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不需要羨慕


正閲讀一本有關馬拉松的書籍,該書作者介紹了三十多位馬拉松跑手的奮鬥史和跑步心得,這種題材的書籍本應令我愛不釋手才對,只是這本書卻令我又愛又恨丶越看越難受,因為書內幾乎佔了一半的故事主角也是能夠以三小時以下(Sub 3)完成一場全程馬拉松的高手,但他們卻不是個個職業運動員;我這個連四小時內(Sub 4)完成也仍未達到的業餘跑手,真的越看越心傷。

去年年尾前往俄羅斯莫斯科跑馬拉松,妹妹首次超越我比我跑得快,而同場亦認識一個團友兼跑友,雖然在莫斯科還做不到四小時以內跑畢全程的成績,但她卻在稍後舉行的另一場馬拉松成功達到;正當身邊的人越跑越快,我卻有越來越慢的趨勢,也許年紀及體形是部分因素,但看到該書作者年紀也不輕,甚至其體形在其顛峰時期比我尤有過之,對我跑馬拉松的前景真的感到很暗淡。

對自己如何能跑得更好不是完全了無頭緒,甚至已不只一次在網誌做分析,好像要做十分充足的熱身運動以避免半途因酸痛影響表現,起跑時別跟在太慢的選手之後以避免節奏被拖慢等,可惜大部分方法只能幫助我繼續以四個半小時以內的時間完成,卻未能令我有進一步的突破。雖然有些失望,亦令我看到那本書叫我有些酸溜溜,但我覺得最重要還是要提醒自己勿忘初衷,不要忘記自己身體可能有的限制,並起初跑馬拉松的目的。

在書內眾多獲介紹的跑手中,其實不難發現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跑得甚多,當中不少不是參加了跑會就是香港代表隊成員,能夠得到專業訓練。我對於參加跑會其實不抗拒,尤其有志同道合的人一同作伴練習應該會很高興,不過如何在時間配合就是問題了,我能否每週穩定地抽三晚作練習?每次參與又是否能夠做足教練的全套練習呢?其實我是十分沒把握。雖然今日我每星期也有三兩次練習,但每次也相當隨心,不單按放工返抵家中的時間輕鬆作決定,也按狀態決定快慢,縱然這對我參加正式比賽的成績沒有太大幫助,但最少我從沒有因練習自找了壓力,而跑步亦從不需要給人交代。

跑步本來就是為了自己身體健康的緣故,甚至減肥的目的也是其次,往後發現跑步還能夠減壓,令心情舒𣈱已是額外收穫;到後來更加讓我可以籍參加馬拉松而到國外邊旅遊邊跑步就更加是錦上添花。籍一件有益身心的事情而發掘出其他好處,已經「有賺」了;明白到我投放有限,本身仍想放時間在教會、在家人朋友丶在寫網誌上,就要知道今天擁有的跑步成績及機會已經難能可貴,就不值得去羨慕別人的佳績。

人人選擇其實不同,對某件事情的重視程度亦不同,根本是不用去比較。再想想我大部分馬拉松的總名次仍比半數參加者快,更比從沒跑過的人擁有多很多另外的經歷,其實反而應該高興我縱然投放不多,緃然仍比不少人慢,但原來也比很多人快,也是另類半杯水的心態。

10.04.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