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戚到深水埗買東西,路過街邊的臨時商舖,看到一些廿元的鬆身裙,正正適合親戚在炎炎夏日穿著,她駐足觀看,我便留下她自己選購,我則向前多行幾個舖頭,看看有沒有我想要買的東西,還沒有三分鐘,親戚便帶着失望走過來,我問她沒有買到麼?她說沒買到,我問她我離開時不是已經看到一些心水的嗎,所以才留下她慢慢揀最適合的,她卻說那個老闆不許她繼續揀下去,並說不過是廿元的東西怎麼要揀來揀去,叫她不用再揀下去及回家睡覺就是了。
還以為我聽錯,再問清楚親戚,她說那的的確確是老闆跟她說的,並沒有一點誇張,聽到後我也十分愕然,怎麼會有這樣的老闆跟顧客說話,雖然廿元的貨物真的不是昂貴的東西,但親戚前後不過也是花三分鐘多一點的時間去選擇,那並非揀不到的問題,而是她想選一條最適合她的鬆身裙而已,女士要靚要衫褲襯自己也是無可厚非,相信作為老闆應該會明白,何況那一刻在她的舖頭並沒有其他顧客,而親戚亦不是把裙子穿上身上試試,只是拿在身前量度及看看是否好看,既沒有阻着其他顧客,亦沒有令到她的衣服每件也被人試穿了一次,究竟她有甚麼損失呢?而親戚隨時也會買多過一條,那個老闆究竟有怎樣的想法真的不得而知,只知道這位親戚被激得一肚子氣,雖然她沒有動怒,但她決定就算以後買不到同樣的裙子也不會回頭幫襯這店舖。誰知原來在這條街的轉角,便有另一間舖頭售賣同一款的鬆身裙,而價錢同樣是二十元 ,親戚也就在另一間舖頭買到她的心頭好了。
我不肯定這位老闆是否在乎店舖有些人氣 ,但我卻可以肯定這個老闆可以成為香港服務業的一個好教材-一個極度反面的教材。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的種種封關及防疫措施完全取消之後,這一年說得最多有關民生上的轉變可能就是香港人北上消費成為風氣,很多學者及傳媒評論也在探究原因,其一是在內地消費性價比高,其二就是有關香港服務業的服務態度。對於前者我並非一面倒的認同,畢竟我們都應該要計算時間及車費上的成本,若果不是享受高檔的消費,根本不會省下很多價錢,何況在內地高檔的消費又未必有質素的保證,所以我都不知道返回內地消費是否比在香港消費更着數。不過若果說到在香港消費很多時都是「貼錢買難受」,儘管身為香港人的我聽到也會感到慚愧和不舒服,但我亦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若果不能扭轉香港服務業從業員的整體服務態度,我相信就算返回內地的消費跟在香港的消費一樣,我們都寧願在同一樣的花費下得到更優質的服務。
之前為着考內地車牌的緣故而再配一副可能只戴一兩次的眼鏡,於是便試試在國內以最便宜的價錢配一副備用眼鏡,意思是因為只需要戴一兩次,也用不着在香港花太多錢配一副不常用的眼鏡。那次經驗告訴我除了價錢真的比香港配眼鏡便宜超過一半之外,最重要就是店員的服務非常好,我不會說在內地眼鏡鋪內那位驗眼師肯定具有什麼專業驗眼資格,只是他用上的驗眼儀器也用得頭頭是道,並且擔心我不習慣那個度數,所以也稍為作了一些調節,我也想不到那位驗眼師並非完全根據我的要求,卻會按他的經驗作出了一些調節和建議。
這次我之所以沒有在香港配眼鏡的另一個原因,乃因為我其實在幾個月前才在香港原本配眼鏡的地方配了另一副打算常用的眼鏡,若論專業程度及手法其實都不相伯仲,不過說到店員的服務態度,那次眼鏡舖的店員全程沒有一點笑容,當我打算跟他閑話家常問問港人北上對他們的生意有沒有很大影響,他卻立即說到當年劉德華那個廣告對眼鏡業的打擊甚大,因為那次的例子就是用了眼鏡舖。但說實話,劉德華在廣告中用的金句我仍牢牢記得,只不過那次的廣告背景是什麼行業我根本沒有記在心內,可惜這位眼鏡店員卻煞有介事提起陳年往事,並且顯得不太高興。
當然相比於叫我的親戚不要買而回家睡覺,這位眼鏡舖的店員不知優秀了幾多百倍,可惜若再跟內地那同行的從業員相比,只能說有明顯的距離,若不考慮時間和價錢,其實也不用考慮了,難怪北上消費已經成為潮流。
我相信沒有人想終日黑口黑面對著別人,只能夠說香港人太多苦惱和太不開心了。
(16·07·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