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和太太逛街,本來沒有特定的購物目標,想不到不費吹灰之力便買到下星期初的早餐食物,原本沒有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但太太說我恍似整個人更加放鬆了。她所說的又沒有錯,當我覺得下星期的大概計劃和行程已安排得八八九九,無論是星期一和二吃什麼早餐和午餐,工作上需要完成甚麼目標項目,甚至是放工之後有怎樣的計劃,已經有一個大概安排的時候,即使我知道有時計劃是追不上變化,但最少我的心情也恍似「定」了一樣,不再需要在星期一一早起來還要煩擾有甚麼早餐吃,也難怪太太覺得我的心情更加輕鬆。
不只一次太太和很多朋友及教會的弟兄姊妹也說我生活十分有計劃和具紀律性,所以會注意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健康,保持良好的運動和飲食習慣,在工作、家庭和社交圈子努力達到平衡,他們不覺得我是一個很固執和一成不變的人,只是卻認為我很喜歡好好規劃每日的生活,只要規劃好心情便更加輕鬆和寬容,相反地若果有些事情未有一個定案,間中會見到我眉頭深鎖或在臉上顯出我的煩擾,即使我不會惡形相向,但卻會失去了笑容和寬容的態度,太太也曾說過只要某天我已經跑步或安排了稍後做運動的時間,我就會顯出歡愉的心境,相反我便恍似有點兒心事重重。
身邊生活沒有好規律及計劃的人好像比較多,不知道世上是不是有規律及有紀律性的人比較少,很多人比較隨意及喜歡按心情行事,從前我會覺得這樣不是太好,但人大了,知道有時太講求計劃也並非最好的時候,我都會羨慕一些能夠常常放鬆心情隨意行事的人,自己也會嘗試作出一些轉變,例如去到早上才按自己的心情決定吃甚麼做早餐,甚至不吃早餐也不是問題,但當試過學習他們的隨意,發覺一覺醒來想要吃的東西剛剛沒有,就會令我感到一點兒沮喪。正因如此,我覺得還是跟從我的習慣和性情就好了,早一點預備及作規劃,盡我所能去掌握前面的道路還是比較安心,當然也會預計隨時出現變化和意外。不過,這種心態及行為也非絕對的好,正如其他人所說,他們也看得出我若果事情未完全規劃好,有時我會因為覺得不夠安穩而流露出憂心,甚至顯出一點愁容,那不單影響自己的心情和健康,也影響別人的感受。究竟我能不能在有計劃和隨意之間做到平衡,就真的需要繼續學習。
活到老,也需要學到老,我發覺學習的並不單是知識,也要不斷去學習一個更好的心態和性情,或者可以說是做人的智慧,大部分事情也有正負兩面,例如有些人窮一生埋頭苦幹地工作,當然可以讓他們能夠有穩妥的將來和令妻兒無憂,但當去過一些貧乏的地方,見到當地人就算沒有穩定的工作,又見不到長遠的將來,甚至還有一大群子女有待供養,他們卻又懂得無憂又樂天地過著人性的生活;又例如有一些人會窮一生時間和精力去鑽研某些學問和技術,那管是音樂、寫作、天文、動物、歷史⋯⋯,他們顧不上自己的健康和生活,卻為世人留下了某些領域𥚃重要的瑰寶;又例如一些人對社會制度和種種不公平的不滿,他們不甘於自身的安舒,也不怕對抗政權的危險而站出來,為着更理想、公平和公義的社會而努力甚至犧牲⋯⋯。
人的性情和態度有很多都沒有絕對的黑白之分,同樣這個社會和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也不是非白即黑,我們時常說要做得平衡,究竟怎樣去拿捏「平衡」這兩個字已需要有相當的智慧和技巧,甚至乎是不是一定需要平衡也很難說。
所以當很多人稱讚我生活有計劃和規律的時候,有時我也慚愧地想到這樣的性情其實也有缺陷,那麼我若果能夠達到「平衡」固然最好,但人又能否做到那樣完美呢?當我失去了生活的自律性和計劃之後,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是否又一定令我最好呢?我也不知道,只願自己繼續摸索和學習,找到一個最好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06.07.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