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過後近一星期,到處仍可見颱風山竹造成的破壞,聽說巴士線仍未百分百恢復,社會輿論仍在討論香港政府為何臨尾才失誤;而我對於坊間呼籲要停工的取向持保留的態度,原來也跟不少專家的意見不謀而合。
首先需要事先「申報」我也是上班苦主之一,更甚我還是那批有工而不能返的打工仔,巴士停駛、鐵路部分路段未能提供服務,而除了此兩種交通工具外,我便完全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可接駁我居所及工作地方了。有同事誤信地鐵能提供接駁巴士而身先士卒踏上返工路,果然中伏而身處進退兩難中;跟著她嘗試截的士,也不出所料,的士坐地起價,她不憤自掏腰包貼錢返工,寧願等候地鐵或巴士恢復,但最後終於等到放工也未等到這刻。既然在路上也是等,我寧願在家中等好了。
可能有人可以安然在家中睡覺或看劇集,但這天我卻多麼難受,有工作卻不能返,多工作卻未能做,既不知甚麼時間交通工具可以恢復,也不知會否因此被無辜扣假,一切來得相當被動和無助。而我甚至有一刻還想過,能否從住所跑步或踩單車返工,畢竟我好幾年前也曾踩過單車回家,而這兩個月我也多次跑到三分二的路段,只是我敢肯定伴隨大量塌樹及路牌倒塌,路面情況一定十分惡劣和危險,若為了勉強上班而翌日「見報」就真的不值了。
一直苦等到下午二時也沒有通車的消息,便決定改到另一個辦公室工作,雖然最急切的東西做不到,但相同的電腦中央系統仍能夠協助我處理其他瑣碎事務,也總比留在家中白等的好。雖然上班人流的高峰期已過,但我仍得花上比平日多的時間上班。
未能上班的日子對我也是煎熬,感覺絕不好受,唯一安慰是我不用逼車及在車站跟人擁擠,這確是痛苦,恐怕沒有香港人願意經歷另一次。
那管政府及立法會日後研究訂立甚麼條例,去解決天災或重大事故後的復工安排,能夠吸收一次經驗讓這方面處理得更合宜也不失好事,畢竟今日出現的極端氣候更多,而恐襲等重大事情亦未必跟我們無關,也許廣大社會有個共識後,日後再遇上相類似情況,政府及市民也更懂得處理。
想起停工的爭論,也令我想起昔日在美國紐約發生的九一一恐襲,當時正於紐約工作及讀書,放學返工途中突然傳出飛機撞擊世貿大樓的消息,學校立即停課,而我的工作因為與課後輔導有關,考慮到交通大亂,到曼克頓唐人街上班的華裔父母未必能返到我工作的一區接走孩子,我和同事也不理有沒有停工了,繼續謹守崗位。還記得傍晚六七點當最後一位學生被父母接走,我們幾位年輕同事也累透坐在學校走廊。到底,那確是比今次風災更慘烈的事故。但記得當時除了因擔心股票市場過份恐慌而停市外,也沒有停工的安排,大家努力維持過正常的生活,令施襲者奸計不得呈。
當日的人禍及今日的天災自不能相提並論,但這趟在返工的進退維谷中,在我思考政府應否宣佈停工時湧現的一些回憶。
(21•09•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