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重遇人性化的馬拉松

屈指一數,原來已經有近五年沒有到過日本參加馬拉松比賽了,最近那一次是二O一九年的十二月,那是在日本埼玉的馬拉松,同時亦是和媽媽、妹妹及太太一同前往的家庭旅行,只不過那個時候新冠肺炎病毒已經靜悄悄在地球的某個角落出現,翌年年初正式開始在全球大爆發,我前後共有四個報了名參加的馬拉松賽事要被迫延期或取消,那時我還有一刻想過日本埼玉可能會是我人生的最後一場馬拉松比賽及家庭旅行的目的地。

感恩兩年多以後疫情總算開始受控,生活大致上回到正常,之後已經跑過六次馬拉松比賽,橫跨澳紐、美國東西岸及中港兩地,惟獨欠缺之前去得最多次參加馬拉松的國家。


五月份某一天,上網看看年尾有甚麼馬拉松賽事可供選擇,並順便作為和太太的假期目的地,竟然發現日本金澤的馬拉松比賽已經開始接受報名,同一時間,某航空公司正推出每日不同地點的特惠機票,就在我期待幾時輪到名古屋的時候,翌日便遇上了,於是問過太太意見及向上司了解過年尾的工作排程後,便速速報名參賽及購買機票了。


金澤馬拉松賽事在香港長跑界都有一定知名度,參加過的跑友亦賦予一定的好評,其中之一就是賽事氣氛好,而我覺得這個比賽如大部份在日本舉行的馬拉松比賽一樣具人性化也是重要。


見到不少參加過這個馬拉松的跑友也會說一場八點半才鳴槍起跑的賽事是令人愉悅,由於賽事在市區開始,市區亦是大部份酒店的集中地,所以絕大部份從外地過去的參加者也能夠在半小時內輕鬆去到起點,那即是說七點才起床去跑步也不算遲,這跟平日返工的起床時間也是差不多吧。對我們這些旅客來說,去到一個人生路不熟的地方比賽,最怕還要晨早四、五點起床,然後摸黑出門口,在交通不便下去一個不熟略的地方準備跑四十多公里的長途賽事,這就是貼錢買難受的好例子了。


比賽前一晚我十一點前已經睡覺,雖然我也不會遲至七點才起床,但仍有最少七小時的睡眠時間,而且因為不用特別早起床,所以壓力不大,睡得安心,所以對我而言這真是一個很人性化的安排。其他地方之所以要賽事晨早開始,無非希望賽事早開始早完結,然後跑道解封,令社會運作盡早回復正常。事實上,金澤市的規模比我原先想像的大,市中心亦相當繁榮,封路對正常的生活運作肯定會有影響,但金澤市政府卻願意配合這個年度盛事,甚至跑手的完賽時間可以長達七小時,即是部份地方會封路到傍晚,這可說出這個馬拉松是以跑手為本。


其他有關這場賽事具人性化的例子包括賽會動員十分多的義工及工作人員,由我到達位於中央車站的會場領取號碼布,已見不少年長義工拿着指示牌告訴我們方向,到比賽日經過每個補給站也有很多工作人員遞上飲用水及小食,更別說路途中提供的小食具特色和味美之餘又包裝得細小,方便跑手拿取及進食,而完賽之後旅遊巴士頻密開出接送參加者返市區及火車站等等亦是重視選手的安排。


此外,沿途大部份路段也有很多市民出來打氣,造就良好氣氛,令跑手得到額外動力繼續向前;而賽道設計亦都相當不錯,不單少上坡落斜,我還留意到絕大部份時間是背着太陽而跑,所以縱使當日早上陽光普照,我也不覺跑得太困難。


這是一場令我感覺十分好的馬拉松比賽,日本人重視細節當然是首要條件,但賽會的安排、當地地區政府的配合和市民的支持同樣重要,難怪香港跑手對這個賽事給予那麼好的評價,並且成為這屆賽事最多外地參賽者的地方。

31·10·24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學習、學習和學習

和一位香港的教會姊妹探望一位從外國回來的姊妹及其家人,探訪後我們三位基督徒一同吃晚飯,相聚間外國回來的姊妹開始從信仰說到今日香港教會的光境,字裡行間似乎正關注香港的教會會否開始受到某種無形的干預,跟昔日香港的宗教自由不同,當我還在思考怎樣回應這位姊妹欲言又止的提問,特別是要回答得中肯及持平,並且避免引起無端的爭拗,在旁的那位香港姊妹便回答說若果有留意自己教會在這兩年間說到聖經中提及臨近末世的境況,跟今日所發生的事,其實不會感到詫異,甚至已經有所準備,所以這刻最緊要就是專心向著神及留意祂在地上所作的工,意思就是提醒我們做好在這世代及在自己崗位的本份。

這位姊妹兩三句簡單的回應不禁令我拍案叫絕,但我沒表達出來而已,因為她的答案不單沒有糊亂歸邊引起爭拗,甚至能夠曲線提醒那位從外國回來的姊妹不要被外在的環境影響自己的信仰,反而更需要在末世裡儆醒,專心向着神並做好我們現在的本份。事實上這位外國回來的姊妹近年已少返聚會,她給我的印象是關注政治、社會和別人多於自己的心靈。所以有另一位姊妹能夠不慍不火,連消帶打給予回應實在令我驚喜,更重要是讓我可以學習如何表達得有智慧和技巧。


我時常都覺得自己並非一個有急才及應對迅速的人,所以現在說話每每更謹慎,盡量思考好才說,此外現在很害怕給別人作提醒,因為發現現在的人很多都不願意接受意見或他人的提醒,那管言語行為真的錯得離譜,還可以用種種「語言藝術」及技巧去作包裝及反擊別人。


最近有另一位相熟的姊妹,去找了一份星期日也要上班而不能返聚會的工作,這影響自己心靈不特只,更令人摸不着頭腦的是這份工作會讓她一個星期只能夠見到她的女兒一次,她愛錫她的女兒,她很快將會踏入反叛期,這段時間由姊妹的媽媽長時間看管着,她知道她搏命工作是為滿足她女兒的物質及一些非必要需要,但她不能返到聚會,也不能帶女兒返聚會,甚麼結果是預料得到。與她更相熟的姊妹知道後,也會找她談談,但當知道她的情況及想法,也沒有進一步給予提議,不知是怕不夠體諒姊妹還是害怕去提醒別人,沒料到剛巧有次有我在埸的相聚,席間有另一位姊妹在聽到她的情況下,立即以溫柔但直接的語氣提醒她即將出現的情況,她甚至即場替當事人計算收入及付出的代價,並以媽媽的身份清楚告之甚麼是必要而甚麼是非必要,她直截了當提醒姊妹要立即辭職,不要再拖,因為之後將更難去改變。感恩這位姊妹肯接受他人的提醒,她沒有利用自己種種身不由己的理由及人生際遇堅持己見,但其實我更感恩同場有另一位姊妹能夠勇敢的作出提醒,她的表達及勇敢讓我上了很寶貴的一課,尤其是面對站在懸崖的邊緣,實在需要勇敢的表達以避免無可挽回的結果。這位姊妹又帶給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還有一個學習,是近日前往澳門,因為姊妹想我們大家分享近來在聖經教導裏最深刻的得着和領受,在大家相交過後,她告訴我們她的學習就是有一個接受意見的心,她要有一個心胸去接受所有意見,因為這個世代肯去提醒別人的需要有足夠膽量,別人肯去提醒代表他很在乎你,要令自己突破框框及衝過盲點,就是要有別人的意見。所以她要自己學習去接受所有意見,就是意見不好聽也要聽,既學習謙卑,也學習寬宏大量。


這位姊妹的學習的確也應該是我學習的地方,如先前所說,現今的人是「唔話得」,也許是學識和見識也多,更加可能是整個社會的風氣,人人越來越自我,喜歡從自己角度出發,所以每個人也覺得自己是對,但人怎麽可能是全對及完美無瑕?只是從前敢於提醒的人也怕怕了,免得傷和氣,也免得反被咬一啖,還是省一啖氣,所以現在夠膽提醒別人的最少也因為在乎那個人,並具備一定的勇氣。不過重點始終是自己肯接受意見,不怕改變。我自己也應該要更加願意從別人身上學習。

25·10·24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完全沒想過的收穫

因事前往政府的體育館,等候期間順便使用血壓計去量一量自己的血壓,看看從肯亞回來後身體有沒有出現異常狀況,感恩一切正常;見到旁邊有個多功能儀器,可以量度身高、體重和計算出身體質量指數(BIM),雖然量度時並非除了鞋及脫剩內褲以量度得最準確,誰知道在這樣的條件下,我的身體質量指數竟然還是「回到」正常水平!儘管顯示燈號是正常中最高的一格,但最少已經不再是超標的燈號了。


這恐怕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我的身體質量指數去到正常的水平,因為自從這個指標開始在全球普及起來之後,我應該已經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正常水平,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質疑這個指標是否可靠及合理,因為我覺得就算我喜歡做運動,但還是距離正常的水平甚遠,看到背後的計算方法及標準,只恐怕我的人生永遠也沒有機會去到所謂的正常水平。


不過後來我發現喜歡做運動跟每週都做一次運動是有分別,而每週做一次運動亦跟每個星期最少做五次三十分鐘或以上的帶氧運動也有分別,因為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的後期開始建立了一周最少做五次運動的習慣以後,發現我的身體質量指數的確是有些改善,不過更明顯的改變還是我的體重開始從高峰期慢慢向下落,由於我並不是每次做完運動也量度體重,甚至一個月也沒有量度一次體重,有時實在不記得上一次的體重是怎麼樣,總之就是知道我已經沒有高峰期的重了。


不過在去年年頭開始,當教會開始更大力推行健康飲食並且有不少弟兄姊妹的身體狀況漸見成效之時,我也完成了兩個長途旅程並多留在香港,當我再走上那些儀器量度一下身體質量指數時,我發現我的指數雖然仍是超標,但距離正常好像已經不遠了;不過我也在想,維持這樣密集的運動已經有一段時間,要瘦的也瘦了,體重應該難以再下降,恐怕這個水平對我而言已經是最理想了,也許是我的骨骼比正常人重,亦也許我身體是長滿肌肉而不是脂肪,我也安慰自己我不用尋求在那個不知是否準確的指標中要達到正常的水平。


我相信,肯亞之旅正讓我突破那個關口。


在一方面,即使我去到肯亞超過一個半月,但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達到每月做運動超過兩百公里的目標,本來礙於去到一個人生路不熟的地方,我沒有強求在這方面能夠維持那個已經持續多個月的目標,只是當發現當地有適合我跑步的路線,便嘗試一日一日的跑下去,誰知道即使有很多天因為當地的示威活動或我需要從一個鎭搬到另一個鎭而未能每日跑步的情況下,在肯亞的那兩個月份最終竟然也剛好達到做運動超過兩百公里的距離。


在另一方面,我相信在當地的飲食是幫助到我的體重進一步減輕,最關鍵的原因應該是在當地的飲食中我們少用油去煎、去炒或去炸,最常使用是煲,且大多不會用油,又比較少肉類,少大魚大肉之餘亦沒有吃過自助餐。當我維持一貫的運動量,卻減少了進食油膩或超出我需要的食糧,結果自然是體重減輕了。


當去到旅程一半的時間,有一次我把在當地拍下來的相片跟在香港的弟兄分享,他有點婉轉及不好意思的問我身體有沒有什麼情況,我立即想起是不是相片有什麼問題,原來那相片內的我真的比我之前在其他相片看到的瘦了很多,我跟太太說這個笑話,她也笑說我好像患上癌症。


我的例子其實不是唯一的,亦有最少一位弟兄分享過他在肯亞個多月後,他的體重也是突破了本來不能達到的水平,當然他回來香港之後有很多弟兄姊妹以為他在肯亞「無啖好食」,於是便不斷請他飲茶及吃飯,最終的結果也不用多說了。能夠令體重減輕是利多於弊,今次確是一個意外驚喜及收穫,我也希望能夠盡量保持下去。

20.09.24)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不可以抹煞他們的主動

教會的祈禱會前,一位同團的弟兄聯絡我問我想不想跟他一起吃晚飯,收到這位弟兄的邀請有些突然,雖然跟他在同一團事奉已經有半年,但卻從來未試過這樣相約吃飯。

原本計劃了和太太一起慢慢吃個下午茶,然後才去祈禱會,貪下午茶的價錢比晚餐便宜一大截,但見到弟兄的邀請,還是覺得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何況一位不是年輕的男士主動作邀請,他可能也需要克服一些心理關口,因為被邀請的人可以答應,亦可以不答應,男士面對被人拒絕有時都不是好受的,將心比己,雖然這頓晚飯將會貴一截,這確實是很小的問題,所以實在沒有足夠的原因要拒絕他的邀請。


可能別人覺得這不過是小小的一頓飯和一個邀請,兩個男士兩碟豆腐火腩飯及十五分鐘就已經是一餐男人的浪漫,怎麼會想得這麼複雜?不過不得不承認,年紀越大,有時思想真的原來越複雜,既要顧慮這個,又要顧慮那個,沒有了年輕時的坦蕩蕩實在可惜。兩個男士一起吃飯有什麼好說呢,我們話題又不會好像女性一樣說之不盡,我們有時既害怕說到工作會有比較,說到成就又怕被人覺得「曬命」,又害怕提到家庭都不知道由哪裡說起,為免講多錯多,在不知不覺間得罪了仍然不太相熟的人,最聰明就是保持沉默是金,說一句大家盡在不言中反而贏得共鳴。


所以發現年紀越大,似乎越來越少參加友濟間的相聚,特別和不太熟絡的人,一來現在比以前更害怕說話及得罪人,所以比以往越來越少主動去邀約;同一時間一班年齡跟我相若的人應該也有類似的感受,所以除了一些十分相熟的舊同學、老朋友和教會慣常的相聚外,我也鮮有獲邀及參與。因此,這天竟然有位仍然不算太相熟的弟兄找我吃飯,我實在覺得有點兒受寵若驚。


既然我有這樣的想法,相信有這樣想法的男士也不會是少數,有很多人說我已經是異類了,可能也曾經生活在西方國家一段時間,所以間中我還會厚着面皮試試看,不過近年的確也已經少了,尤其隨着年紀越大我也真的不太想被人拒絕,正如一位教會姊妹叫我開一個群組邀請弟兄姊妹一同跑步做運動,我也立即耍手擰頭,因為我既沒有把握,也真的害怕被拒絕。因此,見到那位比我年紀稍大的弟兄竟然這樣勇敢的邀請,就是這份勇敢和赤誠,我已經覺得不應該拒絕他。


人和人的關係本來不應該有太多隔膜和避忌,但當我們活在這個社會越久,很多時就越害怕面對其他人,別說可能遇上那些層出不窮的行騙伎倆,就是你跟對方做朋友你也要考慮對方日後是否打算跟你銷售什麼什麼,或會拿你來比較,又會否笑裡藏刀,甚至還未說到那高尚的價值觀是否南轅北轍⋯⋯,當想到這些今日見慣不怪的社會現象,就知道今日要建立一段真摯又持久的關係真的毫不容易了。


我實在也不想這麼年輕便被一個框框所限制,我自己既不想被局限在自己的安舒朋友圈中,亦不想別人也一樣被困於自己的安舒環境中,所以我也不可以抹煞其他人的主動,如果連我這個稍為厚面皮的人也輕易拒絕別人,別人也許會更加感受到挫敗而不敢向外踏出一步,同樣我也不想自己被困於自己的安樂舒適圈中,我也要勇於突破年齡及當今社會現況加給我的限制。

21.10.24)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在肯亞完成的大滿貫

我和太太到非洲肯亞短宣前後不過是七個星期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但這七個星期剛巧讓我們參與到幾個有別於平常的活動及項目,包括去到一個孤兒院作探訪,又前往過一個村落作露天佈道,另外還參與了兩次兒童嘉年華會及一次受浸聚會,當然還感恩參與到那兩次專為當地有心的基督徒及教會同工舉行的聚會及奮興週。事實上,就算有的弟兄姊妹比我們逗留的時間更長,但礙於種種原因,也不是每一個都能夠參與到以上幾場的特別相聚及項目,我不得不承認神實在恩待了我和我的太太,令我們喜出望外。

也許起行到肯亞前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到孤兒院作探訪及提供義工服務,因為自己年輕時也曾經從別人口中及傳播媒介聽到前往非洲孤兒院做義工的故事,我反而有被這樣的事蹟感動過,正如有基督徒從小渴望到非洲傳福音的心態差不多,但我對探訪非洲孤兒的想望只覺得是可遇不可求,儘管我也聽過自己的教會在非洲也有支援孤兒院的行動,不過礙於不想行動以我為中心,更不希望原有行動因我變更,所以沒有要求或奢望一定能夠前往探望那裏的孤兒,誰知道就在我們逗留在那裏的該段時候,負責帶動的教會大哥哥正要按需要前往探望一下那邊的孤兒,我們便順理成章一同到孤兒院探訪並且參與一些簡單的義工服務了。事實上,我們所作的義工服務實在是杯水車薪,那些青少年看在眼內可能感覺我們是幫倒忙,不過當想像到眼前的一班兒童及年輕人自小是無父無母,我所成長的背景實在是幸福不過了。


另一天,我們亦按當地一位弟兄的邀請前往他從前成長的村落作探訪,還記得當日風和日麗,我們到達村口的小樹林後先向已到達的村民作問候,期間有其他人開始把椅子搬到這樹林一個較空曠的地方,又陸續有更多村民一戶一戶的到達,當我們把音響設備及白板放置好,負責的教會大哥哥便開始說起福音,並由那位在當地長大的弟兄簡述他的經歷及改變。起初,我還說不出這次經歷的特別地方在哪𥚃,直到負責講福音的那位教會大哥哥分享這是他六十多年來第一次在露天佈道,我才恍然大悟,不錯,在我們這班一直居住在石屎森林的都市人中,怎樣會有機會在真正的樹林作露天佈道及向別人傳福音呢?甚至我還想起,昔日主耶穌不是一樣走遍各城各鄉去向人宣講福音呢?雖然今日我們坐車及有更完善的音響設備,但在陽光底下述說神的大愛不也是跟耶穌昔日的足跡更為接近嗎?


而那兩次為當地有心的基督徒及教會同工舉行的聚會及奮興週,也是我首次參與,我和太太可說特特為此而前來協助及支援,兩次的相聚也令我們大開眼界,並且感恩能夠認識當地來自四方八面不同教會及會眾的領袖和同工,我們不是單單說到福音並叫人歸向主耶穌,卻是更深入的講解神給基督徒的托付和聖經的教導,他們有的抄筆記,有的主動發問有關聖經的問題,令我感受到這次相聚跟以往參與過的基督徒相聚有很大的分別,甚至乎會覺得自己對聖經的教導及認識還不夠深入,很希望日後再和這些有心但不同膚色的基督徒一同追求和學習。


儘管在人生中也曾經參與過兒童嘉年華會和受浸聚會,甚至兩年前在斐濟亦有過這樣的經驗,但在肯亞還是第一次,亦體驗到活動帶有這裏的特色,包括在水源缺乏下我們要在當地人起居生活常逗留的湖邊找一處最乾淨的地方為幾位弟弟施浸,亦包括要想辦法利用當地有限的物資設計攤位遊戲等等,過程是不容易卻又難忘。


很感恩在肯亞除了一些基本探訪、主日聚會和團契之外,並有機會參與以上的幾項活動,我所說的大滿貫就是這些可遇不可求,卻難得參與到及體驗的經歷了。

17.10.24)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為何不給我這個?』

和身在肯亞的短宣團隊一起為着這裏的侍工祈禱,一位弟兄本來正開始為着這裏的小孩子能夠認識福音而不是習慣問人拿取東西而祈求,他突然放聲痛哭,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原本他還想平復自己的情緒繼續禱告,但還是不能,最後這位在自己本身城市即將退休的老師還是決定先到洗手間冷靜一下。在他在眾人面前痛哭的三數分鐘內,其他弟兄姊妹一直保持沉默,我們不是不想安慰這位弟兄,只是在我們各人的心裏相信也為着這裏小孩子的這個習慣而感到慨嘆和無奈,我們其實都明白這位弟兄為着他們而痛哭的原因,只是我們比較含蓄亦沒有他那樣感性的表達而已。


去到肯亞不久,便不時聽到當地的小孩子問我們:「可否給我你的手錶?」又或者是:「我喜歡你的四色筆,可否把這支筆給我? 」這些是比較有禮貌的問法,還有些會以這樣的語氣問我們:「為何不給我這個?」我聽到他們問得好像理所當然,我們其實都哭笑不得,我會安慰自己也許是文化上的差異吧,也或許是他們學英文的文法就是這樣去問其他人。只是聽到他們這樣問我們,其實我們的心底也是相當感慨和難受。


非洲的肯亞其實在非洲大陸算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地方,他們的國民生產總值排在非洲的第五位,而就我們逗留的小城鎮及鄉村所見,當地的生活水平雖未至於叫豐衣足食,但他們最少也得到溫飽,小孩子可以穿着校服上學,亦有基本飲用水及食物維生,雖然我不能確定山區的情況會否比較惡劣,但在這裏所見小孩子其實也用不着這樣向別人拿東西。而事實上,在我們居住的城鎮及鄉村,是很難見到我們以外的其他外國人面孔,現在如是,相信這十多年來也如是,那麼我們就不明白為什麼這些七、八歲的小孩會懂得向我們這些膚色不同的人索取東西了,是他們的父母教導他們嗎?還是他們自幼已有向外地人拿東西的習慣?我想起從前歐美的傳教士來到非洲傳福音,他們見到當地人生活窮困,便派發糧食令他們具備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但這不應該在這個年代發生,歐美教會式微,現在未必有太多傳教士來到,既然如此,怎麼當地的小孩子還會懂得向外國人拿東西呢?想到這裏,就會明白那位弟兄為什麼會為着他們而痛哭,因為他們在不知什麼時候已養成向人拿東西這樣不好的習慣,再引申下去,他們習慣了不勞而獲,便沒有動力讓他們肯努力以賺取更多了。


除了小孩之外,其實當地的成年人亦一樣會問我們要東西,只是可能礙於面子的問題,向我們要東西的成年人並非太多,而且他們亦問得比較含蓄,令我較深刻的是一位我們認識很久的孩子的爸爸,由於我們認識那位孩子,所以間中會到他的家中探訪,很多時都會見到他的爸爸,每次見到他的爸爸,他都會申訴四、五年前的一單官司完結了,他正在等待一筆巨額賠償,但等候期間他沒有錢交租,也沒有錢替兒子繳交學費,令兒子快將要被學校停課,聽到他這樣說,我們並不太同情他的遭遇,卻十分同情他的兒子未能上學,我們有幾位認識那小孩的弟兄姊妹曾經也商量過是否應該夾錢並直接把款項交到他的學校,但後來有認識當地文化的弟兄姊妹告訴我們要謹慎行事,因為在我們幫到這個家庭以後,肯定會遇上更淒慘及困難的家庭,我們幫得這個,就很難不去幫另一個,而最怕就是我們的舉動被公開之後,我們就會有麻煩了。


另一次,當我和太太正在路邊等車來接我們的時候,有位陌生路人經過並跟我們搭訕,他很快便道出他正籌錢購買一部電單車,因為一部電單車能讓他開始他的生意並改善他一家的經濟條件,我們很詫異怎麼陌生人也會這樣直接地向我們暗示需要資助,還好這天早上剛剛向一位教會的大哥哥交流相關情況,他告訴我不妨以聖經的話提醒他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來,看看他有沒有將他的需要向神祈禱,而他的祈禱是不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畢竟肯亞有八成的人聲稱他們是基督徒,基督徒向神祈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到肯亞短宣是一件越文化的侍奉,在我而言,氣候、飲食及生活條件也並非最難面對,反而是面對跟當地人的相處、互動和嘗試扭轉他們一些已經習以為常的觀念才是最難的挑戰。那位為他們痛哭的弟兄可能已教導過上千個小孩子,但見到當地小孩子不知從何時何地學了過來的壞習慣而難以接受;同樣我太太面對那些年輕女孩隨便問其他人拿取糖果及四色筆,她很想責備她們習慣了隨便拿別人拿東西,日後怎樣保護自己,難怪當地的男女感情問題相當混亂,有很多單親家庭,那樣的社會問題比起有沒有足夠食物才是更難解決的問題。

14.10.24)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全方位配搭

教會決定到肯亞建立教會及向當地有心的基督徒傳遞我們所認識聖經的真理和教導,我們全球教會的弟兄姊妹一呼百應,由今年年頭第一批出發前往當地的弟兄姊妹開始,到今年年中我和太太及一班短宣團隊前往肯亞,估計曾參與的人數接近四十人。由於入境時官員給我們的簽證最多只是三個月,而大部份弟兄姊妹更只能夠獲得一個月的簽證,令我們眾人也不敢計劃逗留太久,但有這樣的限制也有好處,就是能夠鼓勵到更多有心的基督徒因人手不足而為主踏足這片東非的土地。

由於我和太太刻意選擇參與在當地舉辦的兩次重要相聚,並且因為當時需要的人手比較多,所以在我們同期踏足肯亞短宣的基督徒有十多二十人,雖然我們並不是同一時間見到他們每一個,但前前後後所認識的也有二十多人,在這班同工中,有來自澳洲、美國、英國、新加坡、台灣和香港的,若果計算早先前往開拓的「先頭部隊」,還包括有加拿大和非洲本土的弟兄姊妹,當看到一班同心同工的弟兄姊妹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教會,就覺得這已經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在這七個星期我們在肯亞的日子,在我所相遇過的弟兄姊妹中其實大部份也不認識的,即使有同樣來自香港的弟兄姊妹,部分都只是見過面和點過頭,其中兩位更加是素未謀面,很高興藉着這次旅程認識了更多寶貴又各有不同專長的弟兄姊妹。


很認同聖經中哥林多前書所說,屬基督的門徒彷如一個身體,身體有着許多的肢體,肢體實在是不同,卻能夠彼此配搭成為一個身體。這次我所認識的弟兄姊妹真是各有不同的恩賜和才幹,有的是護士,有的是教師,有的是會計能手,還有的是會作曲填詞,更不可少是有專職的家庭主婦,這些表面上不過是他們社會上的職業,但實質他們亦各有專長,例如有的很樂意和小朋友上山下海,亦有的弟兄相當健談,更不用說有些姊妹對人關懷備至,相當具有同理心,我們一班團隊來到肯亞,需要在這裏接觸不同階層的人士及建立教會,帶着不同恩賜和才幹的人走在一起,當然能夠令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例如其中一位令我最深刻的就是那位健談的弟兄,因為在我的經驗裏,男士往往比較含蓄且不容易主動表達自己,所以過往我在香港的教會參與一些弟兄團契,有時為要開始一個話題實在感到很吃力,那位弟兄雖然英文並非最好,但他在表達上的膽量和釋放真的令我十分欣賞,我感謝神在這段時期為我預備可以彌補我不足的好兄弟。


更加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在眾人當中,還有一位弟兄一直帶領着其中一個城市的教會,他能夠以流利的中英文解釋聖經及分享聖經中的教導,而且因為他有管理教會的經驗,所以我們來到一個全新的地區建立教會,有他把各個侍工分配給眾人,其實亦令我們少走了很多冤枉路,甚至我和不少弟兄姊妹也表達過從他管理教會的經驗及處事手法令我們獲益良多。


就這樣,一班來自世界各地,有不同恩賜和背景的弟兄姊妹走在一起,大家彼此配搭,一同為神努力作工,這已經是一件相當美麗的事情;但不可少的還有一班比我們更早到達前來開展的弟兄姊妹,相信他們在起初開展的階段比我們現在更加困難,遇上更多挑戰,但我們來自全球不同地方的教會的弟兄姊妹,沒分先後或大小,一棒一棒的承接過來,到我們接上這一棒的時候,有一班已經預備好及相當穩定地聚會的弟弟妹妹可以受浸見證榮耀主,亦有的為我們接觸了在肯亞,甚至是鄰國坦桑尼亞和烏干達不同地區的教會同工和領袖,最後成就了兩次特別聚會,一同學習及領受聖經中的教導,沒有前人的努力,肯定沒有今日的成果。整幅圖畫實在美麗不過,我亦感恩能夠參與其中並且成為這美麗圖畫中的一部分。

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