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突然說到旅遊要趁早,看來他也是跟我一樣,看到世界局勢混亂、恐襲陰霾濃罩世界各地而有感而發。看到他的文章真的既認同又無奈。
專欄作者提到的例子分別是埃及、突尼西亞及以色列,三個地方皆是他認為甚值得一到,但今日卻甚危險而令遊客卻步。或者因為作者年紀比我大,比我早「上岸」,所以已有機會踏足那三個地方;而我雖然在三個地方中只曾踏足以色列,不過早已聽聞另兩處地方其實甚具特色,一生人應該到訪一次,而對我的另一吸引之處是埃及和突尼西亞位處非洲,從未踏足非洲的我更希望在這大洲完成一場馬拉松,而比較文明及現代化的這兩個北非國家,看來就是讓我完成「非洲站」的最大可能。只可惜這小小的目標相信不容易在這兩三年間達到。
別說前往那些發展中國家令人提心吊膽,剛去一趟意大利也令我不暢快,事實上,意大利已經公認為一個文明地方,不過歐洲的大城市這年間常有被恐佈襲擊的陰影,你不太確定坐飛機坐車是否安全、那些地標會否也成恐怖份子的目標,再加上當地小偷又多,去這些地方旅行要常常提高警覺,那又怎會令人舒暢愉快呢?一個尚算文明、有規矩的地方姑且是這樣,更何況其他更高危、治安水平更差的地方呢?
說真的,這兩年若非必要,恐怕我漸時也不會踏足歐美的地方,日後如何真不知道,因為感覺世界好像越來越混亂,亦越來越危險;只能慶幸已曾踏足法國、意大利、以色列和美國這些「惹火」國家,日後即使不能再去,也不感到太大遺憾;卻只可惜有些地方,可能一生也未必一定有機會前往,就如突尼西亞和埃及,還有歷史同樣顯赫的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等。
去年前後共有四趟旅程,而其中兩趟還遠飛到歐美地方,這一年預算留在東南亞地方應該最理想,到底不想為旅行而勉強去旅行。在現今的世界大氣候,也許旅行真的不可遲,不過若要帶著疲乏、驚惶或不安上路,也不是一件快樂事情,那為何還要貼錢買難受呢?所以既認同作者對旅遊的看法,但亦對此感無奈。
(15•1•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