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在三十六個馬拉松之後

在東京馬拉松跑出一個不俗的時間,當時腦海裡有一個疑問,究竟這是我自從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最快的時間,還是我這六、七年以來最快的時間呢?

疫情還未完結的時候,我於二O二二年已經身在澳洲的布里斯本參加相隔了兩年半以來的第一次馬拉松比賽,之後在這兩年半期間再參加了另外六場馬拉松,東京馬拉松是疫情以來我參加的第八個馬拉松,由於距離時間不太遠,所以我十分肯定東京馬拉松是我自從疫情以來跑得最快的一次。之後我便嘗試把記憶推前,返回疫情前,先是崎玉,然後是松本、濟州⋯⋯,那已經是二O一九年,距離今日六年,實在不記得了,於是便在櫃內找出過去參加馬拉松的比賽證書,然後把每個馬拉松的名稱、舉辦日期及時間記錄下來並整理好,得出了結果,才知道今次東京馬拉松的成績是自從二O一三年在泰國清邁馬拉松之後最好的一次,之後在意大利的佛羅倫斯及俄羅斯的莫斯科也跑過比較接近的成績,但仍然比今次慢了三分鐘,那麼即是說在我所參加過的三十六個馬拉松中,這是我人生第四快的馬拉松,比起十多年前首次在香港參加馬拉松,然後飛到澳洲的黃金海岸及泰國清邁之後,成績最接近個人紀錄的一次了。


當重整了成績及知道這個結果以後,雖然覺得比起個人的最佳時間還差了幾分鐘,但再想清楚,想起我開始參加馬拉松的頭幾年,跟今日相距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時間,我卻仍然能夠跑到接近當年的水平,我對自己所擁有的健康、體能及心理狀況實在不能夠不感恩。


當拿出一張又一張證書,每個馬拉松的名字令我回想起當日前往那個地方參加馬拉松的片段,有些已經是若不再刻意提起我也幾乎忘記了我曾參加過的賽事,例如日本沖繩的那霸馬拉松、奧地利的維也納馬拉松等,亦有令我印象深刻的好像是台灣的太魯閣馬拉松和韓國的春川馬拉松等,想起這兩個馬拉松,乃由於前者是剛經歷了同事突然離世,令我帶着沉重的心情上路,偏偏雪上加霜又遇上航班延誤了幾小時,令我和太太在晚上八時左右才能夠抵達目的地及領取號碼布,但卻感恩當時負責接待的酒店有一位員工全力給我們協助,令我們總算能夠順利地參加到翌日一早的比賽,而韓國春川的馬拉松則是首次和另外兩位要好的舊同學一同參加海外的比賽,雖然至今已經距離十年,但在旅程中出現過的笑料,至今我們還不時提起來。


回看記錄的同時,我也找出一些令我今日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例如我曾經試過最少一次連續兩個週末都跑一場馬拉松,而且兩個地方也是相當不簡單,包括前往中東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杜拜及非洲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參賽,要在兩個相當陌生的地方計劃旅遊行程之餘還要跑馬拉松,今日我再想起也會為着當年這個做法而覺得不可思議,還有一年參加過多達六次的馬拉松,真的想不到當日怎麼會出境得那樣頻密。


不過回看這十多年來透過參加馬拉松比賽而去過的地方,只有衷心覺得自己真的相當幸福和蒙恩,因為曾經踏足過的地方固然不少,並且有一些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容易去到,好像是以色列的耶路撒冷、當年還未十分火熱的日本富士山、北非的摩洛哥、不時因地震及天氣而不便前往的台灣太魯閣等。三十六個馬拉松橫跨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感謝神讓我有本錢之外,更重要真的是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況。


在三十六個馬拉松之後,這是一個罕有的時期是沒有另一個已經報名及落實的馬拉松在前面的日子,過去除了是新冠肺炎疫情那段時間之外,總會有另外一個甚至幾個的馬拉松比賽在不久的將來等著我參加;但我不是那些為着要到海外參加馬拉松而不顧一切的人,暫時卻想先為著人生往後的方向作打算,不過自從東京馬拉松之後,雖然還未預備參加另一個馬拉松比賽,但我還是如常繼續練習,並且期望我還有可能跑得比今次更快,但願不久後可以完成另一個馬拉松及踏足另一個有趣的地方。

22·03·25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珍惜今日的好日子

和兩位初中的舊同學相聚,期間其中一位舊同學不斷提起當年香港足球隊擁有巴貝利及譚拔士的風光日子,又說到他們各有專長而能夠在前綫互補不足,見我們沒有插咀便興奮地繼續說到某年香港的足球隊跟巴西聖保羅足球隊打表演賽的細節,然後⋯⋯,我和另一位舊同學雖然也喜歡踢足球,亦記得兩位外籍的球星曾經為香港足球留下印記,但又未至於要把他們變成這次相聚的主要話題,何況也已經過去了;卻想不到我們從食肆離開步行返回車站期間,不知道因着什麼緣故他又再提起兩位足球明星,然後還要問我們認不認同,我和另一位同學都不知怎樣回應,還好我跟着便要轉去另一個方向,也就先行道別。

記得跟這位同學於兩年前也有另一次相聚,那時候大家的話題離不開香港近年的移民潮,我不經意的提起那時候看過齣票房很好的《飯氣攻心》,電影背後都幾能夠說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港人心聲,誰知道那位舊同學便回應說到仍然喜歡周星馳的電影並其作品帶來的魅力,又很陶醉的提起一些令他至今難忘的經典橋段,大家也就把話題轉移了。


和舊同學相聚其實都沒有什麼特定的話題,可以說到足球,可以說起電影或其他社會議題,當然可以輕輕鬆鬆的渡過,又能夠彼此間問候一下就是了,我也得承認移民是一個不會令人太舒快的話題,然後又會牽連出一些我們都不知應該說還是不應該說的想法。不過,兩次跟這位舊同學相聚,卻發現他總是喜歡緬懷昔日美好的光境,我雖然對今日香港的足球情況和電影娛樂也不算相當了解,說不出太多現役球員和新演員的名稱,不過也會知道去年香港隊曾打入亞洲盃的主賽圈,香港近兩年也有三套電影先後破了票房紀錄,也許在我的主觀角度看香港的足球或電影確實未必及得上當年的輝煌及具影響力,但我會覺得今日其實還不太差吧。


很多人都喜歡緬懷昔日的日子,總是覺得過去就是最好,有這個意識的也包括我在內,近日跟昔日在紐約時返教會認識的弟兄姊妹閒談,我都會想起當日帶着一顆最赤誠的心去開始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那時候無牽無掛,並且在一個包括有中港台不同背景的同事群體中,竟然沒有辦公室政治,反而很像一家人;後來轉到教會開辦的社區中心,在工作中時常可以和同工一起禱告交托神,並且可以開宗明義的在工作中說到福音及為神作見證,又是另一種美好;返回香港也曾在幾個機構中工作過,其中一個是為本港的少數族裔提供服務,剛巧一班同事是來自其他不同教會的弟兄姊妹,我們那時候會一週一次集結在一起有個小型團契,分享彼此的得著和互相代禱,那時候他們讓我見識到香港其他宗派各有特色和專長,令我大開眼界;到後來在一個訓練學院工作,最起初兩個職務範圍的同事合作無間,並得到其他同事的扶持,然後於午膳時間由一位資深同事拉隊浩浩蕩蕩到附近的酒樓飲茶,那是一段令我感到幸福和安穩的時光;誰知道那位資深同事突然離世,而兩個部門也被正式分開,當以為美好的日子不再,卻讓我在那個工作崗位中成長起來,並且由被扶持的角色成為照顧新同事及其他同事的新階段。


過去的確是美好,但今日回頭仔細一看,卻發現其實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色和美好的地方,即使我在某一個階段回想起之前某個階段也會覺得之前好像更美好,卻發現原來當時所身處的時候也相當不錯,這實在提醒我需要相信今日所處身的時候也是美好,可能只因為一切正在發生,我們的眼光往往又是短視,而我們又來不及去總結某個階段的學習,所以常常會覺得這一刻就沒有之前的美好。我們的確要去珍惜今日的好時光,不要過於緬懷昔日的境況,過去我們有過去的學習,今日會有今日的新得著,每段時候我們有不同的歷練和面對不同的社會環境,自然有不同的結果和看法,根本難以比較,最要緊就是珍惜今日。

24·03·25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開心地終結一個段落

由去年十月開始,集合自己教會同區的弟兄姊妹一週一同做一次運動的跑步小組,經過半年的運作,終於可以暫時圓滿的告終,隨着另外兩位成員將會分別到東南亞及大洋洲國家短宣及移民之後,起初的五位創始成員,竟然有三位分別達到短宣或移民的目的,比例之高真的令我意想不到。

起初成立這個跑步小組的目的,就是因為其中一位教會姊妹希望能夠回應主耶穌臨升天前鼓勵使徒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的使命,但由於姊妹當時未能立即行動,於是便告訴我她有這個負擔,希望能集結一班想操練好身體的弟兄姊妹在這方面先作準備。我起初也想婉拒她的請求,因為我平常已經穩定地一個人做運動,怎麼要額外花心機和時間去組織和其他人一起去作呢?而就算成功維持下去,究竟需要持續多久才達成到那位姊妹的目標呢?只不過,那既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我為什麼要去抹煞那位姊妹的一個好主意呢?


就是這樣,我們由三位弟兄姊妹開始,而很快便有多兩位弟兄姊妹一同參加,而我們五人就這樣一直維持了近三個月,又想不到我們真的能夠維持到一週一次、每次最少也有三位成員參與的跑步小組,雖然我們在這粗略估計有四百多個自己教會弟兄姊妹的地區中佔不到什麼比例或代表性,但我們卻又能夠愉快地一起做運動及互相鼓勵,各人在體能上開始有更好的表現之外,我們彼此也更熟略。


而由今年開始,我們竟陸陸續續有新人間竭性地參與我們的行動,包括有從外國返來香港探親、有在音樂上作侍奉、有在屯門區返聚會的,甚至是弟兄姊妹的舊同學、同事、工友和親戚,竟然也加入我們這個做運動行列,而我們由原本的五人組合,發展到試過一次有十二人一同做運動,雖然還未能確定每次都有雙位數的人穩定地參加,但我們這個運動小組開始有更強大的號召力和吸引力了。


人數多少其實只是其次,但更重要卻是這個運動小組成立的初心能夠真正的實踐過來,農曆新年前,那位發起這個運動小組的姊妹因着工作上的變動,為她打開了到海外短宣的大門,幾乎在同一時間,另一位姊妹和弟兄也密鑼緊鼓準備出發到海外短宣和移民,而在一個半月之後,三人便先後踏上旅途,這正是成立這個跑步小組之後剛好半年,想不到神真的用得着這個運動小組。


去到這一刻,這個運動小組真的可以隨時終結,因為發起人已經出發,我亦可以功成身退,再不用為着如何統籌及組織每次做運動而動腦筋,畢竟要聚結一班人並夾好日期、時間、地點和內容都不容易,尤其是每次我也很認真和用心的去組織,不過看到這個運動小組的功能逐漸改變,能夠有心志為主往普天下去固然對他們欣賞,但亦有些弟兄姊妹雖然因不同原因未能往遠處走,但他們真的為了想操練好身體和意志,又或者想從中找到同伴互相支持一起做運動,又或透過做運動接觸非基督徒再去傳福音⋯⋯,每一個的目的都是非常美麗及值得支持。現在有參加的弟兄姊妹知道我們有這個運動小組,非常樂意在放工之後乘車過來參與又再乘車回家,就算距離不近並且工作後可能很疲倦,也攔阻不到他們到來,這樣又如何忍心在這刻終止這個運動小組呢?


也許就當這只是一個階段的終結,我也可以放鬆心情,輕鬆地再踏上另一階段的路,繼續為一班有心的弟兄姊妹預備這個一週一次一起做運動的平台,畢竟這半年間我從中的收穫也大,包括和一些過去少見的弟兄姊妹更相熟,並且組織活動起來也越來越懂得放鬆心情,而最重要就是欣賞自己沒有攔阻及抹煞他人的心志,而只要我能夠配合,我也可以成就他們並跟那出征的一樣歡呼和感恩。

16·03·25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接受改變及新知識

一位長輩嚷着說腳痛,問清楚腳痛位置,原來是膝蓋感到十分痛楚,問她之前發生什麼事情,她說是某次行路時突然感到膝蓋「啪」了一聲,很擔心是脫骹或扭傷,我說不可能是脫骹吧,但會否是骨骼退化呢?我又不肯定,於是便提議她先不要走動太多吧,她的朋友在旁邊也附和,但這位長輩便反駁說現在再不走動,肌肉及骨骼便會委縮,之後很快便要拿拐杖和坐輪椅了。欣賞這位長輩為著自己的健康而肯付出及努力,所以她每日有一個日行一萬步的目標,但我心底裡不時也疑問這究竟對她是不是太多呢,而究竟行一萬步有什麼根據,不行一萬步又應行多少?我一時又懶得研究。

長輩痛楚持續幾星期,她自己找了相熟的醫生及跌打師傅,卻沒有好轉,終於決定帶她看政府醫院的中醫診所,醫生很專業地問她痛楚的位置並有沒有什麼其他徵狀,她一一回答,醫生再問她痛了這麼久還有沒有繼續行路,這位長輩漏了口風說有時都能夠步行到一萬步但有時卻沒有,醫生聽到之後似乎便找到答案,便再問清楚她行一萬步的原因及心態,知道其答案之後便嚴嚴地跟她說以後別再以行一萬步作目標,今日政府已經不再以這樣作宣傳,但最欣賞醫生所說的一句就是訓斥她身體的機能根本都應付不了她的想法,昔日後生之時行幾多層樓梯也沒問題,但要接受今時不同往日了,長輩無言以對,她素來就是最聽從醫生的意見了。


聽說長輩日行一萬步已持續了好幾年,就算是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帶着口罩外出,她每日也義無反顧地繼續外出步行,她心想那段更困難的時間也做得到,怎麼現在太平盛世卻未能步行到一萬步呢?但她忘記了她的身體已處於不同的狀況,她的心態要變,思想要變,更要接受改變。


這個經歷也提醒我自己都要改變及與時並進,於是回家之後也立即上網查找日行一萬步是誰說的並有什麼根據,因為我發現我都有這個想法存留在腦海裏,原來據網上一些渠道的解釋,這是約六十年前一間日本公司為推行其產品而作出的宣傳口號及定位,其產品銷售大為成功之餘卻令到全球各地很多人出現了誤解,後來很多專家及研究已經解釋過一萬步根本不應該廣泛地應用在所有人身上,尤其是長者的身體機能跟年輕人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看到這樣的說法,我也不得不改變我那可能已植根在我腦海裏面的想法了。


很多年前,曾經聽說多吃雞蛋會增加患上高膽固醇的風險,還好家中的長輩在十多年後也知道這是誤解而肯改變想法和做法,世上其實有太多東西要我們不斷學習和改變想法,不應墨守成規,即使有些東西不盡認同,但最少也要知道再按自己的情況去作決定,例如那位長輩如果知道行一萬步不過是一個口號,但她仍然覺得每日外出步行一段時間見見世面並曬一下太陽也是好的而繼續去做,我也不會否定一個良好心態比生理狀況更加重要,她不向人說「日行一萬步對身體好」是有科學根據就是了。


還好,這位長輩還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雖然她年紀已經不輕,但她的心態還比我一些同輩朋友好,最近重遇一位初中的同學,閒談間他知道我平日有跑步的習慣,便羨慕我能夠保持這良好的習慣,然後又有好的精神和身體狀況,我告訴他也可以慢慢建立做運動的習慣,但他卻說跑步會令膝蓋加速退化,我說不會卻反而能夠令骨骼及肌肉鍛煉得更有力,然後我便提議他害怕的話可以多去游水,他又說游水會令他脫髮,我便說很多游泳健將都沒有脫髮,脫髮應該是基因問題多於因為游水,何況他可以戴泳帽,但直至相聚完畢他只在不住嘆息及緬懷過去很喜歡踢足球但今日已經沒有力氣再踢,卻還未有一個逐步改變狀況的想法,更遑論付諸於行動呢?


我也不再跟他爭論及給予建議了,只要自己引以為鑑,切忌不肯接受改變及新知識。

17·03·25

2025年3月14日 星期五

學習更從容

和一位舊同學相聚,說到這段日子一起行山的次數多了,他是我們一班舊同學中較多參與行山活動的中堅分子,我雖然只是間中參加,但我們都不約而同感激當中一位舊同學幾乎每次都做統籌,除了選定行山的路線,也揀定日子、時間和前後膳食的安排。我雖然在教會𥚃間中也做著類似的角色,但我就沒有那位舊同學般做得那樣密集, 而另一個大分別就是那位舊同學每次都十分輕鬆地組織活動,多人有多人的行,就算只有兩個人行他也不在乎,預計會下雨就乾脆取消活動就算,完全沒有我的緊張,這次跟我相聚的那位好同學也坦白的說,我給他的印象也是組織活動得挺有壓力,往往很在意參加的人數及活動質素,我也回應說這是真的,我都覺得這樣不太好,這方面日後還要突破。

這位舊同學最後一次參與我所組織的活動已經好多年了,那時候都是一些飯局和探望我家人的活動為主,因着大家的友好關係,他也十分愛護及關懷我的家人,大時大節我都會邀請他及幾位相熟的舊同學一起和我家人吃飯,因為難得一年才一次聚在一起,所以我十分希望可以遷就到最多的友好一同參加,特別是年長一輩最喜歡人多和熱鬧,於是往往便要花很多時間和心力去協調和組織,有時都會覺得不容易,相信舊同學就是在那段時間見我那樣賣力去組織一次又一次聯誼而留下了深刻印象。


隨着和一班舊同學相熟的那些親戚一個一個的離世,我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再組織過探訪及相聚了,現時的行山及吃飯相聚倒有其他好同學作統籌,我參加到的,或者不會過分奢華的也會盡量參加,當然也珍惜至今十多二十年和他們的好關係,只是叫我去作一些純粹飲飲食食的統籌,就不是我的專長了,何況作統籌真的不容易。


很多人也認為我去統籌及組織活動是具有相當的天份,所以教會中及另一些群組也常找我去統籌活動,不久前有人特意找我去為自己一區教會弟兄姊妹成立一個跑步小組相信就是這個原因了。不過當見到一些人可以若無其事便輕鬆組織這樣的跑步活動,但對我來說卻要煞有介事的去作,雖然覺得成效不錯,並且能夠一直延續落去,只是我也坦白的跟其他人說要去組織其實都有點辛苦,甚至我在這個跑步小組運作半年之後都說要暫時停一停統籌的任務,讓我稍為休息一下再看看日後會否復出繼續組織下去。


對我而言,做得統籌及組織活動的角色,就要向每一個參加者負責,因為我覺得他們花上時間,甚至是金錢或體力去參與,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期望,所以我但求能夠做得盡善盡美;而對那個跑步小組也一樣,因為跑步本來就是一個很個人化的活動,但既然一些弟兄姊妹樂意一同參與,我都希望能夠達到一同參與的果效,而鼓勵更多人做運動也是我從前修讀運動管理的原因,也許這樣令我作統籌及組織活動的時候便對自己有要求,然後便出現自我鞭策及對別人也有期望的壓力了。


我其實都知道這樣是優點也是一個缺點,可惜的是就算知道也未必能夠次次控制到自己的想法,我當然知道可以輕輕鬆鬆的去作,別給自己壓力,也別給別人壓力,也許人生有那位給我們舊同學組織行山活動的好同學,可以從他的態度及言行舉止得到借鏡,讓我更懂得放鬆自己,隨遇而安。我也但願自己可以在保留自己那統籌及組織活動能力的恩賜之外,往後可以突破到自己的性情然後更懂得從容面對。

14.03.25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沒有長久的安穩

與一班初中的舊同學敘舊,其中一位在一間全球知名的軟件公司工作,他不是從事開發軟件,而是幫助客戶能夠應用到該公司的軟件,傾談之間才知道原來我過去的工作也曾經使用該公司的電腦軟件,那我才更加具體地明白他的工作性質和該間軟件公司是從事什麼業務,而說實話,那間公司的軟件的確實用又易用,難怪能夠成為全球最成功的其中一間軟件公司。不過𥱊上見到那位舊同學有些苦惱,原來他的工作壓力也不少,一來他要不斷進修和更新他對最新軟件的認識及運用,因為科技的發展實在日新月異,二來他也擔心他某天會被裁掉,尤其他去到這樣的年紀,累積的工作年資及經驗已經令他的薪金不低,只不過他知道自己絕不是那些無可取代的僱員,隨便一位大學畢業生都可以比他學得更快及更有拼勁,最重要是畢業生的工資肯定比他低不少,大公司懂得計數,所以他說他某天被辭退也不會感到意外。

現在社會轉變得迅速,過往我們以為是專才或是具什麼技能的人,今日可能已經無用武之地或容易被人取代。經過香港商場內的眼鏡舖,看見內裏除了店員之外都是空無一人,這不是間中,而是自從疫情後關口重新開放以後已經變成常態,香港人都知道現在北上配眼鏡逐漸變成主流,不要說服務質素或價錢等問題,香港的眼鏡舖難以生存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也許很多年前,若果我告訴家人我能夠考入某理工大學的視光課程,然後順利畢業並進入某間眼鏡舖成為專業的視光師,恐怕必要為我光宗耀祖令他們老懷安慰,可是還沒料到仍有十多年才去到退休之年,專業視光師這樣的金漆招牌已經不見用。


某次跟親戚返回內地,見識到內地的眼鏡舖如何給顧客配眼鏡,他們服務之好及眼鏡款式至多固然真的不是香港一間小小眼鏡舖能夠相比,原本以為最重要的驗眼服務香港的有牌視光師應該可以大勝一籌,但發現內地眼鏡舖所用的儀器除了跟香港的不相上下之外,那些驗眼職員的講解及整個驗眼流程也似模似樣,當然說真的,我以往在香港驗眼及配眼鏡,每次視光師跟我的對話連同所用的詞彙很少會超過二十句,而其中有十句都是問「清唔清楚?」,也許因為我除了近視及有散光之外,視力還沒有出現大問題,所以視光師所作的都是有限。而究竟內地眼鏡舖的那些職員真的是專業的視光師還是一個普通的職員呢?我也不能肯定,因為環顧眼鏡鋪內,亦的確貼上一些證書及牌照之類的東西,但要我去鑒定那些資格是真事假,我似乎也無能為力,唯一肯定是當年一開關便返內地配眼鏡的朋友或舊同事,他們的視力至今仍沒有出現過一點問題,那麼我也不得不有個疑問,就是當年那些我看為高不可攀的專業資格,究竟今日是否仍然能夠無可取代?


新人可以取代舊人,內地一個普通人隨時可以取代香港一個專業人士,更別說還有人工智能及其他科技或機器,例如幾年前才開始盛行的外賣送餐員,雖然知道身邊有更多人在疫情之後已經習慣了從手機點餐然後叫人把外賣食物送到家中,但這樣的供求還及不上往後使用無人機送餐的威脅,當我們年輕時從科幻片知道有無人機這一回事,到今天無人機其實已經很普及並且能夠逐漸應用在我們的生活裡面,還有利用人工智能寫劇本、作故事、寫新聞稿等等,恐怕有一些行業在不久將來便會被取代。


世上實在沒有長存的安穩,別說是天災人禍和疾病,就是連我們花了好些時間努力爭取的學歷及專業資格,其實都不能夠成為一個鐵飯碗的擔保,今日的社會及科技變遷的迅速,我們根本抓也抓不住,說還能夠誇口自己擁有長久的安穩呢?

11·03·25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從來沒有「黑仔王」

親戚知道我抽中這一屆東京馬拉松的參賽名額,急不及待的恭喜我,並說那樣難抽中的名額也讓我抽中實在很意外。原來我在這個親戚的心目中是有名的「黑仔王」,我想意思是無論人生際遇或甚麼抽獎的活動,別說派到好學校或那些頭二三獎一定沒有我份,連安慰獎也不輪到我,簡單地說我就是一個十分不幸運的人。

但怎麼我又不會有這個感覺呢?


事實上,能夠抽中參加東京馬拉松是否代表我特別「好運」呢?其實我又不覺得,因為聽說中纖率最低的是倫敦馬拉松,我身邊只有一兩個半認識的跑友曾經中纖,反而不時卻聽到有跑友抽中參加東京馬拉松的參賽名額;再說,多年來抽不中那些大型馬拉松的名額又是否代表我「不幸運」呢?其實我又沒有這樣感受,畢竟我覺得到外國參加馬拉松比賽是額外的奢侈品,不涉及我的生死健康和幸福,而參加不到那幾個六大馬拉松我還有幾百個馬拉松可以選擇;再說,我的人生意義也並非建基在跑馬拉松吧,所以能夠參加與否也無傷大雅。


在我開始前往外地跑馬拉松的頭幾年,我也確曾經想過要去一些地方參加比賽,例如挪威的午夜太陽馬拉松,橫跨歐亞的土耳其尹斯坦堡馬拉松,能夠跑上中國長城的長城馬拉松等,名單也有十多個,我也曾列出每個比賽的日期,然後對照香港的假期,看看有哪一個比賽可以請最少年假然後便去參加。那已經算是我對跑馬拉松最著迷的日子了。


在那眾多滿有噱頭的馬拉松中其實我到今天也沒有參加過幾多個,再加上每年試試參加那幾個不用成本去抽籤的大型馬拉松亦都失敗,只是由開始參加海外馬拉松至今十三年,我還是感恩已經跑過耶路撒冷、弗羅倫斯、維也納、富士山、馬拉喀什、太魯閣和皇后鎮等馬拉松,到這次東京馬拉松已經完成了三十六個賽事,足跡遍布亞洲、歐洲、非洲、澳洲和北美洲,當中有風光如畫,亦有跑在高架公路底,有試過全段比賽都只有個位數字的溫度,亦有試過在三十度的高溫下作賽,無論是怎樣的環境、氣氛和條件下,都見識到每條跑道及每個比賽的特色,在世人看其實我已經是很「幸運」,因為可以用腳一邊參加當地的活動又一邊在不同的城市旅遊;而對我來說更覺得我早應該「感恩」,因為我最少擁有健康的身體、堅強的意志、說外語的能力及有有餘的金錢才可以去實踐這帶點奢侈的活動。


最近知道有認識的人患上疾病,當中包括有白血病、骨癌、濕疹,還有一位姊妹時常頭暈但多年卻仍找不到病因,甚至最近看過一齣有關聽障人士的電影,翻查資料才知道故事是根據一位很了不起的聽障人士的經歷而拍成,她自少患上缺陷自然可惜,但她憑着努力及家人支持還是在學業上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誰知道當她踏足社會才知現實的殘酷,並且覺得其過去的努力是白費,還變成在聽障人的圈子及普通人的群體中兩邊都不是人,最後以了結自己生命作終,她那種際遇及遇上的環境才叫人惋惜。


所以,當我知道我所擁有的其實已有不少,我斷不會說我自己是「黑仔王」,而只要繼續擁有健康的身體,我也不稀罕要中幾次頭獎或抽到甚麽大型馬拉松的參加名額。

03·03·25

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原來去東京要簡單一點

去日本不下十五次,其中踏足最多次肯定是東京。日本距離香港雖然接近,但還未試過只逗留三日兩夜,最短的是幾年前到沖繩,只住了四日三夜,這趟到東京應該平了最短的記錄,不過因為我和太太今次是清晨到達,所以在扣除出入境、等候上機、來回機場和市區的交通時間,都玩了三天半的時間。

本來這次和太太都未需要返工,可以逗留多一點時間,但太太卻另有要事要趕著回程,於是就匆匆去一趟,還好目的地只不過在東京而已。


第一次踏足日本便是前往東京,往後有試過純粹逗留在東京,有專攻東京及附近地方,好像富士山、埼玉、松本和輕井澤,亦有路過只為入境或出境,雖然對東京不會陌生,但對這個大城市的印象始終麻麻,可能是因為那些密密麻麻的建築,加上非常複雜的交通網絡,還有大量似熟非熟的地區名稱,令我覺得可以選擇的話最好也不要到東京。


誰知道抽籤抽了很多年的東京馬拉松就在我還未對這個城市有好印象之時讓我抽中,即使不太情願去東京,但還是珍惜可以首次參加六大馬拉松的機會,尤其這是距離最近、參加成本最低的一個。


這次的目的清晰,就是為參加馬拉松而去,所以無論出發日子及時間,住宿安排等也全部圍繞今次比賽而設計,雖然看似有限制,卻讓我和太太不會對行程無從入手。


第一日初到埗便先到酒店登記入住,然後便到是次比賽的博覧會會場領取號碼布,畢竟這是我首次參加六大馬拉松,一定要預留多一點時間逛逛聞名的比賽博覽會。之後再帶太太看一看我的終點位置,好使她可以來看我衝線。


原本我們這次行程只安排了第一天和第三天的比賽日,沒料到當我們在東京的羽田機場落機,乘坐火車進入市區時,見到車站和車廂也大賣賞櫻花的廣告,這麼早有櫻花看?不可能吧,出發前我才特意上網尋找資料,就算最早也只能夠在三月中旬才有些機會在東京看到櫻花,而車站內的廣告卻介紹那個叫三蒲地區的櫻花季節在三月初已是尾聲!這消息實在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我跟太太說先不要有期望或太高興,我們稍後返回酒店才慢慢核實資料並看看是否可以去到。


我們再上網了解情況後,發現資料無誤,該區確有大量櫻花正綻放,最諷刺是今年的開花期原來已經遲了,即是我們這個三月初到達不單不是尾聲並且還碰上是開花開得最荗盛的時候。於是我們也不管為何云云眾多櫻花品種中會有一種是比其他櫻花早了那麼多盛開,剛巧我和太太翌日也沒有計劃甚麽行程,而且賞花也不會令我雙腿休息不足,於是就加插一個賞花遊了。


旅程的第二天有了安排,然後第三天便集中在馬拉松的比賽,比賽後的下午及翌日上午可以陪太太去購物,我亦可以盡情在酒店浸溫泉及舒緩疲乏,這趟旅程就是這樣簡單的安排好。


跟過往到東京不同,我們每日沒有安排太多節目,沒搬過酒店,每日以鄰近酒店的大車站作生活圈,包括吃早餐、買小食及逛商店,另外由於我們每日目標清𥇦,所以我們在選擇購買全日票或逐程購買車票方面沒有苦惱,我們隨心到那裏就吃到那麼,沒有一定要找特定的餐廳。發現當我們把每日的目標定得簡單一點,就不用再為著趕行程及被當地複雜的交通網絡困擾。


與此同時,雖然短短四日的旅程很短,但第一天一大清早已經可以放低行李及上路,第二天加插了一個意想不到又興奮的行程,第三天完成多年來首個六大馬拉松,這個東京之旅已經包含了眾多美好、開心而又有難忘的元素,原來去東京是可以簡單一點。

0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