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五份主流報紙免費派發,本來可以貪心地全部拿回家慢慢歎,但還是忍手只拿取有較多我喜歡的專欄作者的那兩份,因為就算只是兩份報紙也看不完,三兩個月便要狠心棄掉未看過的舊報紙,以免積存太多。逐漸也覺得可能需要再少拿了。一位曾經有每晚閱報習慣、喜歡文字、大學時又就讀傳理系的我,姑且也逐漸少看報紙,報紙的前景真的令人擔憂,但世界大趨勢傾向只看表面,又要快速,並且越來越影像化和跨張化,報紙的限制實在不易去改變或配合大環境。
至於紙媒的另一大將雜誌,恐怕亦生存困難。其實也不好意思告訴別人,我已超過十年沒買過雜誌了,家中所擁有的幾本雜誌,都是免費派發而拿回去,即使其中部分辦得不差,有些文章發人心省,但也不能推動我主動走去那些免費派發點拿取另一期;至於那兩三本跟自己信仰及嗜好有關的雜誌,內容其實十分豐富和精彩,而價錢又不昂貴,卻仍未能叫我去訂閱,甚至購買一兩期,因為發現好東西實在太多,報紙姑且也看不完,還有書本,就算買了雜誌也一樣看不完,最後又是積存在家中角落。還好,由於雜誌的專門性,所以總會有些愛好者會全力支持;只是傳媒實在不易辦,尤其是紙媒,正處於一個大轉型中,究竟有多少傳統傳播媒介還能夠生存,也是整個行業以至社會的一大疑問。
不要說紙媒,就算是電台和電視台,今日也為生存而努力。以我自己為例,昔日在學時還會在週日期待收聽甚麼樂壇流行榜,間中還會收聽名咀主持直播球賽,還會知道一些受歡迎的節目;但今日除了乘坐同事的順風車才順便收聽一下電台節目,已經斷絕和電台的關係,而環顧四週的親戚朋友及同事,其實已甚少聽電台廣播,看來隨了司機外,電台的聽眾群越縮越小。
至於看電視,在我成長的年代,即使不看報紙雜誌、不聽電台節目,也總會在某個範疇成為電視迷,可能是週間下午或週日上午的卡通迷,又或是每晚黃金檔期的劇集迷,甚至專捧《香港早晨》、港台節目或《勁頭金曲》也大有人在。本來看慣電視的,即使年齡大了、精神和體力也差了的,仍會被習慣和情意結吸引著,但今日電視劇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正如很久前我還會追看劇集,不久前還會看一下大結局,這幾年已再沒看過劇集了。可能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習慣和轉變,但看看這幾年電視劇的收視不斷下滑,今日有幾多劇集或卡通片會成為經典或者還會令我們有印象,我們便知道電視的生存也不是容易。
當然,今日看電視劇集不用一定要坐在電視機旁,而電視劇亦不再只限於香港製作,與其說電視媒體漸走下波,不如說現在的媒體多了,選擇也多了,好像電腦及智能手機的普及,更容易連接世界。我們仍需要娛樂和資訊,但從甚麼途徑獲得?會否把我喜歡及過去的習慣完全淘汰?真的不敢說。
(25•4•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