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 星期二

疫情令人懶?

到大洋洲短宣,前往紐西蘭的威靈頓前,帶隊的教會大哥哥表示自疫情開始,已經有近三年沒有其他地區的弟兄姊妹到過威靈頓支持那邊的教會,他們最多只能透過網絡跟他們相聚,他知道一班成年弟兄姊妹的心靈狀況,但對一班正就讀中學的弟弟妹妹卻沒有把握,以往他們很單純和很喜歡聽聖經故事和道理,但三年卻可以令一個小孩子有翻天覆地的轉變。

三年足以叫一個小孩子成另一個人,但三年可否真的叫人懶及失去動力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了三年多,生活被逼作出重大改變,帶口罩、在家工作、減少外出⋯⋯,我也留意到我自己其中一樣和疫情有關的改變,就是習慣了買外賣回家吃,某次若非太太提醒,我也不明白何解我要買外賣回家吃而非在餐廳進食。


最近自己教會附屬的慈善機構復辦慈善長跑,我一如既往邀請相熟弟兄姊妹及朋友一起組隊參加,沒想到反應是多年以來最冷淡,固然有些人因事婉拒,但同時又聽得出有些人其實有空參加,只不過不想運動而拒絕,他們的反應令我不期然想起在疫情時有一個幾普及的說法,就是說疫情令人懶惰了,那究竟是真是假?是短暫還是長久影響?我現時也想不到答案,但從身邊人的反應,亦似乎真的對應到坊間的說法。


毫無疑問,若果這三年因擔心疫情而減少外出,因公司政策而要常常在家工作,又因運動場及體育館不時關閉而未能夠穩定做運動,這個疫情真的令我們大大減少了活動,難怪這段時期多了很多在家中伸展或在辦公桌前拉筋的片段或推廣。不過,真正了解甚麽才是真正做運動的會知道那些在椅上拉筋或到屋苑平台行兩個圈的根本不是真正的運動,只是對一些害怕到街上走動的人一些聊勝於無的活動而已。


畢竟我的朋友圈始終有限,未有全面數據及科學實證分析到情況,所以實在不敢肯定這個疫情是否真的令人惰懶了,或是感染了新冠肺炎後的後遺症令人的體能狀況更差,又或其實只不過我圈子的朋輩們年紀離開人生體能的黃金時期更遠,因而在三年多以後更不想做運動。但對我而言,感恩我有一個不願被環境限制的人生態度,想不到三年以來我不單保持固定的運動,甚至在疫情最嚴重的日子還利用一些有利條件做更多運動。教會弟兄姊妹及舊同事見到我從外地短宣回來體形瘦了而以為我食得不好,但實情卻是我的運動量更多,自去年年初香港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以來,無論在家工作的日子,還是去到外地人生路不熟的地方,幾乎每日也去了跑步。我也欣慰這樣的習慣不單令身體狀態比從前更好,甚至每日都充滿鬥志和正面思想。


不過,亦明白三年實在是不短的日子,客觀環境令很多人灰心及提不起勁,但願這只是短暫,也不要這麼快便認老,正如這三年最少多了一個從行山變成跑友的影視明星,即使過了疫情而年紀又多了三歲,卻仍可容光煥發,越跑越年輕。

28·02·23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澳門這地方

近四年沒到過澳門,新冠肺炎疫情後首次重臨這個至今去了超過三十次的地方。重臨舊地,看到的變動似乎不多,甚至覺得比我離開了七個半月的香港變動還少。街上空置的商舖不多,人流跟我以往來到時見到一樣的密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接近連接中國大陸的關閘,人貼人的狀況如同從來沒有過新冠肺炎疫情一樣。

不過,跟以往大多數過來澳門的原因不同,這次來澳門主要是探望當地的弟兄姊妹及教會,所以相比於以往,這次參觀的名勝古蹟和地標沒有以往的多,反而卻多了和澳門當地人接觸,這又是一個頗新鮮的體驗。


今次接觸到的澳門人,主要是當地教會的弟兄姊妹及他們的朋友,又因為那邊教會舉辦一些兒童興趣班,所以先後接觸到一些參加者及家長,以及在宣傳時遇到的街坊。


無論是弟兄姊妹或其他澳門的街坊,其實他們給我的感覺都是比香港人隨和,生活節奏也沒有香港人的緊迫。就好像在那裏幾天的生活,弟兄姊妹不會為我及自己把行程排得密密麻麻,另外他們舉辦的興趣班也比較隨意,不會太在意形式及程序,看參加者的反應,似乎也習慣輕鬆一點的節奏。


不過最令我深刻的是,在澳門人與人之間的介心比較低,尤記得當日協助弟兄姊妹開班,有好幾個家長把孩子送來中心後,還主動跟我這個生臉孔傾談,令我差點趕不及入班房作支援,翌日到附近公園接觸街坊,隨時也可以在街上找到人跟我有講有笑。以往在香港開辦相近類形的興趣班,家長送孩子上來後便趕著離開,根本傾不上多少句,再回來時已攜著一抽二抽的餸菜,即使留下多一會,對首次見面的人也比較避忌,鮮有夠膽交談多幾句。另一例子是這程遇上一位教會妹妹的兩個初中女同學,我和太太跟她們不過首次相見,便無所不談,既說到某男生有很多女朋友,又說某某和某某的是非給我們聽,沒料到之後當說起她們的家事,她們先後真情流露流下眼淚,我和太太隨即趕緊安慰,但要知道我們其實大她們一截,而且才是第一次見面。


澳門的弟兄姊妹也十分謙虛,常常問我及太太有沒有甚麼開班和聚會的經驗可以和他們分享,但其實我們也在學習中,何況兩地環境及民生不同,我也不敢胡亂把香港的經驗套在他們身上。


也許澳門的基建及繁華程度沒香港高,在國際的知名度及很多排名亦沒有香港的優秀,但澳門人似乎活得更輕鬆和寫意,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亦沒香港人之間那麼大,反而較隨和及親切,所以在作客澳門的那幾天我也有一刻想到,不如在澳門找份工作及住在澳門,可能會令自己身心更健康。

24·2·23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散發餘暉

從大洋洲短宣之旅回到香港剛好一個月,雖然仍在調整自己的心身狀況及思考前路,但也不敢怠慢及浪費時間,趁仍未工作或啟航到下一站前盡量爭取時間,探探親戚朋友或附近地區的弟兄姊妹,想不到繼前往日本東京教會後,又去到澳門。

和那邊弟兄姊妹一起翻查社交媒體內的紀錄,才知距離上一次前往澳門已經有三年又九個月,但當時只是探望一對弟兄姊妹的家庭及到一兩個地方輕鬆一遊,恐怕對上一次到澳門參加聚會可能是超過十年前的事。


這次接待我們的弟兄姊妹知道我們剛剛從大洋洲短宣歸來,便邀請我們分享這一程的學習和得著。儘管我再三說明我們的旅程不過短短七個多月,相比昔日有更寶貴的弟兄姊妹逗留在斐濟或其他落後國家超過十年,但他們仍渴望我們能夠分享一下並燃點澳門弟兄姊妹為主作的心。


說到燃點或激勵他人我實在不敢當,但我倒不介意分享一些經歷及得著,讓大家互相學習及將榮耀歸與神。而事實上,短宣結束至今也有一個月,早已想為行程作一個完整的總結,而我也可以透過今次到澳門前整理好材料,先在澳門教會中分享經歷,若還有機會,在其他地方跟弟兄姊妹分享也無妨。


不能否認,經過了三年多的疫情,經歷了一段長時間封關封城,到外地短宣已變成不少弟兄姊妹眼中看為新鮮的事情,我也意想不到繼前往澳洲、斐濟及紐西蘭後,我和太太再次成為三年來首批去到澳門探弟兄姊妹的香港人,這次不用說到在大洋洲短宣有甚麼得著,原來我們今次身體力行去探望澳門的弟兄姊妹,已經成為他們很大的鼓舞和支持。


此外,隨著各地政府陸續取消防疫政策,各類型的班組及活動也慢慢復常,澳門的弟兄姊妹也想我們分享一下我們一直沒停過舉辦班組的經驗,例如如何在限聚令下繼續傳福音、如何舉辦小組活動等,我們在澳門的幾天也參與他們的兒童興趣班並在活動後給予意見。


不過我想這四日三夜澳門之旅最難忘的經歷,莫過於其中一天認識了一位正就讀初中的妹妹的兩個同學,她們不介意我和太太年齡大她們一截,卻十分釋放地分享自己的不快事和情緒,我和太太見狀便把握機會分享自己的見證及神的愛,這樣的默契及配搭就是我們在那七個半月在大洋洲短宣中操練出來。


我和太太固然不會容易忘記這次大洋洲短宣的經歷,亦渴望永遠珍藏和她這段共同記憶,但在這變化迅速的世代,不多久後別人便會忘記我們於疫情的高峰期曾到外地短宣去,世界亦可能有其他大事把弟兄姊妹的眼球奪去,但願這一程神給我們的祝福及啟發,仍能散發餘暉,鼓勵弟兄姊妹勿被疫情拖跨,更不要怠懶,畢竟聖經早說過在這末世瘟疫是會繼續來,大家當努力傳福音讓更多人得救。

21·2·23

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旅程的額外收穫

從大洋洲短宣回來接近一個月,不時仍回味這一個旅程的點滴,尤其是這段日子和好友或弟兄姊妹聚舊,常被問到有關這個旅程的深刻地方或得着,在屬靈上固然有很多突破和進步,但在我個人興趣或人生覆歷中,其實這程亦有不少亮點。

首先我會說在這個旅程中我跑了兩埸馬拉松,一場在澳洲布里斯本進行,另外一場是紐西蘭皇后鎮的馬拉松,儘管兩場馬拉松分別因為泊不到車而遲到和懷疑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緣故而使兩場比賽也未能做出佳績,但仍感恩帶着重大使命去到大洋洲還是可以把自己跑過馬拉松的數目進一步增加多兩場,我為此已感到相當興奮。其中皇后鎮的馬拉松更被稱為全球最美麗的賽道之一,有機會踏上這賽道,那管當日比賽的時候身體抱恙,但還是高興可以順道跑一趟。


而這次旅程目的雖然並不在旅遊,但我和太太在這七個半月中,前後還是用了兩星期的時間遊覽一下這邊美麗的地方。其實這些行程也是機緣巧合下發生,出發前往大洋洲短宣之初完全沒有想過要去,誰知道先是有同行的團隊成員想到斐濟的渡假島嶼休息一下,於是就邀請我們同行,而我們也可乘機看看斐濟那享負盛名的陽光與海灘。不過住上三日兩夜對我而言就已經足夠,叫做見識過,亦令我知道那跟真正的斐濟有多大的分別。另外這次短宣本不包含紐西蘭,但因為統籌大洋洲各個教會侍奉人手的大哥哥建議我們不妨到紐西蘭兩個教會支援一下,我們才臨時加插前往那個國家,而在正式踏足威靈頓及奧克蘭前,我們便順道先到紐西蘭的南島看一看。跟我們在斐濟渡島嶼上的感受不同,紐西蘭南島的風光如詩如畫,望著任何大自然景觀,很容易聯想到造物主為我們創造美麗的天地、山脈及湖泊。事實上,短短在紐西蘭的日子,我們便先後看見冰川、冰湖、南半球的銀河、藍十字星系和火山湖,這些自然景觀皆是我從前未曾看過的,想不到在這次短宣的旅途中,神還讓我們額外的看到祂所創造的良辰美景。


自然之物當然也包含花卉和各類植物,去到行程的尾聲,我和太太才發覺這大半年我們不知不覺去了九個不同的植物公園,花朵的細緻及鮮艷又跟高山湖泊有著另一份美麗。


除此之外,這次在大洋洲三國還首次嘗試捉蝦、捉海參和捉鮑魚,令我的人生覆歴又再添上三個第一次。


去到大洋洲三國,仍然延續我多做運動的習慣,雖然跑步仍是我的主要運動,但我由始至終最喜歡的運動始終是打羽毛球,想不到今次在大洋洲短宣,即使羽毛球從不是這三個國家排頭五位的運動,但我竟然仍有機會打了十多次羽毛球,甚至還有機會跟一位前斐濟冠軍切磋球技。


以上一切皆是這次短宣之旅沒有的計劃,否則我必會帶私家羽毛球拍出發。但不要緊,沒有期望便會有驚喜,今次旅程便有很多第一次給予我額外的收穫。

16·2·23

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

仍是要適應

回到香港,不出所料,真的要再次適應。

過去其實也曾離開香港一段長時間,特別是昔日前往外國留學的時候,最長的一次是離開了三年半,那時最深刻是舊有的啟德機場變成新的赤鱲角機場,還有八達通的廣泛應用⋯⋯。不過那時還年輕,適應力十分強,完全沒有感覺離開那麼久,但今次往大洋洲短宣,其實不過七個半月,但對於到達不同國家去適應及返回香港再適應卻如如臨大敵,我想不單是適應問題,還是這麼多年以後對自己性格更掌握之後的條件反射。當然世界變得那麼快,害怕適應不及也是合情合理。


還記得剛剛回香港後參加教會聚會前煞有介事地問弟兄姊妹要不要顯示甚麼健康碼或安心出行,甚至是否需要報名參加聚會以避免聚會處超出人數上限等,這不單因為臨離開香港前仍要面對這些規定,甚至據說在我離開期間還有很多新政策推出過。的確,身處新冠肺炎疫情中,為應對疫情推出過很多前所未有又涉及民生的政策,而這些政策又會因疫情發展而朝令夕改,我都怕自己追不上資訊而犯法,例如在戶外做運動是否不需要戴上口罩,我也問得清清楚楚才敢走上街。


過去三年多,生活有很多轉變,例如要戴著口罩生活,返工不是返辦公室而是在家工作,後來甚至連做了十年的工作也辭掉,此外外出不能到餐廳堂食,十多二十年無間斷地返教會聚會卻再不能返聚會,另外不可以再週遊列國,甚至連外出到街上也要戰戰競競,間中到超市入貨儲糧已是說得溫和,事實上我們可能是搶購過口罩、廁紙、白米、退燒藥、罐頭食物、漂白水等,更不用說全棟大廈突然被封或要限時做快速測試⋯⋯,這些從前未曾發生的事情一下子在三年內發生,這讓我知道世界真的可以變得很快又意想不到,七個半月已經足夠再變多幾回了。


回到香港,真的小心行事,也多留意及比較這多個月來的轉變,還好那擾人及成效不彰的「安心出行」已取消,另外一切聚集及宴會人數再沒限制,當然也傷心一些過往常光顧的食肆終於捱不過疫情而結業。還好,仍留下來的親朋好友及弟兄姊妹全部健在,即使去年年尾的疫情高峰期連我的近親及好友終於也失守感染,還好總算全部康復了,而有趣的是,回到香港渡新年,由於不少親人及好友也是新近感染,大家知道自己身體仍有抗體,所以倒不介意外出一聚,這相比於我臨起行前大家誠惶誠恐又有大分別。


當然回來後要面對最大的適應始終是自己身份地位上的轉變,出發前連續十年都是一個機構的員工,有非常固定的薪金及福利,生活十分有規律,但回來後最少一段時間不會有工作及收入,每日可以睡到自然醒,每日可以自由安排時間運用,對某些人而言當然十分興奮,但對先天十分有規律並且有規律地過活超過十年的我來說,確實真的需要習慣一下。


可以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體驗,不單活在不尋常的三年多以後的日子,也是自己一個新階段,我不會認為自己一定會安然渡過,所以也提醒自己要有心理準備,同時也試試享受那不一樣的日子。

14·2·23

2023年2月10日 星期五

感染不感染

從大洋洲短宣後終於平安返回香港,若果連同跟着到日本與家人共聚及返回中國大陸探望其他親人,過去八個月總共探訪了五個國家內共八個城市。這大半年各國先後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期,但同一時間也陸續開放了邊境,在好的一方面看,我感恩在這環境下仍能夠自由進入不同國家,即使曾經需要申報或檢測,但總算沒有被封關封城影響;但另一方面,在這階段搭乘飛機及其他交通工具穿梭不同城市,見到不同的教會弟兄姊妹,會否感染到新冠肺炎病毒令身體受影響,以致傳染其他人也是一樣需要考慮的情況。

我想,這方面主的祝福是大的。


縱然至今我仍不肯定自己是否曾在這八個月內感染過新冠肺炎,但最少我會感恩在這旅程中身處最久,並且是最落後的國家斐濟的時候,我是完全沒有感染過的跡象。尤記得去年年中出發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在斐濟感染了新冠肺炎,因為斐濟仍屬發展中國家,當地的醫療其實仍未能予人信心,但由於當時坊間所說最有效的蓮花清瘟膠囊不能入境澳洲,我們也只能在香港找相熟的中醫及西醫為我們預備不同的發燒、感冒、止咳及保健藥物,若果在澳洲或紐西蘭感染了及有嚴重的病癥,可能我們會直接看醫生或入醫院,但若果在斐濟感染了,我們可能就只能靠這些藥物協助了。


感謝主,由澳洲到斐濟的整整五個半月,我們完全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的任何症狀,並且身體一直保持良好,我們可以全程投入於侍奉中及與弟兄姊妹相聚。但想不到正當我們離開斐濟前往紐西蘭的時候,我和太太身體便先後出現狀況,起初我還以為在斐濟的最後一個週日被雨水淋濕引致感冒,直至我們到達紐西蘭之後,才知道在斐濟跟我們相熟的幾位弟兄姊妹原來感染了新冠肺炎,他們並因此需要自行隔離而不能參加聚會,而我和太太由於已到達紐西蘭,並有自己的旅遊時間,我們並不需要主動跟他人隔離,我們盡量少到餐廳用膳,避免到人多的地方,而不消多少天我們便痊愈,而事實上我們的病徵亦不多,唯一令我感到可能感染的一刻便是一次跑步的時候吸吸比較困難,那就是這樣了。當時由於需要住進紐西蘭不同的酒店,我卻不知道我們若果肯定感染了,會否被拒進進入酒店或遇上麻煩,而且當時的病徵亦不明顯,所以我便決定不作任何快速測試了。回到香港,身邊的朋友總是好奇地問我整個旅程有沒有感染過新冠肺炎,至今我也只能回答我懷疑自己感染過,但卻又不肯定。


這是一個謎,可能需要我作血液檢查才知道真正的結果。不過當時感染過其實是有好處的,首先當時是自己和太太的旅遊時間,我們基本上不用參加任何群體的相聚,所以既不會傳染別人,也不會錯錯過任何的相聚;另外由於感染過之後的三個月,身體上大致會有抗體,所以往後全段在紐西蘭的旅程,甚至完成短宣之旅後跟家人在日本旅遊及探望內地的親戚,基本上也不用害怕會再受感染。而事實上,初到紐西蘭的奧克蘭參與當地教會的相聚,正遇上他們一個感染的高峰期,不少當地的弟兄姊妹先後確診,我們卻感恩在紐西蘭的短短時光,不用被隔離,並可繼續全程參與不同的相聚及認識不同的弟兄姊妹,所以我們的短宣基本上是沒有因健康問題而浪費過一刻的。


這確是我們這段旅程一個很不起眼卻又很大的祝福,我們往往忘記擁有健康的身體不是必然,尤其在新冠肺炎籠罩全球的陰霾下,這段時間還可說是一個病情的高峰期,我們搭了多次飛機,活在與病毒共存而不戴口罩的地方裡,沒有感染絕對是一個奇蹟,即使我們真的感染了,但病情不嚴重,也是應當要感恩。所以我們實在應該高興及珍惜今次有最健康的身體全程投入這次短宣旅程中。

10·2·23

2023年2月7日 星期二

傳媒操守、政治緊箍與好電影

昔日讀大學選擇了傳理系,課堂裡學到很多有關寫作及表達的技巧固然令我獲益良多,但令我最深刻的卻是其中一科聚焦於傳媒工作者如何保持操守以完成工作。其中一個最深印象的例子是在美國曾有一間連鎖超級市場,有消費者懷疑超市職員在即將過期的肉類做手腳,令食物外貌變得新鮮,由於苦無證據,於是有傳媒便派人在超市工場放置隱蔽攝錄機,果然人贓並穫,不過事後亦有爭議傳媒這樣做法是否恰當,有沒有其他做法可以不違反職業操守之餘又達到協助監察社會問題的角色。類似的例子其實不少,中外不時都有這樣的案例引起社會討論及作教學用。

上月已經留意到《給十九歲的我》這電影,於是在今個月正式上畫的第二天便入戲院觀看,看後立即明白這記錄片為何能夠得到某個組織的最佳電影獎項,我想除了電影具有意義及代表了一個時代之外,製作人排除萬難用了十年時間去製作也是努力及堅持的成果。


事實上,當日看這齣電影,很多地方也引起我共鳴,包括運動與學業的取捨、疫情對人心態上的改變、達到理想的方法、對教育的理念等,片末一句「十年相對永恆的渺小」的總結更令我拍案叫絕,我甚至可以說這齣電影給了我人生一個新的啟發。


不過在欣賞這齣電影的背後,我同時亦都有些小疑問,包括有關國教事件、佔中運動及一九年的社會事件,究竟兩邊陣營會如何評價?能夠通過政府部門上映,估計當中的表述應該沒有大問題吧,但另一方陣營又會怎樣看?同時我亦留意到因為導演被招攬加入某官方委員會,令坊間有意見要杯葛電影,儘管那意見當時仍未成氣候,但如此這般便把一齣用意本不關係到政治的電影捲入政治旋窩中,實在有點可惜。另一個問題是究竟當中六位主角會否介意年少無知的傻更更歲月、家庭背景及一些不好習慣被攝入鏡頭及作公開?當時我傾向相信製作團隊應該十分專業,而導演又十分知名及具經驗,那些連我這門外漢也知道的家長同意書、聲明、學校批准等文件總不會缺乏吧?我反而想到學生於中一時可能因為貪好玩而糊亂答應拍攝,但後來逐漸成長變得成熟及想得週到時想轉軚,又會得出怎樣的效果?


沒料到看了這齣電影才幾天,這套電影便登上頭條,可惜不再是有關這電影的內容及意義,而是電影需要暫停上映,而當中涉及製作的手法、個人私隱、被拍者意願等,傳媒操守再度成為議題。只是在社會吵得激烈,不少人似乎也傾向同情幾位少女被蒙在鼓裏之時,我反而又會想到這事件中又有多少政治成份混雜其中?


不錯,若單看單車手李慧詩的訪問部份,及導演事後沾沾自喜自以為聰明的那段訪問,製作團隊似乎違反了應有的職業操手,另外若其中一位主角的食煙片段是偷拍而來,應否播放出來也是值得爭議。毫無疑問,這齣電影肯定會成為另一教學案例,能否繼續保留年度最佳電影的名銜稍後再作分解,只是我最怕卻是電影及今次牽涉的眾人會被政治摧毀,包括電影中每位主角、起初構思這計劃的校長、主角們的家人及花了十年時間製作的電影團隊成員。

07·02·23

2023年2月3日 星期五

家庭旅行(下)——比吃和逛更重要的事

臨離開東京準備飛返香港,打算買幾個芝士撻上飛機品嚐及帶回香港,但在商場卻見不到即場製作新鮮的一款,只有手信禮盒裝的,既然是禮盒裝,就等待稍後到東京的成田機場才買吧。去到成田機場,在禁區外的禮品店果然仍有同款芝士撻的禮盒裝,心想待進入禁區才買吧,還可以免稅,誰知道進入禁區後的禮品店便再沒有見到那款芝士撻發售,錯過了兩次機會便再買不到回去吃,不知下次幾時去東京才有機會可以再買了。

這次東京之旅,其實還嫌自己只吃了兩次味美的雪糕,未正式吃過蝦天婦羅烏冬,又沒吃過昔日十分喜歡的沾麵,那些其實也不算是太難在東京找到的美食⋯⋯。若從這角度看,這次旅程看似都有些遺憾,不過我旅程上卻常提醒自己,勿忘這次和家人來一次家庭之旅的初心,尤其是大家分開了超過半年,而新冠肺炎疫情又令大家不能外遊近三年之久,這次能夠再和家人同住、同吃、同遊,已經比吃甚麼及逛甚麼都重要。


事實上,若要選擇這次旅程最深刻的頭三個項目,除了和家人重逢並同遊東京,我會感恩這次能夠探訪到自己教會在東京的弟兄姊妹及參加到當地的主日聚會。雖然來過東京好幾次,亦知道自己教會在東京有聚會處,但過往礙於行程安排及不想路過騷擾當地弟兄姊妹為由,所以從未想過在東京參加聚會。不過這次我們既不把吃多少和玩多少放在首位,而且又有弟兄姊妹給我和太太穿針引線,所以我們也想趁聚會處離我們的酒店不遠而試試走一趟,的確,未到達見到弟兄姊妹前我們也不肯定這趟能否參加到聚會,一方面我們行程過了一半也一直沒有來參加聚會的心理準備,二來東京的鐵路令人困擾,還好我們終於也成功到達,見到說日文的弟兄姊妹及唱我們教會翻譯成日文的詩歌真的令人感動。再說,自從去年六月初離開香港,連同這趟在東京,這大半年我們先後探訪了四個國家七個城市的教會,認識到不同地方默默耕耘堅持聚會的基督徒真的令人感動,而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即使是第一次相遇便有一見如故的感覺亦都令人動容。


除了第一次探望東京教會的弟兄姊妹外,這次旅程的另一大收穫便是探訪昔日在紐約認識的一個教會妹妹。當日大家能夠熟略源於大家本身也曾居住在另一美國省份,後來卻去到紐約市一起聚會,所以我們之間多了很多共同話題,無獨有偶大家先後離開美國,我返了香港,她嫁過日本,並生了兩個孩子,這十年八載我去日本多過返去美國,每次只要我到東京,也會詢問她是否有空,三年前疫情爆發前,正正就曾探望她,然後這三年各自在自己的地方努力面對及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疫情雖然至今未徹底完結,我卻更珍惜認識的每個人,包括這位教會妹妹,畢竟能安然渡過並非必然,更何況經歷這次全球性大疫情,誰敢說今次不相聚,以後還必定有機會再聚?


的而且確,經歷過三年的疫情及大半年短宣之旅,這次東京遊的心態跟昔日已有不同,就是更重視每個人,而非食物、景點和手信,所以縱然這次旅程並非吃到太多及去到太多景點,但仍相當滿意及感恩這次旅程。

26·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