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七月初曾發出一項針對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規定,若果身在美國的留學生所讀的學校只提供網上授課,他們便必須離境或轉到其他可以面對面授課的學校。
一看報紙及網絡新聞的標題便被吸引看下去,因為曾在美國留學,對當今美國留學生的遭遇相當敏感,必然容易代入他們的感受,看到後的第一個反應是覺得美國政府不知又有甚麼理據和原因而作出這樣不近人情的規定,恐怕是逼令學校盡快回復正常卻不幸令留學生受苦的措施,第二個反應便是很同情今日的留學生,因著疫情而接二連三的打擊真不好受,先是疫情令他們進退兩難,然後又有被趕出門的感受,現在又會想八月底要開學,就算美國政府已暫緩執行該政策,回去又好嗎?這大半年就是不斷要作人生的大抉擇。
香港於三月迎來第二個疫情的高峰期,當時不少在外國留學的留學生因為外國疫情開始爆發而大中華地區情況舒緩而回流,當時的爭議並非他們把病毒帶回香港,而是返來之後沒有遵守規則自我隔離,反而外出四圍走。作過留學生,十分明白久在外地,回來後定必很想快快見見朋友及品嚐到車仔麵等特色本地小食,只是他們過分自信不守規則,令其他反感也令曾作為留學生的我感到蒙羞。
不過,三月正正是一個學期的中期,估計不少留學生也經過一輪爭扎,是留是走?相信絕不易抉擇,據說疫情開始在外地變得嚴峻並非決定性因素,而是西方國家人民普遍對戴口罩有不同的看法和文化,所以就算新冠肺炎傳染力高,不少人仍不願戴口罩,甚至歧視及針對戴口罩的人,那樣,就很難不走了。
若果我是留學生,我相信為了省回機票費用,我還是有可能留在美國,畢竟我家不是大富大貴,那個要三萬元才買到一張機票的日子,我覺得很不值得。但留在美國,我又可以做甚麼呢?只恐怕美國不少地方實施「禁足令」,找一份可容留學生合法去作的工作也不容易。
不過,我想要留下去的一個更重要原因是那樣的留學體驗。直到今天我仍覺得學得的知識只是整個留學旅程的一小收穫,最大的收穫卻是在彼方的生活和體驗,如何活在另一文化生活、如何被另一語言包圍、如何學懂獨立……,才是留學可貴之處。既是這樣,縱使不少外國學校在這疫情下容許網上遙距上課,但學得知識,取得學分,甚至日後仍足夠畢業,只是平日「放學」後走到街上,吃的仍是魚旦粉,見到的仍是廣東話粗口流利的朋友,然後茶餘飯後還是談論歐聯和阿嬌的婚姻,而不是自己嘗試煮意大利鮮茄意粉和了解美式足球或攬球是甚麼一回事,留學生之名始終有名無實。
若果這年我正值在外地留學生,肯定是有點無奈,浪費了時間也許還不要緊,最要緊是交了學費及租了地方住最後卻實踐不了留學生涯。不過,今時今日的留學生應該比我當日來得富裕,無論是花三萬元搭飛機回港避疫,或白交了十幾萬學費及住宿,應該不會如我般心痛。但無論如何,面對這疫情,大家也各有各的困難和挑戰,不少打工仔會擔心工作不保、年幼學生困在家中好幾個月肯定不好受、家庭煮婦要常常留意是否要搶奪糧食,留學生不過又有自己的獨特挑戰吧,回頭一看,原來也是學習的一種。
(20.07.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