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一位好友游泳,她已有的技術比我想像的好,不單不怕水,還懂得借力浮在水上,並且可做出蛙式手及自由式踢腳的動作,所欠缺的便是如何呼吸了。游水不能做到呼吸,如何能叫懂得游水呢?
以為她只需多一點練習並找到竅門,便可學識游泳,誰知用了整整一小時嘗試以不同方式教授,還是沒有一點進展。去到尾聲,她竟問我有沒有「自由活動」的時間,我忍不住的大笑起來,因為她已不是十歲八歲的小朋友,過去我教授別人游水,從沒有成年人問我有沒有「自由時間」,最多只是疲倦而需要休息而已;不過,也就讓她「自由」一下,也許她是以這個時間鍛鍊剛才所學的東西。誰知在這段時間內,她不斷重複她的泳式—青蛙手自由腳,每三組動作後便停下來企起身呼吸,完全沒有嘗試抓水然後呼吸的意圖,如是者十五分鐘過去,她除了跟一個多小時前首次游給我看時沒有兩樣外,也沒見過她嘗試運用我教過的任何一個方法。
有些失望,但知道也逼不來,畢竟學游水這回事只為興趣多於必須。
在我這樣多年教授他人游水中,技術掌握得不錯而仍未學懂游水的其實絕無僅有,所以一時也解釋不到她欠缺的是甚麼;直到那次游水後的兩星期,她突然在電話短訊中告訴我她已辭工,我開始看到一些端倪。
認識這位好友十多年,自我在紐約市工作便認識她,在我眼中她聰明伶俐、平易近人,她一早已取得大學學位,甚至說英語能夠比當地絕大部分華裔移民流暢很多;但奇怪是她自踏出社會工作,她每份工作總做得不長久,起初以為是她的際遇欠佳,未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而已,但當十年過去她的狀況仍是如此,開始懷疑可能另有原因。
去年她從美國回流香港找工作,因著美國跟香港的工作環境不同,我提議她先從略遜於她能力的工作做起,例如文職工作,但最重要是希望她在同一間公司工作超過一年甚至更多,好讓她的履歷變得更漂亮,日後自然較容易找到適合而僱主又相信她有能耐勝任的工作。可惜這次還是欠了兩個月才做足一年,我不敢說她日後一定不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只恐怕看到她履歷的僱主,對她能否堅毅地工作一段較長的時間心存懷疑,畢竟世上沒有多少個僱主願意花了時間訓練一個新人,然後轉過頭新人便離職。
兩件事例令我開始覺得這位好友的問題是源於她只甘於活在自己的Comfort Zone(舒適區)內,所以學游水時寧願繼續用自己熟識的方式,也不願嘗試新方法,即使抓水時同時試下呼吸在起初時可能會被水嗆到;同樣,在她過去每份工作中一遇上困難便寧願放棄及轉工,不嘗試主動解決問題及忍耐一刻,細心想兩個情況其實同出一徹,就是不願付出多一點去突破。我還想起她返教會聚會也是平平淡淡,間中星期日會因小事缺席,有姊妹提議她多參加小組或團契,甚至協助兒童英文補習班,但兩三次後便失蹤或退出,恐怕不是她不想投入,而是當需要多一點付出便退卻,不管是時間還是耐性。
每個人同樣有自己的舒適區,以往認識有年輕同事害怕離開自己的社區,又認識有人一定要有人相陪才敢遠行,亦有人害怕轉工作,很多人因為缺乏動力及鼓勵向前進,所以寧願活在自己覺得安舒及輕鬆的環境下,也不願嘗試稍為踏出一點,年紀越大情況便越嚴重。那位好友自知學不到游水也沒大不了,最多只是不能參加水上活動;她也知道在工作上「東家唔打便打西家」,亦同樣沒大不了,所以便缺乏動力去付出更多及辛苦片刻。每個人當然可選擇留在原位,滿足於今日光境,但不能上一層樓看更多,視野只會很局限,人生亦不會明白甚麼是成功感。
人各有志,所以對這位好友只感同情及可惜,但願我會引為鑑介,避免一樣也活在自己的Comfort Zone內便覺滿足,從而停下腳步。
(25•7•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