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再看港馬


上次參加香港渣打國際馬拉松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期間因為對主辦單位的疑問和不滿而沒有再報名參加,改為前往海外參賽,十年間先後跑了二十多個大小城市的馬拉松,到今年正正是踏上馬拉松跑道的十週年,因此決定再度參與同一個賽事作為慶祝,順便也再看看這個香港最大型的馬拉松比賽是否仍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
不過說真的,除了幾張相片以及完賽證書記錄了時間,對十年前的經歷已沒記得多少;但我卻幾可肯定當年是沒有這麼多健兒跑在同一條賽道上。
聽說現在有近七萬人參賽,且名額仍在逐年增加,儘管規模越來越大,但若果起點、終點、路線和形式皆沒有大規模改動,其實一定會更加擠擁,今年去到比賽日前一星期突然要在半馬組別中作改動,除了是計劃不周詳外,人太多令賽道擠塞才是根源。世界知名跑手能夠因受特別對待而能夠在今年成功打破香港紀錄固然值得恭賀,但像我一樣的平凡全馬跑手便要面對超過十公里的塞人境況,我敢說人流量多最少減慢了我五分鐘的時間。
不過,即使賽會提高了參賽名額,身邊仍不乏未能中纖參賽的跑友,究竟如何才可以取得平衡我也不知道,但只恐怕在可見的將來,沒有最逼而只有更逼。與此同時,發覺參賽者中說國語的跑手甚多,而事實上,由我前一日去領取選手包,到比賽日站在流動廁所及起跑線前等候,聽到的對話竟有超過一半是說國語的,這雖然是個不科學的抽樣統計,但亦敢說由中國大陸南下過來參賽的同胞佔有一定比例。我沒對他們過來參賽有意見,正如我亦常到其他國家參賽一樣,而他們沒有喧嘩,服飾沒花枝招展,也沒帶著大型廣告旗幟在賽道上飄揚,只要沒影響他人及作缺德的事,我是十分歡喜與不同地方的人一同作賽。
因著參賽者眾而令賽事彷似很受歡迎,只是我卻覺得其實根本不熱鬧,而在整整四十二公里的路段中,有四十公里根本是沒氣氛可言,感覺其實就像一班毫不相干的人各自在路上各有各跑。港馬一直引人詬病是參賽者要跑上偏遠的高速公路上和隧道裡,在這彈丸之地似乎是無可厚非,但結果便是絕大部分路段皆遠離群眾可支持及打氣的地方,而大會又沒有安排樂團、學校或長者機構組隊在某些地點載歌載舞和打氣,其實港馬相比於海外很多馬拉松是頗沉悶的。若果香港是一個小城市,參賽者只有幾百或幾千人,我斷不敢要求太高,但在這個有近七萬人的比賽中,代表這個大城市的港馬絕對值得配上更多和更好。
已經不想再花時間研究這賽事的財務狀況,近年其實仍不時聽到傳媒提出的疑問,但最後又不會有甚麼結果;我想一切都只能歸咎主辦單位、冠名贊助商及協調的政府部門已經因壟斷這賽事而不思進取,就如簡單的邀請團體到某些地點打氣也懶得去試和作,所以正如某些運動專欄作者所說,在出現人滿之患、有人參加不得的活動,你何用要優化或提升水平以增強競爭力呢?
但仍不得不承認,由報名到完賽的流程是順暢,領取物資時的場地及終點的氣氛也是不俗。作為十週年紀念跑,今次再度參賽的目標達到了,而額外奬勵是在十年以後、在其他地方跑過二十二場馬拉松後,可以再體驗及感受一下這項主場賽事,最終是好是壞也是人生的經歷。
2502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