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貴乎配搭

 

教會呼召對傳福音有負擔的弟兄姊妹開展一個新屋邨,到一個人口上萬的社區傳福音兼舉辦地區活動,於是來自港九新界約莫二十位熱心弟兄姊妹齊集,只是事奉工作才開始了一個月,另一波疫情又來到,想不到一個新的事奉要如此困難地展開。

由於教會這次行動仍屬「試水溫階段,所以一開始未在附近租用地方作聚會用,但事實上就算租到,暫時亦用途不大,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令很多場所人數受限,不能正常運作。不過附近若沒有一個聚腳據點,後續工作便有困難,街坊的信任度也大大降低。而疫情及種種限制亦令我們舉辦活動十分不容易,即使我們把團隊化整為零,以遊擊戰形式出擊,亦同步利用網絡聚會,但效果一定大打折扣,好像小朋友多喜歡群體活動,但我們偏偏只能以極少人的小組形式進行活動,真是既苦了小孩子,亦苦了設計活動的同工。而這段時間還要受天氣影響,令戶外活動不易進行。

在客觀上,這項事奉已經困難重重,但在主觀上,我還覺得弟兄姊妹的默契及彼此的認識未得通透,令大家在配搭及合作上未能全面發揮,反而應該要想辦法堅固到關係及建立默契才可往後勢如破竹的向前。

弟兄姊妹的關係從來是魔鬼喜歡攻擊的目標,因為就算是主裡弟兄姊妹,大家始終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背景、經歷、專長和弱點,這些團隊工作其實需要彼此配搭,最好能運用各人不同專長去分工,例如不同人接觸不同層面的街坊,另外有些傳福音、有些舖橋搭路、有些牧養、有些關心個人需要等。只是這次教會呼召後,來自五湖四海的弟兄姊妹因種種限聚措施令大家沒有機會先彼此認識,連一次實體見面甚至吃一頓飯也沒有一次便立即行動,然後在每週行動之後,因為在附近仍未有聚會的地方,大家只能透過網絡媒體相聚檢討,有的弟兄姊妹繼續戴口罩、有的不露面,露面的仍彷似相隔十萬八千里,這樣的條件下,對幫助大家相熟及建立默契只有事倍功半。

每個弟兄姊妹其實都很寶貴,在如此逆境及困難下仍然肯為神去作,老遠從他區走來並樂意將福氣帶予未認識福音的人,大部分弟兄姊妹都知道既然困難重重,所以就算配搭上未算盡善,結果也不盡美,但仍然毫無怨言,繼續默默耕耘。其中有姊妹說到,在這樣不利的客觀條件下傳福音,其實會一世難忘。

是的,我想起我們要勿忘初心,相信最起初大家決定來到這屋邨,沒有人相信會一帆風順,但只管著有幾多作幾多,聽從神的教導及遵照祂引領,現在我們接觸到近二百個街坊,歸信主耶穌人數最少三、四十,其實在這不到三個月、一個約只有十五人穩定參與的團隊中,早已超出預期,有時想到即使當中只有三、五人信主,已經值得了。更何況,這次行動認識五湖四海的各路雌和英雄豪傑,能夠在人生短暫的日子有過機會合作和認識,還要加上人在這裡有不少難忘和感恩的經歷,其實已不用太計較作到多與少了。

150121

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證明我還不至於太瘋狂


今年的澳門馬拉松終於成功舉行,儘管自己最後不能參加,也替這個盛事能夠成功舉辦而高興,畢竟我和我們這個地理上的鄰居沒深仇大恨,而在我的目標馬拉松名單中,澳門其實也早佔一個席位。而若果單為那些狂熱的跑友著想,倒也希望這個馬拉松可以暫時令他們「止渴」。

距離二○二○年完結還有三個多星期,幾可肯定我自二○一二年後第一次在一整年內也跑不到一個馬拉松。巧合是我對上一個馬拉松便是去年十二月第一個星期日在日本埼玉跑的馬拉松,若能夠跑到澳門的馬拉松,我只是剛好相隔一年,但事與願違,還好損失也不過是不到四百港元的報名費。

在我九月報名之時,我已經知道需要奇蹟才可以參加到這個跟我們只有一江之隔的馬拉松,當時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接近尾聲,但任誰也知道有沒有下一波實在難以猜測,當然,若果香港政府可以吸收澳門及台灣的經驗,由九月起開始逐步達到「零感染」,澳門開放邊境及不用我們隔離「醫學觀察」十四天還是有機會,但香港似乎跟澳門很不同,外來入境的者眾,香港政府的防疫工作又沒有做到滴水不漏,最終不單沒成功「清零」,甚至在十一月尾開始反彈,人家繼續要求我們要隔離十四天也是理所當然。

事實上,聽說真的有香港的狂熱跑友肯犧牲十四天的自由,比賽前兩週已過了澳門接受醫學觀察,也許他們不用返工和請假、也許他們對跑馬拉松真的非常狂熱,我雖然在年尾仍積存了十多日假期,但要把我困在酒店十多日倒是更大折磨。

不過令我完全沒考慮往澳門的最大原因反而是腳痛未癒,真想不到腳趾痲痺持續了大半年,我還要十一月初左右才知道問題大有可能源自腰椎,然後才懂得作合適治療,實在太遲了,就算趕得及於十二月初治得好,也沒有足夠的練習。而事實上,十一月尾我真的開始嘗試跑長一點的距離,而腳痛情況也大致上沒惡化,但我知道距離能夠成功跑完一個馬拉松似乎仍有一點距離,尤其這次澳門馬拉松有五小時的時限,並非馬拉松初哥那套「行埋最後那半馬路程」便可成就。

既然客觀上香港的疫情不退令我過澳門跑步倍加了難度,而主觀上我的腳痛未痊癒且未夠全面操練,兩個欄疊起來真的增加了困難,亦令我沒有幾多決心要努力刻服這些挑戰,最終奇蹟也難以發生。

但說到底,我得承認我還是對跑馬拉松未夠瘋狂,有人為了甚麼可以去得很盡,而我雖然未至於不能一試,但其實早已經打定輸數,甚至也懶得多花時間研究任何可行方法,難怪我的個人最佳時間仍停留在八年前的記錄。而我,為跑馬拉松,原來不會去得很盡。

091220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尋找小王子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戲院多次被指示關閉,有大型媒體公司免費開放播舊電影的頻道,讓影迷重溫或觀看一些昔日錯過的好電影。毫無疑問,電影怎會看得完,所以這些日子我大多觀看以往錯過的電影,惟獨重溫了《小王子》這齣改編自同名法國名著的動畫電影,只可以說自從六年前入戲院看過之後,一直對這電影念念不忘。

發表於一九四三年的《小王子》享負盛名,據資料顯示它已翻譯成二百多種語言及發行超過二億多冊,是近代最暢銷的圖書之一。二○一五年再次被改編拍成動畫電影,在入戲院看之前,不住的疑問這樣有名但數不多的兒童故事如何拍成一百分鐘的電影,尤其這個故事的內容處處充滿哲理和諷刺世界的意味。

仍記得第一次看這電影後,對製作團隊的改編能力只能用佩服來形容,在我而言,那或許是我歷來看過而改編得最好的一個故事,一方面,故事的主脈沒編離原著的精神和主題,另一方面,電影亦創作新元素以豐富內容和迎合當今社會,此外,故事有緊張刺激高潮迭起的情節,又使用了兩種畫工區分原著和電影,再加上對當今社會的不良現象作出不留情面的諷刺,相信由五歲到八十歲也可從電影中得到反思。

故事以小女孩與她的怪獸媽媽為求入讀名校開始,然後製定機械式的生活時間表,她媽媽和整個成年人的社會充滿數字、系統、冰冷、複製品和理論,連小女孩在意外後亦懂得拍照、保留證據、報警和通知保險公司,惟有她們的年老鄰居不修邊幅,他仍充滿童心和夢,做出很多小玩意和把戲,在他的鄰居及其他成年人來看,肯定是離經叛道。原來他就是在原著中遇上小王子的飛機師,他人雖然身體老了,但因昔日和小王子的互動而仍被影響,還是充滿童心和夢,他想尋找小王子卻仍未能成行。誰知這行動卻由小女孩成全,這時才來到故事的高潮,究竟找到這個傳說中的小王子嗎?想不到找到的卻是成長了的小王子,他一樣敵不過現實和成年人的包圍,失去童心,也失去夢,被工作追逐,要服從制度,還好最後成功被小女孩和昔日的畫作喚醒。

《小王子》的原著包含離別、關係、友情、童心、冒險、對成年人世界的批判和人生哲理,改編的動畫電影也嘗試素造出相同的元素以雙線進行,例如小女孩與老伯伯的友情對比小王子和飛機師的友情,小王子要離開飛機師對比老伯伯要離開小女孩,還有小王子和小女孩一樣的童心,當代社會裡一樣遇到昔日小王子在不同星球遇上的「怪人」,和他們面對這荒謬世界一樣有著的純真反應等。

無論是書本或電影,《小王子》皆給我不少啟發,尤其面對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我們卻早已被死硬和千篇一律的模式包圍,被虛空的目標勳淘,被疏離的關係孤立,我們失去改變的動力,卻連保留一點單純和童心也不可,我們失去夢,也失去改變的意志,只知人云亦云,低下頭來默默跟著大隊,令我們最終也變成一色一樣的機械,沒有自我和情感可言。

但願我們能夠如小女孩和老伯伯般,勇於去找尋小王子,讓他使我們重拾童心,讓他使我們再次看到成年人世界的奇怪與荒謬,亦讓他再次提醒我們「人只有用自己的心才能看清事物,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08012021

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在不明朗中訂下目標


已有好些年不去為新年訂下目標了,不是說自己已完成一切人生目標或夢想,更加不會說自己已經完美得沒有進步空間,但當人越大,便越覺得今日不知明日事,何況一年流流長,不確定的因素更多。有些目標循序漸進便好,好像我從來沒有訂下一年要跑多少個馬拉松的目標,跑到便好,跑不到也不代表自己懶散或沒志向,二○二○年便是一個好例子。

但今年在教會三個所屬組別中,團契的相交內容也都包括下一年的目標和想望,當每個弟兄姊妹也認真作答,惟獨自己沒有預備甚麼想望,那就有點兒怪怪了。

不過想想我們剛經歷那不一樣的二○二○年,在如此不確定及不正常的日子過後,要訂立目標其實也有點諷刺。儘管如此,有弟兄姊妹說要建立做運動的習慣,也有弟兄姊妹說要一年看畢一次聖經,的確不是不可能,但前者我已進行超過十五年,後者重量不重質則不符我的人生哲學,兩個目標於我真的興趣不大。

回顧二○二○年,雖然我在年初沒有訂下目標,只是我覺得這不正常的一年我仍收獲豐富,例如在實施不同隔離政策及要在家工作期間,我學懂了使用幾種電腦軟件去適應新常態,另外我在香港發掘了很多新景點和行山路段,年尾開始跟教會一同開展屋邨及傳福音,甚至起初忘記了我今年年中原來參加過和大洋洲島國菲濟教會的團契,在網絡相聚中認識了當地的弟兄姊妹以及以英語聚會和禱告。

回看這些收穫,其實沒有一項是去年年初訂立的,只是隨著疫情發展,往後教會大方向作了調整,並且因一位壯年弟兄突然離世,令事情不斷轉變,間接做就我去年獲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既是這樣,我們只要不為自己設定框架,不抹殺任何可能,並遵從神的帶領,其實我們仍可以闖出一片天,得到收穫豐富的一年。我想起去年從原先有計劃往普天下去傳福音,卻因疫情封國封城未能起行,但教會帶領的弟兄利用網絡相聚,在另一層面開始這件事,若果中途拒絕,也就沒機會實踐到踏國的相聚。同樣,教會有群弟兄姊妹熱心開展我家附近一個大型屋邨,起初我未聽到呼召,便由太太作先頭部隊,但我沒有抹殺神的引領,當第二週準備去觀摩的時候,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已經叫我欲罷不能,並且藉著這事工叫我多次經歷祂奇妙的作為。

沒有人知道二○二一年會是怎樣的一年,病毒變種、不少人抗拒疫苗、大國有新總統上場、各國經濟下滑幾成定局……,有人預計二○二一年比去年更差和更加不確定,所以對我來說,訂立目標似乎仍不切實際,但我卻想藉二○二○年的經歷提醒自己,順從神的帶領比訂立目標更重要,就讓自己折服於神,按局勢及社會發展,靜心聽祂的聲音和引導,或左或右,不偏離祂的道,由祂帶領。能夠做到的話,我想這比訂立任何目標會更顯得寶貴和更豐富。

100121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尋找完美的制度

 

看畢朋友極力推薦的《動物農莊》,得承認這是一本好看但會令人心情沉重的好書,也難怪坊間及文化界歷來對此書評價甚高,我有點懊惱為何這麼晚才知道有這本好書。

朋友介紹我看這書是去年社會運動鬧得火熱之時,她要我認識共產黨的真面目。她身處美國,但熱愛中華文化,她與外籍丈夫結婚生了兩個混血女兒,也要孩子們一定要學習中文和認識中華文化,她是痛恨一黨專政,尤其是共產黨,但知道文化和當權者是兩樣不同的事,所以沒有討厭中國。

高中時讀世界歷史,略略認識過共產主義,起初也會覺得人人平等、有公平收入而沒有貧富懸殊,不是十分理想嗎?但再想清楚,若果辛勤和偷懶的人所得的都一樣,還有誰會勤力呢?另外,要行使這制度得完全依賴政府操作,豈非容易令絕對的權力交予部分人操控,這樣看來,共產主義的設計原意似乎是好,但卻忽略了人性及如何執行。不過追求人人平等倒是不少入世未深的人的想望,難怪這理念在任何時候都總有一班支持者。

有書評介紹《動物農莊》是有關反對前蘇聯史達林和史達林主義的作品,我文學及歷史水平不高,不敢說三道四,但因作品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從寫作背景看,似乎也是衝著希特拉的極權統治而來,但此作品是否也有關西方國家之後聯手對抗「紅潮」的作用,我更不敢說。而在《動物農莊》內,雖然也有篇幅提到要每種動物都過得平等,但往後制度很快便崩潰並非平等而出現的問題,反而是一隻或一班歹角的出現才是問題所在,所以我覺得只要有一貪戀權力及精於玩弄手段的人現,若沒有另一有力的制度去抗衡,任何再理想的制度也足以崩壞。

《動物農莊》給我的最大啟發也許是人本心的邪惡並有無限慾望,原本農莊的壞主人被動物趕走,我真誠地相信一班動物是打算建立一個烏托邦,但很快地當有豬覺得自己是「食腦」一族,比其他動物高人一等之時,令原本以為每種動物可以平等生存的理念一下子除清。

更甚,原來已經有動物靜悄悄在培植勢力,包括藉洗腦裁培「打手」,稍後可一舉排除異己,另外透過文宣、改變法律、中傷、謠言、武力來鞏固勢力,並且一步步把有懷疑、不聽話的逐步鏟除,最後權力鞏固了,新的農莊領導人又漸漸變成原先的主人一樣,農莊打回原形,隨時比之前的更惡劣。

《動物農莊》的作者為George Orwell,他的高明之處是把人類的世界寫成動物世界,由於動物思想及生活始終比人類簡單,便能夠以更淺易的形式述說極權者如何運作,例如動物農莊的規條只有七條,極權者如何玩弄字眼及動物們有限的記性及智慧,另外歹角對頭只有一個,他只需針對另一隻動物,還有動物與生俱來只為了食,沒有人類既有情感、又有精神和肉體的需要,只要在糧食方面作增減,便說出新制度下的狀況了。儘管書中角色不算少,但不同動物的性格及特色也頗鮮明,仿似已是人類世界的縮影。

今日每當看到西方政權烏煙瘴氣,民選領導人多處弱勢、施政舉步維艱、反政府示威持續、政治上無所作為、經濟無大起色……,反而行使威權或專權的政府在經濟或施政上更理想,就看這次新冠肺炎抗疫表現,民主國家大多付上沉重代價,反而比較極權的地方抗疫表現較好,是否代表了人不應有太多自由民主,應該容許政權用較強硬的手段去管治呢?

但從歷史看到一個又一個極權政府在某些事上可能更具效率,但中間排斥及殺戮異己、拒絕其他聲音、控制思想,也許短時間有些事情能否辦得快捷,但長時間便失去了進步的動力及本錢,而且容易出現獨裁或以人治作管治的方針,失去客觀和理智,對社會的發展最終沒有好處。西方不少學者也看到今日沒有一個完美的政治體制,但要設計出更好的體制又談何容易呢?

人心是邪惡,並且人的慾望十分可怕,所以真的要有建全的制度制衡當權者,否則歷史的悲劇只會重演。

231120

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也不是沒有難處 - 真正極品的上司


在這個機構及部門工作了超過三十年的前上司退休,新上司上任,還期望新一代的管理人員做事較客觀、合理和新派,只可惜事與願違。

前上司最遭人話柄是她比較情緒化,對同事的態度會大上大落,當她心情不好又遇上同事剛做錯事情,她確是那類關了房門也可聽到她罵人聲音的一種,有些同事固然不喜歡,而我雖然也曾被責罵過,但對這位上司的評價卻不太差,只因她雖是性情中人,但同時亦有情有義,正如不少同事說過她仍是一個好人,我亦很認同。記得我爸爸的安息聚會幾乎遇上颱風,她跟我一同的緊張,後來甚至還冒著風雨出席給我支持,另外和她一起合作廿年的同事突然離世,她在眾人前痛哭。也許我閱歷還不是太多,但我仍十分相信她是一個好人。

比她年輕一載的新上司年多前上任,一直抱著不應作比較的心態,畢竟,兩人對這份工作的熟練程度和大家的默契絕不可同日而語,只可惜當新上司越熟練工作,其大上大落及驕傲的性情便越加表露無遺。若果如前上司一樣,有個好心腸我們尚且可容忍,只是若果連心腸也不好,大家便好受了。

這位女上司明顯喜歡討好上級,她似乎還有更上一層樓的打算,好像早前收到一個投訴,原本跟自己的部門沒太大關係,但她卻急不及待叫我著同事找資料,可憐這位不過是文職的同事正在休假,我提議明天同事回來才給她找資料,因為投訴還是剛收到,我們就算待多一天仍符合任何工作守則的規定,但她竟逼令同事放假期間也要處理。最後找到資料,看到她給高層的回覆,明顯是在展示她辦事迅速,能夠適時為她的上級提供有用資料。

人有野心不是錯,但卻要犧牲同事的個人時間去換取自己的回報實在大有問題。事實上,類似例子比比皆是,她為討好上級,但凡有高層出席的活動全民皆兵,投入大量資源做一個小活動,但一些本來應多派人手的活動卻吝嗇於人力資源。

無奈的是,她縱然有野心,但似乎辦事的能力十分有限,在統籌活動上,人力資源比重錯配就當她只為討好高層,而更令同事困擾是面對大型活動,在活動前一週已經驚惶失措、方寸盡失,頻頻詢問同事早已經解決了的問題,又不時發怒,立場搖擺不定。事實上,因著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所謂大型活動的規模其實已經大為縮小,由起初會邀請國際專家的盛會變成只有本地專家,然後再由實體活動變成半網上活動,人數已經由數百減到三十人,誰知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歸根結底,還不是未見過大場面和能力未逮?

我們同部門的同事不否認這樣的上司是很難處理,因為她既會討好她的上級,在有權決定她去留的人眼中,她至少在他們面前做事妥當甚至亮麗,他們未必看到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苦果,而事實上,在這位上司上任一年多,已有十六個同事離職,在一個只有二十人的部門來看,數字可真不少。只不過,這位上司既沒犯上明顯錯誤,高層又沒有一定要撤換她的理由,所以在可見的將來,除非我求去,否則恐怕只能跟她共事。

她令我想起初到這機構遇上一位任何人也覺難纏的下屬,沒人喜歡作他的上司,作為新人,我更沒有信心和把握把他管好,於是決心與他同舞,誰知和他又能相安無事。

這事情給我的學習是讓神叫我有耐性去面對不易改變的事,也許祂叫我去學一些東西,包括學習靈巧像蛇、體恤遇一樣困難的人和操練我耐性。

221220

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這個聖誕不太差

二○二○年的聖誕節,最終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而要在重重限制下渡過,沒有教會實體聚會、沒有戲院、沒有和親朋好友的相聚、沒有在餐廳的聖誕晚餐,今個聖誕相比於以往真的很不同。還好,大部分限制措施在十二月初已開始實行,最不暢快和不習慣便是那個時候,過了兩星期臨近聖誕節,也已經逐漸適應下來。

儘管今年聖誕不能如舊和教會弟兄姊妹相聚,連續兩年帶同小結他報佳音的創舉不再,亦不能和太太吃個豐富自助晚餐然後入戲院看一場電影,那就調節一下吧,心態決定一切。

事實上,和太太近年已經不一定到外面的大酒店吃自助晚餐作為慶祝聖誕的節目,畢竟我們也不是八廿二,亦非新婚或剛認識,用不著一定要完成情侶的指定項目,反而我們卻早已經認清聖誕節吃自助晚餐是一年其中一件最無謂且最不化算的事情,因為顧客既多,坐得迫夾,肯定會叫浪漫,偏偏價錢卻最貴,食物公式之餘又不見得款式多和味美,所以近年希望吃一作為和太太慶祝聖誕,反而會選擇聖誕前或後幾天才吃個豐富午餐或下午茶,上年甚至只選擇在平安夜當日吃層架式下午茶,貪其價錢跟平日變化不大。而今年便決定照辦煮碗,但趁冬至早放工便和太太往中環的特色酒店去,食物不多卻精緻,不用頻頻離座去取食物,可以多留在座位和太太回顧這一年,其實這樣的安排倒更有意思。

吃完下午茶才五時多,我們便沿中環看燈飾,然後坐渡輪過海往尖沙咀,繼續看我們未看完的燈飾。今年雖然有很多限聚措施,甚至政府應該不鼓勵我們逛商場,但仍無礙大部分商場繼續設置充滿氣氛的裝飾。我和太太自十二月初便開始遊走各區看燈飾,給我們的整體感覺是燈飾的水準不會比往年遜色,但人流卻少了而不太迫夾,究竟這是好是壞呢?

也許市面人流少了,飛機及工商活動也大為減少,總覺今年天氣涼快不少,自踏入十二月已明顯入冬,聖誕節比過去三數年更似冬天,其中未到聖誕天文台已經發出過寒冷天氣警告。今年確是較涼快,不用穿著短袖衫褲趣怪地站雪人佈置旁拍照,今年的過節感覺其實是比往年更像樣。

另外,由於不少聚會叫停,今年的空閒時間多了,我反而有空從家中的角落找出一早買下但閒置了三年的聖誕咭,然後再給朋友及親戚一字一字寫上祝福說話。想起這兩年開始興起社交媒體的貼紙,不用一秒鐘便送上所謂祝福,連「聖誕快樂新年進步」這八個簡單中文字也省下來,但大家一定明白短短五十個用筆寫下的文字,以及專誠走去郵局買個郵票貼在信封上的價值,肯定遠超那設計再精美的貼紙。

也許唯一不習慣便是晚上六時過後完全沒有晚市堂食供應,說實話,聖誕燈飾往往在晚上才好看,所以有幾次太太看完燈飾,只得買外賣回家,其中一次還趁戶外未太冷而在市區內的公園野餐,儘管不太享受,但倒會是這年過聖誕難忘的一餐。

這樣看來,今個聖誕原來也不差哩。

(7.1.2021)


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當疫情就在身邊時

 

同組同事外出午膳後歸來,立即告訴我一個壞消息,她說她有位朋友的工作地方有人感染,而她昨晚正正跟那位朋友吃過飯。我這位同事上午還好好的談笑風生,還拿疫情開玩笑,但下午立即變得沉寂,直到她突然問我工作機構的醫療保險會否覆蓋這個病毒的檢測費用,我才知道原來她正為這件事情擔心。

同事心情大變,我估計她不是擔心自己染病而被送進醫院,她反而是擔心自己染病後也感染其他同事,然後影響我們及我們的家人。估計同事才三十歲左右,她最壞的情況應該只會大病一場,其他比他年紀大的同事或會比她高危一點,所以她才有些擔心。

的確,自專家知道這個病毒的傳染性及特徵,我們相對地較年輕的一群往往是擔心會不知不覺感染人多於自己被感染,仍記得年初新冠肺炎開始在香港爆發,我因返過內地而在返了兩日工後才被建議自我在家中隔離,在那十四天內的其中一晚,不知是香港的確診人數突然急升還是專家發現甚麼徵狀,自己無端端感到有咳嗽和流鼻水,我立即聯想到這幾天我去過哪裡、遇見過甚麼人,若我被證實確診,他們全部都有麻煩,那我就過意不去了……。

最後,證實是心理作用多於真實情況,而更感恩的是,自香港有第一個確診者以來,我身邊其實沒有直屬朋友、親戚和認識的人受感染,最接近一次是自己教會某區一位姊妹的丈夫歐遊回來後確診,那姊妹立即被隔離,但她最終還是無事,不過她姓甚名誰我到今天仍未知道。另外,就是好幾位同事居住的大樓有人確診,這恐怕連我的同事也不認識確診者也說不定。

若以統計學作計算,香港至今有七千多人確診,在香港七百多萬人口中,即平均一千人才一人確診,估計我認識又保持一定程度聯繫的人未夠五百個,所以身邊沒有人感染也不是甚麼大新聞。儘管如此,性格傾向悲觀的我仍不排除我自己或身邊早晚有人受感染,也許我們年輕的一輩不擔心有性命危險,但想想我仍一週最少一次探望年長的媽媽,甚至仍間中探望九十多歲的外婆,其實感染了也是不好,更別說我返工接觸的眾多同事或鄰居,然後工作單位及同棟居住的大樓要徹底清洗,同事或鄰居或要被隔離,那份感覺及壓力肯定比自己受感染更不好受。

但不少人往往要切身處地才知事情嚴重,正如同事上午還在談笑風生,以為病毒離自己甚遠,但她怎會料到只要前一晚一起吃飯的朋友不自覺地「中招」,她亦有可能無辜辜地被感染。難怪有些高設防的朋友是謝絕一切飯局和相聚,他們可能做得誇張了,但我卻不會取笑他們。

儘管我仍不敢排除我一日會被感染,亦顧念其他人,但我想,如何在防疫及確保身心健康之間達到平衡同樣重要,所以我一直只維持中度防疫,例如仍堅持定期探望家人及與人聯繫,因為我始終覺得年長親人仍得我們主動去看看。

如何平衡自己的心態及真實狀況真不易拿捏,我們時刻確要知道病毒可能就在身邊,下一刻可能會知昨晚相聚過的親朋受感染了,但亦要保持樂觀相信不是一出街便受感染,而且病毒還未至於是透過空氣輕易傳播,所以只要人人戴好口罩,避免接觸過公眾物件然後摔眼、口和鼻,受感染機會仍不是太大。

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