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可一通常也不可再

 

在社交媒體放上一張去年九月行山時拍的照片,竟有破記錄的人數讚好,連同這系列另一張已於去年年尾公開的相片,這兩張相片真的好評如潮。相片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居高臨下拍得香港港島區及九龍半島的璀璨夜景,我和太太則站在中央拍得我們對望或拖手的剪影。以往也嘗試過自拍剪影,但由於手機距離太近,人像幾乎霸佔了全張相片,這次因為有友人同行,她以較遙遠的距離拍攝,令背景較多,人像較細,另外角度較好,不用我們顧得按手機的攝影制,又要顧及角度。最終,做就這幾張讓我可稱為年度佳作的好照片。

其實除了朋友給我和太太拍下佳作之外,我跟朋友和她的小狗拍下的剪影夜景相片一樣美麗,她甚至還一早拿來作其私人社交媒體的大頭相,久久不換另一張,相信她亦相當喜歡。

既然我們大家也喜歡,我有時也會想到我們應否再去一次,畢竟不是甚麼天涯海角,大家應該意猶未盡,可能還想多拍一次,上次我們沒有準備下仍可拍得那樣的傑作,我們若有準備並預備定做其他姿勢和動作,豈不一定更精彩嗎?

儘管往後經過秋季和春季兩個香港最舒服的季節,甚至我們還曾往其他地方郊遊,但卻一直沒有人提出過一起重遊舊地,直到近日大家於新春期間再聚,述說去年在疫情期間十多次一起上山落海,大家不期然說到那次旅程拍下我們的經典相片,但同時也同意這樣的事情真的可遇不可求,可一不可再,若果刻意翻製同樣的經歷,往往得不償失,令原先深刻和美好的回憶也打了折扣。

的確,那個下午到晚上的經歷都挺特別,先是友人提議我們到某歡迎小狗的餐廳吃個下午茶,原本到達時仍有座位,但友人未到,我和太太便先到附近另一連鎖餐廳醫肚,因為我們連午餐也未吃,打算待我們吃飽才一起食甜點下午茶,但之後卻輪到該餐廳沒有座位,我們等了超過半小時,心情也開始有點煩躁,只恐怕再有甚麼不順暢便收隊回家。還好這趟行程雖然遲了起行,但因為過了最炎熱的時間,大家也行得挺舒暢,去到首個拍攝地點,人頭湧湧,不過既是首次來到,影色亦確實不錯,也毫無怨言,誰知友人卻摧我們離開,因為還有一個位置更好卻更少人。她所說的沒錯,我們多走十多分鐘,便去到一個位置更佳但人更少的地方,我們就在這裡看日落和晚霞了。只不過,我們那輯相片不在這裡拍,而是逐漸入黑,我們沿另一條山路走,友人繼續帶路,才去到要去的地方了。

我們也驚訝這晚天氣十分清朗,但在這個好位置,竟然沒有人與我們爭位拍攝,我們便做出不同姿勢,試著不同角度,影到滿意為止。

人越來越大,便越明白有些事情是可遇不可求,可一不可再的,天時地利人和固然每刻不同,還有人的心情、環境氣氛等也可影響一件事情的發展,不能否認,這次能拍得一輯人人讚好的相片,可能還包含一個漸入佳境的心情,另外時間剛剛好,即使入黑仍未肚餓不急於離開,正是集合了不同的有利因素,即使日後我們再在相同時間走相同路線,但我們永不能估計到天色、人流和大家的心情如何,想起一些化學作用互相牽連,便不敢翻製一些美好經歷了。就讓好回憶和好印象留下來,日後再建立截然不同的新鮮經歷便好。

160221

2021年2月23日 星期二

這個新年不簡單(下)

 

礙於新冠肺炎疫情未徹底完結,我和太太不能如往年般返回內地探望她的爸媽,讓我們多了彈性選擇如何過新年。

年初一一如過去數年,第一站便是返回母親家中跟她賀年,然後再一起到外婆家中,但跟過往不同,由於疫情陰霾未散,外婆年紀亦老邁,為她安全著想,幾家人已有共識分批探望外婆而且不一起聚餐了。探過外婆及見過一些舅父和表兄弟後,今年加插探望太太媽媽的環節,但今年我們不需要山長水遠往大陸探望她,在香港便可,但外父則仍留在內地,我們也無能為力了。

探過外母太太弟弟的一家後,今年農曆年必須探望的親友便探過了,究竟我和太太經過一陣子的熱鬧和忙碌需要休息一下,還是繼續出擊呢?那幾可肯定選擇後者了。

事實上,農曆年除了是中國曆法一年之始,也是親戚朋友間最好互相問候的時間,年中突然間相約親友聚聚,他們或會懷疑你有甚麼企圖,但農曆年作這些安排,而我和太太還已經去到派利是的角色,目的便單純得多。往後由初一晚到初二,我們便探訪了三個家庭,包括去年常常一起行山但近日生活上有些變動的跑友,還有教會中兩對夫婦,其中一對的太太有長期病患,一年入醫院的次數不下二十次,她常說她不保證可以活多多少年,另一對夫婦連子女快將移民,只等證件辦妥及通關。究竟明年今日還有沒有機會探望他們其實我也不肯定,但欣慰我們今年成功作了一些探訪,送上小小的關心和問候。

年初三碰上情人節兼星期日主日,我們上午如常參加主日聚會,但這週我們並非參加網絡聚會而是以小組家庭形式進行,人數不多但始終是實體,所以也有種久違了的感覺。聚會完後便和太太直闖香港島,先是在大酒店預訂了桌子和太太準備吃個英式三層架下午茶,然後再和太太到西環邊看日落。想不到這兩個計劃了的行程還會令我們喜出望外。

原本去酒店吃個下午茶也不過貪其高貴及舒適,沒料到這天原來還有即場樂器演奏,兩個小時內演奏了賀年及大量情歌,我們意猶未盡,夠鐘仍不捨得離開。至於看日落這個環節,是有計劃卻不能勉強,因為看日落需要視乎天氣,但這天中午時份還見天上的雲量頗多,雖然預測不會下雨,但雲多亦代表未必看到日落,所以已有準備改變計劃,誰知整個下午越晏雲越少,於是便鐵定和太太去看情人節的日落。這天傍晚去到日落時間,天空已再沒一片雲,太陽徐徐降下,由我們不能直望轉變成黃色、然後紅色,在情人節看到這美麗的日落與黃昏,倍加浪漫。

年初四為教會一年一度的特別相聚,本來也不打算安排甚麼餘興節目,尤其翌日便要返工,但這天還是安排了多一個家訪,順道到教會一個弟兄姊妹家庭的家中一起參加網絡聚會,藉此可以一起相聚,彼此多了認識,真的錦上添花。

四日半的農曆年假期就是這樣飛快渡過,說真的,有點不捨得這幾天,尤其和各人聯誼和閒談間,知道有親人正面對婚姻問題,亦有的身體大不如前,還弟兄姊妹快將移民,一年很快過,但下年新年會否仍探望到相同的人、過得一樣的豐富呢?正是我在滿心歡喜同時盤旋腦袋的意念,這確又是個不簡單的農曆新年。

160221

2021年2月19日 星期五

這個新年不簡單(上)

 

四日的農曆新年公眾假期,加上自製半日年三十晚的假期,但四日半的假期還是飛快地結束。總是覺得今年農曆年過得特別充實,並且需要略花心思設計如何渡過,才想起原來今年新年不能如往年般必定要返回內地探望太太的爸爸和媽媽,於是便多了最少一日半的時間給我和太太自由運用。不過去除初四全日的教會聚會以及年初一一些「指定動作」,其實也不用想足那麼多天。

年三十只返了半天工作,其實那半天也不算是工作,同事們的心情已經去了過節,所以我也讓大家輕輕鬆鬆,提議幾位同事一起去總辦公室拍照,因為今年的特大桃花放在裡面,同事們不知幾高興,之後再去飯堂逛逛,因為友好部門的同事在那裡擺了攤位寫揮春,我們特地也去支持下,誰知各人獲邀即席揮毫,但我們的揮春怎可見得人,我才想起我應該有超過二十年沒有拿起過毛筆,對上一次拿起毛筆是甚麼時候呢?我完全沒有印象了。

快快樂樂返了半日工,立即趕出市區會合太太,我們第一站不是吃午飯而是逛市集,因為稍後我們將會吃一個豐富自助餐。我們其實只有不到一小時逛這個近日被吹捧得「火熱」的市集,只是還有五十米左右才到達,已見鬧市中一道長長的人龍,我雖然還不敢肯定這條人龍是否排往市集,已心知不妙,那一刻我已打定輸數第一站便去不成了。走到入口,證實人龍真的往該市集去,估計排隊的有近百人,我們惟有取了籌號再算,但奇怪的事發生了,明明這刻已經兩點,竟然還可取到兩點的入場名額,於是取了籌號,再在原處等一下,還沒等上三分鐘,職員便指示我們入內,那麼仍在排隊等候的近百人究竟等甚麼呢?至今仍是給我的一個謎。

由於這兩年的花市沒有乾貨攤位,近來有心人興起另覓地方售賣那些裝飾、花茶及賀年擺設等,不過參加者以年輕人居多,所以和太太去到這市集明顯覺得自己老了一載,最後雖然買不到甚麼,不過感受一下熱鬧的過節氣氛還是相當高興。

之後按計劃再去酒店吃個自助餐,這段時期六點以後便再沒有堂食供應,所以今年的年三十晚便改為和媽媽吃個比一般下午茶豐富的自助餐,包括有長蟹腳、串燒、鮮蝦和炒羊肉等,後來還有妹妹也一同過來吃,吃飽這餐,今晚也沒胃口再吃了,留待年初一才吃開年的大餐吧。

吃畢這餐後還未到六時,這日的節目當然仍未完,我們還要按我們的傳統逛一下花市。

正式的說,這晚我們所逛的地方並非政府專為農曆年額外臨時增設的年宵市場和花市,因為我們坐巴士路過附近一處一年四季都有花售賣的花墟,已經找到心頭好,包括鬱金花和風信子,還有一間年鎖花店應該臨近關門,只賣十元兩束的年花,正當手裡已拿起三束年花正要揀多一束之時,職員竟然叫在場人士隨便選擇,選好拿走便是了,換句話說即是免費!這時其實還不過七時多,而我們仍未走入本應要去的年宵花市。

不過由於今晚還要回家預備明天的賀年用品,而兩手亦已拿滿鮮花,雖然我們仍未到達官方的年宵市場,但還是決定鳴金收兵,可以滿載而歸了。

想不到未到農曆新年便這樣精彩和豐富,還有四天正式的假期,充滿期待。

16221

2021年2月16日 星期二

感恩也曾有過的階段


曾計劃在二O二O年往落後地區傳福音,最後卻因新冠肺炎疫情令各國封關而暫時閣置,還好去年沒有辭掉工作,仍然可以安心的靜觀其變。不過在這經濟下滑不知明日如何走向的時候,相信一份穩定的工作是十分難能可貴,所以就算今年真的可以正式「往普天下去」,仍得仔細考慮清楚和禱告求問。究竟我應該欣慰自己比從前更成熟和考慮周詳,還是應該慨嘆今日實在有太多俗世的思慮纏擾呢?想起當年一位曾一起在紐約事奉的姊妹近日說過,昔日我們年輕時甚麼也沒有,倒有膽量和熱情為主往普天下去,今日我們擁有的資本更多,卻畏首畏尾,真的諷刺。

去年初有教會一位年齡相近的姊妹羨慕我們有此大計,她不無感觸的說希望跟我們一樣能夠遵從主耶穌升天前給信徒往普天下去的大使命,但她自知年輕時錯失機會,今日要去作比昔日難得多,因為她還有一位四五歲的兒子。

的確,她的制肘比我和太太更多,難怪教會中往外地傳福音的多為十多二十歲的年青人,他們沒家庭擔子,不一定有工作壓力,既有基本外語能力,又比較少病患,就算在落後地方的居住環境較差,也有足夠體力和適應力應付。

儘管這一趟我不知能否再踏上往普天下去的事奉,還好我不用如姊妹般需要羨慕和遺憾,畢竟在我的年輕歲月,也曾有幸到外地參與過類似使命,雖然起初我是以留學生的身份前往美國紐約,但後來適逢教會打算開展當地的華人社區,不單建立教會,甚至開始社區服務中心,令我有機會參與一些事奉,好像做街頭問卷、協助第一屆暑期夏令營等,不過最深刻其實莫過於跟一班抱著同一目標的弟兄姊妹一同合作和彼此配搭。

不用多說,一班充滿自己理想和個性的年輕人走在一起,既一起相處又要事奉,自然出現不少磨擦和意見,雖然還未至於要口角和動武,但意見不合或有心病就一定少不了。今日回看那階段,只能苦笑當日的幼稚,不過年青就是這樣,到今日也欣慰和一些昔日曾「面阻阻」的弟兄姊妹已昇華到「識英雄重英雄」的階段,背後除了有基督那份愛作榜樣,還有珍惜人和人的關係和相遇,想到人與人有真的要「不打不相識」不免會心微笑。

當然,除了那樣的「配菜」外,還得肯定有些屬靈上和個人成長的收穫,例如我們成功帶人認識主,經歷神的祝福,學識牧養照顧,甚至因要輪流煮飯而懂得預備飯菜等,最終我們建立一個更有規模的教會和社區服務中心,直至今日仍運作,這確是充滿回憶但不能復再的初建階段。

我想,現在若再往外闖,先會顧慮各式各樣主觀和客觀的可能性,然後還會保守穩陣行事,對其他同行的弟兄姊妹必會相敬如賓,最後可能也會滿有豐收,但亦有機會未必如昔日般深刻。

無論如何,人生有機會為主作是多麼珍貴的事,而藉這樣的事奉便讓年輕的弟兄姊妹開始認識到神的祝福原來會比自己付上的更多。

200121

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原來幸福很簡單

 

知道有套叫《日日是好日》的日本電影藉茶道談人生,雖然知道日本的電影鮮有峰迴路轉的情節,亦不會刻意製造太多支節以增加趣味性,何況說到茶道,幾乎可以肯定是場場文戲,只是這次既然可以網上免費看,又真的想看看茶道如何連繫到人生,所以還是決定放棄荷里活電影而選擇看這齣電影。

一如所料,說到日本的茶道文化,我看畢整齣電影還是一頭霧水,恐怕我對於這些傳統文化和儀式真的沒有多少領悟能力,不過電影說到很多有關人生的精警句子,我倒覺得非常有意思,例如說到人世間的事物可以歸納為「立刻就理解」與「無法立刻理解」兩大分類,不是說出有些東西必須要有一定人生鍊歷才明白嗎?

不過,令我更深刻的反而是在戲中提及一班相同的人,能夠每年相聚到,其實已是一件幸福的事。只恐怕這樣簡單,甚至帶點沉悶的事,若是去年或以前跟我說,我或許未必明白所以,不過經歷過香港大半年的社會運動,然後接續是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除了令不少人受感染以至死亡,亦令我們的生活處處受限及徹底改變。

想起外母告訴我這是她六十多年的人生中第一次不能回鄉過年,想起多年來每逢年初一必定去探望外婆及跟眾表兄弟阿姨和舅父同聚卻不知今年能否延續,也別說去年我沒去過一次遠方旅行及跑過一次馬拉松如此小事情,還有去年臨近農曆新年跟好友跑步之後還要煞有介事的吃個團年飯,誰想到此情此景今年肯定不復再。

若一年前問我這樣相約一班舊同學跑步,然後快快樂樂吃一餐飯,之後便沒機會再聚,我肯定不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但事實上,我卻連下一次會何時相約再做一次運動,也真的毫無頭緒。同樣,還有些在另一區聚會的弟兄姊妹,我們以往會在每週祈禱會中相遇,間中會寒暄問暖,彼此關心一下,但自從社會運動之後,因擔心晚上的交通受阻礙或提早結束,於是教會便安排網上直播直到今日。這樣一說,原來有很多相熟的弟兄姊妹已經有一年半沒見了。

過去,我們多數不會對這樣一見或一句問候感覺怎樣珍貴,縱然未必是敷衍或「順便」的一句,但當我們以為下星期或下個月又會相見之時,我們便不會對一次見面、一句道別和一句問候感到特別珍貴,但經歷過這年半的時間,相信大家的感受已經大有不同。

去年,身邊有四位相熟的弟兄姊妹突然離世,另有兩個家庭匆匆移民走了,有的有機會多吃一餐多聚一次,有的卻連最後相聚的機會也沒有,甚至已經有了意念下次再見便是在天家了。

《日日是好日》是二○一八年發行的電影,那是世界仍未遇上這場世紀疫情的日子,但電影的原著作者已道出那樣的警世箴言,也許飲茶真的令我們看透人生,亦也許人生必須要累積一些經驗才可以領悟一些道理。幸福原來可以相當簡單。

090221

2021年2月9日 星期二

難有免費午餐

 

早上才見新聞報導某通訊媒體會把用戶資料與其母公司分享,轉個頭便收到身在美國紐約教會的姊妹的訊息,她問我會不會在其他通訊及社交媒體開帳戶,並說她正計劃停用現有那兩個媒體。這位姊妹還補充說,這個媒體巨人越來越討人厭,她甚至以共產黨的處事手法來形容這個來自美國的媒體巨人,也許她想以專制來形容吧。

在香港主流媒體廣泛報導這宗大新聞前,其實我也留意到近日在我使用這個媒體前,也修到一個叫我更新甚麼條款的訊息,在未搞清楚甚麼前,我一如既往先行「略過」,好等我往後陸續收到大小道消息才作決定。不出所料,不出三日便已經成為坊間話題,甚至連報紙也放上頭版作報導,然後身在外地的朋友便關注日後如何保持聯絡了,證明這次事態真的嚴重,影響既深亦廣闊。

初步了解到情況,其實只有無奈這個感覺,我不太憤怒因為我早知道這個世界沒有「免費午餐」,我們使用這些社交及通訊媒體基本上是免費,在過去好一段日子,我們利用它們跟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溝通、展示自己的近況、記錄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些人還以此作免費宣傳渠道及政治工具,這令我們好幾年彷彿已經不記得打長途電話為何物,連今日寄張聖誕卡或名信片到外地亦已經不再知道要多少郵費,在我的見識和經驗裡,我們很難有免費午餐,背後一定有代價,那管是被迫收看廣告,或分享一些個人資料如喜好成為大數據,又或好像幾年前該通訊媒體曾經嘗試過收取年費。

正如那位教會姊妹說,她寧願交費也不認同和其他公司分享個人資料,只不過在幾年前這個媒體嘗試開始收費,反對聲音一樣多,今日若再重提收費,其結果恐怕一樣。當然,今日的狀況跟幾年前仍有分別,首先是這個香港及西方國家廣泛應用的通訊媒體,這幾年發展出的圖案表情及貼紙,真的令用家受落,其他媒體也許都能發展出類似東西甚至更好,但習慣從來不易改變。

另外,我最擔心反而是新媒體的廣泛性及普及性,事實上,在我身邊所認識的成年人,除了我九十多歲的外婆及教會內兩三位比較年長的弟兄外,其實沒有其他人不使用這媒體,那管是我那位已經七十多歲的母親,或另一位總追不上科技步伐的親戚,我能夠以這大家都擁有的媒體給他們寒暄問暖,日後若我「移民」其他通訊媒體而他們卻按兵不動又如何。此外,坊間普遍受歡迎的新媒體也有好幾個,日後有些朋友「移民」到這個,有些「移民」到那個又如何,而最弊卻是一些大群組,例如同事群組、教會群組,大家如何訂立共識一同「移民」到同一個新媒體呢?

不過,正如有些望得遠的人也考慮過兩個問題,這些新媒體又有怎樣的背景呢?若純粹商業,恐怕最後又離不開商業拼購及利益關係;若有政府參與,財政壓力較輕卻有監控的可能性。另外,若這些新媒體將來又推出一些具爭議的措施我們又如何辦?繼續「移民」?畢竟今日兩個帶來爭議的媒體起初的創辦目的也十分單純。既是如此,被迫接受新條款似乎是最終結果,除了無奈,還能夠怎樣呢?是留是走,也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

280121

2021年2月5日 星期五

不同的尺難成事

 

嚴謹的抗疫措施及限聚令自去年十二月初開始已經持續近兩個月,只是來到一月尾每日的新增確診個案仍有七十多宗,還要在一些高集結的地方爆發,別說短期內可解除限聚令,恐怕連農曆新年這個重大節日仍需要在多重限制下渡過。

政府剛改變初衷容許農曆年的花市「復辦」,此先例一開,立即帶給各行各業一道曙光,尤其是花市的人流及風險一定比一些行業營業時高,花市能夠繼續卻限制其他行業運作,肯定被批不公平和不合理,所以大家都很齊心不要「一刀切」,但不作一刀切的背後又如何介定放寬甚麼和繼續限制甚麼,似乎這把刀如何切下去又是一個充滿分歧的難題。

若給我選擇我肯定希望可以盡快回復教會實體聚會,只是這卻非影響絕大部分人生活的一件事,畢竟有關個人信仰和靈性需要在當代已越來越遭人忽視,要為兩餐和生計的,恐怕更多人會建議應該先重開麻雀館、按摩和美容中心吧,所以美容業從業員多次要求政府讓美容院復業而未有聽到有宗教團體出來呼籲,也是跟這個重視眼前利益的世界不謀而合。

除了希望教會可以恢復實體聚會,在個人上我還希望泳池、戲院和圖書館可以重開,只是其實我又明白這三類場所不影響多少人的生計,而且還不只一次聽到有人說泳池和圖書館有傳播病毒的風險,那管實情是在這上萬宗確診個案中,其實沒有一宗證實是與這三個場所有關。儘管如此,若是作全民投票,有幾多人會給戲院和圖書館投下一票呢?畢竟要睇戲和睇書,現在根本不用再到戲院和圖書館。至於到泳池游水,倒不是人人明白游泳對某些人士來說遠遠比跑步及踏單車適合,過來人如我又有多少個呢?

歐美地區中小學早如常開放,因為他們的教育專家衡量過年輕人從感染中復原機會極大,而孩子的身心發展比患一兩場病更重要,倒是香港的官員及教育專家又有別的想法,真的令人懊惱。

不過我估計最多人真正希望能恢復的應該是晚市堂飯,事實上,六時後禁止食肆提供堂食不單影響餐飲業的生意,甚至間接令晚上的零售業大受打擊,正如放工後不能在外邊食肆進食,我便直接回家,跟過往間中在外邊吃一頓飯後再逛一陣商店,根本是兩種模式,我的例子恐怕也是不少香港人的寫照,既是這樣,政府一個限制禁止晚市堂食,餐飲、零售、運輸等行業也大受影響。只是持平的說,在餐飲場所內受感染的確實又不是少數,要解禁又真的不容易。

正因如此,想到要政府別一刀切可能是大多數人一廂情願的想法,但如何一刀切只恐怕順得哥情失嫂意,也許政府覺得維持現狀最簡單,就好像政府在抗疫期所推出的「推廣大使」Lazy Lion一樣,懶懶閒,花納稅人金錢的公務員美其名的在家工作,高官也懶得改變思維,把一直用的一套繼續用下去,懶理鬱死和餓死到最後可能比真正染病死的多。想起一位專欄作家說,「可以救一家企業就救一家,可以救一個行業就救一個」和「沒有必要關閉的設施就不關閉」的態度,跟「可以關的便關」的思維絕對是十分不同的。

260121

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

捉不住的世界


新的管理層到埗,想檢視我們新一年的宣傳策略,想不到去年年尾才訂立的計劃,在這刻重看時發覺已經落伍了。這位新管理層固然比較貼地和了解民情,對最高層只因個人政治立場屏棄受歡迎的媒體固然不以為言,但對當今各媒體的發展及最新變化也追得緊貼,我雖然並非負責市場推廣的範疇,但從旁聽他及同事的交流也獲益不淺。只不過,也同時慨嘆,世界變遷的快,真是非我們所能想像。

五年前為追趕潮流而登記加入的Instagram原來已經過了發展的顛峰期,據說用戶數量已經大跌不少,有心追趕潮流及年輕一輩不會再追捧這個媒體。事實上,早幾年前我在這媒體成為用戶,尚不算是朋輩中十分遲才開設戶口的一個,期後還不斷有很多朋友加入,但今日在同輩中還未完全每個都使用這媒體時,竟然便已經過氣了。

Facebook的成長期還有十年多,儘管這三幾年已少了人使用,比我年輕一輩早已不屑加入,但最少在朋輩中幾乎人人也有一個Facebook帳戶,而Whatsapp就更加不用多說了,無論跟長輩聯繫或工作需要,Whatsapp早已成為溝通上不可或缺的媒體。不過,隨著這兩個媒體一個引起爭議的行政命令,一夜間很多人決定棄用,更加速了它們走向沒落,要令傳媒生態大變,原來也十分簡單。

無論是十年還是五年,其實也不算是很長的時間,但這些現代新興媒體巨人便已經漸走下波,想起大學時學習的主要媒體如報紙、雜誌、電台及電視廣播、電影等,雖然有說已經成為夕陽行業,但生存的時間長得多,在高峰期的影響力亦較大。所以看到今日新興的媒體產業壽命如此短暫,真的慨嘆世界的變遷快得驚人。

這個世界真的越來越難以捉摸,過去我們需要等好些年才有一類新的媒體誕生,所以我也安安樂樂看了多年報紙雜誌,然後才有網上新聞,但相信面對今日捉摸不住的世界,不單我們這類成年人,恐怕即使是年輕一輩亦會吃不消。

世界轉變之快其實跟通訊科技發展蓬勃不無關係,過去也許地球某角落發生一件事或有個小發明,也需要用上些時間傳遞這消息,而由於盛載能力有限,所以資訊未必能夠傳遞快速及準確,但今時不同往日,世界任何角落彷彿沒有時差,上一秒在巴西發生甚麼事,這一秒在這裡已經知曉,於是更優秀的東西便可從另一個角落發展出來,更大的競爭帶來更優良的產物及更多的選擇,但同時舊有的也更容易被取代。

當明白社會發展的形勢,便知道更快速的轉變只會是大趨勢,亦即是人只會越來越難追上潮流步伐,昔日安迪沃荷(Andy Warhol)說未來每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鐘,除了是說明媒體的威力,亦說出當中時間的短暫,「值得去抓住嗎?」真的見仁見智。

昔日不少人曾經以擁有InstagramiPod、或是跳鄭多燕或PSY的騎馬舞、看《權力遊戲》或《半澤直樹》、吃過份子料理或芝士撻、又或到過澳門威尼斯人為潮流,但今日回看這些曾抄得火熱的東西,到今天還有多少人重視和記得,甚至我們可能還會對自己昔日和一堆人一窩蜂擁去追逐的那樣東西感到莫名其妙。以往追趕的追不到,今日想追趕的隨時比想像的更短暫,我們實在無謂被這些虛妄的東西追趕,更不應花時間去尋求這些虛幻的東西,因為一定是徒勞無功。

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