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在音樂之都跑馬拉松

在音樂之都完成人生第三場全程馬拉松賽事,雖然時間比上兩次慢了不少而略帶點失望,但畢竟也是順利完成了,並且有機會在地球另一邊,邊跑邊體驗人家舉辦馬拉松的特色,絕不應該感到難過。

其實,那一點失望也不過是短暫,因為很快地便深深感受到這是一次寶貴的經驗,當中知道自己為何跑慢了和缺少甚麼;何況一次大倒退倒大大減輕了自己日後再跑馬拉松的壓力,因為日後不用擔心自己會退步,所以近日已蠢蠢欲動,打算年尾或明年初報名參加另一次馬拉松;而我心裡面還知道以後用不著再練習得如上一次的艱苦以至「積勞」與「成疾」賽前既病了而賽事中又乏力。回看這次馬拉松,收穫原來還挺豐富。

首次在歐洲跑馬拉松,感到客觀條件和氣氛的確是比香港好,那天即使烈日當空,但因著那乾爽的天氣而絲毫不覺得難耐,縱使忘記了塗上太陽油,但皮膚卻慶幸沒被灼傷;至於賽道,雖然不是全段皆有厚厚的人群歡呼打氣,但總算也不是被「隔離」在天橋上或隧道內,在綠蔭兩旁的賽道上,大會還播放了音樂,而個別熱心人士演奏樂器當然更不會少,畢竟,在音樂之都的維也納跑馬拉松,音樂元素肯定不能少。也許比黃金海岸明顯較好的,是賽道被編在不少名勝古蹟旁,尤其是終點設在市中心霍夫堡皇宮(Hofburg Imperial Palace)旁的廣場,更令進入廣場的一刻,感受到一份萬千磅礡的氣勢和感覺,彷似英雄凱旋歸來進入皇宮接受人民歡呼一樣。當然,維也納跟黃金海岸比實在有欠公平,前者賣點是音樂跟歷史建築,後者是陽光和瞭闊的海灘,當日其實也雀躍沿那聞名的海岸線跑過。

不過說實話,相比之下還是喜歡黃金海岸的馬拉松多一些,也許適值維也納馬拉松舉辦三十週年,參加人數特別多,賽道上的選手絡繹不絕,或者有人會覺得是熱鬧是好,但我卻只覺多了幾分壓迫感。再者,在終點的霍夫堡皇宮,可能參賽者連同家屬、工作人員及販賣小食啤酒的人實在太多,把本來不算小的廣場也擠得水洩不通,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太太跟她會合,也好不容易才能擠出廣場離開;相比在澳洲黃金海岸,賽道終點是一個大公園,公園內除了一樣搭有觀眾台、大營幕和贊助商的攤位外,還有在河邊一處綠油油的大草坪,讓選手們盡情休息甚至曬太陽,這次感受畢竟是遜色了一點點。

對我而言,由報名到終於跑畢全程並領取紀念品、由工作人員的友善程度到住宿安排、由賽事本身組織到與之相關的週邊活動,我還是比較喜歡在黃金海岸的經歷,偏偏在黃金海岸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跑馬拉松,在缺乏經驗下,既和太太一開始便失散,又因疏忽而錯過返回酒店的最後一班穿梭巴士,但在黃金海岸那份全程投入馬拉松賽事的心情,而非如今次般在賽事的中途已思考下午往那裡遊覽般,倒有一些明顯分別。

但整體而言,在音樂之都跑馬拉松的經驗還是獨特與難忘,不會忘記在賽事五個月前已報名;不會忘記賽事前一天在展銷會買了兩對特價跑鞋、又不經意地預先行了去終點看看;然後跑過終點以後,從選手區帶走三樽汽水打算慰勞辛苦為我打氣的太太;當然還有找了她半小時才與她在人群中重逢;並有她背著重重的背囊,跑著跑著為我打氣及拍照的身影……這一切,還是喜悅的。

15•5•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