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前把自己所寫及出版的書送給一個內地教會的姊妹,近日問她看完了沒有,打算聽聽她有甚麼意見,誰知道姊妹坦誠說還未看完,她說因為有些難看。剎時還以為她說我語法錯誤、文筆不流暢;還好她立即澄清,只因我以直版作文字排版,才令她感到一點困難。於是我立即解釋曾有文化人說過,中文是全世界極少數能夠直排的文字,但現在因為要使用電腦,並迎合世界其他文字的特性,所以逐漸棄直取橫,甚至外國還引用甚麼人體生理學角度作解釋,人打橫閱讀比垂直閱讀快,這個講法是否有理我不予置評,但諷刺的是看不慣垂直排版的偏偏是來自中文發源地的人。我卻記得出書前一位已移居外地、但十分重視保留傳統中華文化的朋友跟我說過,若可以的話但願我岀版的書能夠以垂直排版。
除了我的小書文字以垂直排版,直到今日,我仍沒有為自己改一個英文名,工作中全個四十多人的部門我幾可是唯一一個,同事就喊我的中文名字就好了;還好,昔日父媽替我改名,也改了一個不普遍的名字,隨便在街上大聲一喊,也沒有幾個人會應和。既是如此,就更加需要珍惜這名字。
爸爸曾經給我起了一個英文名,但自從中學二年後便沒有再用;本來前往美國生活十一年,好應該再用一下以方便人家稱呼我,總好過直呼我那對外國人不容易的中文名譯音,只是看到人家面對那些長長的俄羅斯名字或更難發音的越南名字也一樣努力去說,怎麼我就要遷就別人安一個對我沒意思的英文名呢?
事實上,身在外國,從沒有人問過我為甚麼沒有英文名,反而回來香港後在不同地方工作,當我介紹完自己,反而有人問我有沒有英文名;但我想,既然在西方國家沒有用,返來這個大中華地方又為何要用呢?那就更堅持人家喊我的中文名字了。
受過西方教育,緊密地接觸過西方文化,沒有令我變成一個處處西化的人,反而我更加看重自己本身的黃皮膚、黑頭髮,這些既是改不了,又不是差,何用要我一定去改變呢?我的小書文字不多,亦非甚麼題目認真沉重的著作,用回一種世界少有的排版方法不是很好嗎?英文名的原意也不過方便稱呼,但既然我的名字也不困擾人家,繼續保留及運用這名字不是很不錯哩?
所以,欣賞人家學書法、畫山水畫,並且保留一些傳統的中國技術,例如搭棚、刺繡、做紙扎、製蒸籠和龍船等,這些中華瑰寶在世界獨有,一旦失傳,便失去了中華民族和文化的獨有特色。
隨著今日越來越全球化,一些文字及語言已消失,亦有很多獨有文化已煙未,總不希望日後只剩下荷里活電影,個個只知麥當勞,然後人人只餘下一串數碼作標記。華人社會內雖然有很多政治和社會制度不好,亦有一些不好的觀念如重男輕女等,但一些中華瑰寶仍應該好好保留,自豪於我們獨有的象形文字,以及我們名字帶給我們的獨特意思。
(31•7•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