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智和勇


 

看《和媽媽中國漫游》舞台劇,除了孝之外,相信最令觀眾思考便是智和勇的問題了。

這套舞台劇是改編自國內幾年前發生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位已近八十歲的老人家,為了讓年近百歲的母親,首次踏出居住了近一世紀的黑龍江村落,看看這個世界,毅然自製了一輛腳踏三輪車,從中國最東北的地方,一直帶著母親踩到中國其他省份,全程歷時三四年之久。

這位被內地民眾稱為現代孝子的老先生,其一片孝心固然毋庸置疑,因為他身體力行,不假手於人的行動,全為滿足年老母親的心願,相比世間不少沒孝心的人,又或只以金錢禮物作心意的假孝子簡直天淵之別。可是,只要稍為理智地想想,踏著三輪車去遊歷,即代表了他們在這三四年內,大部份時間也在三輪車及路上渡過,就是七十多歲的兒子挺得過,對百歲母親也實在太過了。在話劇中,有條支線也引發出兒子應否以電單車或其他交通工具代步,這說出究竟會否有另一些更有智慧的方式去表達孝心呢?而兒子作此舉動前,究竟有否深思熟慮一切情況的可能性,包括母親在荒山野嶺中患病會如何,更甚,若是兒子在途中患病,情況其實可以更惡劣,到時又如何處理……。無論從話劇或本身事跡中看到,其實兒子在這方面明顯沒有太多計謀,說得難聽一點絕對是有勇無謀。

儘管一直看這話劇時,也心痛於兒子的衝動和過份的單純,但同時亦想到,若他好好準備、籌劃、計算一切可能出現的情況才決定起行時,又會如何?只恐怕他到媽媽離世的一日,仍未能踏出黑龍江半步。

要如何實踐一些理想和夢想,人們早已說了千萬遍,能夠訂立次序和周詳計劃固然最好,但我們都知道付諸實行才是成功的關鍵。多少人考慮得最妥當最充足,卻原來一直踏不出去,那麼再好的計劃也是枉費,身邊實在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了。

想到這裡,我們這些旁觀者其實就不應該再對那位孝子有太多要求,誰又知道他們加起來那一百八十年的人生經驗不可以幫到他們完成旅程呢?同樣,也許他們覺得人生早已活過足夠,今生再無憾無悔,只餘拼圖裡的最後一塊便夠完美,即使客死異鄉,也非太大不了。當做的就去做,換轉角度說,他媽媽已經一百歲,恐怕沒有人知道她還有幾多光陰等待兒子作周詳計劃。

要實踐理想,我們都知道有勇又有謀當然是最好,即使不能兩者兼備,但能夠取個平衡也是不錯;可是,誰又知如何去找一個平衡位,若去計算,恐怕同樣永遠踏不出去。

25•11•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