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當小說作家跑馬拉松的時候⋯⋯

自己至今跑了近三十個馬拉松,對這項運動的興趣確實不少,尤其到海外比賽。這幾年也借閱過很多有關於馬拉松或長跑的書籍,包括漫畫、創作小說、散文、有關訓練、馬拉松冷知識、參賽的心路歷程、各地馬拉松的介紹等,這次朋友卻送來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大作《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初收到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也不錯吧,畢竟我覺得我遲早也會到圖書館借閱來看,但後來卻有一個意念:我看過有關馬拉松的書籍那麼多,大作家還有甚麼好寫?特別是我上一本看過的跑步書籍是一部寫得十分出色及勵志的創作小說,難道村上先生會用其寫《挪威的森林》那種灰色格調來寫通常都充滿活力朝氣的馬拉松,那似乎又有點格格不入。


揭開來看,原來是有關他的故事,不單是他起初為何開始跑步,也是有關於他如何開始踏上成為職業作家之路,原來兩者有著想不到的關連。他在書中也提到這本書有點似個人傳記,但比較特別是他以參加不同比賽的心路歷程穿插於不同篇幅中,時而備戰紐約市馬拉松,時而準備參加一個一百公里的超馬,到最後卻是克服昔日陰影,成功完成一場三項鐵人的賽事。


看過很多有關於馬拉松的書籍,核心往往都是以一個完成的時間作結,但村上先生全本書包含了好幾個比賽,卻沒有給讀者們任何一個比賽的真正成績,我想這是刻意的,因為他寫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一堆冰冷的數字,卻在於他參加每個比賽有血有汗而且充滿變數的過程和複雜心情。同樣,他編排放置不同比賽的先後次序看來也是刻意,所以他沒有把描述得最多但成績不似預期的紐約市馬拉松放在壓軸一篇,反而以排除心理陰影而成功完成一個三項鐵人比賽作一個完結的高潮,似乎村上先生覺得透過參加不同比賽以達至個人成長才是他所看重。


無論我對作者及其作品的想法是否正確,但相信看過這書的讀者也會承認作者能以其優秀的文學造詣及經驗完成這本著作,看過近三十本有關馬拉松的書籍,幾乎所有作者也是跑步能手,但他們的寫作技巧及能力參差不齊,卻肯定沒有村上先生描寫的細緻及豐富,他很多形容其比賽心境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絕,惟有文學高手才能夠寫得出來。


這想這是一部有關馬拉松的文學作品,可能有人會覺得這不是一部工具書,對如何提升速度及前往海外作賽絲毫沒有半點幫助,但其對備戰及作賽時仔細又準確的描述,卻又會令我們這些參加過馬拉松比賽的人會心微笑。


曾經,我也曾寫過及出版過一本書,儘管跟村上先生的水平及名聲差天共地,但看到他說出作家跟跑者的共通之處,看到兩項事情可以互相帶來正面影響,並且有關兩項職業的獨特睇法,我一而再地會心微笑,因為唯獨村上先生能夠說出連我用盡全力也描述不出的感受。

19·03·23

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這三年的得著

當邊境重開,口罩令取消,內地旅行團又一車車把遊客送到香港之時,不用電視台記者到購物區綵訪,就是我平日一樣經過旺角、上水及沙田等地方,已見人頭湧湧,這「盛況」對居於購物區附近的居民有多少影響,其實也不用多說。我想,那些地方的居民會否比較喜歡新冠肺炎疫情時的寧靜呢?

早前和跑友說起,她不諱言比較喜歡疫情時的狀況,我相信她肯定不是喜歡疫情令很多人病倒以至離世,只不過當其時比較寧靜又簡單的生活,相信也會令一些香港人懷念。


跑友說她很喜歡因為疫情而要在家工作的日子,其實在家工作也不是過去三年才有的概念,外國早已經慢慢地實行起來,只是這三年走得特別快而已,既然現在的科技可以支援遙距電腦操作及工作,員工不用每日逼車上落班,老闆又可省回租用寫字樓,只要生產力沒有下跌,其實是否一個雙贏的局面呢?跑友之所以喜歡在家工作,主要是她可以和她的小狗有更多相處時間,還未計午膳時間可以自己製作適合自己又健康的午餐,究竟有多少香港人會更喜歡那三年不時可以在家工作的日子呢?又或不少老闆其實不喜歡只不過卻要無奈接受呢?

無論在家工作這概念會否因這個疫情而在香港更普及,又是否得大部份香港人喜愛,但相信我們都會難忘人生會經歷過一次這樣工作的日子。


不過我想香港人或者會更懷念一個比較寧靜又沒有那麼擠擁的環境。我想香港人口實在太多,正確一點來說應該地方太少了,若果再加上旅客,其實環境擠逼得令人不舒服,若果還要是住在購物區附近,就更加苦不堪言。這三年我們封關,遊客一下子少了,住在購物區附近的居民首先受惠,然後又有限聚、禁堂食、封樓、隔離令等措施,最主要是不少人害怕感染而足不出戶,再令市面人流大減一截,這三年大部份時間到香港大部份地方,真的少了擠擁而活得舒服,而少了很多沒禮貌的旅客就更加令人心曠神怡,難怪這個月當媒體報道有關社區多了很多怪人怪事,有人已經打趣說這是再次通關的必然結果,懂的人自然會會心微笑。


對我而言,疫情帶來很多傷痛和不便是令人難過,但這三年亦的確帶給我很多新體會和經歷,有好幾個月試試在家工作的滋味固然新鮮,另外多在香港行不同的山徑及尋找不同的賞花地方又是另一大收穫,但我覺得最重要是面對因一個未知的疫情時所表現出的彈性及適應力,然後不斷尋找方法繼續好好活著,才是這三年最大的得著,就例如不能到外國旅行就在香港郊遊,不能外出吃飯便試試那些貴價餐廳有大折扣的外賣,不能到體育館打羽毛球便多做拉筋及伸展運動,不能實體教會相聚便學習用網絡或以小組形式聚會⋯⋯,三年也不就一樣過去,並且還體驗了過去未有過的生活方式,這三年還是有我喜歡的地方。

25·03·23

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回看大洋洲之旅——一次又一次屬靈的提醒及學習

O二二年接近下半年時開始到大洋洲短宣,在七個半月的時間當然不能無時無刻保持高水平的心靈狀態,不在狀態時甚至會有希望快快結束或早點結束旅程的想法。但我在不同階段的困難時期,皆有神籍著不同環境及弟兄姊妹的表達再次燃燒我的心靈及鬥志,綜合起來更覺得是有神的心意要我豐富並超額地完成這次旅程。

最明顯或一早出現的困難當然是文化差異兼且言語上的限制,這在第一次前往斐濟的兩星期已深覺當中的難處和吃力,文化差異既是有口說不清,言語的限制亦令自己的發揮打了折扣,儘管當時的沮喪還不至令我立即打退堂鼓,但難免有些灰心。想不到當其時剛巧有位在教會作帶領的大哥哥在一次網絡聚會中提到誇文化侍奉的困難,甚至說到為主作時很多時都不容易,所以知難而退的不少,為主付出及擺上人的從來不多,而令我更加感到安慰是他說到用非母語作表達時,可能只是本來功力的三成!這位大哥哥在香港最頂尖的大學畢業,而平時的表達條理分明,深得我們喜歡,但他姑且也表示當中的困難,那麼我遇上的又何用介懷?他這次適時的分享實在是一場及時雨。


後來去到澳洲悉尼,又有別的學習。當地教會給我的感覺是那邊人材鼎盛,有不少職場上的專業人士,當時教會想推行一些有利心靈進步的方法,但困難重重,另外我和太太也覺得不易在悉尼教會找到合適的崗位,但一次神卻透過聖經兩段福音書內的記載,告訴我窮寡婦的兩個小錢也會被欣賞,正好修正了我的想法並為我的行程添加額外力量。


後來再返回斐濟,在一段時期因為海外過來支援的短宣團隊大部份已經離開而只餘下我和太太,而且來參加兒童課後班兼團契的參加者人數從高峰滑落,連聚會人數也不太穩定,甚至記得某次連當地本作帶領的弟兄也因病缺席,令我感到相當氣餒,但感恩神先親自提醒我任何聚會及為祂作的事都應該以祂為中心,並非專注在人數或某人身上,另外在該次聚會中感受當地一位已上年紀的大姐姐特別賣力去支援聚會,平日因身體問題少站起來敬拜,但那次她彷似為我的緣故多站起來禱告及唱詩,我感受到支持,同時也不再在乎人數,因為我明白到當我已經盡過力提醒人來聚會或參加團契,其餘就是神負責的部份了。


這段旅程,神叫我深深體會的還包括路加福音內耶穌提到:「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即使斐濟的小孩子總是坐不定,但神仍然愛他們,因為惟有小孩是最單純。另外當看到斐濟原居民、斐濟印度裔居民及當地華人長幼一同聚會及侍奉一位神,那樣無分國界、種族、性別、年紀及階級如一個「家」的景象讓我更深明白以弗所書所說:「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還有在澳洲布里斯本的最後一天,本來是不用協助兒童班而準備下午搭飛機離開,想不到當地好幾位同工前一晚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我和太太需要「重出江湖」,我們親自成為五餅二魚,不是正好繼續為主用?


這些經歷及學習至今難忘,但願能令自己心靈更長久地保持狀態。

13·03·23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在內地自駕遊

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在內地旅遊,即使旅遊也多數是參加旅行團,只有甚少數的情況是自由行,約十年前經過北京是等候轉機多於旅遊北京,再數上去是某年和太太到小梅沙,還有兩三次和弟兄姊妹過深圳,那些年興吃個飽飽晚餐然後在水療中心過一夜,喜歡揼骨的揼骨,或坐在休息區邊看英超球賽邊睡覺,但相比於近年到日本、澳紐或歐洲自遊行,到深圳過夜其實像是沒離開過香港。

不久前跟住在內地的家人去距離深圳不遠的河源縣黃沙鎮旅行,才想起真的很久沒遊覽過這片神州大地,而這次由於有親人駕車,我才想起這可能是我人生頭一趟在內地自駕遊。


想起一個半月前才在日本自駕遊,而再不久前又駕車遊覧過紐西蘭的南島,很自然也會拿今次旅程跟近期兩次行程作出比較。


說實話,內地的道路基建和汽車導航系統跟外國的水平已很接近,那些高速公路還給人很新的感覺,走了一段路便有加油站和休息區,不過不明白為何內地高速公路上的公廁即使外殼不殘舊,但內裡仍一樣有昔日似曾相識的氣味,同樣導航系統也是時有蝦碌的情況,就連素來十分愛國的親人也對國貨抱懷疑,看來內地的軟硬件正如我們的素常印象一樣,硬件可以做到比外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軟件水平仍需努力追上。


從深圳駕了三個多小時車到了一個有少許名氣的溫泉區,起初也懷疑這區温泉的真偽,但親人帶我走了一段路,旁邊是一條人工建的河流,以為平平無奇,原來河流的水是暖的,再走到近源頭多一點的地方,終於見到湧出來的水有煙冒出來。可惜,河道既是人工建成,甚至親人說三、四年前來過還見有人用河流上的熱水來劏雞殺狗,他似乎是想告訴我昔日的泉水有足夠熱力,不過他的話其實是大殺風景。


的而且確,同為溫泉區,很容易比較起一個半月前和其他家人到日本輕井澤浸溫泉,甚至更接近是某年到台灣北投單單就是一樣為了浸溫泉,只是這趟行程我常常提醒自己,日本還日本,中國還中國,台灣還台灣,各地民風及特色不同,最好不要比較,正如輕井澤由於冬天會下雪,所以房子多是尖頂,給我的感覺會有新鮮感,而這𥚃是河源,房子跟我們在廣東省甚至香港所見的都相似,不應該因少了新鮮感而看不起內地的景點。其實兩地本來都是民居,所以到處也不見太多專為旅遊業打做的配套,那正好了解當地人的生活。只可惜當地人及環境最後留給我的觀感,例如河道上的垃圾、過度開發而減少了的泉水、沒規劃的亂建民宿房子、喜歡喧嘩的旅客等,才是這旅程較深刻的印象。


不過,仍相當高興這樣走一趟並見識一下,沒有因一些觀感影響這次旅程的本來意義,好像和家人這樣來一次旅程,到達目的地前又先在附近吃個午飯,食物具當地特色,然後下午浸過溫泉及晩飯後在鎮內逛了一下,其實也是跟在別的地方自由行差不多。我不用駕車固然輕鬆,但見親人駕車亦不覺辛苦,其他駕駛者看來質素還不錯,那我就更享受了。


整體而言,還是珍惜這次和親人在內地的自駕遊。

14·03·23

2023年3月17日 星期五

再次看書

相隔了近一年,再次看書。

去年有機會看書,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有近三個月在家工作的時間,放工不用乘車回家,省卻很多搭車回家的時間,多出的部分時間便用來看書,後來返回辦公室工作,放工回家後還要去跑步,不久後又到大洋洲短宣,便再沒機會拿起書來看。


朋友送給我的新書放在家中近一年,還得藉着返回中國大陸要乘坐長途巴士,又遠離自己的居所才有機會揭開來看。儘管身邊見到還會拿起書來看的人實在所餘無幾,又損失吸收無聊資訊的機會,不過卻越來越覺得看書真的是一件好事情,日後無論怎樣實在應該都要繼續看書。


現在人們多是看智能手機或電腦,透過網絡世界或社交媒體獲得的資訊實在龐大得不能想像,只是因為製作成本低,沒多大代價,亦不用考慮真實性及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所以質素參差不齊。儘管這也不代表書本的質素一定好,但最少出版書本的成本代價較高,也需要經過更多程序才能夠完成,若果還得到推薦及書評的好評價,中伏的機會就大大降低了。


事實上,人大了,不如以往般常常學習,不單是時間問題,心態是另一問題。看書的其中兩個特點,除了是透過作者的眼界及思維看人事物,也不免帶著作者的感受和見解。學到新東西固然好,但接受到對方的想法及意見就更加是錦上添花,這個世代的人似乎越來越崇尚個人主義,喜歡獨行己見而少有接受他人意見,尤其年紀越大越不能放下自己,我覺得看書是一個很好的操練,去擴闊自己的視野之餘,又會花時間進入另一個人的想法中,那管最後也不一定認同。


另外我們都知道看書尤其主要是文字組成的,雖然所花去閱讀的時間較長,但藏於腦海亦較久及深刻。看書當然也要有耐性,並且需要懂得去消化文字的意思,這些年來其實人的耐性越來越少,對文字的理解亦大為薄弱,但多看書對於鍛練耐性及提升語言水平肯定有幫助。

最近所看的書,不是來自一個新的作者,其主題對我而言也非新鮮,甚至這過這類型的書近廿本。未看之前,我也懷疑這位作者還有甚麼好寫,若果仍是跟其他作者一樣的見解,似乎有失他的名聲,卻想不到看下去便見到這位作者又有他的角度,我從中也有新的認識及體會。


天外有天,我所知道及認識的實在相當有限,與其花時間瀏覽未知真偽或無聊的資訊,倒不如多看一兩本書去擴闊自己的視野及思維,之後再消化和沉殿一下內容,看看人生會否得到啟發並作出一些改變。

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