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令我們回味....最多的旅程

人生去到今天,不時都會感恩能夠踏足過不少地方,其中絕大部分也是這十多年來和太太一同前往的旅程,背後除了要感恩有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還要有時間和健康,而我特別感恩這麼多年來還有一位樂意跟隨我及伴隨我左右的人成為旅途的必然伴侶。我們有時都會在閒來無事的時候提起某次旅行的共同經歷和花絮,若果問我們哪一次旅程是最深刻和難忘,肯定是一個艱巨難題。

這一晚我們一起吃白桃啫哩作為甜品,太太突然問我吃到桃的時候會想起哪次旅行,我不用思索便回答說是意大利的佛羅倫斯,那次是前往那個歐洲文藝復興之都參與馬拉松比賽前夕,即使我們至今都沒有考證佛羅倫斯是不是盛產蜜桃,但我沒有忘記在當地酒店吃的自助早餐,竟然有我當時最愛的蜜桃大量供應,我失控地吃了十多件,那場面至今也令我和太太念念不忘。

只是,若果以我們事後提起最多作為計算的方法,我相信希臘大概會是首位。我們提起希臘並非因為這是我喜歡參與的馬拉松運動的發源地,也不是其被稱為現代文明開始的名聲,而是那次是一個很意外的旅程,原本的六日假期我們由計劃前往中國的九寨溝一下子改變而前往地球另一方的希臘,這個變動不能否認是天淵之別,從為處東方內陸的目的地變為西方海邊小國,從看山水湖泊變為看古蹟及島嶼,從華人飲食變為地中海的飲食,從熟悉的文化變為言語不通……,難怪那次突然前往希臘令我和太太都難以忘記。 

此外,那次前往希臘也有幾個深刻的亮點,我們不單止坐了接近廿四小時的飛機來回香港和希臘,而且前後也坐了十多少時的大船前往一個有名的島嶼,我們就是花了那麼多時間在交通上,卻只在希臘逗留了四個晚上,在外人看這肯定是一個很不值得又舟車勞頓的旅程,太太之後提起也時常暗示花太多時間在交通上實在是浪費了,但有趣的是我的感覺又不是那麼強烈,畢竟在這個短短的旅程我們已逛過雅典最重要的幾個名勝古蹟,又坐船前往了其中一個最有名的聖托里尼島看藍白色的小屋和教堂,當然若果要再深度遊覽希臘肯定還有很多地方讓我們發掘,但我覺得人生有機會踏足希臘已經很難得了。

事實上,若要給我選擇,我也未必會再一次踏足希臘,當然在馬拉松的發源地跑一次馬拉松也會覺得不錯,只不過希臘當時給我的印象是一個不太理想的旅遊地方,除了想像不到的語言隔膜之外,另外令我們難忘是他們的商店很早已關門,別忘記很多年前媒體給他們安上了「歐豬五國」這個名字,就知道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怎樣,當地的超級市場在三點便關門,並且我本想在逛小鎮回程時才到咖啡店買杯咖啡給太太邊享受邊看日落,但最後因舖頭早早關了門而未能實踐承諾,這兩件事情也是我們時常用來形容希臘給我們的感受。

不過在希臘的消費指數亦的確很低,太太仍不時提起她用了三十歐羅便租住了一間獨立小屋的二樓住宿這一得意之作,我也時常提起雖然在小島未能買一杯咖啡給太太,但這次經驗之後令我學懂要把握時機趁機會買咖啡給她享用,而之後我們搭船回程雅典,我也時常把愛琴海上買給她的咖啡掛在口邊,還有我們在雅典前後行了四個地鐵站,她「終於」發現我喜歡用雙腳去遊覽……。

恐怕之後再沒有機會前往的以色列是可一不可再的旅程,而爸爸離世前趁機會和他到新加坡那一趟也是深刻,還有我們登上少女峰拍了幾張相片之後轉頭天色驟變亦令我們慨嘆,還有在摩洛哥騎駱駝進入沙漠並在晚上看滿天繁星和流星……,很多次的旅程其實也曾經留給我們非常深刻和難忘的片段,要數算肯定數不完,只不過卻不如那幾天前往希臘有那樣密集的回憶和有趣背景,讓我和太太至今不時提起並一起會心微笑。 

(27•09•25)


2025年9月26日 星期五

大颱風、小感受

超級颱風逼近,印象中天文台似乎未試過在超過二十四小時前便預警將在某個時間掛上八號風球,果然是「超前部署」又一例。自從高官兩個多月前的「超前部署」引發話題,現在每個市民都常常把「超前部署」掛在嘴邊,沒有代價之餘還顯得自己事事都已作好準備。

週二返了不夠半日工,提早放工搭車回到住所附近,吃了一個少有地吃到的豐富午飯之後,原本代表不宜外出返工返學且應該有一點威力的八號風球已經掛上,只不過由餐廳步行回家的路程絲毫沒有感受到半點風的威力。當然有說這次提早掛上八號風球都有個意思就是讓市民早些放工回家,然後做好足夠準備,並避免在天氣已經很惡劣的時候出現交通大混亂。

回到家中按原定的計劃外出跑步,不錯,的確是原定的計劃,因為按天文台的預測及對氣象圖的理解,可以知道星期三的天氣才是最惡劣,而這刻才是星期二的下午,那麼即是這天只要不是太夜的時間才外出,應該還可以安全地做多一次運動的。

知道我會在這天下午外出跑步的幾個人都提醒我不要跑得遠,這便可以隨時因天氣狀況變壞而提早回家,這個都是我原來的想法,儘管按我對這個颱風的基本了解和過往經驗,知道天氣這刻其實還遠遠未到惡劣的地步,不過也不要呈英雄,要謹慎一點,畢竟我也不是血氣方剛要跟人鬥氣的年輕人,當心我已經成為不少人的「另類榜樣」。

當成為別人的「榜樣」的時候,也要謹慎地做到平衡,既然知道颱風吹襲及過後的星期三及星期四天氣會變得惡劣而不適宜跑步,那麼若要鼓勵人家多做運動,就不要在天色尚可的時候便停下腳步,當然亦不應在大風大雨及水浸街下盲目地堅持,所以就是要懂得分吋。慶幸跑道上仍有不少跑友跟我一樣盡量爭取在這兩天之內的最後機會往外跑一轉。

機會是要珍惜且當機立斷的抓住,今個星期一返到辦公室,同事們都是說到街市人頭湧湧,這個早已經是我預料之內,所以前兩日我已經提醒家人如果需要買菜的話,最好在週末購買了,而我也分別在星期五晚放工後及星期日購買了蔬菜和水果。說實話,這樣的風災最多都是影響香港一到兩天,若我不介意少吃一日菜蔬或水果,我基本上都用不著去購買,只是現在每餐吃的蔬菜和水果比較多,最怕就是想吃的蔬菜和水果在這兩天買不到,又或者要花上比平日貴一倍的價錢購買,就覺得很不值了。

不排除部分人比較喜歡食新鮮蔬果,但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因為羊群效應而去作,聽人家說要買封箱膠紙就大量入貨,又聽到人家說要買樽裝水作儲備就買大量樽裝水作儲備,完全失去理智及思考力,既然政府很懂得超前部署,香港的基建及設施也是高水平,我其實幾相信這次颱風的破壞力及帶給香港一般市民的影響不會比六年前山竹帶來的大,但整體教育水平高的香港人似乎又太過「穩陣」,資訊傳遞太快,本錢又多,於是便做得過份起來,例如買入足夠兩星期的杯麵和樽裝水、一箱幾百個的封箱膠紙等;又例如同事叫我星期一放工前便把文件及電腦移離窗邊,我說星期二上午還要返工吧,她說免得那個風再提早吹到…...,一個有高等教育程度的香港人尚且如此,又難怪其他香港人呢?

不過一年有幾天這樣的額外假期,又可看看別人和社會的反應,也是一個學習和見識的機會。

230925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剛好跳了船

曾經於一個和職業訓練有關的學校工作,在我工作的那段時間可說是該訓練學校所屬行業的一個發展高峰期,當時政府推出很多計劃配合那個行業的發展,甚至乎還資助拍攝相關的劇集好幾輯,令那個行業在社會無人不知,即使外人來看是比較基層又帶一點危險性,但也許由於入行的時機正確,令我當時的工作不算艱難。

當時我從事招募學生的工作,雖然面對香港人少生育的情況,但我們的整體收生數目還可以在逆流中增長,我尤其感恩在兩位上司的交接期兼一位資深同事突然離世而我需要獨當一面支援部門的實務工作之時,收生狀況仍保持及格有餘的成績。 

坦白說,我覺得我的第一位上司居功至偉,她不斷找到新點子,然後指示我和同事去實行,包括叫我去設計與行業相關的性格測試,或者找來話劇團製作有關話劇,又統籌成立中學聯盟、夏令營等等,我從她身上也學習到不少,不過我得承認若非當時位處一個好時機,我相信再有本事的人也無計可施。

還記得幾年前政府又推行一個宏偉的項目,當時我的新上司和同事知道又有新的點子,於是我們在宣傳的時候便引用政府提出那些宏大的藍圖,在什麼場合也堅定地說出這行業發展勢頭正好,叫人放心來參加我們的課程。

誰知道不久之後便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而在疫情還沒有結束我便決定辭去那份當時看來十分安穩的工作,不能否認,辭職前的內心也有很多掙扎,特別是工作本來還好好的,而且我當時覺得我的工作還會處於好景好一段時間,看政府公佈的大計,我該可以輕鬆愉快工作多一段長時間。但近日看新聞,才知道政府當年承諾過,又說得信誓旦旦的計劃,原來已不知不覺消失了,就好像當年有過的「八萬五」的結局一樣。 

不想評論一個政策的對錯,只想說世事真的難料,一個人要作改變很平常也可以很容易,例如原本打算吃自助餐,最後決定吃飯盒,可能只會影響當事人或身邊少數人;但一個政府計劃改變,卻可以影響一整個行業,甚至一整代的人。我聯絡仍在舊機構工作的舊同事,告訴她昔日和她一起利用這個政府大計作宣傳推廣,回頭一看我們仿佛欺騙了別人,當日若是因為我們引所用政府的大計而加入的人,豈非中了計?他們仍可以在這個行業打滾或受惠嗎?他們作的決定當然是由他們自己負責,但若非我們當日的「誤導」,他們又豈會作「錯」的決定呢?

和他們相反,我反而卻在「誤打誤撞」下主動跳船,聽舊同事說他們的工作比之前辛苦,不單是他們那個行業「被出賣」或者再沒有什麼好賣點,而是坊間的競爭實在太大,現在學習技能和專上學府的數目多不勝數,要吸引人報讀肯定要絞盡腦汁去想新點子,而雖然那個行業還未至於式微,但肯定沒有我工作的那個時候風光,這些因素加起來就知舊同事的日子已經不好過。

但他們畢竟是過去的好同事,而且我也曾在相關學校工作過好一段時間,所以我亦不想他們沒好日子,何況我還疑似欺騙了一班人加入,就更加想他們好過。只不過世事真的難料,人會變,社會會變,世界一樣會變,所以還是先祈求保守好自己在任何環境中也懂得感恩和喜樂。

(20•09•25)

 

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透過工作與世界接觸(上)

用了近兩年時間前往海外短宣及多放時間在親人身上之後,決意在第二次短宣回來就尋找工作,除了希望有比較規律的生活之外,也希望不會和世界太過脫節,當中的想法就是透過工作認識不同的人以了解這個世界今日變成怎樣。過去無論前往大洋洲短宣或最近期一次前往非洲的肯亞,其中一個很大的得著當然是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教會的弟兄姊妹,和弟兄姊妹相處和侍奉總是開心,也大大擴闊了自己的眼界,只是弟兄姊妹的信仰和價值觀始終比較接近,難免會偏側地覺得人性可以更進步和美好,但藉著工作所接觸到的人,會有不同的信仰和價值觀,雖然我不盡認同,但始終需要學習如何面對和跟他們相處,正如耶穌昔日活在地上的時候,除了和祂所揀選的十二個門徒相處之外,他亦主動去接觸不同的人,包括對信仰認真、以為飽讀典籍律法卻不懂真正意義、罪人,甚至憎恨他的人。

現在和我同部門的同事不算多,而跟我在同一個辦公室的更少,加起上來還沒有十個,即使加上辦公室內其他部門的同事,可能還沒有二十個,也許是從事非牟利機構的工作,所以同事明爭暗鬥去增逐名利的行為沒多少,他們但求工作穩穩妥妥,但普遍都有一個仁愛惻隱之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所以工作的環境和氣氛尚算舒暢。這班同事反而令我想起當年從外國返回香港之後的第一份工作,當時也是在一個非牟利機構裏,或者當日剛從外國回來,還未熟悉香港人那套辦公室政治和「生存方法」,而我從外國帶回來那種坦率又不懂修飾的性格令我覺得起初和部分同事的相處不是太順暢,還好經過兩年的時間,有過彼此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並且經歷過多次的合作,離職前和絕大部分同事的關係都好了。

不過可能還只是短時間的相識,現在的同事甚少說到自己的內心和想法,我只能透過很多片面的生活瑣事想想他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無他,現在的職場人事轉變得太快,都不知道大家能夠做同事做多久,也許他們面對新入職的我都會有個疑問,究竟會不會做幾個月就離開。

同級的同事和上司也不介意在吃午飯或工作不太忙的時候說說自己的生活趣事,例如家中的小狗聽到雷聲之後有怎樣的反應,又或者評價一下前一晚電視節目唱歌比賽中哪位唱得最好,他們不吝嗇說說生活趣事,有時也主動聊我說幾句。和他們的互動總算覺得正常。  

暫時覺得無從入手的卻是面對幾位下屬,由於她們比較年輕,不知道是話題和她們不同還是她們那個世代的人比較自我,她們快快吃完午飯不是小睡片刻就是自己躲在自己的座位用手機看劇集,而比較特別的是她們就算是同級的同事,也不一定一起吃飯,有時自己獨坐一角,有時又會有些小圈子,當我嘗試主動問她們一些無關痛癢的事,例如平時喜歡吃什麼或做什麼,便以笑臉回應說不告訴我,還好她們工作總算盡責,返工亦準時,不似我在上一個機構裡的年輕人,遲到半小時是等閒,所以上一份工作的中心經理在我上班第一天便靜靜地告訴我要體諒那班年輕人不準時返工,因為他們也不會準時放工的。原來他們另有他們的工作時間表。

無論如何,返到職場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人,包括一些年紀相若、話題接近的同事,但亦珍貴有機會接觸比我年輕一代的同事,儘管仍然未認識到她們的內心世界,但也稍為知道他們的風格,我亦不勉強,順其自然,若果有神的心意讓我去和她們建立深厚一點的交情,讓我某天能向他們作見證榮耀神,相信祂自會給我造就機會。

180925

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

全班唯一一個滿分

給自己一班的學生改卷,很高興全班都能夠在筆試中取得及格的成績,但最叫我感恩卻是三位平日表現麻麻的學生都成功及格,他們表現一般不是他們不勤力,只是由第一日上課開始,已見到他們的資質實在比其他同學明顯差了一載,其中一位的智商應該比平均水平略低,另一位聽說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士,還有一位弱不禁風的宅男,他們不單止在我眼中水平較弱,甚至其他導師和他們的同學也知道他們有機會在考試不能取得及格的成績,還好他們這次考試都順利過關。  

不過叫我最詫異的卻是那位智力比其他同學稍弱的學生,在其中一科中取得全班最高分的成績,當我再覆核一次確定這位學生在該科中真的是全班最高分後,不知怎樣,竟然勾起我封塵了很多很多年的記憶,就是因為一次我在小學時取得全班最高分的成績,令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我都是可以做到的!

那應該是我就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當時仍有一個公開考試叫做學能測驗,是幫助評定小學生的學業能力,以決定學生下個學期進入什麼級別的中學。

記得那個年代學能測驗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公開考試,所以學校也會為我們這些小學生提供很多練習和模擬考試。當時學能測驗有兩份試卷,一份是評定語文能力,一份是評定數學能力,在最後的一次模擬考試中,我在先進行的語文測試中竟然取得全班唯一一個滿分的成績,當時我都有點詫異,因為那個時候我在班中的成績完全不起眼,正確來說我仍然是一個懵盛盛的學生,只知道起床就要上學,然後讀書,考試來到前就溫習一下,老師說背書就背書,默書就根據指示溫習,由於聽聽話話按著指示溫習,不懂得「走精面」或反叛,所以我在小學時期的測驗、考試和默書基本上都能夠得到穩健的及格成績,只不過我卻從來沒有考進過前十名,只知一班之內總有一堆人比我考得好,亦有一堆同學比我考得不好,我更沒有一點野心要考進前十名之內,何況父母當時亦沒有鼓勵我要考得名列前茅。

正式的學能測驗即將來到,我也如往日一樣就是做練習,我不知有什麼捷徑,但就只希望考得不差而影響我日後升讀中學,誰知道語文能力的模擬考試就在這個心態下取得了唯一滿分的成績,連班中平時出類拔萃的同學也都沒有我的分數,老師給我的感覺是我令他們眼前一亮!我開始覺得我可能都不是平平無奇的。考完語文的模擬考試及知道分數之後便要考數學模擬試,還記得當時是我人生第一次覺得我要做好那份試卷並嘗試再去取得另一次滿分的成績,最後雖然事與願違,我因為答錯了一題而未能取得滿分,但我仍然能夠和幾位同樣答錯了一題題目的同學並列全班最高分的成績,由那日開始我便發現如果我稍為認真一點及多盡一點努力,我其實一樣是有能力考到名列前茅的位置。我不知道那是我由一個乳臭未乾的傻小子演變成一個成熟少少的少年人的開始,還是那一次的滿分給了我自信,讓我知道我都有能力的分水嶺。 

我們是不會知道學能測驗的正式成績,但往後升中派位我獲派到一間一級水平的中學,由於同學們的水平都頗高,所以要我這個本質本來很平凡的男孩子考到名列前茅的位置其實是力有不逮,不過自從中一以來我已經開始認真面對每次考試,包括考試前挑燈夜讀到半夜,我在努力下的確能夠考進前十名內,雖然我一直未能夠考過頭三名,但在那樣的一級中學中其實已屬難能可貴。

在很多年之後突然想起這件事,我相信當年一次能夠考到全班唯一一個滿分的成績改變了我的心態,從此我知道只要我努力原來我都可以做到的。難怪西方的教育多給予學生稱讚和鼓勵,這的確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一個好方法。

這天改卷的時候見到這位同學的表現,我也停頓了片刻想想我應不應該主動告訴這位學生他拿到全班最高的分數,尤其是他平日的表現似乎欠缺了自信,這樣一份試卷的成績對他來說其實無傷大雅,不過一份鼓勵隨時影響深遠,正如那次給我的影響,並且讓我經過那麼多年後仍記得這件陳年往事,就知道對我來說其實幾重要。

(14•09•25)


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也不是沒有難處 - 但願雨季不再來

今年的風季和雨季還未正式完結,但對我而言好像已經經歷過數不到的颱風和數不到的暴雨,為此而經歷停課和停工的日子都有好幾次。從前會因為掛上八號風球不用上學或上班而暗暗叫好,畢竟可以有多一天自由自在的假期,只不過自從十幾年前開始有廣泛應用的社交媒體,再加上幾年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普及地開始了在家工作的模式之後,就算一個對電腦及網絡很不熟悉的人都要懂得把家中的電腦連繫起辦公室的電腦的時候,即使看似有一日假期也不能說得上是自由自在,就算要被迫在家繼續工作也在所難免。

現在的工作與舉辦成年人的課程有關,除了代表所屬機構去安排場地及導師之外,最重要當然還要去連繫一班成人學生,所以遇上那樣天氣的時候,課堂便要取消及延期,表面上一句說話便說清要作的事情,但實際去作卻遠遠超越一句說話。由未打風或者未有惡劣天氣前便要留意天文台的預測及消息,那個時候已經要提醒相關人士返學前記得留意天氣情況,只是這樣說了之後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總會有學生接收不到訊息,那管他們已經是成年人;終於去到決定是否繼續上課的界線,仍要作正式的公佈,過去沒有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時候,學生倒能夠知道怎樣的警告訊號要作怎樣的決定,但現在更多人的智商似乎下降了,他們只懂得依賴手機和聽從不用分析及思考半點的直接指示。

終於因為惡劣天氣而不能夠返工返學,以往很多時都是安然的休息或做一下平時沒時間處理的家務和私人事情,只是現在除了間中收到工作機構中上司的短訊,更多時已經要考慮往後補課的安排,包括要了解導師可以提供的檔期,也包括場地空檔期,另外日子有沒有碰上考試或其他特別活動等,例如曾經有一次就正遇上行政同事安排了進行中心清洗活動,要麼硬著頭皮要求同事跟清潔公司改時間,要麼就要再找另一個沒有那麼理想的日期補課,顧得了導師及場地的時間,已經再沒有空間可以遷就同學的時間了,還好直到現在大部分同學都通情達理,就算他們知道因為課堂改期而碰上他們的其他安排,他們也會明白順得哥情失嫂意的情況,總難以遷就所有人,不過對於因為改期而未能遷就到的小部分人,我總會對他們抱著一些歉意。

千辛萬苦終於作好了實質的安排,之後便是種種行政工作,例如在多個不同的電腦系統中「申請」更改時間並作解釋,申請成功便可以正式更改,之後列印新的時間表,通知相關的工作人員例如清潔工友,向上司申請更改自己的工作時間……。即使在這個所謂的額外假期沒有對著公司電腦而未必一定能夠處理到,但自己的腦裡已自自然然地處理這些工作,誰叫這個額外假期其實是受薪,最無奈就是腦筋一直運作著卻又不能用手把工作做到,那感覺其實比起返到辦工室實實在在的工作更難受。 

有人說今年夏天多了香港人患上以往外國較普及的天氣焦慮症,似乎說出天氣帶給我的困擾及無奈不單是我一個,的確天氣更極端,有時也難以預測,正正給我這些常常要把事情計劃好的人帶來困難,面對突然而來的轉變需要時間適應,也許這份工作都是神給我一個學習處理突發事及面對轉變的機會。

(09.09.25)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時間走快了

教會同組的幾位弟兄相聚,大家一起看聖經詩篇第九十篇,這篇詩篇挺有名,有幾句金句不時被基督徒甚至非基督徒引用,而我除了間中會按自己的進度看到之外,在大小相聚中不時亦會和弟兄姊妹一起看及分享得著。

詩篇第九十篇的作者是摩西,按聖經記載他在生達一百二十歲,他在頭四十年是埃及的王子,之後約四十年他在曠野作牧羊人,最後的四十年他則被神呼召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從前看聖經,對於一個人能夠活到一百二十歲感到匪夷所思,不是說那樣的年紀很誇張,只是人生要過一百二十年真的很漫長,我尤其想到他過著牧羊人生活及帶領著當時很不聽話的以色列人的時候怎樣可以捱得過,他應該會用到「度日如年」來形容吧。我第一次看這篇詩的時候還遠遠未到他三分一的年歲,只不過當時覺得人生都過得挺漫長,但今日再看的時候卻覺得人生過得很快很快,一轉眼又到降生節,跟著便是兩個新年,還未準備好迎接夏天便匆匆降臨,當以為不知如何捱得過這季節的時候,便已經有秋意了,不多久中秋便來到,跟著又是另一個降生節……。 

這天看這段詩篇的時候,腦海中好像有一部放映機,把我的一些過去快快地重播,原來新工作已經做了好幾個月,當日去到這個辦公室面試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又想起去年暑假前往非洲肯亞短宣前,因著當時的政局和對深入非洲大陸的陌生,覺得未來的一個半月將會是艱巨和難捱的日子,誰知道在肯亞一個半月眨眼就過去,不單止一個有意思的旅程轉眼完結,甚至距離至今已經一年了;但叫我最感到匪夷所思的卻是前往大洋洲斐濟短宣前的一份工作,一做竟然不知不覺達到十年,那豈不是我在那裏渡過了十個降生節和十個農曆新年?我不覺得那麼長卻又是真的! 

年幼的時候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但現在則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除了覺得時間不夠用,也覺得時間有時用得不太好,希望能夠停一停或慢下來,讓自己有反思然後再出發的機會。

沒有信仰的人,也許不太在乎人的靈魂終極歸宿如何,有意義的人生在他們來看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他們覺得只需要讓自身活得開心就是了,所以閒時即使花費大部分時間在看視頻、睇劇集或滿足肚腹需要也不是問題,但人除了有肉體之外,也有靈魂,所以基督徒會知道尋找豐盛及有意義的生活。既然時間過得那麼快,那麼就要好好珍惜,只是我們卻覺得我們還不是做得太好,或者有時都會把時間浪費了,我們就只得在時間巨輪中一邊被推著向前,一邊爭取時間學習和進步。

詩篇第九十篇教導我們要求天上的一位教導我們懂得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並且我們千萬不要被勞苦愁煩佔據我們的人生,因為生命就好像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誰說得到我們的日子仍存有幾多呢?說實話,年紀越大越覺得這篇詩越有味道,今日看的時候跟年輕時所看的感受有很大分別,相信會比較從前更加接近摩西寫這篇詩的年歲,或者更加明白到時光飛逝,需要好好抓住每一天。也許摩西都發現一百二十年其實轉眼便過。

(06•09•25)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求職面試其實幾好「玩」(下)

這幾年間,因為兩次前往落後國家短宣的緣故,回來香港之後有不少機會參加求職面試,在不好的方面看,每次面試都要花一番時間和準備,並且不是很快便得到一紙合約;但在好的方面看,透過每次面試卻對自己認識更多,亦對現在的職場及社會環境有更多認識,這些都是這個尋覓工作階段中的得著。

礙於過往工作經驗的限制,這兩年間的面試機會多是來自院校或非牟利團體舉辦課程的工作,但在最後期的求職階段中,卻得到國際性慈惠機構的留意,而有機會到這些專責跨國慈惠工作的機構中參加面試,並對他們的工作多了幾分認識,此外另兩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機構就是推動香港有機耕種及養魚,和提倡從遊戲中學習的非牟利機構,兩個機構雖然並不是香港市民街知巷聞的團體,但他們在環保及漁農業或教育界中皆是薄有明聲。

能夠去到上述所說的第一個機構面試,乃因為過去曾從事相關的工作,雖然都略有經驗,但面試的過程也絕不簡單,一小時內需要回答三題問題,其中兩題要以英文作答,一題以中文作答,對那些書寫方面的測試,於我來說不算太困難,中心經理看過我的作答之後,很快便讓我接受機構最高負責人的面試。那次筆試及面試的表現是不俗的,但那個機構的環境卻令我不敢恭維,因為辦公室實在太細了,我需要在一位當日缺席的職員的座位去應對筆試,而另兩位職員就坐在我兩旁,令我不免感受一點壓力和焗促,心想日後若我真的獲聘便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面試的確是一個途徑讓我對潛在的僱主多一份認識。

至於提倡透過遊戲去學習的那個機構,他們的風格又真的與別不同,當初人力資源部致電給我約我參加面試之餘,亦把一題問題電郵給我,告訴我要在一個限期前寫一篇有關這個題目的短文章,說出我的看法,題目跟那個機構的服務大有關連,而讓我寫文章當然就完全不會給我任何困難,何況還有幾天時間給我慢慢寫,我亦有把握看過我的回答他們必定會找我面試,我的想法亦一如我所料,最後也成功過了第一輪面試的一關。

兩個機構的面試結果各異,但透過和兩個機構的負責人交談,發現他們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發現他們都正在艱苦經營,而艱苦經營的原因就是早幾年的移民潮令到香港的一代中產移民到外地,他們過去是有機菜蔬及魚類的支持者,又或者很認同讓孩子透過遊戲幫助他們成長,但一班有接近價值觀的香港人離開了,令他們這個理念要重新建立在現時的香港人身上,他們需要時間,也需要新的宣傳,但工作能否達到成效也只能說是未知之數。

有機會去接觸這兩個機構也有機會讓我對現今香港社會的發展及情況多一份認識,所以很高興能夠有機會獲邀面試。

至於面試或筆試的形式,這兩年間除了接觸過傳統的單對單或一個面對三位面試官的模式,亦試過電話面試和網上面試。不過最特別是最近期的一次,在經過人力資源部一位職員的簡單提問,然後參加筆試,再經過人力資源部一位高層的正式面試之後,還要我在有限時間內從一個地點去到另一個地點,再接受那個部門及項目的負責人的面試。我跟朋友笑說這次面試都不簡單,需要過五關斬六將,除了要有書寫、閱讀和面談的技巧,還要有認路及於時限內達到一個實際目標的定向能力,當然我相信這不是那個機構的刻意設計,只不過是讓求職者可以在半日內便完成所有面試程序,不要再帶著文件又穿著整齊再花另外半天時間去奔波,我倒覺得是這個機構的細心及良好安排,不過回頭一看要讓我在限時內從一個地點去到另一個地點倒又是我那麼多年以來的第一次經驗。

(04•09•25)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簡單一點就好了

邀請隔離組的一位教會弟兄參加我們的跑步小組,見他幾投入和享受,跑過兩次之後我便問他想不想繼續參加,並加入我們的群組中,他說這樣一個簡單的跑步組可以一起操練身體,還有唱詩歌及禱告的時間,他是樂意參加的。在高興多一位成員參與之外,覺得最有趣就是在他的回應中用上「簡單」一詞來形容我們這個跑步組,我會心微笑,難道他參加兩次便看透我的心意嗎?

這個跑步組是一位教會姊妹去年十月找我去統籌及帶動,最起初的目的就是聚集同區一班有心操練身體及做運動的弟兄姊妹,相約一週一次一起運動。其實誰人不想操練好身體,但困難就在於如何一週找一晚的時間一起做運動,別說各人有不同的生活和家庭擔子,就是各人的體能狀況和時間表也各有不同,如何定到一個能夠切合大多數成員的地點、日期、時間和訓練方式就真的令人費煞思量,而且弟兄姊妹在週間還有自己本身的團契相聚,我就不能夠因為鼓勵弟兄姊妹做運動而影響出席自己一個團契的意欲了,於是一步一步摸索便知道什麼日子、什麼時間和什麼位置比較適合大多數人,我就不怕醜的為大家決定每個星期的安排,來到的就來,來不到的也別介意。

我們沒有什麼會員制度,更別說要交會費或要填一份申請表,我甚至在起初連開一個聯絡群組作溝通的行動也不願,就是越簡單越好,沒有點名,沒有訂立嚴謹的流程或練習計劃,每次就看有那位成員來到參加再作決定,我對弟兄姊妹能否準時來到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要求,畢竟大部分成員有工作,而且工作的地方也遙遠,他們若果因工作需要而很遲才來到,他們大概都不會勉強前來,我催逼也沒意義,而有心來到的可能只會遲幾分鐘到十分鐘,他們既然這樣有心來參與,其他人就先多傾談一陣或先做一些熱身再跑步吧。

見識過一些跑會,或者他們邀請了專業的導師作指導,並且他們有一個要在跑步時間上有進步的目標,所以他們對於紀律性,例如是否準時、告假需要說明等項目成為了規條;此外由於要達到時間上的進步,所以他們為隊員度身訂做了一系列的計劃,包括要做幾多分鐘熱身,要做多少組間歇訓練及作幾多次短距離的衝刺等,連休息及舒緩跑也有規定,他們這樣做當然有其科學根據和專業性,若要訓練隊員做得更好,這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我和幾位隊友當初成立這個跑步小組的目的,並沒有要參加任何比賽的意圖,只是純粹為著操練好身體,再加上讓大家沒有忘記這件事情是為神去作,所以便加插了十至十五分鐘唱詩和禱告的時光。就是這樣便已經具備了這個小組的所有元素了。 

我個人其實也很怕把簡單的事情複習化,和一班人一起吃飯或相聚不要太多人,六個或以內無論是選擇餐廳或菜式都簡單一點,並且不會出現太多價值觀不同及話不投機的情況;同樣,太多制度及規條往往也容易掩蓋了一件事情的原意,所以見到有些運動團體越辦越多架構和規條,又有一些教會把信仰制度化和企業化,我最怕就是出現這些情況。當然我也明白到人少少,就不需要太多制度和規條,若什麼團體人數越來越多就難免要定立一些客觀的制度來避免混亂,我也不敢說當我們的跑步組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會不會需要訂立更多東西,只是在我認為仍可以控制的情況下,簡單一點就好了。

(3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