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清楚記得一個兒時片段,應該還是十歲左右之時,一次舅母帶我去看一齣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電影,看了之後十分喜歡,我便問舅母這位導演現時幾多歲,她回答說史匹堡仍很「後生」,滿有純真的我立即放下心頭大石。
一直也想不起我當時看了史匹堡的那一齣作品,然後擔心他的生死,害怕他一旦離世便從此看不到那些娛樂性豐富的電影。在那個年代,與史匹堡有關的電影包括《奪寶奇兵》系列、《回到末來》系列和《小魔怪》,《ET外星人》雖然更經典,但上映之時我仍然十分年幼,所以應該還未至於懂分辨好睇還是不好睇,更遑論擔心製作人離世。照我估算,當時在香港已上映過好幾套史匹堡的電影,並有不俗的票房成績,所以當我稍為懂得看電影之時,香港電影發行商便已經利用史匹堡的大名作宣傳,那管主角是夏里遜福還是米高霍斯。
《挑戰者一號》上映,不少影評人也說到是拍給一代人看,或是以未來向上一代的電影至敬。這「一代」,我相信我是有份的,因為即使不知道整齣《挑戰者一號》的演員姓甚名誰,上映前也沒有太多宣傳造勢或內容情節洩漏出來,但我們還是乖乖奉上金錢,趕入戲院看看這齣據稱有機會成為史匹堡另一經典的大作。
姑勿論影評有沒有把這齣電影的成就說得太誇張,但我得承認《挑戰者一號》的確是拍給「一代人」看,所以透過這電影,包括冒險奪寶、年青人對抗建制、不涉大量死亡或人性陰暗面的情節等,皆令我們想起昔日有過的單純、童年有過的回憶和看電影的美妙感覺;亦因為這樣,我想起了舅母那次帶我去看電影的片段,當然亦有某個聖誕假期父母同我去看其他電影的時光。
我相信不同年代的人會喜歡不同的導演或製片人,他們同樣拍過適合某個年代的人的好電影,他們難以比較,各有特色和風格,也以他們的眼光看當代的社會;而我是慶幸在我的年代有過史匹堡,在我們這個「後嬰兒潮」的年代,這是個經濟發展和知識急速增長的年代;而我,就在懂得一點邏輯思維、分辨黑白是非之時,便有《奪寶奇兵》系列;到後來電影的影像技術進步了,又有影響深遠的《侏羅紀公園》;到青春期對歷史和社會有多一點批判,便有《舒特拉的名單》和《斷鎖怒潮》;當逐漸明白到人類感情上的複雜,又有《機場客運站》和《捉智雙雄》;還有一直對未來世界的憧憬和擔心,更早早已有《回到未來》系列,再之後便是《未來報告》和今日的《挑戰者一號》。的而且確,從史匹堡的製作時間表,彷似也跟我們的成長軌跡並排而行,那就難怪我們有好一代人,一知道電影是與史匹堡有關,便好像失控的走進戲院內,因為在我們的成長,甚至是最美麗的回憶中,他就像是伴著我們成長。
網上資料顯示他剛過了七十歲,若像活地亞倫,也許他還能製作好一些令我們不自覺迷上的傑作。若今日再和舅母看史匹堡的電影,輪到我會主動告訴她慶幸大導仍算「年輕」,我還會多謝她昔日的答案曾經令我鬆一口氣。
(11•04•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