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非洲本地團(三)




在摩洛哥旅行,和太太兩人以不到二千元港幣的代價,順道參加了當地一個三日兩夜的本地旅行團,前往了高阿特拉斯山脈(High Atlas) 、達德斯峽谷(Dades Gorges)及摩洛哥九個聯合國文化遺產之一的艾本哈杜 (Ait-Ben-Haddou) 古城,以及由小學讀書時已認識的撒哈拉沙漠,那對我們這些來自發達富裕城市的人來說其實是相當超值的體驗;儘管如此,這次我們對背後提供服務的旅行社的質素其實不敢恭維,若不計算目的地而只計服務,其實我會以差劣來形容。

先別說他們的商業交易仍維持在上世紀的水平,付錢報名旅行團後只用一張廢紙寫兩句及簽名便叫作實,我們各來自五湖四海、報名參加了不同行程的旅客在出發日集合後便隨意被安排上車,於是一輛十八人的小型巴士上,便有著由參加一天到三天、目的地各有不同的旅客。本來若果因為大家行程起初有著共同景點還勉強可以理解,但最弊是全車遊客根本不知情;因為我警覺性較高,又沒職員給我們確認便覺得奇怪,所以開車三分鐘後便向鄰座「團友」打探,才知他們是參加兩日一夜團,大家立時也被嚇了一跳,恐怕不知誰上錯了車。於是立即告訴司機,他卻啖啖定叫我們放心,只是數分鐘後又讓參加兩日團的團友轉車。究竟是他們發現出錯而補救,還是程序根本如此實在無從稽考。

整個旅行團的運作是由一位司機接載我們到不同景點,沿途沒有導遊伴隨,直至去到目的地,便由駐各景點的導遊帶領我們遊走一圈。司機的職責只是駕車及把我們交給每個地方的負責人,所以絕不會期望他會跟我們談笑風生;只是各景點的導遊跟我們的相處最多也只是一個多小時,我們恐怕連名字也未放入腦袋便跟他說再見及轉換另一導遊,這樣的關係其實不會叫他們多用心接待我們,簡單地把景點的一些背景資料歷史向我們背誦一遍便盡了他們之義。有這樣的制度,就有這樣的服務,正等同一分錢一分貨,本來也是無可厚非,但在整個行程中,卻深深覺得我們好像貨物,被工作人員拋來拋去,先是出發時有理無理被拋上車,然後分類,跟著由司機送我們到一處地方加工,又再送回車上再去另一地方。

聽說這樣的流程已運作超過十年,其實這不難估計當地的旅行社及工作人員已把這盤生意變成如同工廠生產線的流水作業,只要按說明書上的條款去足地方,提供要提供的膳食住宿,不多不少,那就功德圓滿。而作遊客的,大概也只在乎是否去到那些地方,沒有少到便難以投訴,好壞往往很主觀,只祈求件貨物不會被遺留在沙漠便好。

事實上,這次旅程的確有兩位團友曾經走失,她們沒有百分之二百貼實大隊固然有部分責任,但導遊沒點算人數明顯也是失職。此外,另一女團友報名時已跟旅行社代理表示不會騎駱駝入沙漠而需別的安排,但去到沙漠才知旅行社間的溝通早已斷纜,大家也為此折騰了好一會兒。

令我們感受自己好像被當作貨物,也緣於我們時常被換車。我們其實只參加三日的旅行團,旅遊車也不過載十八人,但曾經一起的「團友」近三十人,身邊團友不時被換,無他,旅行社為達最佳成本效益,所以總砌好人數讓車子坐滿。於是去了沙漠後,有五位團友因為要往另一目的地而轉車,在吃午飯的餐廳便遇到另一旅行團,然後便把我們轉了另一輛較細的旅遊車及加了另外三人,而你是不得不佩服旅遊車的座位仍是剛剛坐滿,沒多也沒少!我不得不聯想起我租車搬貨時,也是把貨物塞到所有空隙,情況簡直不能再相像。

以服務質素來說,當地旅行團的水準實在不會怎樣令人滿意,我們能否在到過眾景點之外另有收穫,惟有團友間的互動以及各人的心態。這次我們能夠和團友建立互動和關係,又在旅途中以見識的心態了解這地方旅行團的運作,加上最終平平安安返抵目的地,其實已相當感恩了。

273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