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年少理想



又一年參加教會附屬機構舉辦的慈善長跑,今年除了邀請到一齊去海外跑步的團友兼跑友參加外,還有幾位平時少做運動或跑步的教會弟兄姊妹一同參加。一班少運動的弟兄姊妹見我一圈又一圈輕而易舉的完成,便對我說不好意思跑得太慢又沒跑到多少個圈,我便說不用比較,參與了便好。

在標準運動場跑步其實是一件頗為沉悶的事,何況還要在同一個運動場好幾年了;此外,因為是接力比賽的緣故,所以必須要預留時間讓其他隊友「落場」,形成我跑到的時間十分有限,根本不是一個很好的長跑操練,這兩年參加前也都想過停一下,只是總有人想參加而要我繼續協助統籌,於是便一直參加下去了。

儘管沒有獎項,也不好意思年年找人捐款,甚至未必是我一個正規的長跑練習,但我其實還是欣喜我能夠帶動到別人多做運動,跳出他們自己的框框。這個不就是我年少時的理想嗎?

中學時期公開試選修體育科,大學時期甚至副學士及碩士學位也與體育有關,這並不是因為想玩,而是真的很想在這專業中發展。仍深刻記得往美國讀大學前需要到美國領事館辦簽證,於是便「貼題」領事會問起甚麼題目,當然估計他會問想日後選修甚麼主科,又原因何在;這個題目不難估中,在答過他的第一條問題後,便直接告訴他,因為很想在學得一門專業後便推動更多香港人做運動。

管他信與不信,但這確是我當時的理想。我中學時期雖然運動不俗,甚至成為過香港的學界游泳代表到外地參賽,但我知自己其實早已輸在起跑線,另外資源亦有限,很難再有明顯突破;不過我知道做運動對身心有益,而香港雖然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做運動,但距離全民運動和要改變對運動的觀念,也仍有漫長距離。就正如我當時告訴家人朋友我日後希望讀體育,他們不是反問我運動怎麼也可以讀,便是覺得我貪玩了。

今日,明顯看到香港人對體育運動的認識多了,參與程度亦明顯提升了,觀念也更加正確;只可惜,我雖然擁有運動管理的碩士學位,在工作上卻無用武之地,我曾經也慨嘆我昔日的理想是否會永遠長埋塵土?

但這一個傍晚,看看身邊有隊友被我帶動而踏上跑道,看到他們的笑臉及為健康而作的努力,我發覺我的理想原來並非在工作中實踐出來,而是透過自己持久的運動、健康的身心和對運動的熱情,也正在感染他人一同為健康而努力;再想想自從跑馬拉松以來帶動過其他人一起參加的數目,竟然也有十多人,那管他們是參加五公里還是十公里的賽事,能夠協助他們踏上過跑道便是很好的一步;原來我少年時的夢想,今日已在實踐中!

200418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醫人卻不自醫




身邊一位合作無間的同事因病發離世剛好半年,又驚聞人力資源部的同事自殺身亡。這位同事雖然與我並非同屬一個部門,甚至在不同地區和不同辦公室工作,但與他其實挺熟略,不時會向他申訴工作機構的制度問題,然後又會說說社會問題和政治理念,甚至幾年前的員工及家屬旅行,吃飯時他還坐在我和太太的同一蓆,自此他也認識我的太太,每年的員工活動他一見到我和太太到達會場,定必以江湖式的口吻大喊我們「乜哥乜嫂」以示歡迎,即使我其實比他年輕。不過最叫我難忘卻是我爸爸離世後,因為職責所在,他問我取爸爸的名字好代表工作機構購買及製作花牌,下午電郵了資料給他,傍晚放工不久他便打來,二話不說第一句便告訴我他十分景仰我爸爸!原來他也是我爸的讀者,所以他一見到我爸的名字,便立即知道他是誰,從他回憶起我爸所出版的雜誌的點滴,我知他真是我爸的「粉絲」。他這記電話幾乎令我哭了出來。

同事屬於人力資源部,雖然不知他們的分工,但估計他主要的職責應該是跟員工溝通和支援有關。他十分關心員工,彷似幾百個同事的名字也全知道,但凡有關員工的福祉、情緒支援和每年的新春賀年活動,也必見到他的蹤跡;或者是職責所在,他給人的感覺是樂觀、正面、開懷、不拘小節,並且充滿關心,我相信再冰冷的辦公室只要有他的存在,便會多幾分和緩和鬆弛。

起初聽到他離世的消息,還以為跟我同部門的同事一樣,也是因病或意外離世,畢竟他們年紀差不多,身形也差不多,甚至聽說他們生前還會一起娛樂;誰知後來收到的消息竟然是他自殺身亡,那就真的令眾人大感意外和困惑了。

儘管大家身在不同部門,也不是每朝相見,他的離世多不會令我有太大感情和實質影響,但他的離世還是令我傷感和意外。他到底也是一位關心同事的好同工,並會盡力協助同事大小需要,我們會感慨他全力去幫助別人,為何卻沒先去幫自己,最後還走上一條不歸路。我們意外一位活得樂觀正面和開懷的同事,原來他表現出來都未必是真實的一面,實情可能是相反的。若實情果真如此,我固然感謝他默的付出,但同時也會說聲「何苦呢?」,為何要艱難的帶著面具上班呢?

每個人可能都需要在不同位置活出不一樣的言行舉止,這件事情的衝擊在於這個同事的崗位和職責是支援其他同事,解決他人的問題;偏偏他卻解決不到自己的困難,甚至不知有沒有人幫他一起去面對,這是多麼的諷刺和無奈。

不想評論同事自尋短見是否很自私,因為想起他的家人,甚至曾被他幫助過的人的感受,恐怕存留的傷痕和陰影的時間需要以年來計算;但他作出這個最決絕的決定,恐怕是覺得人生已去到最無助,一切沒有轉彎餘地,尋求不到解決的方法了,也許我去到他的境地,亦會徹底的崩潰。我不去評論了。

身邊可能仍有很多人有需要,只但願我有力量去作更多關心和愛。

190418

 

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屬於我一代的電影人




 仍清楚記得一個兒時片段,應該還是十歲左右之時,一次舅母帶我去看一齣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電影,看了之後十分喜歡,我便問舅母這位導演現時幾多歲,她回答說史匹堡仍很「後生」,滿有純真的我立即放下心頭大石。

一直也想不起我當時看了史匹堡的那一齣作品,然後擔心他的生死,害怕他一旦離世便從此看不到那些娛樂性豐富的電影。在那個年代,與史匹堡有關的電影包括《奪寶奇兵》系列、《回到末來》系列和《小魔怪》,《ET外星人》雖然更經典,但上映之時我仍然十分年幼,所以應該還未至於懂分辨好睇還是不好睇,更遑論擔心製作人離世。照我估算,當時在香港已上映過好幾套史匹堡的電影,並有不俗的票房成績,所以當我稍為懂得看電影之時,香港電影發行商便已經利用史匹堡的大名作宣傳,那管主角是夏里遜福還是米高霍斯。

《挑戰者一號》上映,不少影評人也說到是拍給一代人看,或是以未來向上一代的電影至敬。這「一代」,我相信我是有份的,因為即使不知道整齣《挑戰者一號》的演員姓甚名誰,上映前也沒有太多宣傳造勢或內容情節洩漏出來,但我們還是乖乖奉上金錢,趕入戲院看看這齣據稱有機會成為史匹堡另一經典的大作。

姑勿論影評有沒有把這齣電影的成就說得太誇張,但我得承認《挑戰者一號》的確是拍給「一代人」看,所以透過這電影,包括冒險奪寶、年青人對抗建制、不涉大量死亡或人性陰暗面的情節等,皆令我們想起昔日有過的單純、童年有過的回憶和看電影的美妙感覺;亦因為這樣,我想起了舅母那次帶我去看電影的片段,當然亦有某個聖誕假期父母同我去看其他電影的時光。

我相信不同年代的人會喜歡不同的導演或製片人,他們同樣拍過適合某個年代的人的好電影,他們難以比較,各有特色和風格,也以他們的眼光看當代的社會;而我是慶幸在我的年代有過史匹堡,在我們這個「後嬰兒潮」的年代,這是個經濟發展和知識急速增長的年代;而我,就在懂得一點邏輯思維、分辨黑白是非之時,便有《奪寶奇兵》系列;到後來電影的影像技術進步了,又有影響深遠的《侏羅紀公園》;到青春期對歷史和社會有多一點批判,便有《舒特拉的名單》和《斷鎖怒潮》;當逐漸明白到人類感情上的複雜,又有《機場客運站》和《捉智雙雄》;還有一直對未來世界的憧憬和擔心,更早早已有《回到未來》系列,再之後便是《未來報告》和今日的《挑戰者一號》。的而且確,從史匹堡的製作時間表,彷似也跟我們的成長軌跡並排而行,那就難怪我們有好一代人,一知道電影是與史匹堡有關,便好像失控的走進戲院內,因為在我們的成長,甚至是最美麗的回憶中,他就像是伴著我們成長。

網上資料顯示他剛過了七十歲,若像活地亞倫,也許他還能製作好一些令我們不自覺迷上的傑作。若今日再和舅母看史匹堡的電影,輪到我會主動告訴她慶幸大導仍算「年輕」,我還會多謝她昔日的答案曾經令我鬆一口氣。

110418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強國


縱然我們不知如何準確描述跟中國這個國家的感情,對這個大國的關係和見解一時也會覺得挺複雜,但再不喜歡這個祖國都好,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大國,這不單是指其地域之廣大,更是指一個國家的國力真的強大了。

一國是否真正的強大可以有很多層面的計算,例如國內生產總值、文化影響力、經濟實力、學術成就、國民知識水平、軍事力量和對他國的影響力等,雖然中國並非每個範疇也在國際排名前列,但我們知道中國今時的確不同往日,沒有國家夠膽把中國視為小國的看待。

有時想,即使我們對於應該自稱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感到迷惘,但既然香港無論地理或歷史上真的屬於中國,那我們的祖國便是中國,而我們背靠的祖國便是一個強國了。我們不應該因為中國是強大國家而開心嗎?坦白說,我又好像沒有很喜悅和驕傲的感覺,就是一點也沒有。不知是事不關己還是不憤眼前的國家也算是強國吧。就算以往在美國讀書,我對於能夠在世界第一大國裡學習是感到驕傲,那裡國民質素的高、經濟上的活力、政制及法治上的成熟、學術上累積的成就、文化體育媒體上的領導力,實在不得不承認那是真正強國的典範。美國不是沒有問題,制度亦不是沒有漏洞,但身於那裡你仍然感到那個國家的軟硬實力;要批評的反而是這個國家恃強凌弱,太倚重經濟及軍事力量去壓倒別國,對他國少了很多尊重等。

可惜的是,對美國的欣賞始終沒有轉化為對祖國的感情和愛護,也許是歷史原因遺留下來的疏離感,亦也許是我們對中國的強大仍存有很多懷疑,甚至是擔心這個強國若真的全面強大起來,會是這個世界的惡夢。

不能否認,中國是強大了,但中國是否表裡也強大,我們站在不遠處看中國,其實心裡有數,那管領導人再高票當選、國民再買多少部蘋果手機和名貴房車以提升生活水平,民間再如何歌舞昇平,但我們看到的卻同時是不透明的選舉制度、盲目的揮霍、言論自由如何受壓制等,國民和政制的整體質素和水平仍然不足。更令人憂慮是經濟和民智更開發之時政制卻在開倒車,即使我欣賞今日領導人打貪的努力及成果,但卻擔心下一位領導人若有甚麼差池或大問題,中國便有麻煩了。如此一個制度不健全的強國,究竟是為一個人而強大,還是為一群人民的福祉而強大呢?

正如美國,其強大不單在於軍事、經濟和文化,並且欣喜這個國家也有健全和強大的制度,一個專橫並要美國優先的强勢總統每四年便要接受選舉洗禮,最多八年也不得不下台;同時,這個國家容許人民及傳媒持相反意見,人民不怕被判尋釁滋事罪而去反戰、反鎗械、反惡法和要求領導人下台,而傳播媒介亦勇於說真話,這個國家就算強大,亦不會太令人擔心,就算某專橫領導人一時糊塗亂打他國,本土仍會有不畏強權及中肯的人民和傳媒發聲甚至制衡。

中國的強大又如何?除了懷疑這個國家是否只有外表的强大,也擔心這個國家的強大會帶來災害,想想中國遊客在外地一而再地生亂及出醜,想想中國人在自己的地方因為有個錢而破壞環境及生態,今日的領導人也許仍把焦點放在自強而崇尚和平,但日後這樣一個強國若強把本身的思維、習性及制度加緒他國身上,恐怕會是地球上一個災難。

坦白說,也不想中國積弱,更別說如昔日般受列強欺凌,被逼簽下不平等條約;但只希望中國不是表面風光而內裡腐爛的一種強,卻是一種人民去到外地,能夠有自信的介紹自己是中國人,而人家又對你心悅誠服的一種,這才是強國的典範。

 090418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百感交集的一程


即使馬拉松仍未能跑進四小時以內(Sub 4)的成績,但至今未有放棄,每逢另一場馬拉松前仍積極練習,心想就算不能破自己紀錄,也但願正式參賽時不用跑得太辛苦。一週內先後有復活節和清明節共四日假期,好好趁機會作兩次二十公里以上的「長課」,好為下月另一場海外馬拉松作準備。

復活節假期才剛剛跑了一節「長課」,五日後清明節假期時體力已差不多完全回復,反而是擔心再跑另一次相同路線的廿多公里會有點沉悶,於是少有地帶著耳機,一邊跑步一邊聽音樂,並且試一下分段計時,看看不久前才有過一次練習後,自己的耐力會否有所提升。

不知是甚麼原因,這趟耳機播出的歌曲竟然大部分都是張國榮昔日經典的流行曲,才想起幾日前剛渡過他的死忌。不過,我對電台的唱片騎師在這段時間刻意選擇張國榮的歌曲絕不感到出奇,但耳機的內置系統隨機抽選也偏揀了他的歌曲就真的很巧合,還好我有宗教信仰,否則就真的頗嚇人了。

十五年過去,一代傳奇明星就此離我們而去,雖然大部分人估計張國榮輕生的原因是與他的抑鬱病有關,但每當我聽到他那些唱得街知巷聞的歌曲,聯想到那些經典舞步,還有香港當時正處於娛樂事業最輝煌的時期,以一位眾所周知追求完美表現和藝術的藝人,在個人及香港演藝界開始要走下坡的日子先走一步,其實也非沒跡可尋。

香港一代傳奇這樣離我們而去固然令人惋惜,但當這次接連聽到很多首那個年代燴炙人口的歌曲時,其實更加惋惜一個黃金歲月的過去,那個年代的香港流行曲、電視劇、電影、傳媒以至「香港」這個品牌,一直領導全東南亞,以至全球的華人文化,台灣人學廣東話,海外的華裔移民追看無線電視的劇集,甚至香港是每年全球電影產量排第三的地方。

聽著這些陪我成長的流行歌,一方面我既惋惜香港最光輝的歲月已經離我們而去,但另一方面我卻又慶幸我曾經也活過於那個年代。

這一夜,可能加上一些耳熟能詳的歌曲陪伴,跑步的狀況倒不錯,在頭十八公里,一直保持六分鐘以內跑一公里的速度,距離終點還有八公里左右,這時身體明顯出現疲乏的感覺,預計我速度將開始減慢,但我卻同時思考我能否到完結時仍然能夠保持七分鐘以內完成每一公里的速度呢?尤其是過往的經驗告訴我,當疲乏感出現之時,我的體力下跌速度甚快,隨時可以變成八、九分鐘跑一公里,我思考能否打破常例呢?

在這最後的大半小時,適時聽到張國榮的一些快歌,成功保住節奏和步伐,但速度已逐漸降到六分鐘四十秒了。現在還有近八百米才到預定的衝線位,這時竟貪心地進一步想起究竟我這一次練習,最終能否做到平均六分鐘以內跑一公里的速度呢?即使我過去少有計時,但我知道我今次的速度是過去未曾有過,所以若能夠做到,應該會是自己練習時的紀錄了。

最後一首歌的旋律響起,估計應是今晚的最後一首歌,是陳百强的《喝采》,但這次卻是由張國榮主唱;誰知去到中段,陳百強出場了!耳機內的這首《喝采》,應該是張國榮演唱會時的歌曲,陳百強作為神秘嘉賓在演唱會中出現。兩大八、九十年代的天皇巨星罕有地聯手唱出這首充滿勵志的歌曲,我也憑著他們的「喝采」,咬緊牙關跑完最後幾百米。

終於完成了,耳機總結全段成績:二十六公里又六百米,兩小時三十九分鐘四十二秒;平均速度:每公里五分五十九秒。心中竟為此有點激動。

060418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好看在找到回憶



無論是當年來勢洶洶的3D電影《阿凡達》,或是望穿秋水才再上映延續篇的《天煞•地球反擊戰》和星戰系列電影,也不能驅使我趕快走入戲院先睹為快,更多的是先看影評,有了興趣又見到一些正面評論後,相隔了一兩星期才再施然走進電影院也不出奇,免得一窩蜂的襯熱鬧和跟人家擁擠;但面對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挑戰者一號》(Ready Player One),實在按捺不住。

一個多月前未上畫,先聽到介紹說這是史提芬史匹堡導演繼《ET外星人》及《侏羅紀公園》後,另一預計會引領電影潮流文化的經典之作;然後是這位導演親自承認這是他繼《大白鯊》及《雷霆救兵》後製作最困難的第三個作品。單憑這兩個非一般的評語,已足夠令我盡可能趕快入場看看是甚麼一回事了。

未入場前很擔心一份高期望會令我變得失望,還好失望的感覺最終沒有出現。事實上,這次看《挑戰者一號》的感覺有些特別,因為在睇電影的過程中,獲得的滿足竟然沒有之後回味時的興奮。電影其實也很好看,但好看的感覺又不知是甚麼來的,好像若果要說具創意又有故事性,去年年尾的動畫《反轉極樂園》更令我拍案叫絕,若說是緊張刺激,好幾套漫畫英雄片有可能更勝一籌,若單單以故事引人入勝的計算,最近看過的西班牙電影《死無對證》或會叫我更深刻;但當影評陸續的出現,開始明白個中情懷和令我們好一代人感受至深的原因。

不少影評也說這是拍給一代人的電影,也許是這個原因,所以無論要計算官能刺激、故事峰迴路轉的程度,以及有盡靚人靚景的畫面,《挑戰者一號》似乎並非當中的表表者,只是當想像到未來的世界、一份童心或初心、一班年輕人冒著危險過三關以取得寶物等,皆有著昔日年少時看過那些電影的影子,繼而便勾起段段失去了的美麗回憶。就好像看《挑戰者一號》是緊張但不會感到害怕,因為知道主角必能越過重重困難之餘,故事並不一定需要包含太多死亡和陰暗面,反而主角們擁有的勇氣和純真才是核心所在,這不是過去看過很多史匹堡電影所包含的東西嗎?在我們成長以後,面對越加複雜的世界,我們知道死亡和陰暗是生命中不可或缺,我們成長以後看到其他很多導演製作的電影亦一樣擁有大量這些元素,所以很懷念小時候的簡單,也懷念當時看過的電影,尤其其內容正是貼近我們仍有過的童心。

《挑戰者一號》除了帶給我們回憶和童心之外,其實也非言之無物,尤其說到人類不久之後將活在虛擬世界,我相信這將會發生,但發生了之後又如何?有甚麼啟示?有甚麼要提防和避免?《挑戰者一號》能夠一針見血但又非說教式的把情況帶出來,當中的意義實在令人高興。

當然不能不提及電影中有很多卡通人物,又有不少如同「打機」的情節,相信對「機迷」來說更加對電影趨之若鶩;而我則少有「打機」,但當主角之一突然變身高達,我也立即捧腹大笑,因為童年的回憶就在這裡。

事實上,《挑戰者一號》的情節和畫面相當豐富,並且因為要做到虛擬和現實世界相結合,所以故事還是有一點複雜,一時間也實在消化不來,整套電影一時間也需要短暫存放腦袋;但往後再從記憶中把電影取出來,再陸續細味當中安排和情節,不其然地就令我一次又一次會心微笑;然後再看到影評,就更加知道某些情節的含意和出處了。

透過某些分析,會理性地明白電影為何是拍給我們某一兩代人看;但單單從這齣電影中獲得的內心喜悅和會心微笑的感覺,也足夠喜歡這電影,縱然未必立即知道喜歡的原因,但會勾起心底或腦海中一些美好回憶,然後便明白那是久違了的一份童心和純真。

070418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寧願死無對證


在旺角工作後便可直接放工,不單一早已身處市區,並且還是餐廳及戲院林立的地方,既然這晚夜沒有相約親朋,又沒有甚麼活動安排,見機不可失,今晚決定臨時和太太揀一齣電影看。平時若在工作日看電影,必須十分匆忙,因為工作位置偏遠,既要準時放工,亦要祈求交通順暢,即使如此,通常也不能輕鬆吃飯才看電影。儘管農曆年後至今已超過一個月,戲院仍有放映某些所謂賀歲片,但今晚我們還是罕有地揀了一齣有少少胡鬧的荷里活電影,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覺得電影言之有物,一點也不覺得浪費了金錢和時間。

選擇這齣電影的原因是因為看過一篇我一直十分認同又中肯的影評,評論大致認為這齣電影即使是喜劇,卻仍有不錯的內容及在電影內作了幾個高難度的嘗試,而最令我留意到的一句是這齣相對低成本、起初不受主流觀眾重視的電影也輕鬆完勝今年任何一套充滿噱頭的港產賀歲片。憑著這個有比較性的見解,我相信電影不會太差。而看後發現影評所說真的十分貼切;只是我究竟應該開心還是為港產片難過呢?

公道一點說,我其實絕不應該批評今年的幾套港產賀歲片,因為我一套也沒有看;不過我也不會為比較及為評價影評是否公允而看,因為我也實在不想浪費時間和金錢。但從身邊親朋好友看過後的反應,即使是「男神」一掃污名的破紀錄之作,其實也沒聽到一個人或一篇影評用「好睇」來形容,最客氣的也只是說「還可以」和「也有幾個笑位」,甚至乎有影評說要打破「票房毒藥」之名,就惟有拍這類俗套電影了。

坦白說,對一般港產片已沒有太多信心,除了間中有幾篇影評皆不約而同地讚譽而建立口碑的除外,所以這十多年裡一年入戲院看港產片也只能一次起兩次止,上年看了《29+1》,今年上半年則已有幸看了《大樂師•為愛配樂》,兩套港產片其實也算小眾之作而非大製作,放映院線不多,只憑口碑才勉強延長了映期,與歷來的賀歲片及粒粒皆星的大製作相比,宣傳費和製作費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可是卻十分諷刺,這些小眾電影的製作倒十分認真,內容亦有意思,其實以今日香港人的學歷水平和見識,怎麼製片商、電影公司和各大電影院線仍只重視那些喜哈胡鬧、處處犯駁和低智的電影呢?即使香港人因生活緊張而想看電影輕鬆一下,也不想看那些根本令人難以理解和發笑的爛電影。

最終,好一個農曆新年包括假期及往後較輕鬆的十多天,即使香港各處也見那些賀歲片的巨型宣傳廣告、一套電影在每日有近四百個放映場次、任何時間去到各區每間戲院一定有一套準備播放,但我還是不為所動,寧願選擇名聲不錯的荷里活電影,甚至更小眾的非英語外語片和卡通片。

年初二,揀了和越戰有關的《戰雲密報》;還未過元宵,又看了十分冷門但精彩絕倫的西班牙電影《死無對證》;甚至之後還揀了一套根本連一般家長及小朋友也沒留意而有關鬥牛的卡通片。新年流流看這樣的電影,真是十分「好意頭」。的確,我寧願揀《死無對證》,也不要看那看後大感不值,然後被激死的電影。

260318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別再問「為何偏偏選中我?」


身邊同事突然離世,留下的工作要由我接手,理由是我已經是整個部門中下一個最資深又同職級的職員了。

離世的同事在這個機構及部門工作已經超過二十年,他經驗之豐富、人脈之廣和對本身工作熟練之程度,絕沒有人能相比,甚至部門主管亦沒有他本身範疇的專門;現在要接手的我才六年年資,且六年來不多參與他的工作,要接手真的殊不容易。只是同事負責部門核心業務,上司始終希望由一位經驗較豐富而非全新的人去負責,不知是好彩還是不幸,我比另一位同事早一年多入職,就要去接手這艱難任務了。

本來攤子不算爛,只要有個無縫交接,事情還不會太難去處理,但現今情況不單沒有無縫交接,正確來說更是「無得交接」,同事過往的工作進度到了哪裡、文件檔案放哪處等,這些基本問題固然存在,甚至乎工作心得和那些奇難雜症如何解決,只恐怕已經長埋泥土而我要由零開始去學習了。

終於也出事,需要尋找數字及預備報告,在沒有經驗及不知道注意重點的情況下,交錯了數字。事實上,那次報告上的資料數字並非胡亂找來,花了不少時間鑽研和尋找,誰知最後還是有錯漏,很明顯,我是缺乏了經驗,沒有知道當中核心所在。盡了力卻仍然做不好,那是多麼的令人沮喪。

上司沒有對我予以很大責備,或許她也知道我都是不幸地處於這位置,只是其他部門及要求這份報告的官員,卻只會看到我提交的東西有錯漏,他們因不知原委而不作體諒也是無可厚非,但難道我應該告訴人家因為家門不幸而做得不好嗎?只恐怕我本來良好的名聲卻因突如其來的辣手任務而逐漸破壞。

我不是那些工作有野心,時常期望升職加薪的人,因為我知道地上的事情是短暫和捉摸不到,我只期望每日準時放工及放假無牽掛便好,無論是陪家人、與朋友聚聚、參加聚會或做運動預備去外國跑馬拉松也好,也不想因工作影響身心健康和生活,我相信我所信的父神也不想我做一個因工作而不快的兒子;只是今日所發生的,卻不似預期,我不單要被逼負責核心業務,還彷似要去學新的工作。

為何偏偏選中我?我不過希望簡單工作、簡單生活,但偏偏身邊那仍是壯年的同事突然離世,還偏偏要我去接上工作。環顧身邊眾多朋友舊同學和舊同事,恐怕一千個人也沒有一人需要面對身邊同事突然離世然後要不情願地接手工作。

我仍相信那位愛我們的神,亦相信若祂不容許,不會安排我們承受不起的試煉給我們,但為何這次有人要離世?為何我不想投放太多心機在地上事,但祂卻偏要給我安排似的呢?

這天看聖經詩篇一百三十六篇,看到大衛記載神藉摩西帶領以色列出埃及這事跡的過程,並且每節也讚美神每個過程的幫助,留意到其中也包括經過吋草不生的曠野。這刻,我聯想起神若容許,他們也不用經過曠野,但這就是到達豐富之地的其中過程了。不要介懷或疑問祂為何偏偏選中我,要緊是祂當日也引領以色列人走過曠野,祂今日亦一樣引領我走過艱難。

2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