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也不是沒道理

六四事件二十七週年前夕,主辦維園燭光晚會單位所受的攻擊,竟然並非來自中國政府或對中央政府唯命是從的特區政府和建制政黨,而是同樣對中國政府不滿的團體,可憐敵人的敵人還是做不了朋友,只恐怕強大的敵人總有一天把不夠同心的我們逐個擊敗。
近年才開始參加六四的悼念燭光晚會,雖然明知對平反及推動中國民主的作用不大,但這份對歷史不遺忘的精神,才是驅使自己在或熱或雨的晚上繼續花時間參加的動力。
的而且確,大專學生代表表達的意見是有道理,活動已逐漸流於形式化,若果希望能夠平反六四,或要中國的民主有進展,這真是個被動得看不到希望的方法;有人打趣說因為共產黨見十多萬的香港人二十多年去到盡也不過集合一起喊喊口號,那又有甚麼可怕,難怪這幾年的六四晚會所受的干擾越來越少。我一部分的工作也是統籌活動,雖然沒一個比起在維園的大型,但我也相信在經過十多二十次的燭光晚會後,主辦單位恐怕每年也都是搬出去年的流程表,然後略為增減,形式難以遠離往年,因為擔心群眾不接受新意,何況同一批腦袋,又如何期望容易找到新思維呢?
年輕一代敢於批判和發言,並且較會從不同方向和角度去想,這次他們的確指出一些主辦單位及支持者過去從沒想過的問題,好像反思爭取中國的民主是否有點離地、六四跟爭取香港民主是否全沒關係、活動是否行禮如儀等,這其實真的比墨守成規、繼續無止境地以同一方法爭取中國的民主為好;那管甚麼論壇恐怕也是講多過做,但就即管以其他可行的形式試試看。
當然,年輕人帶給我們反思是事實,但他們勿略了燭光晚會的另一些作用及對一整代香港的感受也是事實,尤其一些批評似乎太涼薄及偏激,只能從自身角度及理想出發,非要踩低別人而抬舉自己一套不可,只恐怕這樣眼光淺窄的年輕人所能作的也十分有限。事實上,儘管年復年的燭光晚會對平反六四及推動中國的民主看來幫助不大,但就是一大班人每年同心努力地集結在一起,令當年的悲劇仍沒有消失在大部分香港人的腦海內,對比發生時間較晚的「九一一恐襲」,便知十多二十萬香港人把一段政權要淡化的歷史牢牢記住,甚至每年總可有幾天讓傳媒及市民提起那年的悲劇;同樣因為大片沒遺忘的燭光,成為當年不少遇難者家屬的安慰,他們有的仍未能自由拜祭兒女,有的仍對兒女遇害不能釋懷,香港人的行動便成為他們唯一的支持和安慰。
歷史不可輕易被遺忘,那些年輕的學生代表恐怕只顧看著將來,但卻不知將來還是建基於過去和今日,尤其是歷史的教訓已一次又一次告訴我們不夠團結自會被擊破,歷史也告訴我們未能獲得更多人的支持也不會成功,歷史更告訴我們沒有同理心的領袖也不會成功。即使維園的六四燭光晚會似乎有點落後,但最少它是向前的基石,仍值得尊重和認同。
066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