套製作認真的港產大片,卻因題材之故令不少香港人卻步,真是可惜。

儘管我不過少數一個人,並不代表全部香港影迷,但香港的電影製作人倒要留意坊間評價怎麼會在上映後一下子下滑,是太過煽情、脫離現實?忽略不少人入戲院但求輕鬆一刻的目的?還是香港人已經歷一年多的困難,怎麼入戲院本來是尋找娛樂卻換來自討苦吃呢?聽說《麥路人》是說到這個社會抬不起頭的一群,個個身懷不幸,所以每晚躲在連鎖快餐店過夜,我故然相信社會總有因客觀環境做成悲慘的一群,但我相信心態更重要,而人生和際遇應該是更加立體,並且可以存留希望,怎麼一定需要悲劇收場呢?就好像《淪落人》般那位殘疾人和要寄人籬下的傭工不是在最後都各自找到目標和自我嗎?

但諷刺的是,週末不去看慘情的《麥路人》卻去了看涉及生死的日本電影《奇蹟車站》,說真的,若單計算題材是否沉重,《奇蹟車站》肯定比《麥路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我們不得不佩服《奇蹟車站》的製作人,想涉獵生死議題也不一定要悲情和遺憾,還可以探討死後去向和令人釋懷,所以就算電影找來小孩做主角,從小孩的視角出發,也一樣可以拍出味道和帶有意義來。

說真的,起初感覺《奇蹟車站》是有點沉悶,因為整整兩小時的電影就只有兩條主線,製片用了很大編幅拍攝小女孩與寵物小狗的互動,只是後來再想清楚製作人的用意,無非是減少人狗分離後那種傷感,反而主題返回聚焦小女孩及老伯伯突然失去至愛而不能接受的困擾裡。描述小女孩父母在她打算養寵物狗及小狗離世的編幅不多,卻足以說明成年人面對生離死別也手足無措。還好,電影最後帶出的訊息不是人說很多大道理,只不過伸出關懷之手、靜靜地陪伴著未忘人,已經是很好的支持了。

當然,電影以一些所謂奇蹟但實質詭異的方法令女孩及老伯伯重遇小狗及兒子而令他們釋懷,也許這樣的設計會令觀眾感受好得多,但想想如果人生發生這樣超現實的事,其實也不得不說幾恐怖。不過,我倒認同主題,死亡其實不是終結,我們的人生列車還會繼續去另一站,但另一站是哪裡,電影則容許觀眾自行去探討這問題。那麼,人生既然不是終結於肉身的死亡,我們又何用對此過份憂傷和沉重,不捨是理所當然,那我們就珍惜今日仍擁有的一切吧。

因此,縱然《奇蹟車站》是牽涉到生死,但離場時是不會感到太哀傷,反之,我們還應該看到了希望和正面的訊息。

2809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