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都是心理問題


我不是心理學家,也沒有經過科學的分析,純粹憑觀察及留意香港運動員比賽後的訪問,再加上自己一直參加運動比賽的經驗而得出的感受:香港運動員往往因為壓力而跟獎牌擦身而過,尤其在奧運這些舉世觸目的盛事。

今屆香港的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奪得佳績,已見很多評論也在提出心理質素這個項目,的確,當大家也見證到幾位奬牌得獎者在比賽中過關斬將的過程,然後也留心聽到比賽後的訪問,很容易便得出他們的心理質素實在不簡單的結論。先是張家朗在晉級過程的其中一場曾落後對手多分,還差一分便輸掉比賽,然後在決賽領先時又被對手狂追,但見他每當除下面罩,他的表情完全不太激動和緊張,我特別留意到決賽中段對手短暫受傷,他也除下面罩等候,他當刻給人的感覺是心如止水,事實上,對手宣稱受傷固然令人想到是爭勝的機會,但亦可能是對手的心理戰,若不能冷靜及從容面對,實在相當危險。至於何詩蓓更不用說,其名句「八成心態兩成體能」已經說得街知巷聞。的而且確,現在資訊發達,交流頻繁,例如香港劍擊隊請了一位法國教練,何詩蓓近年多在美國受訓及參加外地的比賽等,選手間對彼此的實力及技術其實瞭如指掌,精英選手很容易互相學習及作為目標,既然外在看得到的技術及體能早已互相看穿,惟有內在的心態才是致勝關鍵。

心態的確是不容易駕馭的東西,今屆奧運已經有日本網球手大坂直美及美國體操選手比拉絲因壓力問題而大敗出局或退出比賽,還未計算其他知名度較低而不為人知的「爆煲」或失手事件。毫無疑問,在這個以國家為單位且全球觸目的綜合體育盛事,不少運動員背負一生的努力及全國人的期望,這種壓力並非人人能勝任。

香港運動員的困難在於從事全職運動員已經不容易,很多時還需要擔心日後的經濟及生活,所以更渴望成功以獲得保障,而且香港在過去的奧運會獲得的獎牌實在太少,每次出賽也是全民焦點,運動員很自然地更想得到獎項,但不自覺便被壓力拖垮表現,香港高爾夫球女將陳芷澄便是其中一個例子了。

很深刻近年往外國跑馬拉松,其中在澳洲黃金海岸及奧地利維也納參賽時,正當我皺起眉頭苦苦作戰之時,常見當地的跑手可以輕鬆地邊跑邊跟身邊的朋友傾談,他們不算跑得慢,但讓人的感覺是運動是一件十分閒話家常的事。也許要待香港運動更普及、獲得奧運獎牌不再是每八年才一遇的「天文奇景」,香港運動員便更能以平常心面對之時,也許到時便更容易發揮水準及獲得成績了。

當然,官員及坊間也要懂得支持及包容,避免給予運動員無謂的壓力,例如運動員只因著慣一件舒適及某種顏色的戰衣,卻就會被歸類為不愛國和支持暴力,換著是我,我首先會徹夜難眠問為何,然後想想下次要堅持穿著著慣但政治不正確的戰衣還是著不慣的新裝,跟著擔心日後回港被那些盲目愛國者狙擊……。不錯,參加過大賽的運動員懂得面對不少壓力,但他們較識處理的是比賽上的壓力,而非政治壓力及穿一件甚麼衣服的壓力,還有面對那種「愛國者」的壓力,做香港運動員的路真不易走。

0408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