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我眼中的梅艷芳


成長於上世紀末的香港,不會不知道梅艷芳這位巨星。

也許年紀很小的時候已經聽過梅艷芳的名字,無線電視劇集的主題曲、《勁歌金曲》、新秀歌唱大賽、《千年女王》及《IQ博士》等,但聽過,不等於會聯繫上這位歌星,因為我當時年紀真的仍很小。印象中最先認識梅艷芳這名字應該是電台要禁播《壞女孩》這首歌,據說因為歌詞意識不良,令全城哄動,而因為開始知道有梅艷芳的這個人便連繫到意識不良,所以起初對她的印象真是麻麻地,而幾乎同一時期,補習班內好像有一位讀中學的大哥哥,他在導師不在時便戴上卡式機及耳筒聽著一首叫《夢伴》的歌曲並扭著腰唱出來,由於他不斷翻唱某部份,旋律又不錯,所以就算我不明白歌詞,但腦海一直存留這首歌。後來終於知道她原來是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以及我當時很喜歡的《千年女王》主題曲的原唱者,小孩子的我,才沒有原先那樣那麼不喜歡梅艷芳。

儘管如此,開始懂得聽廣東流行歌曲的時候我還是比較喜歡同期的陳慧嫻,一個的形象走純情路線,一個有時妖女有時壞女孩,恕我當時真的不懂欣賞,但我亦得承認,梅艷芳是百變的,並且很有台型,那是不懂音樂及娛樂圈的人也看到的。

若果我早些懂事,應該可以見證梅艷芳踏入娛樂圈到成名,再到成為天皇巨星的階段,正如她那唱得家傳戶曉的《心債》及《似水流年》,其實早已印在腦海裡,但還是成了大人以後才明白有這樣如此有意思及動聽的歌,後來也知道她拍了不少電影,還拿過獎項。到我更加懂事之時,她的娛樂事業好像沒有早期的精彩,印象較多反而是其公益工作,我會記得她參與《民主歌聲獻中華》多於華東水災震災活動,我一樣記得她曾當過藝人協會會長,但二○○三年香港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時我則因為身在外國,所以那199音樂會我沒有太多回憶,但這件事據說奠定了梅艷芳作為香港女兒的地位。

最近上映的電影《梅艷芳》翻拍她傳奇的一生,其四十年人生濃縮成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肯定會顧此失彼,不過前半部份有關她在荔園唱歌、如何獲賞識並被推薦參加新秀歌唱大賽、到簽約華星遇到哪位伯樂、再到正式踏上舞台並開始其百變形象,這半部份令我對梅艷芳認識更深。

有影評人說到電影的上半部拍得比下半部好,也許越近代越難拍是一個原因,因為那些人事物離我們近亦有相當印象,不過我覺得上半部份焦點清徹,集中以其成名路為主題,令故事容易引來共鳴。此外,不能否認梅艷芳這個人和這個故事,也與香港在上世紀中後期一段走上頂峰的歷史相似,整社會在當時開始轉型,而香港娛樂圈也達到影響東南亞、甚至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梅艷芳肯定比當時很多名人和藝人更地道和典型的香港人,到後來參與一些慈善活動,亦代表了很多香港人當時很想作的事。

電影的後半部份也許拍得並不十分理想,不過卻提醒我梅艷芳在生時作過的慈惠工作又真的不少,而她那樣長時間身體力行,並不是一時三刻或為爭取曝光,卻純粹為了善心和因為她愛這個地方的本心。

不能否認,連我這非專業電影人也發覺這齣電影有相當多的不足及缺陷,坊間似乎對這電影過譽了,不過作為要簡介一位香港女兒的過去,連繫上香港精神和情懷,這齣電影亦肯定有可取之處。

30·11·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