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厚面皮


 

和教會幾位弟兄一起在西餐廳吃晚飯,各人的餐點來到並開始進食,才發現大家的胃口不俗,份量略為不足,尤其這趟有咖喱,但卻只有一球白飯,似乎浪費了這惹味的食物。正當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我卻提議問一下侍應可否要「多飯」。原本這個要求也不是甚麼大不了,不過作這個要求每每是在點餐之時,沒有人會在中間才要求「多飯」,我自己亦從未試過,在吃中菜的地方則加一碗白飯了事。

幾位弟兄既對我的提議沒有反應,恐怕覺得成功機會不大,於是便告訴他們試試看,失敗了再算,加錢多要一碟白飯好或算數也好,也沒有損失。於是找來侍應,由坐在最裡面位置的我告知侍應忘記點餐時要求「多飯」,沒想到侍應沒有不肖口吻,也沒有不滿的態度,二話不說便裝了一碟白飯給我們,弟兄們感覺好像是奇蹟似的。

那其實又是甚麼的奇蹟呢?有沒有這個結果的最大分別,可能只源於「面皮厚」,肯去嘗試。

在美國生活了十一年,其中一個令我改變的是把我面皮訓練得厚一點。其實看到西方人的字典沒有「面子」這個字,也可知道他們並非太看重面子,既然人家也不介意自嘲或被人取笑一下,看到的美國電影和電視也常以此作元素,我也潛移物化的變得沒怎樣介意。

因此,和太太一起買東西,有時有些古怪及有爭議性的問題,就一定由我去發問;去到外國跟疑似香港人打招呼及問問有甚麼地方好去,總由我先出口發問;即使在朋友圈中,亦不介意自嘲一番,例如介紹自己是全場最肥的馬拉松跑手、回歸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做農夫、說英語時無厘正經等。其實想到背後沒有甚麼好輸,又不是要突顯自己的形象,朋友又早知我的背景及為人,何用太介意呢?

這一年,再次參與慈善機構的賣旗籌款,某程度上,這是一件吃力又不十分討好的工作,尤其是一整個早上,我們這些所謂有自己事業和專業的大男人要不斷被人拒絕又拒絕,面皮薄一點也不會覺好受。不過,縱然吃力未必討好,卻只要是有意義,還是應該去做,不可以太介意自己的面子。

就是憑著這樣「厚面皮」,能夠去實踐很多不同的事情,好像去追尋自己的夢,又去試試自己的極限,知道自己的可能與不可能;每次嘗試不是次次成功,例如一次報名參加鐵人賽已滿額,我還再厚著面皮試試問一下,雖然最終還是失敗,但自己既已試過,沒有遺憾,這就讓自己心安理得了。

不單韓國人和日本人,就是華人大多也愛面子,介意人家睇法,回到香港也漸漸「變回」香港人,但願自己仍有自信,相信內涵及內在實力比表面更重要。

26•5•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