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未過,已看了大陸和台灣的電影各兩套,先是年初看了來自寶島的《不老騎士》和《逆光飛翔》,然後又有國產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及《中國合伙人》,我既不是讀電影也不是專業影評人,所以斷不敢以甚麼學術或專業知識分解這四套電影,但不能否認,作為一個平凡卻又喜歡看電影的觀眾,我是挺喜歡這四套電影,而且一些片段也成功留在我心裡面。
縱然四套也算是不俗的電影,但卻又令我覺得感受有點兒不同。或許是巧合罷,剛看到的兩套台灣電影也在談理想,一套是一班老人家騎電單車橫遊台灣,另一套是弱視人士走入主流大學,兩套電影無獨有偶也涉及弱勢社群,但他們絕不孤單,因為在一個滿有人情味的社會裡,他們有機會打破常規。兩套電影雖然故事簡單,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結局也沒有大團員,但看起來卻很實在、很窩心,因為很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也跟我們傳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接近。看這兩套電影,我們會很舒服,因為我們喜歡人有人情味,也喜歡人會有血有淚。
另外,兩套電影也像我曾遊覽過、曾交往過的人民一樣,一個小島內,縱然不太富裕和不最先進,但卻能夠處處顯出溫情;我想,就是談理想這一相同主題亦不是巧合,因為這個地方裡孕育的這群人,仍未完全被金錢名利這些現實東西所佔有,這個地方仍可談理想,能夠放下富裕地方裡面人以為最重要的東西。
至於兩套國產電影,卻又給我不一樣的感受。相比之下,今日的國產電影更有美國荷里活的影子,較具戲劇感的故事、高潮迭起的情節、並俊男美女、及一個峰迴路轉的大團員結果,加上為中國人度身訂造的故事及文化上的共鳴,兩套圍繞中國人發生的故事不難得到認同。
只是,看過以後細心思考情節,又看看影評人較深度的分析,卻不難看到兩套國產電影始終圍繞著金錢利益的主軸,即使《中國合伙人》也談年輕人的理想,但最後的大團員結果卻還是建基於建立一個龐大的上市教育王國,始終離不開內地人普遍追求的金錢利益,更遑論有一個「人人有書讀」的祟高理想了。而《北京遇上西雅圖》的所說更甚,在女主角選擇真愛、男主角找回尊嚴及工作的背後,不單牽涉了金錢,另外還有不道德、欺騙、和投機的舉動,這比起單純地追求一個理想、或達成一個純潔的人生目標,卻因一些雜質而打了折扣。
雖然電影可能在劇本上帶點跨張和戲劇化,但仍相信一定程度反映該地的文化和人民的價值觀,在此不是要比較好與壞、對與錯,亦知道我所喜歡的並不是別人所喜歡。但的而且確,今日台灣跟中國大陸的民生確實截然不同,前者隨著經濟政治漸趨穩定,人民已可進一步談理想,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但中國大陸則地大物博,近年才有長足的經濟發展,卻仍只有少數人才能富起來,不少人仍在為生活掙扎,就算生活條件較好,還未達到生活安寧的水平,就算再有「理想」,始終還要「睇錢份上」,看實際環境,這對一個平常人而言,根本無可厚非。
但怎樣也好,對我而言,四套也是不錯的電影,而這四套電影除了是娛樂,也一定程度讓我們更認識今日的中國大陸與台灣。
(23•8•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