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六年從美國回流香港,曾經刻意停留加拿大的溫哥華並從這𥚃轉機,因為當時很想探望居住在當地的一位親戚,於是逗留了兩天。從此,我也宣稱自己去過溫哥華。
只不過誰都知道在溫哥華兩天根本算不得甚麼,更何況當時主要是探望及陪伴親戚,比較深刻的印象只有和她在附近的運動場繞圈閒逛,了解彼此的近況,所以對於當時是否在她家中吃飯或去過甚麼餐廳,也全無印象,更遑論我有沒有到過溫哥華的市中心,或去過郊區看過傳說中的湖光山色。
相隔了差不多二十年終於再臨溫哥華,這次到訪的目的仍然是探望當年探望的那位親戚,但與上次不同,這次有太太同行,並且逗留了接近三個星期的時間。
今次逗留十八天跟當年只逗留兩天實在是很大分別,由於當時認識住在溫哥華的朋友及弟兄姊妹不多,而且逗留的時間實在非常短,所以沒有想過探望其他人及到任何有名地標,可是這次真的不同,我們除了探望親戚,還跟一些朋友及很多弟兄姊妹重聚,特別是近年有不少人選擇移民到溫哥華,有些靜悄悄的走,有些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未能送別,這次可以重聚自然份外珍惜。
而除了能夠跟昔日認識的弟兄姊妹及好友重聚,還有那邊教會新認識的弟兄姊妹,他們有的跟我太太早已認識,有的是其他認識的弟兄姊妹的家人,例如一位弟兄是早前在紐西蘭認識一對年老夫婦的兒子。透過這次見面,又多認識一群寶貴的弟兄姊妹,他們各有經歷,各有不同的故事及背景,這次無論是初遇或重遇,也可交流一下,這其實不單是認識一個人,並且也更深了解一個地方,就好像一位弟兄來到在連鎖公司推銷及售賣手提電話,便順道知道這個地方的福利政策,例如顧客怎樣失業又怎樣拿取救濟金,怎樣買了電話卻不珍惜而又掉甩電話,又有一位關心我們但初移民過去的舊同事,千叮萬囑提醒我們別到訪某些區域,因為服食合法大麻的人就集中聚集那些地方。我們透過他們分享便更認識溫哥華,原來有些地方不是我們外人所知的風光。
我們感恩弟兄姊妹及朋友也主動帶我們到大溫哥華區的幾個地方觀光,包括到埗第二日便去到的史提夫斯頓漁人碼頭(Steveston Fisherman’s Wharf),出名看日落及讓當地人休閑的史丹利島(Stanley Park),溫哥華大學及其植物公園,在郊區的林恩峽谷吊橋(Lynn Canyon Suspension Bridge)及行山步道,加拿大卑詩省昔日首府新西敏寺(New Westminster),文化藝術集中地格蘭維爾島(Granville Island),甚至適逢薰衣草盛開季節,我們還去了薰衣草田。我們搭過公共巴士、高架鐵路及計程車,從機場到達、搭長途巴士離開,逛過大商場、從超市買過東西,入過咖啡店,也光顧過有名的炸魚薯條店,甚至還跑過兩條路線,和舊同事踩過一次單車,若只是逗留在溫哥華十八天,其中十四天有去探望親戚兼持續參與自己在溫哥華教會平日的相聚及主日崇拜,其實這次我踏足過溫哥華的地方及認識到的這城市也不算少。
昔日以至今天很多香港人喜歡移民到溫哥華真有其原因,這裡的確山明水秀並且空氣好,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熱,遇到的市民也比較純撲和友善,不同民族能和諧共處。當然西方國家過度自由開放的思想及福利政策也開始帶給溫哥華一些麻煩,例如某些區真的是遊客不宜前往,溫哥華物價是全加拿大最高,街上見一些年輕人露宿街頭⋯⋯。
這趟之後我才可以算真正去過溫哥華。
(18·8·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