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別做「大師傅」


走路時,迎面而來是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他們推著幼童手推車,因為路面有少許凹陷,手推車前輪被纏住,手推車幾乎向前滾,操控手推車的伯伯捉得住,但坐在車內的小孩還是被拋了出來,他向前俯衝,整個人仆倒地上。小孩沒有放聲大哭,卻聽到伯伯投訴為何沒有繫上安全帶而衝了出來,這時我剛在他們身邊擦身而過,聽見旁邊的嬸嬸反駁早已作此提醒,只是伯伯嫌煩而不給小孩繫上安全帶。嬸嬸說著並帶點兒不肖伯伯不聽勸而帶來小孩受苦的不滿。

沒聽到餘下還有沒有其他對話,但心中不期然暗喜:「抵罵!」

由於衝力不大,亦見小孩跌出來時雙手已伸出,所以相信小孩不會有太大的損傷,若因此而令伯伯以後不舟牙擦擦、不聽勸告,這個小教訓也算值得。

不是要歧視男性,但發現甚多年紀超過五十歲的伯伯,總是很有自己的性格和主見,往往還要逆程序而行。工作的地方有很多所謂的師傅,同事教落,除了要對他們恭恭敬敬,還要讓他們說話、聽他們說話。由於正式合作的機會不多,所以問題不算大;能與他們接觸,倒是在機構舉辦員工培訓時,藉這些場合有更多與他們溝通的機會,然後讓我見識見識。

講者分享題目時,他們大多喜歡獨坐一旁冷眼旁觀,彷似告訴別人他們不肖參加這些培訓,因為他們沒有甚麼不暸;但去到小組討論環節,他們便開始口沫橫飛,不避忌發表自己的偉論和意見,有時與題目有關、有時離題,當中總喜歡加插自己的意見;本來這無可無不可,因為人人總有自己的睇法,只是輪到其他人表達意見,他們卻會因自己已有既定睇法而不太理會別人的意見,對陌生人或會客客氣氣,但對熟人卻會不留情面。其實類似經歷在過去工作過的老人中心、社區機構也見得多,實在不太明白今日香港的這一群人為何如此具性格。

不能否認,每個人在不同範疇都可能有些個人之處,這些年長的師傅也不例外,但相信總沒有人是全能,做得一手好菜未必懂得處理客戶投訴、搭建到一個扎實的棚架也不一定懂教授技能,今日社會各環各節緊緊相扣,從其他範疇的專家身上多學習其他知識往往有利無弊,但為何他們常表現得抗拒?

活到老、學到老,五十多歲人家即使十年後便從工作退下來,卻仍隨時可以多活十多二十年,怎可知道過去五十年的人生經驗已足夠應付變化迅速的世界呢?路邊一個小經歷,就是一次好例子,小小嬰孩車為何有一條安全帶,不是畫蛇添足,當然有其用意,但先不看指示,後不聽勸告,卻自以為是,最終令孩童受不必要的皮肉之苦。別以為他們對這些無傷大雅的事情才輕敵,還有年長親戚駕車時叫我不用麻煩戴上安全帶。

或者是他們昔日的成長背景或教育水平罷,當中只是觀察所見,沒能力探究太多;只能引以為鑑,希望日後年紀到一定程度,仍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不要抗拒新知識,更不要自以為是、不聽勸告,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人不應該停滯,那管已經七老八十,仍可活得精彩。
17•12•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