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當瑕疵也變成美事


製作年中紐西蘭之旅的旅行相簿,一本自己留念,一本打算送給媽媽,才想起原來今年先後和自己媽媽和太太的爸媽去過旅行,連同中間一次只和太太獨往日本的浪漫之旅,今年三個旅程三個組合實在照顧得全面和豐富。

看看和媽媽、太太、妹妹、妹夫和跑友往紐西蘭拍下超過二千張相片,藉此回味旅程也仍津津有味,想想一個旅程包含了另一地方的馬拉松活動、親子同遊、參與人生首次洞穴漂浮、摸黑探險尋找滿地螢光蟲、行山尋找自然美景、邊走邊吃紐西蘭不同食物、在沙灘和公園看看自然景象等,真是不可多得的旅程。要知道紐西蘭北島的良晨美景公認比南島遜色,但我們仍相當滿意,那麼我們若去南島,不怕我們不捨得回來嗎?

事實上,我對這次旅程確是不捨得,因為天氣好、人人好心情又沒病痛、駕車及幾個預約了的行程都沒出現狀況,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因為知道就算去一個景色再好的地方,若出現甚麼狀況也足以叫人掃興及令行程蒙上陰影。

想想今次行程有沒有瑕疵,我勉強去發掘也只能想起租住酒店方面應該可以更好。第一是有兩晚糊裡糊塗租了間「黑店」,房內的衣櫃內竟有垃圾、酒店及房間設施殘破、工作人員態度欠佳等,難怪兩晚全酒店似乎也只有我們這戶顧客。另有一晚的酒店本來問題不大,只是不明白要有兩張單人床的房間為何相當狹窄,令我媽及跑友皆睡得不舒服。事後我也反思其實如此多人平分住宿費,應否放心租住貴一點的房間。怎樣也好,相信主因應該是貨不對版多於我作錯決定,大家事後也沒怪責我租錯酒店,反而安慰我說發覺酒店一年前的評價是相當不錯,我可能只是被誤導而已;這也證明有好景點和好酒店始終不如有好的旅伴。何況,在那殘缺的酒店,卻竟是眾多個晚上我們最有家的感覺的時候。

這個組合其實幾有趣,我和妹妹既可帶同媽媽同遊,我和她另分別司職司機和食物大使,我的穩健令駕車時避免遇上交通事故,妹妹勇於嘗試令我們吃過好幾間有名的餐廳,然後有我太太和妹夫作支援及一些決定,例如妹夫在我和妹妹仍在馬拉松跑道拼搏之時,他駕車把媽媽送到終點,太太亦在我駕車時一直相伴等。至於跟我們沒血緣關係的跑友,卻最會製造話題及氣氛,她帶備了我們香港黃金一代的流行曲在車上播放,又樂於替我們一家合照。的確,這次旅程的合照特別多,看到媽媽無論上山下海、在葡萄園、地熱谷、餐廳、湖邊地標或百年古樹下也笑容滿面,我們就知道這次行程早已值回票價。

除了三晚酒店未達我們預期,另有一晚我們也去到一間黑食肆,大家山長水遠去到該餐廳始知掛羊頭賣狗肉,大家決定就算餓著也速速離開。而最後流傳到今日的笑話是竟讓我猜中十紐元的自助晚餐只包含了白飯、薯仔和沙律,我都想不到我湖亂一說竟然是事實。

最後,也難忘最後一天和我太太的獨處時間。妹妹先帶媽媽回港,跑友有自己的節目,我和太太便到處去找花、紅葉和彩虹;在一星期奔波的旅程後,還有一天和太太浪漫共渡的時光。如此能兼顧所有元素的行程,我也不記得還有哪一次了。

221118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將親近神變成習慣



教會近日的聚會訊息主題是將主耶穌帶到我們生活裡,無論由起床、踏出家門、搭車、上班、放工、回家、煮飯、教子女功課或做運動等每個環節,都希望弟兄姊妹在這些日常生活部分也與主同行並有主的參與。

現世基督徒的通病便是生活被資訊大大佔據,手機遊戲、社交媒體、廣告和娛樂等東西充斥每日生活,不到吃飯時間要謝飯或者星期日的的聚會,我們也沒有多想起主耶穌片刻;只是,主既是創天造地的神又愛我們,我們每日的生活只有短短時間祈禱主,又或只在星期日或危急時才去與主同行,實在是既可惜又不智。所以教會作帶領的近日以此作題目也實在無可厚非,而將與主同行成為習慣,更是針對性地解決很多基督徒不能持守的問題。

事實上,這世代的人除了生活忙碌,每時每核被資訊充斥外,魔鬼亦不放過基督徒,務求以不同方式令人把神忘記。要解決這個問題,將之成為習慣便是一個好方法,試問一般人再忙還是不會忘記擦牙和洗澡,再忙也會記得出街穿上鞋襪,這些不就是長久以來建立的習慣嗎?但人大了,要在既定生活模式中加插一個習慣是不容易,所以起初確需要比較刻意,亦可能需要放棄一些原有的生活模式,才能夠作出改變。

同樣地,人也有一些習慣是不必要,只不過因為行之已久而繼續,但這些習慣究竟好不好,別說是否有礙去認識神和與神同行,可能就是對身心健康也未必好,若有這樣的習慣,也應該戒除。就好像我過往吃早餐時必定會喝一大杯奶茶,先不討論奶茶本身對身體好不好,但每杯奶茶包含的兩大茶匙黃糖,則肯定多吃沒益。直至某天我突然發現每兩三個月便用完一大包糖,便反思伴隨我多年的這個習慣是否應該繼續,我是否不喝奶茶便沒精神或做事不順?最後我很快速且容易地便戒掉每日必喝奶茶的習慣,而且還成功轉吃健康得多的麥皮,說明習慣了的也不一定正確,也可能會妨礙建立好習慣。另外,又有一次一位在同一教會中與我一同聚會的姊妹約我吃飯,她問我星期五晚可有空,我立即在社交媒體中回應了一個「嬲樣」,因為她其實應該要知道教會逢星期五晚有祈禱會,且開放予眾弟兄姊妹參加,而她不就是已經習慣了不打算參加而忘記了有這樣一個相聚嗎?對我,我看祈禱會是重要,所以也習慣地預留星期五晚去聚會。習慣了跟勉強去作是不同,即使我也試過在近幾個月三次分別因工作及歡送同事而缺席,但我沒有內疚與不快,因為心態才是正確;我倒寧願習慣了聚會而間中不能參加好過建立了不參加的習慣而間中才參加。

建立習慣似乎是現今對抗「都市善忘病」的好方法。不是我們記憶力比從前的人差,而是因為這世代有太多東西吸引我們而令我們分心和對事情「不上心」。若在屬靈上建立了習慣,最少可以令我們先「自動波地」回到主裡,至於如何再進深及提升質素就是另一大題目了。

201118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也有不少亮點的馬拉松



不知這次在台中跑馬拉松的成績是否歷來最慢,就算不比在新加坡的那次慢,也不會快多少,但那次首次跑出五小時多的時候感到十分傷感和挫敗,因為那時練習得不錯,還期望可以做出佳績,誰知事與願違,最大的原因肯定是在那炎熱的天氣下作賽。

這次在台中也是跑出相近的時間,但沒有太失落,因為除了氣溫不遜於新加坡,並且有兩次要爬升三百米高度,更別說這次到台灣前五個星期腳傷而有長達三星期完全沒練習,所有一早已把目標放於「跑完便算」;我也告訴參加半馬組別的太太,計算我要以五小時才完成的時間回來找我便好。

儘管今次跑步的成績不太理想,我卻還是覺得今次的馬拉松有一些亮點和話題。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兩次上山和下山的艱苦路程。相比於一年前到太魯閣參賽,其實台中這個爬升的高度沒那麼大,但由於那次跑在峽谷中,不同這次被太陽曬著,所以感覺上這次是更為辛苦;跑友說她事前不知而「中伏」,並且找來好些朋友參加,我才是「中伏」的一個。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堅持要完成,也許上山之時我們需要步行或急步而上,但落山也盡量去跑以追趕失去的時間。別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策略,我和跑友也留意到不少人連落山也步行;難怪我們雖然跑了五個多小時,我竟然仍是年齡分組中頭半完成的選手,跑友更是她的組別內頭三分一完成的「優秀選手」。

除了天氣及地勢外,另一給我印象麻麻的便是幾近沒有打氣的啦啦隊,回想起就算泰國清邁及香港,臨近衝線都會有人些打氣。還好全程四十二公里的路程也有一位跑友和工作人員跟我擊掌,避免了出現零擊掌這個難堪的記錄。即使明白這樣的天氣實在很難叫人走出街為陌生人打氣,但感覺始終欠了一點點。

還好,沒有人打氣,卻仍有百分之百投入及認真的工作人員,我實在找不到一位工作人員在睇手機或遊手好閒,卻多是叫我加油及為我遞水;而這類的飲水站亦多,平均三公里便一個,所以計得出主辦單位投放的資源不少。

事實上,供水之外每個加油站也提供運動飲品及最少兩款小食,有的更多達十多款,水果包括有香蕉、柑楺、西瓜和熱情果,小食包括蛋糕、朱古力、不同的餅乾、糖果等,但最特別卻是燒鴨和樽裝雞精,雖然不知後兩者對跑步可會有負面影響,但既然這次不為跑出成績,卻難得有這些新奇食物,怎樣也要試一口。

全程雖然沒見到多少個打氣市民,但感覺很快便見到工作人員和豐富的補給站,此外,景色不沉悶,由起點的巿政廳及廣場到台中歌劇院,然後離開市區,經過田園、河道、樹蔭大道、城鄉、醫院、大橋和豪宅區,上山原來是去到瞭望台,可俯瞰台中全景,最後返回市區。景色其實多變而不沉悶,即使因為路程太辛苦而不想停下來細味,但聊勝於無。我一定會記得在杜拜及台灣桃園的兩次,是悶到令人跑著也想睡覺的一種。

值得一提,返回市區,原來太太和跑友也有和我一樣的經歷,就是當臨近終點,接近筋疲力盡之時還被逼作「間歇訓練」,即是快跑一小段然後慢跑,再快跑一小段然後慢跑。這樣有科學根據的訓練當然不會是剩下半條命的人主動參與,只不過返回台中市區,卻要跑過很多十字路口,也許主辦單位不想擾亂民生,所以沒有完全封路及攔截車輛,一切按紅綠燈行事,即是去到十字路口,跑手若遇著紅燈便要停,綠燈才可橫過十字路口繼續;只是在頭兩個十字路口前,發覺每次停下來也需要等候分半到兩分鐘,尤其看著燈號慢慢在倒數,再疲倦的跑手也覺站在原地十分難耐,於是當看到前面的燈號還有十多二十秒便轉變時,大多跑手也用盡吃奶之力衝過去,過了便減慢速度或步行,只是不太久又遇到另一個十字路口,於是又要再次提步加速過馬路,如是者好像循環作了五、六次。想不到事後大家也有一樣的感覺,更想不到原來我們也仍然充滿潛能。

好一個不容易完成的台中馬拉松,原來也留給我們足夠的話題。

151118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堅持與妥協



戲迷及影評也在談論日本電影《屍殺片場》如何「刀仔鋸大樹」,以折合二十二萬港元的成本卻大收二億元,又或電影如何破格具創意,帶來了不少話題;但給我最深刻卻是戲中一段不起眼的父女情。

成年的女兒跟父親一樣,也投入電影製作的工作,但她對製片有夢,用最認真和投入的方法去協助製作,自然撞板多多,甚至被其他工作人員投訴,女兒因此鬱鬱不得志。直到一次她為看心儀的明星而跟父親到其片場,父親面對很多意外情況而作出妥協和調節,得令拍攝工作一直能進行,但女兒不願輕易妥協的性格亦做就她協助父親完成其作品的最後一個鏡頭。

這齣低製作成本的電影固然以另類方式道出製片的血淚和幕後工作人員的努力,是否加插這段其實無傷大雅,但在千變萬化的電影世界中,如何把堅持原則和妥協於環境拿捏得準確,我相信可會是很多編導和監製面對的問題,所以對我而言,這段是錦上添花,令幕後需要費煞思量一番的實情,以父女不同的處理手法表達出來。

人生如演戲,每個人的人生又何來一定會按既定的劇本去演進?當以為前面會風平浪靜,但一件事情的發生便足以令形勢巨變;若以為難關將難以越過之時,誰知又會否極泰來。現在社會變得複雜,環環相扣,亞馬遜河一隻蝴蝶多拍幾下翅膀也可影響到世界另一端,人生比電影其實更加複雜多變,那麼我們應該堅持原則而走,還是妥協於環境而隨時作改變呢?這從來也不容易拿捏準確,否則就不會有「盲塞」和「變色龍」這樣負面的詞語分別去形容努力堅持和甘願作妥協的人。

堅持和妥協看似對立,卻又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通常會遊走的不同階段。電影中一對父女相信也是對電影的熱愛而投身製片行列,女兒初出茅盧,充滿理想和熱血,就像很多年輕力壯而仍然滿有理想的人,往往對一些原則抱著最大的堅持,的而且確,未能堅持下去的大多不能圓夢;但人大了、經歷多了、責任大了,就如電影中已作人父並擔起全個製作命脈的父親一樣,他知道一味的堅持只會傷人而不利己,惟有適時作一些妥協才能夠生存於世上。但習慣了妥協,連人生大原則也失去之時,往往亦是一個人迷失的時候。

所以,很喜歡《屍殺片場》中父女的一段,透過父女不同的處事方針看到兩種待人處世的方式,然後能夠互相補足,互被感染,能夠雙劍合璧當然是最完美的結局。我也但願人生旅途中懂得平衡兩者,尤其尋夢的年輕階段逐漸遠去,妥協也許將會更大的支配我人生之時,仍能找到讓我繼續堅持的事情。

 161118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充滿挑戰的旅程


這個年代去台灣旅行其實已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情,何況幾年前才去過台中,這個地方既沒有台北的擠逼,亦沒有花蓮般鄕郊,只要不介意節奏比香港慢一點,其實幾適合香港人去台中休憩一下,即使是帶同長輩。

五個月前報名參加十一月在台中舉辦的馬拉松,出發前不足一個月才決定改為與家人同遊,而對象是太太的父母。想起上次與他們同遊已經超過十年,當日的目的地還不過不太遙遠的古兜溫泉,且是參加旅行團的。十一年過去,他們明顯已經老了,但我們知道再不一起旅遊,同遊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就好像四年前跟爸爸同遊他渴望前往的新加坡,那次便已經成為絕響。

儘管我們已較正這次旅行的目的,知道再不是另一個跑馬拉松加上和太太的浪漫旅程,只不過,這個旅程的挑戰還是比我們原先估計的大。

慶幸在馬拉松比賽前一晚的酒店我們預先訂了兩個房間,本打算有朋友跟我們同遊同跑,最後用得著的竟是外父外母。不過大活動項目前,還加上台中剛開始世界花卉博覽,兩個大活動同時進行肯定令轉換酒店不易,原先我們訂的酒店只求接近起點及較經濟,所以不會太舒適及有良好服務,但若要外父外母入住,則覺得有點失禮。但也沒辦法了。不過這卻同時說出既要跑馬拉松,又要顧及外父外母,其實不是一件容易事。

除了頭兩晚住酒店聯想起的問題,發覺他們跟我爸媽很不同,他們對我們參與這大型體育活動全無興趣--其實不是叫他們也跑全程,但就算到市政府廣場領取號碼布、較正時間在終點等我們衝線及拍照留念等,也全無興趣--我們固然發現自己的想法是一廂情願,但亦說出對一些睇法上的分歧。畢竟,他們的女兒也在海外參加一場不簡單的半程馬拉松,不值得到現場為她喝采及打氣嗎?原來這只是我們的想法。

另外在飲食上,素來我去另一處地方旅遊,也盡量多吃當地美食,那管其實我還是比較愛吃傳統飯菜;但想不到兩位家人對米飯的堅持極大,我們究竟可以怎樣配合上呢?

逐漸我們也知道要更多從他們的需要及心態著手,例如他們寧願多休息也不要往景點去、要盡快買到台灣有名的手信好送給朋友,我們始發現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更重要,便惟有由我們去改變遷就。

而最後一個大問題,也是超出我們估計的情況,就是他們的健康狀況比我們起初估計的還差了。我們早知道老人家不會跟得上我們的步速,我們也知道太熱、太冷、風太大也令他們吃不消,但原來他們需要上洗手間的頻密程度和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還是比我們預期大。我們必須隨時留意哪裡有洗手間、哪裡有吃白飯的地方,常提醒他們多帶外套圍巾等。其實不過是四日三夜的行程,卻常常需要提高警覺及帶著腦袋去行。去台中本來應該可以好簡單,這次卻變得挑戰重重。

不過,當挑戰來到,就更提醒我們要更多倚靠神,卻因此令我們在今次挑戰中滿滿有著神的祝福。

071118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就這一次吧!


和太太結婚後,兩個人一起去過不少次浪漫的旅程,有好幾次則和教會弟兄姊妹一同上路,另外和我媽媽及妹妹一家也去過幾次,還有一次跟當日仍健在的爸爸同往,反而和太太的父母,則自從結婚不久前往大陸的古兜以後,已沒有再跟他們一起去過外地旅遊。隨著他們年紀漸大,我們都知道日後再踏上旅程的機會只有更少,是否應該再想想如何做就另一次家庭之旅呢?

太太提出這建議其實也有兩三年,只不過一想到目的地便令人頭痛,中國大陸已經不用想,因為近年太太父母不斷在中國遊山玩水,不久前他們與我和太太跟教會一起去廣東省某景點,他們竟說之前已來過兩次。但不返內地便要搭飛機了,遠的他們不會考慮,因為時差及長途飛機會令他們吃不消,另外他們一家曾前往馬來西亞而不打算再去,其中有位親戚又沒忘記中國的國仇家恨,若飲食及文化若果差異太大,也不能考慮,那即是說可供選擇的目的地名單便越來越少了。

不能否認,我覺得我也是有一些責任,因為近年和太太的旅程大多也和參加馬拉松掛鉤,而要到海外參加這些賽事,每每又要三、四個月前下決定,包括訂機票和酒店等,不少人對這些比較遙遠的計劃其實不敢下定主意,到他們覺得可以決定出發之時,機票可能已經售罄,酒店方面當然也不再便宜。這個時間上的差距也令我們總難以夾到時間再出發。

事實上,儘管要協調出一個適合大家的旅程有點困難,我仍常將這個任務放在心中,希望可以快快成行。

這次台中的旅程,可說是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四個多月前已經報名參加台中一個馬拉松比賽,由於不是旺季,所以機票也不昂貴;報名及買機票後,立即也選定在馬拉松起點附近的酒店,一切備好,就只待十一月出發了。期間去到十月,太太又提起和爸媽十多年前同遊馬來西亞的舊片段,我也想想究竟可以怎樣配合,既然我們即將去台灣,也即管看看價錢如何,只是發覺前往區區不遠的台灣也十分昂貴,我們實在不值得以這個價錢買機票去台灣,於是便打退堂鼓,打算另擇日子。

的而且確,之後在和太太一直的考慮中,發覺台灣始終是一個不俗的選擇,她的爸媽既未曾前往而又有些興趣,距離又不遠,文化又不差天共地,實在是很好的選擇。我們想到,若果這次不帶同他們同往,不知又要等多久,然後又要找個理想目的地;而我們這趟去台灣後,真不知哪天會再去。心中反覆思考寧願貴一點還是待下次計劃好一點才去。

就在這時,無意中看到有航空公司推出長者及同行者優惠,雖然不是節省得很多,但心理上卻覺得已經合理一點。我們就先預訂機票,再在廿四小時以內查看可能性、問問他們意向等;台中既是相對簡單,他們似乎又流露出興奮,既覺得可行,真是機不可失,就選定今趟吧!

愛得要及時,待他們不能走動,即使免費機票也沒有用。

021118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松本與上高地 - 近乎完美的旅程(下)


五日四夜日本松本加上高地之旅,我們前後入住四間酒店,其中最昂貴的一間位於上高地,其餘三間的價錢加起來也不及這間昂貴,只是在上高地核心旅遊區內的八間旅館,這間已屬最便宜了,但究竟會否一分錢一分貨呢?也許我永沒法知曉。起初,我的確是期望不高,或者景觀比較遜色,或者是設施稍為殘舊;但當我們在上高地走畢第一段路程,剛好下午二時可以登記入住房間時,原來我們之前放在大堂的行李已被搬進房間,當職員引領我們去房間時,門一開,竟然望著那主河流幹道,實在令我們喜出望外!這是有河的景觀,不就是年幼時畫圖畫把夢想小屋畫在河邊一樣嗎?幾乎驚叫出來,連忘感謝旅館員工的安排,相信他也看到我們的喜悅。

除了河景,旅館也提供溫泉浴池、早晚的傳統日式料理,但我們最珍惜還是那個望向河邊的房間,晚上浸過溫泉回到房間也特別走到露台聽聽大自然流水聲及尋找沒有被光掩蓋的星星,翌日吃過早餐後也再打開露台的門窗坐下禱告和看聖經。多麼高興住進這環境一流、服務十分卓越的旅館。管他更高的價錢會有更高享受,這間旅館給我們的一切已超乎我們所想的足夠。

在上高地渡過一夜後,翌日我們不急於返回東京準備之後的一日回程香港,反而在上高地多留下一會,多拍攝一些自然美景,臨近中午才起程回去東京。

東京是這次行程的首站和尾站,過去兩次路過也在這個大城市中感到迷失。由於今趟較遲離開上高地,返到東京已經是晚上七時多,還在猶豫這個天已全黑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到甚麼地方之際,竟給我們找到前往東京站一帶的地方,這裡同時包含地下街、商場、眾多卡通人物的專門售賣點、拉麵街及可給明日機場鐵路劃位的櫃位,一個地點完成我和太太多個喜好和需要,重要是我還可以在商鋪關門前到達,也令在東京的晚上沒有浪費。

翌日我們集中在東京上野區一帶遊覽,先到上野公園逛逛,然後便前往上野最有名的步行街了。來過三次東京,今趟似乎是首先踏足上野,這裡居住及消費比新宿便宜,節奏也不太緊迫。我們除了吃到旅遊達人熱烈推介的平價刺身飯外,和太太也分別購買到運動風褸和優閒鞋,而我那件風褸還莫名其妙地拿到八折再八折的優惠,實在喜出望外。

在上野一直待到下午,便開始準備回程。這趟旅程半夜機來,晚機返,用盡了五天的時間,我們住進四間在該區也算經濟、但又包含早餐的酒店;前後我們吃了三次太太十分喜愛的刺身飯和兩次我近年鍾情的沾麵,又試過日式串燒及松本有名的橋麥麵;我們亦有逛商場和探望一位去年在摩洛哥旅遊時認識的日本朋友……

這個五日的旅程看似短時間,卻其實相當豐富,甚麼元素幾乎也包含在內。也許千里迢迢去到松本而不能跑到馬拉松是唯一的美中不足,卻叫我得到另一些的人生體驗,誰曉得這些體驗將會是我人生只此一次的獨有經歷呢?既沒有真正的損失,何用介意那不完美的旅程呢?

151018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又是際遇問題


同事辭職,看來是做得不暢快。不暢快應該有好些原因,可能是跟上司的合作,可能是未能應付工作,而我覺得同事上任的時間才是根源。

先不說同事的能力以及過往的工作經驗,初上任卻獲安排面對全新的項目,一切沒先例可循,由零開始,除了上司之外恐怕便再沒有其他人可給予意見,只是因為項目是全新的,可能連上司也沒有清晰策略和計劃。偏偏同事怯於「撞板」和嘗試,可能不想給人留下不好印象吧,便令工作進度緩慢,然後便被上司責難,跟著就是工作不開心了。不能否認,同事的性格亦影響了心態,同事本來亦大可以正面地把工作視作一件新挑戰,想想他不用跟隨前人做法而可以有自由發揮和無限創意,而完成後又不用跟人或過去的結果比較;不過要懂得作開拓者真的不容易,也不是人人得,若果同事不屬這類人而又要作先行者,確是有點兒困難。上司把他放於新的任務上固然用人不當,但同事這時來到也是時機不合。

另一位離職的同事到來則剛遇上部門大搬遷,第一天返工便是部門新「入伙」,若果工作環境比舊有的更好,首天應該會見到本來的同事歡天喜地面對新環境,但就因為環境差了、座位窄了、僅餘的私人空間也失去了,令大家十分不快,尤其是搬遷後的首個工作日,一切還未適應過來,各個同事難免黑口黑面,士氣極度低落,此際卻還要接待一個上司新請回來的同事,同事無心接待是可以理解,甚至有同事向他投射宣泄對高層不滿也不是沒可能。新同事在這段時間來到,看到人情極冷漠、氣氛甚差,感覺不好也是無可厚非,快快跳船不是沒有道理。只可說又是時間不合。

我常感恩我開始在今日的機構及崗位工作之時,正遇上一個好時間,當日隊伍陣容強大,氣氛融洽,各人崗位清晰,所以初來到我便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角色而投入下去。另外,我的上手同事只不過是轉調了部門而非離職,我有好一段時間仍能從中了解工作竅門和經驗,接手工作完全沒有難度;而去到第二年,才正式要一個人統籌一個大型項目,那時我不只已經知道上司的要求和喜好,甚至我還已經觀摩過之前的做法。或者由於時機好、投入快,工作表現沒有大問題,因此便一直順利做下去,成為至今人生最長的工作。

不能否認,時機和際遇有時主宰人生路程,有時別人問我入了那個行業或從事某份工作,是否一定更理想,我通常會回答是否有努力和際遇是很重要,前者連五歲小孩也明白,後者則是人生累積了很多經歷之後,逐漸明白你在甚麼時候遇上甚麼人和事,也可影響人生路。我常跟教會弟妹分享的例子是你見工面試時,除了是你的準備及工作是否適合你外,還要看你當日的競爭對手,那管你已經無懈可擊,但剛巧全世界唯一表現比你更好的人出現,你也會失敗,反之即使你表現平平,但原來全部對手也比你差,你也夠贏了。所以先是努力,然後禱告交托神,最後結果如何就交給祂,往後的安排可能便是神給你的際遇了。

291018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當未能踏上跑道之時


穩定且有規律地跑步超過十二年,終於遇上令我身體痛楚難耐而暫時不能踏上跑道的傷患,過去即使有些小病小痛如傷風感冒或膝蓋有少許痛楚,也不阻我翌日又跑一轉,有時跑完後甚至還覺連一點未清的感冒也可除清,印象中已沒有上一次連續三星期沒跑步的記憶了;而即使是炎夏、遇上家人離世、十後風球以後這些外在因素,亦沒試過逼使我停止跑步這麼長時間。但這次實在沒可奈何,儘管我還應該要多為幾星期後的另一場馬拉松作練習。

想不到這兩週見到人家跑步我會羨慕,以前見到人們換齊裝備跑步,我不是想起我昨天或前天才跑過,就是想今晚或明晚也將和你們一樣;但這三星期,會羨慕他們可以在跑道或街道翱翔,而我卻不能。的確,跑步令我有翱翔的感覺,因為解除辦公室衣服的束縛,可以自由地奔馳大街小巷及人群中,已經感覺如飛一樣。

可惡的足底筋膜炎不知從何而來,醫學上也有說法是沒有一定的成因,但雙腿過勞、身體太重會是理由,只不過在這個炎夏,我的練習頻率一定不是歷來最高,而身體也一定不是最重最胖的時候。既然醫學上也未能肯定成因,也別追究了,好好的根治便好。

無論網上的分享、過來人的心得及中醫師的建議,也一面倒的說最佳方法是休息,終於決定在松本馬拉松後、台中馬拉松前連續休息三星期不去跑步,中間只能游水保持一點運動量。

說真的,這三星期原來絕不好受,經歷過後始發現這是比預計更折磨的事情,尤其涼爽的秋季來到,本應是多做運動的最好時機,但見更多人開始出來跑步自己卻不能跑、本應要備戰卻不能練、吃多了想保持身段卻不能動、心情麻麻卻未能藉此減壓……,不單覺得身上的贅肉多了,連心情也差了,笑容少了也不在話下。

這刻才想起原來能夠無病無痛地去跑,是一件多麼幸福和感恩的事,過去間中聽到運動員或跑友受傷而要休息好幾個月,我會覺得幾個月應該也會很快過,但原來對我們把做運動變成習慣的人來說,就是一星期也是很漫長。我應該高興及感恩以我這樣偏向高大和略胖的人,也是跑了十多年後才遇上這難根治之症。

沒辦法了,三星期休息只能令自己落床一刻腳跟不再痛楚,但知道未算完全康復;不過,身心方面的「病情」實在比那足底問題更痛苦,何況這兩星期再不練習,不要指望下個馬拉松可以跑得完了。把心一橫,要復發就復發吧,總好過我坐在家中、看著樓下的跑友跑步而我抑鬱致死。

再次踏上跑道,起初感到那些贅肉苦苦的纏著我全身,但三公里後,贅肉彷似正消減,而跑畢之後,雖然腳跟的痛楚回來了,卻感到身上盡是燃燒中的肌肉,它們也跟著心跳一直跳動著,而我的笑容也回來了。

忘記這些皮肉之痛,就讓我與傷患共舞吧!

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